《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农业生态期刊征稿,创刊于1984年,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科技期刊。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
《农业资环与环境学报》的办刊宗旨为搭建我国广大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者的学术交流平台,充分反映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前沿的研究与应用成果,推进我国农业环保事业的发展。《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主要报道交流农业资源、农业环境等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实践经验,为促进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提供理论技术支持。获奖情况:2011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论坛、地域特稿、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新技术应用、污染与防治、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杂志社简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题名:应简明、具体,正确表达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应尽量不用副标题。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作者及单位:一般不超过7人,仅限直接参与者或具体指导者,并能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标明作者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为论文提供帮助的其他人可写在致谢项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摘要:采用报道式文体,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创新内容,给出重要结果和数据,并有自明性,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文字表述需规范准确,字数应不少于250字。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宣传、交流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农业科研经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路、措施、方法与经验为重点,着重刊登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导农业科研经济管理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办刊宗旨“突出实践,致力于理论创新”的理念,博采众长,广纳言论,形成了独有的“开启思路,广布经验,引领实践,构建理论”的特色。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作者:曹宏宇;李飞;王伊斌;王建;刘翠翠;
摘要:耕地非粮化影响着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作为气候条件限制下耕地所能实现的最大粮食产量,粮食生产潜力能够反映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力情况。从粮食生产潜力角度出发分析耕地非粮化格局,可有效判别耕地非粮化的发展是否利于粮食生产。本研究采用弹性系数法分析了耕地非粮化水平与粮食生产潜力的相对变化趋势,并通过设置反事实情景、构建回归模型,探究耕地非粮化所引起的粮食生产总潜力损失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2000—2020年...
基于牛粪纤维的复合燃料制备及燃烧性能探讨————作者:牛明芬;张一明;林妍;郭英达;赵泽;李刚;郭书海;
摘要:本研究以肉牛牛粪为主要材料,经过脱水处理后,与花生壳及干化煤泥混合制备复合燃料,获得了最优的掺比参数,并对该复合燃料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脱水处理,牛粪固相中的灰分降低63.3%,挥发分和固定碳分别增加3.5%和173.8%,发热量提高53%,氮元素和硫元素含量分别降低48.3%和43.7%,碳元素含量增加6.6%。采取优化后的花生壳和煤泥的混配比例,显著提高了复合燃料的热值,改善了...
6种土壤调理剂对酸性水稻土改良效果的综合评价————作者:杨右君;冯朗佳;任科润;王进进;张玉龙;李文彦;李永涛;胡峥;
摘要:为评价6种碱性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质量改良的影响,本研究以广东省韶关市水稻土为供试土壤,进行为期90d的室内培养试验。试验选用6种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土壤调理剂并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调理剂)、X1(燃煤烟气脱硫石膏)、X2(钼尾矿、白云石)、X3(硝酸磷肥副产品)、X4(牡蛎壳、石灰石、甜叶菊渣)、X5(牡蛎壳)、X6(白云石、钾长石、石灰石)。选择pH、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
基于高频监测的稻麦轮作区水稻泡田期排水与硝态氮输出特征————作者:刘文龙;吴慧;朱卫彬;陈雅雯;吴宇轩;丁世洪;陈诚;佘凌宇;贾忠华;
摘要:水稻泡田期是稻麦轮作区农田旱转水的变化时段,在大量灌溉水抬升农田地下水位的同时,麦作期残留在土壤中的硝态氮迅速溶于水;除了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外,这些硝态氮可能随稻田排水进入受纳水体,成为区域水环境污染源。鉴于常规水文水质监测难以捕捉短期内排水中硝态氮变化的详细过程,本研究采用高频原位监测和重复子采样方法,分析了泡田期稻田排水与硝态氮流失特征以及水质采样频率对氮素输出负荷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稻麦...
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动态演变及空间分布差异————作者:陈鑫;杨海娟;付璐瑶;梁英明;
摘要:研究陕西省各县(市)级粮食生产效率,为保障地方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00—2021年间陕西省101个县(市)的粮食生产效率动态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Kernel密度函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刻画陕西省粮食生产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及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2000—2021年,陕西省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处于稳步增长,年均增速为1.60...
