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研究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干旱区研究

《干旱区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5-1095/X
国际标准刊号:1001-4675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干旱区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农技推广》农业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并非干旱区研究杂志的 官方网站,与《干旱区研究》等同类优秀期刊杂志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负责合作期刊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 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及稿 件特点,可以在数千家期刊中,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发表的正规期刊,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期刊简介:《干旱区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期刊内容:《干旱区研究》(双月刊)主要刊登干旱区水、土、生物、气候和环境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和评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应用、学术讨论与争鸣、国内外学术动态、论坛以及干旱区新书介绍等。

  搜论文知识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等服务项目的综合服务网站,为客户提供了权威、专业的服务。用心服务是我们的 运行宗 旨,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本站与国内上几百种权威期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已拥有大批的固定客户群,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




  干旱区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新疆木垒鸣沙特征研究————作者:王靖淇;屈建军;王彦希;李梦超;

摘要:新疆木垒鸣沙以独特的声学特征与环境条件闻名,其形成受沙源多样性以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风沙活动共同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木垒鸣沙与巴丹吉林沙漠鸣沙、敦煌鸣沙的矿物成分、粒径组成及表面结构,并将木垒鸣沙按照不同粒级分组进行声学特征测试,揭示其发声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木垒鸣沙矿物以石英为主,但长石含量(34.9%)显著高于巴丹吉林沙漠鸣沙(15%)和敦煌鸣沙(18.3%),可能与形成年代较晚...

伊犁河流域农户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评价————作者:黄伟豪;兰珊;张艺圩;张恒瑞;曹文馨;赵心玥;郭雅欣;陈朋朋;李少帅;吴文良;王庆刚;

摘要:充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当前伊犁河流域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目前缺乏农户对已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评价研究。本文通过对伊犁河流域11个县市98户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户调查,从农户的视角对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农户占92.9%,分别有89.9%、99.9%、52.1%、50%、87.7%和98.0%的农户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灌溉条件...

生物炭改良的风沙地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性————作者:淑敏;同拉嘎;红艳;青云;

摘要: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的C、N、P含量内稳性是调控脆弱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机制。针对科尔沁沙地风沙土C、N、P化学计量失衡及有机改良效应不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了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燕麦种植系统元素计量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CK)、生物炭添加组(低量B1:3%、中量B2:5%、高量B3:10%)和秸秆添加组(低量S1:3%、中量S2:5%、高量S3:10%),并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内稳...

西北东部一次强降水形成机制及能量来源————作者:石霞;刘维成;陈晓燕;黄玉霞;谭丹;伍继业;

摘要:利用2020年7月10日甘肃省陇南市站点逐小时降水观测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强降水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及水汽输送等特征,并引入大气湿位能(Moist Static Energy,MSE)研究了对流活动的不稳定能量来源。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强度大、局地性明显和对流性强等特征;500 hPa受高原短波槽影响,冷暖空气交汇明显,700 hPa为偏南气流并配合有气旋性切变,具备较好的水汽...

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关系研究及预测——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为例————作者:孟庆帅;巩钰;刘小燕;童新;王东民;谢国英;刘廷玺;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竞争显著增强,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如何抉择成为重要问题。首先,本文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明晰黄河流域内蒙古段1998—2022年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其次,利用改进LSTM(Long Short-Term Merory)模型基于四种综合调控方案对系统未来五年发展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各盟市的水...

晋西黄土区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土壤磷组分特征————作者:陆善洪;毕华兴;赵丹阳;管凝;韩金丹;

摘要:以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流域不同林龄(18 a、22 a、26 a、30 a、33 a、40 a)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探究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0~100 cm土层土壤磷组分(H2O-P、NaHCO3-P、NaOH-P、D.HCl-P、C.HCl-P、Residual-P)分布模式,明晰不同林龄刺槐林地土壤磷组分变化并探讨土壤理...

基于GeoDetector-MCCA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与多情景模拟——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例————作者:张艳;杨维新;吕韬;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研究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及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和混合元胞自动机(MCCA)模型等方法揭示黄河流域甘肃段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并开展2035年土地利用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以耕地、林地、草...

腾格里沙漠表土磁化率的指示意义————作者:霍斌昱;郭本泓;刘成英;徐恒明;蒋宇强;

摘要:解析磁化率指标在干旱区沉积物中的指示意义对理解干旱区过去降水历史和粉尘物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干旱区表土磁化率变化指示降水还是物源仍存争议。腾格里沙漠位于季风边缘区,已开展了丰富的物源工作,是研究沙漠表土磁化率指示意义的理想区域。本文采集了腾格里沙漠大范围表土和石羊河表层沉积物样品开展研究。结果显示:腾格里沙漠表土磁化率、百分比频率磁化率与降水相关性较低(R2 = 0.0...

腾格里沙漠东北缘飞播30 a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作者:樊昊;唐国栋;赵振宇;李锦荣;邓春涛;王海兵;

摘要:为明确腾格里沙漠东北缘1992年飞播造林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累积效应的影响。本文以飞播区形成的沙拐枣群落和混合群落(花棒+沙拐枣)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及累积效应。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显著提升飞播区土壤养分含量,沙拐枣群落与混合群落的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分别增加60%~105%、123%~161%、129%~149%、145%~261%,其中...

