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1-1482/Q
国际标准刊号:1006-687X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植物生态学报》农业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植物学报》农业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成都蜀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本刊编辑部编排,成都市邮政局发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任主编;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科技期刊(学报级),创刊于1995年,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是我国应用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的核心刊物。

  办刊宗旨:交流国内外生物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加强生物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功能。

  学科定位: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整治、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在农、林、牧、医、能源、轻工、食品等领域的生物学研究。

  读者对象: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科研管理干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国外:美国:Chemical Abstracts(CA,化学文摘)、美国:Blogical Abstracts(BA,生物学文摘)、美国: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CSA,剑桥科学文摘)、英国:Zoological Record、(ZR,动物学记录)、英国:Europa Publications•Environment Encyclopedia and Directory(EP,欧洲期刊大全)、俄罗斯:Abstracts Journal(РЖ,文摘杂志)。

  国内: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核心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生物学文摘》(CBA)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

  【栏目设置】

  报道内容:应用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及相关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本刊邀约的综述或述评。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超嗜热神袍菌介导的碳水化合物转化 左万兵;乐易林;邵蔚蓝385-391

  磷酸三酯水解酶空间结构及催化水解机理研究进展 习海玲;刘昌财;问县芳;赵三平392-400

  研究论文

  浮萍转录组数据SSR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蛟龙;方扬;靳艳玲;马欣荣;陶向;赵海401-405

  番茄SIZ1-like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 张俊芳;唐晓凤;李欲翔;邓恒;高兰阳;刘永胜406-412

  过量表达SlWD6基因增强番茄抗旱和耐盐功能 杨述章;高兰阳;孙晓春;李会容;邓恒;刘永胜413-420

  粘红酵母△~(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杨晓霞;何仕武;魏云林;林连兵;季秀玲;张琦421-426

  自剪切及活性相关位点的组合突变提高头孢菌素C酰化酶水解活力 梅婷;张大龙;冯进辉;王敏;吴洽庆;朱敦明;马延和427-434

  一种新型抗性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核黄素生产菌中的运用 程毅鹏;饶志明;杨套伟;满在伟;徐美娟;张显435-440

  强化丙酮酸-CO_2途径对克雷伯氏菌合成1,3-丙二醇的影响 苏江伟;方慧英;陆信曜;宗红;李娜;诸葛斌;诸葛健441-446

  硫酸亚铁促进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CICC8012发酵麦秸水解液产丁醇 李仁强;靳艳玲;郜晓峰;张国华;赵海447-454

  一株Ⅱ型甲烷氧化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 魏文平;邓辉;李国学;龚春生;鲁建江455-463

  一株假芝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秦改娟;王珊珊;陈青君;张昊琳;张国庆464-469

  不同品种苦荞中的4种活性黄酮含量 濮生财;鲁璐;焦威;邵华武;阳小成470-476

  植物对污灌区土壤锌形态的影响 赵晓东;谢英荷;李廷亮;庞娇;刘雯艳;贺璟477-482

  发表园林论文晋级职称:浅析草坪的播种与养护

  【摘 要】在充分了解草种、品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优缺点基础上综合考虑草坪所在地块的实际需要对草坪进行多元草种混合播种是一种十分实用和常见的草坪种植技术。正所谓“三分种,七分养”,草坪养护工作时延长草坪寿命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草坪养护,草种混拨,养护措施,发表园林论文晋级职称

  一、使用多元草种混播组合

  1.混播目的和原则

  在充分了解草种、品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优缺点基础上综合考虑草坪所在地块的实际需要和现在的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以及养护费用,草种间是否兼容,所绿化地块的档次要求,最大限度地延长绿色期,提高草地适应不良气候和抗逆能力,减缓草坪退化,延长草坪寿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高望界保护区小灵猫活动节律及栖息地————作者:毛静;王婧;鲁云;陈思柔;瞿琪;王珩臻;黄杰;张自亮;张佑祥;吴涛;

摘要: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 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然而,近年来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开展其活动节律及栖息地适宜性研究对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至关重要。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高望界保护区布设红外相机,获得52个小灵猫有效分布位点,累计42 769个相机工作日,记录到小灵猫独立有效照片415张。基于红外相机...

当归魔芋花叶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作者:敬赛玲;张玉宝;苏学思;金卫杰;邱阳;赵霞;李岩;

摘要:魔芋花叶病毒(Konjac mosaic virus, KoMV)是一种可在当归植株间传播的致病病毒。受其侵染后,当归叶片出现黄化、坏死等症状,严重抑制了当归的正常生长发育进程。然而,当前尚缺乏快速、灵敏且可靠的KoMV检测方法。为此,以Ko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为靶点,利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qLAMP)...