苏打盐碱地水田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吴绪海;李家亮;谢黎栋;王月玫;宫婷;孟庆雪;杨飞;冯中华;王明明;
摘要:种稻是实现苏打盐碱地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当前苏打盐碱地大面积新垦水田多源自中重度盐碱地,存在pH高、渗透性低、肥力差、理化性状恶化、治理难度大、见效慢等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苏打盐碱地水田的治理历程以及在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综合措施等治理方向取得的进展。同时,基于苏打盐碱地水田治理的技术短板与需求,提出了新阶段苏打盐碱地水田治理技术研究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苏打...
秸秆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冬小麦田氨挥发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作者:王小非;寇长林;李太魁;骆晓声;毛保民;冀建华;
摘要:为探究秸秆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冬小麦田氨挥发特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田氨减排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本研究于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华北平原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单施化肥+秸秆生物炭(BF)和施炭基肥(BBF),测定分析了小麦季氨挥发速率及小麦产量。结果表明:基肥期各施肥处理的...
江西省水稻秸秆资源分布与替代化肥潜力分析————作者:车奇风;陈星月;陈国雄;李文裕;涂起红;
摘要:厘清江西省水稻秸秆资源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得出水稻秸秆还田替代化肥潜力,为全省水稻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化肥减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调查并查阅统计年鉴,分析相关研究及文献资料,采用草谷比方法,对江西省2020年—2022年水稻秸秆资源量和养分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得出其替代化肥的潜力。结果表明:2020年—2022年江西省水稻秸秆年均总量为2 075.46...
秸秆促腐还田耦合氮肥类型对黄淮海地区鲜食玉米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作者:刘健;胡智慧;宋博雅;方恒;胡宏祥;谷晓博;
摘要:为探究不同秸秆促腐还田和氮肥类型互作对鲜食玉米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以期为黄淮海地区鲜食玉米的氮肥减量增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设计主裂区试验,主区为秸秆直接还田(DS)、秸秆氨化还田(AS)、添加腐杆菌还田(FS);副区为尿素(UF)、缓释肥(RF)、掺混肥(MF)。探究秸秆促腐还田耦合氮肥类型对鲜食玉米干物质、叶绿素、产量、植株氮素积累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氮肥...
基于MAS的梯田非粮化农户行为决策机制与模拟研究————作者:后莉;裴婷婷;陈英;谢保鹏;席瑞云;
摘要:为探究农户梯田非粮化行为运行逻辑,本研究基于MAS,结合实地调研和多情景模拟,探究了陇中陇东地区农户在梯田利用决策中的行为机制。结果表明:农户梯田利用行为决策的内在机制是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由家庭资源禀赋产生更强限制和指导作用,外部自然、社会、政策环境提供额外激励或约束的过程,其中,三个研究区内外部环境变量组合权重比值分别为:0.486:0.514、0.575:0.425和0.538:...
2000—2021年新疆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耦合协调效应及障碍因素诊断————作者:赵兰兰;夏咏;李先东;井长青;吕毅;谢宜飞;王福红;
摘要:系统诊断牧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功能演变规律及之间相互关系,是高效推进牧区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构建牧区“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识别新疆牧区2000—2021年“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新疆牧区“三生”功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年变化波动较小。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且较不均衡,呈现出“北高南低...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土壤重金属剖面分布的影响————作者:贺双玲;饶中秀;魏孔洋;王建伟;黄道友;朱奇宏;
摘要:为解析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双季稻田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依托建于1986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采集施肥30年后的剖面(0~10、10~20、20~30、30~40、40~50、50~60 cm)土壤样品,对比分析不施肥(CK)、全化肥(NPK)、高氮化肥(HN)、稻草还田配施化肥(ST)、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LM)、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HM)6个处理下剖面土壤Pb、Cu、Zn、Fe和Mn全...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洮河流域土地利用模拟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作者:王永强;黄背英;谢保鹏;陈英;裴婷婷;王雯;柴悦;
摘要:洮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不同情景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可为流域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2030年该流域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3种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结合InVEST模型计算不同情景下的生境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量以及碳储量服务,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来构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指数(CES...
耕地“非粮化”遥感提取研究——以唐山丰南区为例————作者:王昊;郭力娜;姜广辉;赵艳霞;
摘要:为提高耕地“非粮化”图斑的提取效率和准确度,研究以唐山市丰南区为例,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耕地数据、农作物数据集、农作物物候特征和“农作物时间序列检测器”等采集农作物样本点,通过Sentinel-2和Sentinel-1长时序遥感数据构建农作物分类特征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农作物分类后提取非粮作物图斑。结果表明:在进行农作物分类时,通过分析不...
