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园林技术》园林建筑期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主办的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于1996年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集技术性、学术性、实用性于一身,自创刊以来,始终以继承弘扬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利用传统建筑遗产为宗旨,已成为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文物保护、古建修缮、大专院校教学、科研,以及广大古建园林爱好者的良师益友。荣获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栏目:
专题报导、古建园林设计与施工、古建筑传统技术、建筑理论与历史、古建筑修缮与复原、古建园林艺术与理论研究
期刊收录:
知网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社征稿要求:
1、《古建园林技术》文稿务求主题明确,观点新颖,论据可靠,数据准确,语言精练,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指导和借鉴价值,以不超过6000字为宜(含图、表)。投稿请提供A4纸单面打印文字及插图各一份,并附光盘(文字采用Word文档,图片采用jpg格式,要求图文分离)。特殊情况可用稿纸誊写,但字体须端正、清晰。具体要求如下:
1.1、《古建园林技术》文字顺序为:中英文文题、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100~300字)、中英文关键词(3~5个)、文章主体(引言、正文、结论、备注以及致谢等)、参考文献。将职称职务、从事学科及研究方向等补充内容,以及必要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置于文尾,以便联系。
1.2、文稿引文须合乎标准,参考文献应限于正式出版物且在文章中直接引用者,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即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文献的著者或成果叙述文字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在参考文献表中按此序号依次著录。
1.3、《古建园林技术》文内数字须合乎标准,按《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执行。以下情况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计数的数字(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等),如100,3.14,1/2,15%,1:2000;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1世纪,1836年;物理量量值,如200m,158kg,15℃;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如9座单体,25片历史保护区;型号、编号、序号、标准代号、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数字等。
1.4、文内计量单位须合乎标准,按《量和单位》(GB3100-3102-1993)执行。如长度单位,米(m)、公里(km)、平方公里(km2);重量单位,千克或公斤(kg)、吨(t);体积单位,升(L或l);时间单位,秒(s)、小时(h)、分(min)等。
1.5、使用注释解释文章内容时,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或语句右上角,以添加半个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3)等,并于文后依次列出。能在文章内用括号注释的,尽量不单独列出。
阅读推荐:生态学杂志
《生态学杂志》农业核心期刊征稿,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生态学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中国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生态学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中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古建园林技术》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古建园林技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古建园林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适于公众参与的低成本建筑遗产实景三维重建研究————作者:张楠;蓝锡坚;付凹平;
摘要: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快速发展及无人机技术进步促使实景三维重建技术的门槛迅速降低,这使得一些地处偏远而难以得到专业监测保护的建筑遗产能依托此技术通过公众参与得到更细致记录。本文参考徽州乡野常见的保护单位实例,探讨了如何在低成本便携设备的基础上实现建筑遗产实景三维重建,对其操作要点和误差做出分析;并考虑公众参与的优势与局限,讨论公众基于此项技术参与至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可能性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遗产保护教育
摘要:<正>在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始终以中国建筑遗产为对象,探索遗产信息记录与管理、价值评估、保护及展示利用等各环节的标准化与系统化,注重揭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建筑遗产的形制、构造和工艺特征,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初步构建起本硕贯通的建筑遗产教学培养体系,并加以实践运用
当代岭南校园设计的地域性探索——以珠海横琴容闳公学为例————作者:郭谦;肖磊;王瑜;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实践中的重要议题,从地域主义的发展脉络与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实践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以及其形式语言是建筑师在地域性实践中需要回应的问题。梳理岭南近代学校的地域性探索方式与研究内容,并以容闳公学的设计实践为契机,从精神内涵、空间形态、地域气候等三个向度思考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尝试探索当代岭南校园设计的地域性创作实践
出奇之道:明清苏州地区歇山厅堂大木构架设计手法探微————作者:楚超超;沈健;
摘要:前辈学者基于经典宋元江南方三间歇山厅堂实例,以整体构架之视角,创造性地总结出了江南歇山厅堂周匝连架的井字型构架传统,已被学界普遍认识。笔者延续这一视角,考察苏州地区数量更多的明清歇山厅堂实例,发现其最常施用的两种基本构架形式皆由井字型构架发展而来。本篇基于此,试以更微观的视角从明清实例中剥离、归纳、分析了辅助基本构架形式施用的8类主要设计手法,认为其大体从空间、结构两方面展开,且同一手法对应两种基...