关于气候变化情景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一些思考————作者:吴福忠;岳楷;倪祥银;

摘要:<正>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不断攀升,气候变暖正在并将长期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安全.面对全球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等气候危机,全人类的气候焦虑(climate anxiety)正在不断深层次蔓延.“打造宜居地球,呵护美好家园”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普遍认为,C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

封面说明

摘要:<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是生态系统最为基本的自然固碳过程,增加土壤固碳能力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有效自然解决方案的关键。但生态系统光合产物在植被-土壤系统中的积累、分配与再循环及其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仍然缺乏完善的机制和成熟的理论。封面为宏观地球生态-微观土壤生态示意图。本期为创刊30周年特刊,报道的“生态系统固碳增汇与气候变化应对”专题研究成果在相关理论及能...

灾害干扰受损森林恢复各阶段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与碳储量变化————作者:刘忆南;郑钧源;张知菲;佘江峡;谢奥鹏;林勇明;

摘要: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分配和演变规律是评估森林碳汇能力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对预测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和方向具有关键作用.以福建省南平市特大洪灾受损区域3种严重受损林型(毛竹林、杉木林和次生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受损、受损恢复及未受损3种处理方式,探究受损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碳储量变化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确定影响碳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和物理结构与森...

西藏雅尼湿地表层土壤环境及有机碳组分的区域分异特征————作者:邓琳;吕杨;蓝天;常博然;吴清莲;郭婉茜;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建设及气候变化应对意义重大.为评估雅尼湿地的土壤环境特征及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差异,基于河流湿地交错、植被分布等特征,采集不同区域(河口区、植被区和泥滩区)0-20 cm土壤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雅尼湿地土壤质地以砂粒结构为主.河口区土壤含水量和pH值较高,而植被区和泥滩区土壤偏酸性. SOC含量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河口区土壤SOC含量最高(7...

氮添加对鄂西南贫营养型泥炭地碳组分的影响————作者:徐玲;薛丹;孙嘉悦;刘恋;黄贝贝;邹庆;胡静;吴林;

摘要:为了解不同浓度氮素添加对亚热带贫营养泥炭地土壤碳组分的影响,对鄂西南贫营养泥炭地原位喷洒不同浓度的NH4Cl溶液,研究氮沉降下不同深度土壤的总碳(TC)、总氮(TN)及其碳组分含量.模拟氮沉降设置0(N0)、3(N3)、6(N6)、12 g m-2 a-1(N12)4个处理.结果表明:4年的氮添加显著增加了表层(0-10 cm)与亚...

喀斯特森林7种典型树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作者:巢林;欧梦菲;张力戈;魏昕昕;孙兆林;裴广廷;肖霜霜;李忠国;张建兵;刘艳艳;

摘要:根际过程在土壤有机碳(SOC)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温度是调控SOC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根际SOC分解对温度的响应(Q10)对于预测SOC循环对全球变暖的反馈至关重要。然而,不同树种对根际SOC分解及其Q10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楚。以喀斯特森林7种典型树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性质、微生物生物量与胞外酶活性等指标,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监...

电活性微生物及其生物电化学系统降解有机氯的研究进展————作者:林华月;袁勇;赖月;周丽华;

摘要:氯代有机化合物(COCs)因其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持久性、毒性和难以降解等特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COCs的降解面临诸多挑战如脱氯速率缓慢、微生物毒性抑制等。电活性微生物(EAMs)的应用则为COCs的生物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系统分析EAMs及生物电化学系统在去除COCs中的方法策略、效能评估及其作用机制。EAMs能够通过胞外电子转移机制与电极或矿物电子受体相互作用,在生...

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侯祥;吴志伟;赵攀;李顺;李政杰;朱诗豪;

摘要: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森林火灾的预警、发生和蔓延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准确预测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是林火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综述了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其次,剖析了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和前沿问题,涵盖了不同时滞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研究、可燃物含水率监测方式、含水率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含水率与林火行为关系及森林火险预警等方面;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挑...

景德镇市昌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对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作者:谭晶;王岚;李玉山;张靖伟;牛晓锋;张欢;兰伟;牛远;徐军;

摘要:昌江是景德镇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居民生活用水地,兼具蓄水、防洪、灌溉等功能。为确保昌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全面了解和评估水生态环境,补充该区域浮游植物研究的相对不足。于2022年至2023年对景德镇市昌江流域开展浮游植物四季采样,共设置采样点20个。通过测定水体理化参数和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昌江流域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92属196种,物...

