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调味品》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首批确认刊物之一。由国家经贸委主管、全国调味品科技情报中心站主办,1976年创刊,是调味品行业首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1984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奖,1996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优秀期刊。是世界权威检索杂志: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的收录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984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奖
1996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与综述、试验报告、生产技术、调味技术、工作研究、探索与争鸣、检验技术、生产设备。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全豆腐乳发酵菌种选择的试验研究 冉春霞,阚建全,RAN chun-xia,KAN Jian-quan
郫县豆瓣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及酶活性初筛 赵辉平,关统伟,董丹,张怡,张静,李可,郑萍,陈健骁,马力,车振明,ZHAO Hui-ping,GUAN Tong-wei,DONG Dan,ZHANG Yi,ZHANG Jing,LI Ke,ZHENG Ping,CHEN Jian-xiao,MA Li,CHE Zhen-ming
影响豆渣酱油曲品质的因素及其优化 张长贵,董加宝,何绍洋,杨心懿,ZHANG Chang-gui,DONG Jia-bao,HE Shao-yang,YANG Xin-yi
响应面优化生物素亚适量法生产谷氨酸?艺 张金玲,朱思荣,周万里,史建国,赵晓华,毕春元,ZHANG Jin-ling,ZHU Si-rong,ZHOU Wan-li,SHI Jian-guo,ZHAO Xiao-hua,BI Chun-yuan
响应面优化甘草水溶物提取?艺研究 豆康宁,王飞,李玉兰,肖欢欢,谭文彦,DOU Kang-ning,WANG Fei,LI Yu-lan,XIAO Huan-huan,TAN Wen-yan
米曲霉菌体自溶条件及自溶物研究 刘雅颀,汪超,李冬生,陈世贵,徐宁,LIU Ya-qi,WANG Chao,LI Dong-sheng,CHEN Shi-gui,XU Ning
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蛋白质组分构成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韩亚芬,巩欣,马千苏,高浩渊,程永强,纪凤娣,鲁绯,HAN Ya-fen,GONG Xin,MA Qian-su,GAO Hao-yuan,CHENG Yong-qiang,JI Feng-di,LU Fei
产辅酶Q10的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李豪,刘燕,谷燕,LI Hao,LIU Yan,GU Yan
采用响应面优化红曲霉液态发酵产高色价低桔霉素培养基的研究 杨建,胡川,陈瑶,张华山,王伟平,YANG Jian,HU Chuan,CHEN Yao,ZHANG Hua-shan,WANG Wei-ping
核心论文代发范文:紫薇扦插生根特征和形态解剖学研究
摘要:以紫薇岱宗2号品种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和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了扦插时期对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木质化枝条优于木质化枝条。通过对半木质化枝插穗生根过程进行形态学和解剖观察,表明插穗茎内无根原基, 不定根原基为诱发型的,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初生射线的交叉处。
关键词:紫薇,扦插,不定根,解剖学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又名百日红,千屈菜科落叶小乔木。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洁古朴,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值少花的盛夏,观赏价值很高,花期6至9月,花期较长,是我国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分布于华东、华中与西南地区。紫薇以种子繁殖为主,但是种苗遗传稳定性较差,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易保存,而扦插繁殖是有效的快繁途径。有关紫薇扦插生根形态解剖学研究很少见报道。本试验从不同扦插时期的紫薇生根情况以及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学观察入手,以期对紫薇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中国调味品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智能感官技术的不同种类蜂花粉风味差异分析————作者:徐浩然;王婷玉;兰乾敏;成翠;艾岁;时小东;
摘要:为明确不同种类蜂花粉风味的差异,以玫瑰、荞麦、茶花、荷花、油菜、玉米和枸杞蜂花粉为材料,采用智能感官技术对不同蜂花粉在色泽、气味和滋味上进行差异分析,为选择合适的蜂花粉作为调味品提供了参考。采用电子眼、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从颜色、气味和滋味3个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电子眼对不同蜂花粉进行特征色号分析,共提取到36个特征色号,色号范围介于1856~2963之间,其中茶花蜂花粉提取到5个特征色号,玫瑰蜂花...
