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灾害研究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6-1317/S
国际标准刊号:2095-3305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科院
上一本期杂志:四川农业科技农业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棉花科学农业期刊

   《农业灾害研究》农业期刊,是在较高层面上反映中国农业灾害研究与技术成果的学术性刊物,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安徽吴楚科技文化传播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灾害研究》是一种客观、全面、准确反映中国常见农业灾害(尤其是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以及由农业引起的次生灾害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技术进步状况的双语种刊物,也是一个用现代刊物运作理念打造,在较高层面上传播农业灾害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系统知识的互动平台。本刊的学术定位是该刊以登载中国高水平的研究文章为重点,以高调表达技术文章为辅助。换句话说,它是一种高端刊物。本刊的的服务定位是该刊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员工为核心群,以相关企业、行政和事业单位员工为拓展群,刊物实实在在构成一个汇通相关领域、围绕农业灾害研究的互动平台;质量定位是该刊所用稿件基本反映中国农业灾害研究状态,在编辑、审读、印制和时效上达到国际水准,明确传递出刊物是精心打磨的产品的信息。

  期刊栏目:

  基础科学、植物保护农药、动物疫病、兽药、农业气象与环境灾害、农业次生灾害

  期刊收录: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Cyclin D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於露,赵小峰

  MiRNAs应答干旱胁迫研究 赵洁宇,ZHAO Jie-yu

  醋酸解离平衡常数测定方法比较及难点解析 王星,Wang Xing

  二点委夜蛾生态调控技术研究和示范 姜京宇,李素平,陈立涛,马建英,张小龙,张志英,李彦青,李景玉

  萧县桃梨混栽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调查 杨玉珍,黄娟,周影

  浦江桃形李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黄良钰,潘明正

  2014年气候对濮阳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丽平,牛盼杰

  玉米育种田杂草及其防治 王绍新,许洛,陈莉,冯健英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孙奇,柴修杰

  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白凤兰,BAI Feng-lan

  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及防控措施 金玉龙,JIN Yu-long

  长沙生态动物园猎豹的人工饲养与繁殖初步研究 张强,黄会文,彭小林

  湘云鲫体表出血溃烂病病原的鉴定及防治药物筛选 余银春,韩艳楠,王鑫毅,赵青松,金珊

  浅谈《畜牧兽医》专业教学 澈力木格,Chelimuge

  关于《家畜疾病诊断学》的教学体会 连君,LIAN Jun

  管线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编制的探讨 冯兴平,范克虎

  闽北一次罕见冰雹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李冬梅,黄国力,余建华

  阅读推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原名《生态农业研究》,农业核心期刊征稿,1993年创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万方数据库统计源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中国期刊网统计源刊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刊,并被国际农业生物学文摘(CABI)、美国化学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数据库及检索单位收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是以农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稳定发展理论与技术的大农业学术期刊。

  农业灾害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气候变化对桑树生理特性和蚕丝品质的影响————作者:王雅蔓;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气温持续上升,桑树生理特性发生了变化,其体内碳及其他营养成分浓度降低,显著影响了桑树的营养积累和性别特异性反应。此外,桑树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蚕丝品质。基于此,系统综述了植物对增温的响应机制,分析了增温对桑树生理代谢过程及营养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对蚕丝生产和农业的潜在影响,为桑树栽培管理、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民勤荒漠绿洲野生麻黄保护措施研究————作者:赵博;杜希东;聂雪花;

摘要:从民勤荒漠绿洲濒危野生麻黄植物的生态特性、分布现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入手进行分析,提出濒危野生麻黄植物的保护措施,人工种植技术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以期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地方经济的科学发展,为大漠风沙区濒危野生麻黄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不同夏玉米品种对主要虫害的抗性评价————作者:王永芳;马继芳;刘佳;董志平;

摘要:自“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的保护性耕作制度推广以来,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病虫害呈现出新的变化,玉米虫害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抗性品种是病虫害防控的有效措施,对此,对25个夏玉米品种雌穗上蚜虫数量、蛀茎及穗虫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间抗虫性差异,并对虫害防控的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5个品种间雌穗百株蚜量、蛀茎率和虫穗率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各品种百株蚜量为173.3...

不同氮肥水平下施硅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作者:彭松;陈德飞;顾福奎;

摘要:针对辣椒种植中不同氮肥水平下施硅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展开研究,以贵农2000C辣椒品种为例,进行不同供氮水平与施硅处理的效果比对,具体结果如下:结合各组辣椒产量与果实品质来看,随着施氮水平逐渐下降,各项指标均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在方案4(施氮减少40%+施硅)中,辣椒产量与果实VC含量、可溶性蛋白、糖酸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具体为辣椒产量1 164.5 g/株;果实V...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作者:陈优;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日趋恶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玉米种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和病虫害防治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求,在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下,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此,详细介绍了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作出贡献

平原生态林白蜡树蛀干害虫及其防控研究————作者:于文武;

摘要:近年来,白蜡窄吉丁、小线角木蠹蛾、云斑白条天牛这3种蛀干害虫在北京大兴地区严重危害白蜡树,尤其是在平原生态林种植的白蜡树,导致整株树干、树枝被蛀空、风折、枯萎,严重者导致树木死亡。当前虫害情况较为严重,发生面积约为333.33 hm2。为防止白蜡窄吉丁、小线角木蠹蛾、云斑白条天牛这3种主要蛀干害虫扩散蔓延,积极开展巡查监测、综合防治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分别论述了白蜡窄吉丁、小线角木蠹蛾、云斑...

