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调味品》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首批确认刊物之一。由国家经贸委主管、全国调味品科技情报中心站主办,1976年创刊,是调味品行业首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1984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奖,1996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优秀期刊。是世界权威检索杂志: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的收录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984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奖
1996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与综述、试验报告、生产技术、调味技术、工作研究、探索与争鸣、检验技术、生产设备。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全豆腐乳发酵菌种选择的试验研究 冉春霞,阚建全,RAN chun-xia,KAN Jian-quan
郫县豆瓣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及酶活性初筛 赵辉平,关统伟,董丹,张怡,张静,李可,郑萍,陈健骁,马力,车振明,ZHAO Hui-ping,GUAN Tong-wei,DONG Dan,ZHANG Yi,ZHANG Jing,LI Ke,ZHENG Ping,CHEN Jian-xiao,MA Li,CHE Zhen-ming
影响豆渣酱油曲品质的因素及其优化 张长贵,董加宝,何绍洋,杨心懿,ZHANG Chang-gui,DONG Jia-bao,HE Shao-yang,YANG Xin-yi
响应面优化生物素亚适量法生产谷氨酸?艺 张金玲,朱思荣,周万里,史建国,赵晓华,毕春元,ZHANG Jin-ling,ZHU Si-rong,ZHOU Wan-li,SHI Jian-guo,ZHAO Xiao-hua,BI Chun-yuan
响应面优化甘草水溶物提取?艺研究 豆康宁,王飞,李玉兰,肖欢欢,谭文彦,DOU Kang-ning,WANG Fei,LI Yu-lan,XIAO Huan-huan,TAN Wen-yan
米曲霉菌体自溶条件及自溶物研究 刘雅颀,汪超,李冬生,陈世贵,徐宁,LIU Ya-qi,WANG Chao,LI Dong-sheng,CHEN Shi-gui,XU Ning
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蛋白质组分构成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韩亚芬,巩欣,马千苏,高浩渊,程永强,纪凤娣,鲁绯,HAN Ya-fen,GONG Xin,MA Qian-su,GAO Hao-yuan,CHENG Yong-qiang,JI Feng-di,LU Fei
产辅酶Q10的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李豪,刘燕,谷燕,LI Hao,LIU Yan,GU Yan
采用响应面优化红曲霉液态发酵产高色价低桔霉素培养基的研究 杨建,胡川,陈瑶,张华山,王伟平,YANG Jian,HU Chuan,CHEN Yao,ZHANG Hua-shan,WANG Wei-ping
核心论文代发范文:紫薇扦插生根特征和形态解剖学研究
摘要:以紫薇岱宗2号品种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和木质化枝条为试材,研究了扦插时期对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木质化枝条优于木质化枝条。通过对半木质化枝插穗生根过程进行形态学和解剖观察,表明插穗茎内无根原基, 不定根原基为诱发型的,起源于维管形成层与初生射线的交叉处。
关键词:紫薇,扦插,不定根,解剖学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又名百日红,千屈菜科落叶小乔木。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洁古朴,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值少花的盛夏,观赏价值很高,花期6至9月,花期较长,是我国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分布于华东、华中与西南地区。紫薇以种子繁殖为主,但是种苗遗传稳定性较差,品种的优良性状不易保存,而扦插繁殖是有效的快繁途径。有关紫薇扦插生根形态解剖学研究很少见报道。本试验从不同扦插时期的紫薇生根情况以及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学观察入手,以期对紫薇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中国调味品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醋酸菌发酵对紫甘薯醋理化特性、抗氧化活性及感官特性的影响————作者:丁羽洁;孙红男;马梦梅;木泰华;
摘要:该研究以徐紫薯8号为原料,采用红曲霉和酵母菌协同酒精发酵后,使用5株不同醋酸菌醋酸发酵制备紫甘薯醋,测定不同醋酸菌发酵紫甘薯醋的理化指标、营养与功能成分、感官特性和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筛选出适宜紫甘薯醋发酵的醋酸菌菌株。结果表明,不同紫甘薯醋的总酸含量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总酸含量≥3.5 g/100 m 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0.5 g/100...
基于UPLC-MS/MS分析山西陈醋与恒顺香醋的差异物质————作者:贾莹莹;秦宇;周景丽;杨春;李晨;范晓军;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产地对食醋代谢产物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对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的山西陈醋(MJA)与江苏省镇江市的恒顺香醋(HSA)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地食醋中共鉴定出1 602种化合物,包括脂质、有机酸、有机氮化合物、有机杂环类化合物等多个类别。通过主成分分析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显著区分MJA样品和HSA样品,并筛选出495种具有显著差异...