基于Sentinel时间序列的玉麦轮作区识别方法————作者:高丙龙;董超;王冉;
摘要:为探究利用遥感技术识别不同作物轮作区,准确获取大规模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的面积与种植区域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Sentinel-2数据上作物反射率的时空差异,构建了轮作植被指数(CRVI),以刻画近似物候作物在时间尺度上的异质性,结合Sentinel-1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并进行优化,设置四种分类特征方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沧州市水生态承载力评估————作者:郑浩巍;王焕华;卢少勇;贾建丽;万正芬;毕斌;张森霖;
摘要:水生态承载力研究可作为从水生态角度预判可持续发展中产生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水生态承载力因其指标概念不统一,且需多领域交叉,传统量化过程繁琐复杂。本文通过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的指标体系,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特点,构建水生态承载力的量化评价模型,可为水生态承载力计算提供一种科学方法,并以典型生态缺水型城市沧州市为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沧州市2015—2019年数据进行计算,得到逐年水生态...
蔗叶还田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旱地红壤肥力及稳定性的影响————作者:王德鑫;杜建军;陈海斌;崔鹏;郭红梅;陈卓;范如芹;
摘要:为探索蔗叶还田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改良的效果、提出优化组合,本研究以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蔗叶还田(S)与不还田条件下不施肥(CK)、常规施肥(F0)、鸽粪有机肥替代15%化肥(F1)、鸽粪有机肥替代30%化肥(F2)、优施化肥(FC)5个施肥模式对土壤肥力和团聚体粒级分布与稳定性等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处理下,与不还田相比,蔗叶还田显著提升了土壤肥力与...
粮食主产区旱地和水田土壤有效态铁锌硼钼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杨词;邬磊;李建兵;马海洋;曲潇琳;崔萌;张文菊;
摘要: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土壤有效态铁锌硼钼的区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覆盖全国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观测的1647组土壤微量元素和基本化学性质等相关数据,比较分析了2016和2021年全国及不同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和南方)旱地和水田土壤有效态铁锌硼钼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旱地相比,全国水田土壤有效铁含量显著增加了3....
1990—2018年四川盆地耕地利用稳定性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分析————作者:钟雨辰;黄一秦;王启;孙俊;欧定华;余吴浩淼;高雪松;
摘要:稳定利用耕地对于保持耕地的稳定生产,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鲜见针对粮食主产区的耕地利用稳定性研究。本研究利用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集评价了1990-2018年四川盆地耕地的利用稳定性时空分异特征;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自然和人类活动因子,分析了四川盆地耕地利用稳定性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1990-2018年不稳定耕地平均面积为6.67×104 km...
生物炭作为好氧堆肥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作者:胡一;周建伟;李娟;戚智勇;刘爽;杨睿;
摘要:堆肥和热化学转化均是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生物炭是热化学转化产生的富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性状。近年来,将生物炭用作堆肥添加剂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众多学者讨论了生物炭对堆肥过程的影响和调控机理以及生物炭共堆肥用作土壤调理剂的潜力。本文旨在评估生物炭用作堆肥添加剂的效果,明确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现有研究表明,生物炭作为堆肥添加剂可以改善堆肥物料的理化性状,增强微生物...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国家级农业网络信息
- 国家级《饲料广角》
- 国家级基层农技推广
- 北大核心《中国农学通报》
- 省级《粮食问题研究》
- 国家级《古今农业》
- 省级《山西林业》
- 北大核心《粮食与饲料工业》
- 省级辣椒杂志
- 省级浙江现代农业
- 省级河南水产
- 省级《农业知识》
- 省级农金纵横
- 省级《湖南农业》
- 北大核心《作物学报》
- 国家级《园林》
- 国家级《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 北大核心《草业学报》
- 国家级当代生态农业
- 省级《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北大核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国家级《中国食用菌》
- 国家级《中国林业经济》
- 省级《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林业与环境科学
- 北大核心《林业科技开发》
- 国家级《农药学学报》
- 省级《福建林业科技》
- 国家级《养殖与饲料》
- 省级《北方水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