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椒籽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作者:侯鹏颉;刘思迪;邓梓萌;崔俊良;王彩萍;刘志勇;赖黎丽;廖小军;赵靓;
摘要:为研究反胶束法和常规碱溶酸沉法对辣椒籽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提取率为指标,确定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辣椒籽分离蛋白在不同pH条件下的功能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反胶束法提取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0.0 g/100 mL、增溶水pH 8.0、增溶水KCl浓度0.05 mol/L。反胶束法和碱溶酸沉法提取...
挤压膨化对棉籽粕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作者:徐美;李月明;宋佳琳;张信;闫闯硕;李宏军;
摘要:以棉籽粕、面粉为原料进行挤压膨化,将蛋白消化率作为考察指标,在挤压温度、螺杆转速、水分含量、面粉含量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对挤压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挤压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挤压参数为挤压温度106℃、螺杆转速207 r/min、水分含量23.50%、面粉含量18.50%。在此条件下,蛋白消化率达84.40%。与未挤压...
糖基化榛仁蛋白对高内相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作者:由远慧;王佳蓉;张冉冉;赵玉红;
摘要:多糖与蛋白质发生糖基化反应可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其溶解性和乳化性能。该研究通过将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 XOS)与平欧榛仁分离蛋白(hazelnut protein isolate, HPI)进行糖基化改良,以提高榛仁蛋白的乳化效果,并以该糖基化产物(HPI-XOS)作为乳化剂,在较高的油相体积分数下成功制备了稳定的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
郫县豆瓣Staphylococcus菌株特性研究————作者:左澳腾;卢云浩;何强;
摘要:葡萄球菌是郫县豆瓣甜瓣子发酵阶段的优势菌属,对豆瓣酱的品质具有显著贡献。为探明Staphylococcus菌株在甜瓣子发酵阶段的形成机制,该研究结合传统培养法和qPCR等技术考察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不同Staphylococcus菌株的胁迫特性。结果表明,从甜瓣子发酵阶段主要分离了4种Staphylococcus菌株,分别为S.gallinarum、S.sciuri、S.pasteuri和S....
酱油酿造中添加淀粉酶的应用研究————作者:王炳惠;赵悦;孙承国;莫芳华;田雨桐;申展宇;王春玲;
摘要:该研究基于低盐固态发酵工艺,选用米曲霉3.042菌株制作大曲,并在制曲过程中引入外源淀粉酶进行酶法辅助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淀粉酶的最佳添加量,随后对酱醪中还原糖、全氮、氨基酸态氮等理化指标进行跟踪测定,同时对发酵终端酱油中的风味物质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对发酵终端酱油进行感官评价,以深入探究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外源淀粉酶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淀粉酶添加量为大曲质量的0.05%时,大曲的淀...
发酵方式对玉米粉加工特性及淀粉精细结构的影响————作者:韩春然;牙韩琴;那治国;牛绩超;刘思琪;刘彤;
摘要:为进一步探究如何通过发酵改善玉米粉的品质,推进玉米在食品行业的发展,该研究以玉米碴为原料,对自然发酵、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以单一及组合发酵方式下玉米粉的加工特性进行研究,并对淀粉精细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发酵相比,发酵使玉米粉的水结合力、凝沉性、衰减值和回升值显著降低(P<0.05),玉米粉的凝胶强度和黏度显著提高(P<0.05),与单菌发酵相比,组合发酵对玉米粉的理化特...
酶辅助超声优化提取紫苏籽多酚及其抗氧化和酶抑制活性————作者:郝熙;李伟;张海鹏;李昕彤;张铭;吴松遥;陈林林;
摘要:紫苏籽多酚是紫苏的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文章以紫苏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的种类、提取方法、超声条件对紫苏籽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下的各个水平与抗氧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紫苏籽提取液酚类成分进行鉴定,并对α-淀粉酶、胰脂肪酶、α-葡萄糖酶的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籽多酚的最优提取条件:酶的种类为胃蛋白酶,提取方法为先...
