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杂志》农业核心期刊征稿,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生态学领域有创造性,立论科学、正确、充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反映中国生态学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方向,报道生态学的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促进中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栏目设置: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新方法与新技术、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内容涵盖:生态系统、分子、种群、群落、景观等生态学。现被中国和外国10多家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及美国《生物学文摘》(BA)、《化学文摘》(CA)、英国《生态学文摘》(EA)、等。曾荣获中国科学协会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辽宁省一级期刊等。
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学术讨论与建议、技术与方法、生态建设经验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文摘杂志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科双效期刊国家双效期刊
生态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本刊性质《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
2.《生态学杂志》刊登内容本刊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简报、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
3.《生态学杂志》文章篇幅以6~7个版面(12000~14000字)为宜。
4.题目和作者题目务必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署名应限于主要参加者,一般不宜超过8名,多位作者需注明通讯联系人。作者单位应使用标准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邮编。
5.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对于专论与综述,建议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关键词3~7个(请勿与题目中出现的词重复)。
6.中图分类号和基金项目文章需注明“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4版),置于关键词下。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
阅读推荐: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是国家科委(79)国科发条字341号文批准创办的植物学专业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全国性自然科学期刊。本刊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我国植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性刊物之一。本刊属于中国生物学类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植物学各学科具有创新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始论文和简报;植物学领域的新发现及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快报;结合本人工作,反映本学科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等。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生态学杂志》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医师在线》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生态学最新期刊目录
免耕秸秆覆盖下不同时间施用促腐剂对黑土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作者:庞雪艺;米俊珍;刘景辉;张俊珍;潘越;王金金;王希全;赵宝平;罗方;
摘要:为明确免耕秸秆覆盖不同时间施用促腐剂下黑土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的变化,本试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黑土区设置翻耕秸秆还田(CK1)、免耕秸秆覆盖不施促腐剂(CK2)、免耕秸秆覆盖播种时施促腐剂(NT1)、免耕秸秆覆盖播种后15天施促腐剂(NT2)、免耕秸秆覆盖播种后30天施促腐剂(NT3)5个处理,研究土壤容重、pH、养分含量及真菌群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K1相比,CK2显著提高了0~40 cm土...
沉水植物退化对浅水湖草海风生流及水质的影响————作者:傅睿;孙凯;许玖玲;胡小风;厉莎;王婧妍;杨棠武;
摘要:贵州草海是典型的高原浅水湖,近年来草海的沉水植物急剧减少,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本文采用MIKE21数值模型,研究风力扰动对草海湿地修复策略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风力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分析沉水植物退化前后水体流速和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沉水植物退化导致水体流速显著增加,平均增加59%,且平均风速下最高流速达0.037 m·s-1。此外,风力扰动通过引起底泥再悬浮,增...
扎龙湿地三种同域营巢鹬类的巢址选择影响因素————作者:王文君;许林;孙忠耀;许玲霞;宗诚;程鲲;
摘要:巢址选择是鸟类繁殖的重要环节,同域营巢的物种如何利用相似的生境资源进行竞争与共存,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松嫩平原混群繁殖鹬类物种的巢址选择差异,2022年和2023年的5—6月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湿地,对同域营巢的黑翅长脚鹬(Himantopus himantopus)、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和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
酸雨对改良剂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效果的影响————作者:周惠婷;章家恩;
摘要:土壤酸化是影响重金属活动性和化学形态分布的重要因素,酸雨是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全面梳理和总结酸雨对改良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效性(稳定性和形态变化)的影响规律,对已发表的59篇相关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酸雨作用下添加改良剂可显著减少土壤重金属的总淋失量,平均减少了66.40%,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分别显著减少了43.02%和11.17%,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
吉林省黄泥河林区马鹿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及廊道构建————作者:田新民;孟訾靖;刘小慧;汲旭阳;王鑫雪;
摘要:在强烈人为干扰背景下,多种环境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质量和分布。马鹿(Cervus canadensis)是栖息于温带区北方森林的大型食草动物,通过取食植物和为顶级捕食者提供食物资源来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及时开展马鹿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廊道构建对其种群的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吉林省黄泥河林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和足迹链跟踪方法收集马鹿活动位点信息,利用ArcGIS 10.4...