不同产地的大红袍花椒对麻婆豆腐香气形成的影响————作者:何莲;Sook Wah Chan;张鑫;易宇文;朱楠;杜菊苹;乔明锋;韩富军;张晓花;
摘要:为探究不同产地的大红袍花椒对麻婆豆腐香气的影响,试验以不同产地的大红袍花椒制备的麻婆豆腐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技术结合雷达图、主成分分析、OPLS-DA和OAV进行分析。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品在整体气味轮廓上存在明显差异;GC-MS分...
基于电子感官评价系统的不同特色蜜源蜂蜜面包比较研究————作者:岳芽;艾岁;王嘉;吉子伍支;李佳思;时小东;
摘要:为探究不同特色蜜源蜂蜜加工制成的面包的风味差异,选出最佳的特色蜜源面包,该研究采用电子感官评价系统如电子眼、电子舌和电子鼻解析11种特色单一蜜源蜂蜜面包的色泽、滋味和气味特征。人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五倍子蜜面包最受消费者喜爱,但蜂蜜面包风味特征得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需借助仪器开展辅助评价。蜂蜜面包样品电子眼分析中共提取到18个特征色号,其定性和定量数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能够评价不同样品间的色泽...
基于智能感官技术的不同种类蜂花粉风味差异分析————作者:徐浩然;王婷玉;兰乾敏;成翠;艾岁;时小东;
摘要:为明确不同种类蜂花粉风味的差异,以玫瑰、荞麦、茶花、荷花、油菜、玉米和枸杞蜂花粉为材料,采用智能感官技术对不同蜂花粉在色泽、气味和滋味上进行差异分析,为选择合适的蜂花粉作为调味品提供了参考。采用电子眼、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从颜色、气味和滋味3个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电子眼对不同蜂花粉进行特征色号分析,共提取到36个特征色号,色号范围介于1856~2963之间,其中茶花蜂花粉提取到5个特征色号,玫瑰蜂花...
低温熟成工艺对豆腐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作者:华晓晗;KANG Chang Soo;杜镇雨;LEE Sang Yun;贾鑫;陈晶瑜;殷丽君;
摘要:豆腐是全球消费最普遍的素食产品。为寻求改善豆腐品质和风味的有效方法,将冷却成型的豆腐在2℃的低温熟成室中存放168 h,以10℃常规冷藏的豆腐作为对照组,测定不同贮藏时间下豆腐的质构特性、含水量和色泽的变化规律。利用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对豆腐中的特征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随后将熟成后的豆腐置于10℃进行为期36 d的常规冷藏,通过测定冷藏期间豆腐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数量的变化评价熟成豆腐的安全...
蒜香生蚝粉加工工艺优化及营养成分研究————作者:芦祥志;狄泓祯;熊鋆佳;姬颢宁;刘荔;冯广鑫;曾名湧;
摘要:牡蛎(俗称生蚝)是我国重要的养殖贝类,具有味道鲜美和营养丰富的特点。文章研发的蒜香生蚝粉不仅融合了蒜香浓郁和鲜香爽辣的风味,而且兼顾了生蚝和大蒜的营养价值,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型调味品。该研究在恒定温度150℃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蒜香生蚝粉的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蒜香生蚝粉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大蒜与生蚝比例2∶3、盐添加量1.5%、植物油添加量1%、烘烤时间3 min。以此条...
淀粉、胶体、乳化剂对紫米方便米线品质改善作用分析————作者:姚艺深;朱利昀;林佳纯;刘燕卿;王葆煊;陈佩;黄苇;
摘要:为拓展紫米米线市场,开发能快速复水、质构品质优良的紫米方便米线,文章在紫米干米线基础配方中分别加入设定量的淀粉(马铃薯淀粉、羟丙基淀粉)、亲水胶体(黄原胶、魔芋胶)、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三类品质改良剂,以复水时间、断条率和蒸煮损失率为指标,评价其对蒸煮品质的改良效果,并揭示其对质构品质和感官评价影响的内在原因。通过单因素试验从三类中各筛选出一种改良效果较优的改良剂进行复配正交试验,优选最佳配方...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揭示酸茶水提物对广式香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作者:李国友;肖蓉;黄元相;杨卫星;朱绍先;侯艳;
摘要:利用植物中所含的天然抗氧化剂代替合成抗氧剂延迟肉制品氧化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德昂族酸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但对广式香肠的抗氧化活性是否存在影响鲜见报道。该研究在广式香肠制作过程中添加0.5%酸茶水提物,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对广式香肠储藏过程中的酸价、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进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其储藏过程中的差异代谢物,并...