新型鸡肉黄花酱的工艺研究————作者:白建;张巧仙;尹志;潘瑞丹;白祥亨;
摘要:以黄花菜、杏鲍菇、鸡肉等为主要原料,辅以芝麻酱、黄豆酱、辣椒油、花生碎、花椒、丁香等炒制后杀菌制作新型鸡肉黄花酱。基于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新型鸡肉黄花酱进行响应面优化,并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测定。同时对芝麻酱、黄豆酱和辣椒油的添加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型鸡肉黄花酱的最佳配方:以黄花菜100 g为基准,大豆油40%、黄豆酱10%、芝麻酱10%、杏鲍菇20%、鸡肉30%、花生碎5...
福建客家“红菌豆渣”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研究————作者:黎英;蔡源昊;赵金花;杨彩凤;林标声;陈小红;
摘要:为解决发酵后“红菌豆渣”存在的菌丝塌陷、老化和水分含量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红菌豆渣”为对象开展了微波真空干燥研究,通过测试不同微波功率密度、真空度、切片厚度条件下“红菌豆渣”的平均干燥速率、色差值和复水率,并借助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50℃条件下,其最优干燥条件为微波功率密度53 W/g、真空度-0.05 MPa、切片厚度9 mm,此时平均干燥速率为(...
沙姜和生姜抗氧化能力及营养成分比较研究————作者:邢海军;
摘要:沙姜和生姜具有药食两用特性,为进一步提高沙姜、生姜的综合利用价值,开发深加工产品,文章以沙姜和生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两种姜科植物块状根茎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总多糖、可溶性固形物、水分的含量)及活性成分(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姜科植物的块状根茎均含有极高的水分,其水分含量均超过90%;在蛋白质、脂肪、总多糖和可溶性...
不同提取方法对山楂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作者:吕迪瑚;陈建英;杨春;
摘要:山楂中果胶含量丰富,为在提取过程中提高山楂果胶多糖得率,以山楂粉为原料,探究传统水提法、酸法和超高压辅助酸法3种方法对其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酸法和超高压辅助酸法这两种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酸法在料液比1∶30、提取液pH值2.5、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90℃的条件下提取果胶多糖得率最高,超高压辅助酸法在料液比1∶62、提取压力450 MPa、保压时...
小茴香精油提取方法、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曹恺洋;刘雨辰;曲梦锐;王东营;
摘要:小茴香作为我国传统大宗药食同源中药之一,自古以来《中国药典》对其功效就有较多记载。小茴香精油是从其种子、茎叶、根部提取出来的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化学成分复杂,具有抗氧化、抗菌、调节肠胃、驱蚊等功效,因其为天然功能性产物,具备绿色、安全、环保等优点,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对小茴香精油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主要综述了小茴香精油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米曲霉沪酿3.042菌株产脱氨酶发酵条件优化————作者:王泽建;刘建镔;万培耀;邢利民;徐欣玥;汪绍杰;梁剑光;
摘要:该研究初步探索了米曲霉在摇瓶条件下发酵产腺苷酸(AMP)脱氨酶的发酵工艺,并对米曲霉产腺苷酸脱氨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和表面活性剂)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米曲霉在摇瓶条件下产腺苷酸脱氨酶的最佳条件为250 mL的锥形瓶装40 mL培养基,在28℃培养62 h。最优培养基成分含量为麸皮0.4%、蔗糖2.5%、鱼粉2%、(NH4)2<...
高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作者:何文彬;张捷文;徐晴元;侯莎;吴昌正;郭丽琼;林俊芳;
摘要:近年来,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快速发展,企业对酸性蛋白酶的需求不断增长。发酵酱醪作为天然的微生物菌种库,含有各种特性优越的菌株。该研究旨在发酵酱醪中筛选出高产酸性蛋白酶的微生物菌株。共筛选出14株不同形态的霉菌,经过复筛,最后筛选出一株高产酸性蛋白酶的菌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命名为JL-08。随后,通过对黑曲霉JL-08产生的酸性蛋白酶进行性能评价,发现其具有在高盐发酵产品中...