北京香山摩崖石刻病害研究————作者:李鑫玉;杨明菁;傅凡;
摘要:香山摩崖石刻是香山公园的历史文化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长年裸露在自然环境之中,经过岁月沉淀,摩崖石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病害和损伤。本文对摩崖石刻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进行检测调查,确定香山摩崖石刻的受损现状,根据相关文物标准判断病害类型,针对摩崖石刻主要病害,分析其受损机理,提出保护应对策略,以期香山摩崖石刻得以保护和发展
明代天台山高明讲寺复原考析————作者:叶森;张蕊;邓德骏;
摘要:对天台山高明讲寺展开实地测量与踏勘,并在稽考天台宗高僧无尽传灯《幽溪别志》的基础上,初步复原了明末重兴后高明寺之依山就势的整体布局与严净朴野的殿宇规制;作为天台宗传法道场的高明寺延续至今的“十字形”层层抬升、强化通视性中轴及各院落私密性、讲堂(楞严坛)高踞寺后、仅有钟楼而无鼓楼等殿宇配置和布局形式与禅宗寺院“伽蓝七堂”之营建定例颇为不同,独具特色,也使得其成为江南地区硕果仅存的台宗讲寺之典型案例,...
山西地区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分布和选址特征————作者:尚筱玥;李严;栾绍涵;
摘要:明长城自东向西跨越中国北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西地区的军事聚落历史遗产样本完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奠定了山西省北部城镇的发展基础。通过史料分析与实地踏勘,对山西地区长城军事聚落的军事层次脉络、空间分布规律、选址分类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镇-路-卫-所-堡”的层次体系下,军事聚落空间布局受到历史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受地形因子影响明显,分为地势平衍,无险可恃;山坡平漫,虏马易驰;...
广西武宣近代庄园建筑形态与文化特征探析————作者:韦浥春;吴芷滢;
摘要:广西武宣地区,拥有数量可观、类型丰富的近代庄园建筑,具有立足本土文化、兼容外来风格、功能复合、防御性强等鲜明的乡土性、承续性、时代性特征,是研究广西近代建筑的独特切入点。本文通过对武宣近代庄园的实地调研,综合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域、民族文化背景,归纳建筑类型,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武宣近代庄园建筑的形态特征,挖掘蕴含其中的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过程、特征与规律,为广西近代建筑研究补充代表性类型,为近...
邯郸赵王城遗址壕沟防御性研究————作者:谢空;冯安琪;
摘要:壕沟是古代城防要构,近年邯郸城市基建中屡现新壕沟遗址,让赵王城壕沟系统逐渐明朗。本文通过对赵王城壕沟系统的布局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布局特征,并进一步将王城壕沟分为城外环壕和南郊外壕两个系统,最后从军事作战角度出发,对这种内外双重城壕系统的形成原因和防御机制进行研究探讨
诗词解析视角下的江南三大名楼景观再认知————作者:崔凌英;张卫;杨伟昊;
摘要:文化名楼是士人阶级传递、寄寓山水情怀的媒介和载体,楼阁文学呈现着多样化的景观元素与深厚的文化意蕴。以江南三大名楼为研究对象,基于诗词解析角度,运用文本挖掘方法进行数据剖析可视化呈现,完成景观印象的梳理、佐证与补充,从而实现整体景观印象的再认知。将整体景观印象分为水域景观、山岳景观、植物景观、动物景观、声音景观、建筑景观、天象气候景观和人文活动景观,并构建景观画布,以开阔的视野探讨诗词文本挖掘对于文...
乾元阁-檐蟠龙藻井————作者:李沙;
摘要:<正>~
清代乡土建筑中渔樵耕读纹饰应用及文化诠释————作者:王硕;袁宣萍;
摘要:装饰艺术发展至清代已蔚成大观,诸如“渔樵耕读”一类图纹在人物题材的装饰纹样中大量涌现。文章通过对建筑领域的渔樵耕读雕饰进行文献调查和图像分析,认为该纹样在乡土建筑中以象征性符号的多元组合形式呈现,在装饰层面顺应建筑空间的功能属性,并且以精湛丰富的雕饰技艺作为技术支撑,从而在民居、宗祠、会馆等建筑以及家居陈设上形成广泛应用。清代渔樵耕读纹样的“广延性”和“共时性”顺应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儒道圆融的历史趋...