气候变暖背景下榆次冬小麦生育期气象指标和气象灾害特征研究————作者:杨晶;王德伟;

摘要:利用榆次区国家气象站1951—202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并充分考虑热量资源、水分、蒸发、湿度、墒情及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采用统计、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榆次区冬小麦生长季内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分析榆次区冬小麦生长季内农业气象灾害及其特点,明确榆次区冬小麦高产稳产适宜种植区

南宁树木园经营管理广东沿海地区桉树林研究————作者:黄宝榴;覃良伟;李学荣;

摘要:桉树生长快、采伐周期短、经济效益好,在广西种植推广速度快、种植面积大,现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南宁树木园根据广西现状,将目光投向收购具有发展潜力的广东沿海地区桉树林,扩大桉树经营版图,并采取《南宁树木园速丰桉营林技术规程》“一地一策”经营管护措施,对桉树林实施经营管理。基于此,介绍了南宁树木园桉树林经营管理概况,分析了南宁树木园收购广东沿海地区桉树林林地的现状,探讨了南宁树木园落实“一地一策”经营管...

海上风电机组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的研究————作者:王光波;武宁;吴华斌;谭雷云;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海上风电备受重视。介绍了海上风电机组接地系统的特点,以及接地电阻的原理和测试方式,阐明了接地电阻测试的实验设计与方法,对实地试验测试与数据进行分析,并说明了两点法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黔西南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现状及问题分析————作者:韦仕丽;李顺会;李舟鑫;张辉;

摘要:冰雹灾害是黔西南州每年3—9月出现的自然灾害,开展人工影响天气防雹减灾是黔西南州防灾减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近14年(2009—2022年)全州人影作业及冰雹日数、冰雹主要活动路径,调研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推动黔西南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更好地发展

短时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分析————作者:高鹤鸣;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气象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各个地区应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实际水平,采用较为先进的模式开展该项工作。概述了短时天气预报的相关内容,分析了短时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短时天气预报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策略,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铁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现场核查方法研究————作者:郭浩;金元尚;朱娱莹;池浩源;

摘要:为了使雨量传感器现场校准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对吉林铁路工务段使用的JDZ02-1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现场核查过程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从检定到标校整个核查过程,并就核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

广元市中部短时强降水物理量特征初探————作者:张晓涵;

摘要:研究2019—2023年广元市中部短时强降水的分布特征,对发生短时强降水时的物理量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站点平均每年出现2~6次短时强降水。短时强降水发生在3—10月,小时雨量40 mm以上短时强降水基本只出现在春末夏初和盛夏,一天之内凌晨至上午出现短时强降水的次数最多。强度越高的短时强降水所需的对流有效位能越高。75%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850 hPa假相当位温>77℃的条件下。不...

麻栗坡大暴雨的雷达产品特征分析————作者:郑芬;孙瑞;张蕾;王郦;

摘要:利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2016—2019年区域自动站累计降水资料,筛选出24 h降水量≥100 mm的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研究时段内不同时次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径向速度、风暴追踪信息、风廓线(VWP)、1 h积累降水量(OHP)、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等雷达产品特征的分析,总结出麻栗坡出现大暴雨时的雷达产品特征,以期提高气象人员对大暴雨雷达回波特征的认识,增强对大暴雨和衍生灾害的预...

气候变化对祁东黄花菜品质的影响研究————作者:龙晓琴;曹珮;

摘要:基于2015—2019年祁东县地面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日照观测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AcrGIS软件、加权指数求和法构建黄花菜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对祁东县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祁东县气候特点十分适宜黄花菜的种植和生长发育。祁东黄花菜的气候品质指数为2.63,达到“特优”气候品质级别

惠州市一次雷暴过程中的闪电特征分析————作者:何永宁;杨润达;李浩然;黄锐辉;

摘要:基于广东省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及风云四号搭载的闪电成像仪(LMI)观测的地基闪电观测数据,对2018年8月19—20日惠州南部一次雷暴过程中的闪电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雷暴的剧烈发展,雷暴云内观测到的地闪和总闪数量变多,闪电辐亮度与卫星观测到的总闪数量呈现倒“V”形分布,雷暴始发阶段辐亮度最大,旺盛发展阶段辐亮度最低;负地闪占据主导地位,正地闪的占比仅为4.16%;闪电主要发生在云顶温度较低的...

气候变化对典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分析————作者:焦建平;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干旱等的频率和强度提高,对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物种的生存和繁殖。基于此,探讨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森林、海洋及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典型生态系统的影响,旨在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力度,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气象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防护体系研究————作者:王涵;

摘要:当前,气象信息化建设面临网络设备老化、员工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数据传输及存储存在风险、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外部攻击与恶意软件威胁等问题。对此,提出了气象信息化建设中网络防护体系的构建策略,诸如加强员工网络安全培训、更新和升级网络设备与软件、强化数据安全管理与加密技术应用、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旨在提升气象信息化建设的网络安全性,以保障气象业务稳定开展与数据安全

浅论湿地保护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措施————作者:张学伟;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污染问题加剧,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丧失。从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净化等方面,论述了湿地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湿地退化、污染、生态功能损失和管理政策不完善。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湿地保护区的设立与管理、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等措施。通过研究湿地保护措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

江西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排查监测研究————作者:肖南娇;方丹;

摘要:针对江西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排查监测研究工作,分析了芦溪路行断面近三年水质超标情况及其周边污染源情况,探究了芦溪路行断面氨氮和总磷超标的原因等,并提出了氨氮和总磷治理和改善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供其他断面氨氮和总磷超标溯源工作提供参考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农业灾害研究农业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636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