马尾松人工林异龄混交改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功能群的影响————作者:何钦霞;黄海梅;李济银;梁钰莹;马海伦;黄雪蔓;尤业明;
摘要:林下植被在调控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为了探究针阔异龄混交改造对马尾松林下植被的影响,本研究对马尾松纯林(PP)、马尾松/红锥异龄混交林(MP)和马尾松/多种阔叶树异龄复合混交林(MMP)的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比较不同林分类型的林下物种组成差异,进而探讨马尾松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多样性、功能群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PP相比,MP草本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han...
黄河上游某规划电站上游鱼类栖息地评估和生境补偿筛选————作者:王宇翔;王翔;杨志;潘文光;蔡露;赵娜;侯轶群;石小涛;
摘要:为了给受黄河上游某规划电站建成后库区生境变化影响下的干流土著鱼类筛选适宜的生境补偿支流,本研究于2023年6月和9月对研究区域内黄河干支流进行了栖息地质量评估和鱼类资源调查。利用遥感将研究区域内黄河干支流划分为213个河段,并依据其环境指标数据进行聚类分组,从各组中选取代表性河段进行样方调查,参考定性栖息地评估指数(QHEI),运用加权平均模型计算出各支流的整体质量评估得分。结果表明:切木曲和格曲...
融冰期刺参三种不同网箱养殖模式的环境微生物分析————作者:王俊辉;阮述超;李树枫;王永杰;王紫彤;韩泠姝;赵欣涛;赵冲;常亚青;丁君;
摘要:为探究不同网箱养殖类型在融冰时期的环境菌群特征,本研究以辽宁大连地区普兰店传统池塘网箱、瓦房店透水池塘网箱以及庄河外海网箱为研究对象,对三种网箱养殖环境进行环境因子检测,并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开展融冰期三种不同网箱模式下的网箱附着物和网箱水体菌群结构与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融冰期刺参三种网箱养殖模式中的水样和附着物样品的优势菌群主要隶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
化肥有机替代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王艳玲;王吉高;魏锴;袁朝燕;严金龙;朱波;
摘要:为阐明农作物秸秆单独还田或联合动物粪便共同还田并替代部分化肥氮对稻田土壤磷有效性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区水稻田为对象,设置无肥(CK)、化学氮磷钾肥(NPK)、猪粪-秸秆共同还田并替代部分化学氮肥(MSNPK)、秸秆单独还田并替代部分化学氮肥(SNPK)4个处理,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化肥有机替代施肥处理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磷组分含量以及水稻磷吸收量、产量、生物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硬化地表对城市绿化树木下土壤细菌群落垂直分布的影响————作者:于伟伟;杨韵江;王亚晨;田盼立;王效科;
摘要:硬化地表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不利于土壤细菌群落生长。为了研究硬化地表下土壤细菌群落垂直深度上的变化特征,本试验原位模拟透水硬化地表(pervious pavement, PP)、不透水硬化地表(impervious pavement, IPP)和不硬化对照地表(non-pavement, NP)3种类型地表,栽种北京典型绿化树种——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白蜡树(F...
2个梅花品种幼苗对干旱及复水的光合生理响应————作者:王梓煦;罗春燕;郭子燕;童宇航;郑为军;李庆卫;
摘要:研究梅花品种‘美人’梅与‘骨里红’梅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响应机制,为梅花抗旱性评价提供科学参考。采用自然干旱处理法,观测不同干旱处理时间(0、7、14、21、28天)及复水7天处理下盆栽梅花幼苗光合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骨里红’叶片萎蔫、黄化现象较‘美人’梅更严重;干旱14天后,与‘美人’梅相比,‘骨里红’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a+b(c...
四川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者:罗绪富;董正亮;孙玉芳;
摘要:揭示四川省植被时空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相关关系,为定量评估区域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基础与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2000—2020年MODIS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FVC),通过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相关系数法、转移矩阵法分析四川省近21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及其与影响因子耦合变化。结果表明:(1)四川省植被覆盖总体较好,中高及以上覆盖度占四川省总面积85.31%。(2...