麦地卡高寒湿地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季节性土壤肥力指标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作者:汪昱言;马红梅;董石;李星冉;曹鹏熙;

摘要:麦地卡湿地是西藏重要的国际湿地之一,探究高寒湿地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对于保护自然湿地土壤资源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麦地卡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4个季节3种典型高寒湿地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基本理化因子,包括pH、含水率(WC)、电导率(EC)、盐度(Salt),以及土壤肥力指标,包括有机质(SOM)、全碳(TC)、全氮(TN)、碱解氮(HN)、速效钾(AK)、速效磷(AP)、C:N等的值,比较...

草地贪夜蛾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的时空表达及功能————作者:刘吉林;付月君;王软林;梁爱华;

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目前其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草地贪夜蛾已对多种化学杀虫成分产生了抗药性。RNA干扰技术已逐渐成为新一代绿色高效的害虫防控手段。多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对于昆虫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 SAMDC)是多...

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恢复阶段植物叶片-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作者:袁荣利;龙翠玲;何庆;冯梦琪;李娟;

摘要:为揭示植被恢复中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以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恢复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优势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恢复阶段优势植物叶片、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差异,冗余分析探讨植物–土壤化学计量相关性.结果表明:(1)乔木和灌木群落阶段叶片N、P含量低于草本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叶片C含量显著低于乔木和灌木群落阶段;乔木阶...

基于浓香型白酒黄水的AnMBR产己酸性能————作者:肖小兰;潘亭羽;阮文权;单忠庆;王雄敏;

摘要:构建中试规模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 AnMBR),以浓香型白酒黄水为底物,在pH 6.5条件下研究其连续生产己酸的性能,并分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反应器在100天的稳定运行中,己酸浓度最高达到24.5 g COD·L-1,其选择度和产率分别为17%±1.3%和7.3%±0.5%。在反应稳定运行后期,...

独流减河不同植被缓冲带土壤颗粒有机质官能团的识别及其转换路径————作者:周爽;刘嘉元;张天昱;张彦;贾琪;李天乐;刘福德;

摘要:季节变化和植被类型均对土壤的颗粒有机质(POM)官能团结构的动态变化产生影响,但其相对重要性和转换路径尚不明确。以天津市独流减河沿岸不同植被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采集乔木林带、混交林带和滨水植物带的表层土壤样本,探讨了POM官能团结构的动态变化,并结合15个土壤环境变量,进一步分析了季节变化和植被类型对河岸带土壤POM稳定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季节变化是影响土壤PO...

电子穿梭体蒽醌-2-磺酸钠对Fe(Ⅲ)生物还原的影响————作者:汤梦梦;朱昱璇;王超勇;车前进;王泽唐;

摘要:微生物还原Fe(Ⅲ)过程广泛存在于地下环境中。然而,大多数Fe(Ⅲ)氧化物由于其较强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稳定的晶体结构,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外源性电子穿梭体的存在对微生物胞外电子转移具有明显的促进的作用,因此研究电子穿梭体对Fe(Ⅲ)生物还原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电子穿梭体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Fe(Ⅲ)还原的影响,选用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

砷、镉胁迫下肺形侧耳子实体中的重金属亚细胞定位、化学形态及氨基酸————作者:薛婷;张鹏辉;成细红;谢玲;吴秋云;夏志兰;

摘要:以镉(Cd)、砷(As)胁迫栽培下肺形侧耳子实体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溶剂超声提取-差速离心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Cd、As含量从而推测其化学结合形态和亚细胞定位,并利用氨基酸分析法检测氨基酸含量和种类。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80 mg·kg-1 Cd与As处理分别对肺形侧耳子实体生物产量的影响不大,且此菌株在80 mg·kg-1 As胁迫浓度...

西南亚热带华山松人工林生长限制因子海拔分异特征————作者:明月欣;艾永斌;周俊;李孝龙;陈洋;杜洪秋;吴双;

摘要:华山松是我国西南亚热带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为阐明华山松生长限制因子随海拔的变化特征,以四川越西5个海拔高度上(2 000, 2 300, 2 500, 2 750和3 000 m)年龄接近的华山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水分、养分供应状况与华山松胸径、水分利用效率(针叶δ13C)、针叶养分含量及比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 000–2 750 m华山松平均胸径接近...

气候变化情境下短柄枹栎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作者:张政;陈姝含;朱鹏;李晗;谭波;徐振锋;游成铭;

摘要:短柄枹栎(Quercus serrata Thunb.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Nakai)是我国亚热带、暖温带地区生态恢复的常见树种。探讨限制短柄枹栎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预测其潜在适宜分布区,可为该树种在未来林业实践中的有效推广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46个有效分布点和20个环境变量,通过MaxEnt模型和ArcGIS10.6软件,预测了当前及未来(2050s...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