不同供氮水平下宁夏枸杞养分吸收利用特征研究————作者:窦家晅;徐利岗;苑蒙飞;汤英;

摘要:为探明宁夏枸杞养分需求规律,以4年生“宁杞七号”为研究对象,基于无土栽培营养液循环利用试验装置,以氮素浓度为控制指标设置4个处理(150 mg·L-1、210 mg·L-1、270 mg·L-1和350 mg·L-1),监测枸杞长势、产量、品质指标,并检测全生育期枸杞对各营养元素的吸收量。结果表明:枸杞对大中量...

中国区域作物气象产量统计预报研究进展————作者:方锋;王静;贾建英;王兴;黄鹏程;殷菲;林婧婧;

摘要:准确的作物产量预报对于政府提前了解作物产量信息、合理规划农业生产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气象因子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气象因子建立的气象产量预报方法和技术体系为作物产量预报提供了重要参考。气象产量预报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实现,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率高,是目前中国区域应用最广泛的气象产量预报技术。本文综述了气象产量预报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关键气象因子、气候适宜度和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在...

基于TVDI的新疆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作者:李晓鹏;李康;雷双;贾富贵;徐静;

摘要:干旱是影响新疆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及时开展干旱监测对于新疆地区保证粮食安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1—2020年间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LST)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探索新疆地区干旱分布特征及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新疆地区年均有78.7%的区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近20 a TVDI均值为0.58,整体处于轻旱水平;(2)新疆...

喀喇昆仑山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警戒面积研究————作者:罗希;阿里木江·卡斯木;刘英;包安明;袁野;于涛;

摘要:周期性形成的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然排水导致的洪水灾害对下游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开展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的监测预警研究尤为必要。本文基于1990—2023年的多源光学遥感数据,分析了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面积变化以及突然排水情况,利用面积-体积经验公式和历史洪水数据,以最小排水体积为临界值,推算出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的警戒湖面面积。同时,通过建立排水体积与净洪峰流量的关系,验证了警戒...

甘肃省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格局演化及多情景模拟————作者:王立媛;张勇;

摘要:对兼具重要生态功能的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态势进行探究,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甘肃省200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时空维度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空间布局及相互转移情况,并采用FLUS模型,模拟了2035年惯性发展、城乡融合、规划约束和生态修复四种情景下土地利用转型情况。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

三种植物基固沙剂对风沙土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作者:刘玥;郭强;袁立敏;党晓宏;蒙仲举;董菁;

摘要:植物基固沙剂是一种以全植物成分为主的环保型固沙剂,其能够有效固沙,且不会对土壤产生污染,分解成分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为明晰植物基固沙剂固结层的物理特性及其对沙质耕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影响,本文选取3种植物基固沙剂(沙蒿、亚麻、刺槐)及6种施用量(0.5 g·m-2、1.0 g·m-2、2.0 g·m-2、3.0 g·m-...

新疆夏季降水主模态年代际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作者:刘精;郑育琳;刘艳;李晗薇;

摘要:为探讨新疆夏季降水主模态形成机制及潜在外强迫影响,本文采用1979—2023年新疆89个站降水资料及滑动EOF方法获取降水主模态演变特征,并围绕主模态及其环流配置和相关海温积雪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夏季降水主模态在2005年前后由全区一致型转变为南疆西部型。全区一致型降水偏多(偏少)分布与乌山阻塞强盛(减弱)、中亚低涡活跃(衰减)、孟加拉湾反气旋偏强(偏弱)以及东亚-太平洋遥相关(EAP...

气候变化下沙棘在新疆潜在分布格局的变化————作者:罗磊;李曦光;李萧婷;王磊;王蕾;

摘要: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结合沙棘在新疆分布点数据、历史(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前、未来时期(2050s、2070s)气候数据以及海拔数据,模拟沙棘在不同气候场景下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分析影响沙棘在新疆自然分布的主要气候环境因子,阐述了沙棘分布区的迁移变化。结果表明:沙棘适宜区环境主要因子主要为年平均温度在-1~8 ℃,最暖季度降水量在48~120 mm,最暖月最高气温在22~32 ℃,最...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放牧的响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者:江康威;王亚菲;刘晨通;李宏;吕程;吐尔逊娜依·热依木;张青青;

摘要:为探究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对放牧强度响应的差异性,选取天山北坡中段不同放牧强度的草地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探讨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随放牧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分别为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门。与重度放牧相比,轻度放牧显著提升了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P<0.05),并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宽度动态分析————作者:刘笑笑;缑倩倩;王国华;

摘要:本研究采用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并辅以Google Earth Pro 4800像素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确立解译标志,将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划分为三种类型:绿洲与石质裸山、沙质荒漠、砾质荒漠。在4个不同尺度(30、60、90、120 m)上,绿洲边缘的NDVI呈现出两条线性变化趋势,这两条趋势线的交汇点与绿洲边界之间的距离被确定为过渡带的宽度,同时运用缓冲区分析以及...

全球农作物虚拟水贸易可持续动态变化————作者:邸彦峰;段伟利;周仪琪;何超;

摘要:将农作物灌溉用水纳入全球贸易链并分析其可持续性,对于确保水资源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受制于经济利益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农作物贸易中虚拟水足迹可持续性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基于粮农组织提供的农作物生产与贸易链矩阵数据,采用实物贸易流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及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系统解析了2000年—2019年间全球农作物虚拟水贸易的可持续性时空分布、空间关联特征以及净出口水量的驱动因素...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干旱区研究》农业期刊发表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62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