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7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主办。
《现代农业》始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农业、农民服务是其一贯的办刊宗旨。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介绍实用技术,刊载专家学者对疑难问题的解答,传递市场信息,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服务。
《现代农业》获得华北五省优秀科技期刊;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期刊。
现代农业杂志栏目设置
生态建设、植保土肥、农经管理、科技动态、种子世界、国外农业博览、水产养殖、科研动态
现代农业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阅读推荐:农机化研究
《农机化研究》黑龙江期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主办。自创刊以来,历届编委及编审人员以交流大农业概念下(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学术、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综合性述评为办刊宗旨,严把质量关,使本刊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日渐提高。
现代农业最新期刊目录
脱贫户收入下降:返贫风险识别与防返贫路径选择——基于内蒙古脱贫户的多案例研究————作者:陆鹏杰;张宝;乔光华;
摘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脱贫户是否会返贫和如何做好防返贫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内蒙古脱贫户收入下降地区的87个典型案例为基础,以收入下降脱贫户、收入未下降脱贫户、扶贫干部为研究对象,从客观环境和主体差异、内生因素和外力驱动视角出发,构建脱贫户收入下降风险因素模型和路径传导模型。结果表明:2021年内蒙古部分脱贫户收入下降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更突出...
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作者:陈红川;张艳;黄小军;刘春贞;
摘要: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其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跃迁和农业可持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莫兰指数作为分析工具,以2018—2022年我国29个省区市(除上海市、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农业机械化和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发展环境支撑水平4个子系统维度评价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系统协同度。结果表明:2018—2022年我国智...
政策价值认同对农户环境整治参与意愿的影响——成本感知的中介效应和面子意识的调节效应分析————作者:付文凤;翟原青;张月涛;
摘要: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合肥市肥西县74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厘清政策价值认同、成本感知、面子意识等因素对农户参与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50.06%的受访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意愿在一般水平及以下,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有待提高。政策价值认同和面子意识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
《现代农业》投稿简约
摘要:<正>《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杂志创刊于1975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5-1098/Z,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8-0708。根据学术论文编写规则,现将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作如下说明。1.来稿要求:文稿应符合本刊办刊方向,论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合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文献无误,...
黄河流域粮食体系韧性水平及驱动因素————作者:郑骏川;李璨;周世昕;
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粮食体系韧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文章基于2013—2022年黄河流域九大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黄河流域粮食体系韧性的区域分异和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粮食体系韧性水平在2013—2022年整体呈上升趋势;黄河流域粮食体系韧性水平的总体差异显著扩大,上中下游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中下游区域内差异,但上游区域...
风险偏好如何影响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基于陕西省玉米增产试验区的调研数据————作者:王洪煜;蒲欣瑜;陆迁;周洁;
摘要: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是应对气候冲击、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文章基于陕西省蒲城县、澄城县玉米增产试点区的441份玉米种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风险偏好对玉米种植农户选择气候适应性新品种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风险规避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玉米品种而非气候适应性新品种,内生性检验也证明此结果具有可靠性;异质性分析发现,服务外包强化了风险偏好对农户...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平度市810份农户调研数据————作者:马丽;刘雨昂;
摘要:农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山东省平度市810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政府行为、市场机制和社区治理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因素中,政府宣传和推广、政府培训和指导以及政府监管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机制中的市场信息服务和销售规则约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治理中的邻里示范具...
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CLES数据库的实证分析————作者:王小丫;肖海峰;
摘要: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水平已接近20%且仍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必然受到一定影响。文章基于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库,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户撂荒和流转耕地行为的影响,并在老龄化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缩小的背景下,探究了农户种植决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农户撂荒或转出耕地的行为,会随着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从撂荒或耕地部分转出到全部转出的渐进性变...
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CFPS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作者:施伟;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其对农村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4期微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减少农村家庭消费碳排放,对这一结果进行工具变量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显著减少农村家庭消费碳排放;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作者:方皓星;谢乐漫;郝峻锋;任秀峰;
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除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以及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推动农业碳减排,且在数字普惠金融各维度中,使用深度对农业碳减排的推动作用最大,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推动农业碳减排,而西部地区不显著,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碳减...