响应面法优化鲜切牛蒡射频钝酶工艺研究————作者:朱永全;胡昕迪;滕聪;许璐靖;刘金阁;王紫印;张见;李莹;
摘要:目的:降低鲜切牛蒡的相对酶活。方法:以鲜切牛蒡为原材料,进行射频灭酶,研究极板间距、样品高度和电导率对灭酶效果、色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射频灭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极板间距90 mm、样品高度74 mm、电导率0.14 s/m,实际可降低121.24%相对酶活。结论:电导率在0.1 s/m左右时,极板间距越低,样品高度越高,升温速率越快。样品经过射频处理有效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
超声辅助花生分离蛋白复合菊粉糖基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及性质研究————作者:张彤;戚朝霞;冯雨禾;谢君兰;陈开垚;曾里;贾利蓉;段飞霞;冉旭;
摘要:以超声辅助花生分离蛋白复合菊粉进行糖基化制备蛋白多糖复合物,考察不同接枝条件对花生分离蛋白与菊粉复合物接枝度、褐变程度和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反应条件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花生分离蛋白-菊粉共价复合物的复合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42 min、反应温度80℃、PPI浓度15 mg/mL、PPI-INU比例1∶3、超声功率...
物理预处理对小麦麸皮-大豆混合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作者:珠拉吉;王宇;吴红艳;马鑫蕊;姚爽;高海娟;王德香;许英一;
摘要:采用超声和微波两种预处理对小麦麸皮-大豆混合蛋白进行物理改性,探究两种改性方法对混合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混合蛋白相比,超声改性混合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显著提高(P<0.05),UWSP(30)分别提高了411.77%、109.49%、47.80%和167.60%;微波改性混合蛋白的游离巯基含量、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性、乳化性和持油性也显著提高(
发酵对桔梗苦味及理化成分影响的研究————作者:刘艳红;焦路;何雅婷;严欣艺;郭俊婷;何雯静;刘二凯;刘生杰;
摘要:为了研究发酵对桔梗苦味和理化成分的影响,文章以新鲜桔梗为原料,采用发酵桔梗酵素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糖添加量对桔梗酵素感官评分、pH值、Fe3+还原力、总黄酮含量、桔梗皂苷D含量、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并以桔梗皂苷D含量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桔梗发酵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桔梗发酵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7 d、发酵剂添加量0.08...
含凤香型白酒广式香肠风干期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作者:聂鑫;王淇玲;陈泓帆;谢姝瑶;宋川;敖宗华;曾天志;沈才洪;
摘要:为探究含凤香型白酒广式香肠风干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该研究在制作香肠时添加凤香型白酒,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检测不同风干时间(0,2,4,7 d)的含凤香型白酒广式香肠挥发性风味物质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风干过程中含凤香型白酒广式香肠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且不同风干时间香肠挥发性风味...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棉花科学
- 国家级《热带农业科学》
- 北大核心《茶叶科学》
- 北大核心《动物学研究》
- 省级贵州林业科技
- 省级《新农村》
- 省级《云南林业》
- 省级《中国工作犬业》
- 省级《中国林副特产》
- 北大核心《湖北农业科学》
- 北大核心农业考古
- 省级林产化工通讯
- 省级吉林农业
- 省级《蚕桑茶叶通讯》
- 国家级国外农学杂志
- 北大核心湖南农机
- 省级《茶业通报》
- 北大核心《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省级广西水产科技
- 北大核心《环境保护科学》
- 国家级《农村生态环境》
- 国家级《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北大核心《棉花学报》
- 省级《农家顾问》
- 北大核心《竹子研究汇刊》
- 省级《石油化工应用》
- 省级《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 省级青海农林科技
- 省级《耕作与栽培》
- 省级河北畜牧兽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