七星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为害的蛇床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作者:朱霄冰;宋泽宇;蒋欣;魏倩彤;单淑莲;肖鑫如;陈法军;
摘要: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是蚜虫、粉虱等农业重大害虫的主要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测定了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为害下中草药植株蛇床(Cnidium monnieri)的挥发物组分变化,并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七星瓢虫成虫对蚜虫为害的蛇床植株及6...
增温对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作者:李思奇;许培轩;胡昭佚;吴正江;张昆;董李勤;
摘要:全球变暖正在深刻影响高原生态系统的枯落物分解过程。本研究旨在评估增温对青藏高原若尔盖湿地枯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通过结合野外控制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分析了增温对若尔盖高寒草本沼泽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is)枯落物分解速率、枯落物碳(C)、氮(N)、磷(P)含量及CO2气体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增温显著提高了木里薹草枯落物的可溶性糖含量(P<0.05),并使木...
昆虫取食对2种亚热带乔木幼树光合特性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作者:陈子亮;许勤勤;杨雲雲;晏斌;胡亚林;
摘要:昆虫取食叶是森林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树木生长、生态系统结构与过程。然而,针对昆虫食叶对亚热带不同树种乔木光合作用、生物量累积及分配的影响依然不清楚。本研究以亚热带森林2种乔木(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幼树为对象,比较昆虫食叶和人为剪叶对幼树的生长、叶光合作用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短期(2个月)内昆虫食叶提高2种...
科尔沁沙地南缘生态屏障区防风固沙功能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作者:朱梦媛;田一辰;金磊;田佳晔;宋立宁;崔景轩;郑晓;李秀芬;
摘要:辽西北地区是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要区域,评估防风固沙功能对区域生态和粮食安全及黑土地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修正土壤风蚀模型(RWEQ)定量评估了辽西北地区2000—2020年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固沙总量从13.09×1010 kg增至14.02×1010 kg,防风固沙保有率从78.0...
乌鲁木齐市常见绿化树种叶片滞尘量时空变化规律————作者:恩卡尔·沙德克别克;凯丽比努尔·努尔麦麦提;阿丽亚·拜都热拉;
摘要:为了探究城市常见绿化树种叶片滞留大气不同粒径颗粒物含量随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在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的交通区TA、居住区RA、公园区PA及景观生态林LA(雅玛里克山不同海拔:844、869、910、930和960 m的榆树)等不同功能区内,选择6种常见绿化树种作为供试树种,测定其叶片各粒径颗粒物(PM0.2~3、PM3~10、PM>10 珍稀濒危植物焕镛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作者:赵芮叶;么伟豪;范豫;王曾辉;靳倩文;廖森梦;欧静; 摘要:焕镛木(Woonyoungia septentrionalis)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雌雄异株,主要分布于喀斯特生境。土壤真菌对于雌雄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以及雌雄株邻间相互作用有较大影响,研究焕镛木雌株与雄株根际土壤真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可为揭示其在生境多样的喀斯特区域的种群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焕镛木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PacB... 施肥与光叶苕子覆盖对柑橘园土壤N2O排放短期影响及其驱动因素————作者:杨洪炳;曾立雄;雷蕾;杨鑫;张佳佳;黄志霖;肖文发; 摘要:研究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及其对管理措施变化的响应,对长江三峡库区估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潜力、改善面源污染问题和柑橘园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长江三峡库区管理措施变化对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N2O排放通量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及N2O排放的调控机制,选取施肥+光叶苕子覆盖(V)、施肥+清草(T)和不施肥+光叶苕子覆盖(... 路域边坡近自然恢复理念与路径探讨————作者:林莎;陈建业;孔亚平;陶双成; 摘要:为强化公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路域生态恢复综合水平,针对当前路域边坡恢复中近自然理念贯彻不足、实现路径不明等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近自然”理念引入公路路域生态恢复领域,提出了路域边坡近自然恢复新概念,并深入剖析其核心原理,为路域边坡近自然恢复工作确立了3个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适宜性生境营造、植被群落恢复重建和植被群落正向演替诱导干预3个维度出发,系统构建了路域边坡近自然恢复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