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作者:王琪;崔海霞;卢秀茹;
摘要:探究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促进农业生态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各省区市12年的农业生态效率值;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生态效率的直接影响;利用中介模型与门槛模型检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间呈现东部地区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
土壤、草(秸秆、灌木)、畜一体化草畜平衡技术探索————作者:金海;
摘要:草原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组成部分,不仅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牧草资源,也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肉和奶以及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内蒙古拥有全国1/5的草原,是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和保障。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草畜矛盾逐渐凸显,草原牧草生产系统不稳定不平衡、冬季放牧耗能严重、草原生态物质循环链断裂等问题日益严峻,急需通过草地合理利用、良种繁育、推进“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模式等措施实现...
基于熵值法的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评价及灰色模型预测————作者:罗顺元;任灵艳;
摘要: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构建了2005—2022年浙江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分为3个维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利用熵值法测度其发展水平,并通过灰色模型GM(1,1),预测浙江省生态农业综合效益2025—2034年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5—2022年浙江省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中间有曲折,说明浙江省生态农业近年来发展势态良好,取得了较好...
乡村振兴战略下包头市“农畜食品产业基地”的金融支持研究————作者:陈小龙;张海勃;
摘要: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金融则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文章立足包头市建设“农畜食品产业基地”发展目标,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得出当前包头市在建设“农畜食品产业基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难以满足、金融联动作用发挥不充分、保险保障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等,并提出应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发挥金融联动的助力作用、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金融对包头市建设农畜...
内蒙古牧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作者:侯智惠;张宇佳;萨茹拉;韩畅;胡可欣;王振忠;逯海林;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文旅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抓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畜牧业、游牧民俗景观、传统村落等多重资源禀赋,农文旅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牧文旅产业。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内蒙古牧文旅产业发展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畜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
价值共创视角下农业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研究————作者:马少华;
摘要:农业企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在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文章基于价值共创视角,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为例,探索农业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研究表明:农业企业沿着“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共享”的行动逻辑深入参与乡村振兴,其参与乡村振兴的价值主张具有多元性。在多元价值主张的驱动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升级、创新联农带农模式...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韧性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作者:顺德日;丁继;
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除去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经济韧性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水平,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主要借助增强农业经济的抵抗能力和重构能力来提升韧性,...
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作者:张庆红;李诗禹;
摘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黄河流域9个省区2010—2022年统计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Markov链等分析方法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观测期内,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村现代化...
内蒙古农村牧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作者:张成涛;欧阳文杰;句芳;
摘要:促进农业优质发展,关键在于优化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文章基于内蒙古12个盟市统计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内蒙古农村牧区农业生产效率。结果显示:在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下,内蒙古农村牧区农业生产效益处于较高水平,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内蒙古农村牧区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益和纯技术效益有所下降,规模效益有所提高;此外,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林水事务支出、运输条件等都对其...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例————作者:白恩来;王婧瑶;李思漫;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业自身又是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的持续扶持和助力。文章基于科技创新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理论分析,以2010—2021年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分析政府投入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投入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在上中下游促进农田机械化作业方面有显著效果。农业发展中,政府助力的核心是提升农...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土壤与肥料》
- 北大核心《生态环境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省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辽东学院学报》
- 省级《当代农机》
- 省级养猪
- 省级丽水农业科技
- 省级《农家之友》
- 省级《饲料博览》
- 省级《贵州地质》
- 北大核心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国家级《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 国家级《风景园林》
- 省级《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北大核心《安徽农业科学》
- 国家级《农药登记公告》
- 省级农业经济与管理
- 省级甘肃畜牧兽医
- 北大核心《烟草科技》
- 省级《山东农业科学》
- 省级《北京农业》
- 北大核心《植物生理学报》
- 省级草学杂志
- 国家级《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 省级现代化农业
- 省级四川草原
- 国家级食用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