高州伯西祠复原设计————作者:石拓;丁建铭;
摘要:伯西祠是晚清时期茂名高州地区规模、等级较高的祠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中路的屋顶坍塌,左右两路仅存基址,所剩的梁架损毁严重,经过详细的现场勘查,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老照片、散落构件对其梁架进行复原设计,并根据现场访谈、相关案例研究,对整体布局进行复原设计
文物建筑结构修复加固中最小干预原则的实践————作者:马杰;石建光;谢益人;
摘要:在文物建筑保护最小干预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厦门市鼓浪屿八卦楼维修保护和抗震工程实践,提出了几项新的文物建筑修复加固方法,包括灰缝置换砂浆附加钢板网砂浆层提高墙体承载力和整体性、铁锈转化剂与阻锈剂组合处理钢筋引起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钢梁锈蚀表面涂刷铁锈转化剂后粘钢加固和预制板粘贴碳纤维布增强整体性,得到了一些文物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实践经验
广西传统清真寺建筑大木构体系营建特征研究————作者:谢小英;王诗萌;
摘要:清真寺大木构作为回族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广西680年以来,其借鉴相邻地域民族建筑文化,并结合自身宗教文化特质,在建筑形态融合过程中不断地构建发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总结归纳清代广西传统木构架清真寺建筑营建表征,对大木构关联空间、通风采光、排水、节点构造等功能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广西回族地域文化有所补充
明十三陵三座桥类古桥的形制特征研究————作者:连家俪;肖东;
摘要:三座桥是指明十三陵部分陵寝建筑群中轴线上起点处并列的三座单孔砖石拱桥类型。本文以明十三陵的所有三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史料研究、图片拍摄、三维激光扫描以及手工测绘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详细获取了各三座桥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明十三陵三座桥类古桥的尺度信息、构造做法以及形制特征,发现不同陵寝三座桥的体量大小不一,但其比例均大于官式单孔石桥通例,且随着建造时间的顺延,建筑构件逐步精细化,体现了明...
盝顶无梁殿建筑艺术与结构性能统一性研究————作者:张汇泽;王晓健;
摘要:纸坊玉皇阁坐落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具有盝顶无梁殿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有着宝贵的历史文物价值。本文以纸坊玉皇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筑学与结构力学结合的双学科研究方法,对盝顶无梁殿的建筑艺术与结构性能的统一性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对其建筑艺术进行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其砖砌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统一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盝顶无梁殿具有仿木构特征,空间体现出“动静分明,由外...
赣派传统商业建筑的建构特征及保护技术研究————作者:王富盛;淳庆;侯晓晓;
摘要:江西省万载县田下古城现存有规模宏大、保留完整的明清传统建筑群,包括祠堂、民居和商业建筑,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为了总结赣派传统商业建筑的建构特征,以期更加科学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建筑遗产,本文以赣派典型商业建筑——万载县田下古城南门古街传统商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测绘等,对其平面形制、立面造型、结构体系等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修缮保护技术,研究结果可为赣派传统商业建筑...
晋南河谷型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策略——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作者:程功;吴左宾;
摘要:文化空间是传承城市发展脉络,彰显城市精神内涵的核心载体,更是构建城市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议题之一。以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分析为基础,以晋南河谷型城市临汾市为典型案例,通过文化空间演进特征、发展困境、营建理念的分析与解读,立足于“野、郊、城”三个层次城市文化空间的整体性塑造,提出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策略,以期借鉴类似区域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建设
公共政策视角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作者:王新文;李思琦;刘飒;
摘要:保护规划是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纲领性文件,在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新时代背景下,应更大程度地发挥其公共政策属性,协调好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公共政策视角构建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与方法,在政策导向、保护导向、责任导向、修编导向下形成文物保护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并将该评估体系应用于徐州土山汉墓保护规划的实证研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优化修编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文物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的系统性和可操...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农业科学研究
- 国家级北方牧业
- 国家级《中国果菜》
- 省级《蚕学通讯》
- 省级江西林业科技
- 省级《云南环境科学》
- 省级《当代水产》
- 国家级《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 国家级《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国家级国外水产杂志
- 省级江西饲料
- 北大核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国家级《海洋水产研究》
- 学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湖北农学院学报》
- 省级北京水产
- 省级《淡水渔业》
- 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省级《长江蔬菜》
- 国家级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北大核心农业经济
- 北大核心湖南农机
- 国家级《中国牛业科学》
- 省级《杭州农业与科技》
- 省级中国西瓜甜瓜
- 省级《北京农业》
- 北大核心《广东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 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中国农机化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