复合蛋白对鳕鱼鱼糜凝胶特性研究————作者:钟毅;王得发;许思杰;陈汉翔;刘星源;陈丽;
摘要:蛋白质作为常用外源物用于鱼糜制品生产过程,在鱼糜制品中添加单一蛋白的研究较多,而鲜少有同时添加两种以上蛋白的研究,因此,文章旨在通过添加3种不同类型蛋白的复配物提升鳕鱼鱼糜的凝胶特性。以凝胶强度、白度、持水性和质构作为单因素试验的指标,得出当添加3%蛋清蛋白、7%金线鱼、7%大豆蛋白时,最大限度提升了鳕鱼鱼糜的凝胶特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测定复...
干型紫米酒的降糖酵母优选及挥发性风味分析————作者:李慧玲;董烁坤;张许诺;王可儿;郑经绍;黄苇;
摘要:为满足消费者对低糖酒水的需求,文章以高糖紫米酒为研究对象,通过接种酵母以发酵方法制备干型紫米酒。以还原糖含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色苷含量、色差、酒精度和感官评分7个指标评价干型紫米酒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构建干型紫米酒综合得分模型,优选酵母进行降糖发酵。结合电子鼻技术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探究干型紫米酒挥发性风味特点。结果表明,高糖紫米酒接种6种供试酵母后还原糖含量在发酵终...
三种脱腥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风味和抗氧化特性影响研究————作者:王家栋;王珂;李宇文;廖永红;
摘要: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soy protein isolate hydrolysate, SPIH)营养丰富,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生物活性,备受消费者关注,但豆腥味会限制其适用性。因此,该研究采用活性炭、β-环糊精和酵母发酵3种方法对SPIH进行脱腥处理,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
包装方式对鲜湿豆丝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曹杨;徐梦雪;徐平;沈章妍;陈磊;
摘要:鲜湿豆丝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为降低微生物生长速率,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鲜湿豆丝的货架期,测定鲜湿豆丝的菌落总数、酸度、水分含量、水分分布、硬度和色泽在贮藏期间的变化,分析普通封口包装(CK)、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 VP)、N2(100%)包装、CO2(100%)包装、CO2与N2 添加大蒜汁对酸菜发酵亚硝酸盐控制机理的探讨————作者:吴家明;于爽;迟雪梅;孙全敏;陈文丽;赵露;迟乃玉;张庆芳; 摘要:为探究添加大蒜汁对东北酸菜的影响,该实验对添加大蒜汁和自然发酵的酸菜的理化指标(pH、亚硝酸盐、OD600)和高通量菌群结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大蒜汁能使“亚硝峰”降低,但对pH、OD600的影响较小;在发酵初期,添加大蒜汁使致病菌Pseudomonas、Acinetobacter、Enterobacter、unclassified_Entero...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TOPSIS法的花生粕发酵乳优良乳酸菌筛选————作者:陆开祥;陈中爱;刘丽静;薛桥丽;胡永金; 摘要:为促进花生粕的综合利用,以13株乳酸菌发酵花生粕乳,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分别从酸度、黏度、氨基酸态氮浓度、持水力、活菌数和感官属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探究乳酸菌在花生粕乳中的发酵性能。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6)的产酸速率最高,达到9.57°T/h,其次是植物乳杆菌(X2),为9.26°T/h。植物乳杆菌(X2)和副干酪乳杆菌(X5)的后酸化能力较弱,贮藏期间酸度变化量分别... 壳聚糖-籼米淀粉基风味微胶囊的制备及结构表征————作者:胡欣月;董武恒;黄永春;唐湘毅;张昆明; 摘要:以壳聚糖、籼米淀粉为包合风味壁材,包合正辛醇(NOA)风味,探究二元基质风味微胶囊在结构和理化性质上的变化。通过FT-IR、XRD、SEM等表征技术证明了复合基质成功包合风味分子,其复合物呈现V6Ⅱ-(NOA)型结晶结构。采用质构仪和流变仪研究二元复合风味微胶囊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基质复合微胶囊与淀粉基风味复合物相比,硬度、咀嚼性明显下降,黏度、弹性和恢复力均显著提高。此外,二元复合微胶囊动... 不同乳酸菌抑制酸菜腐败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的研究————作者:陀小莉;马晔;代志鹏;赵凯;范洪臣; 摘要: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是一种常见的东北酸菜腐败菌,导致东北酸菜成膜、变软和产生异味等质量缺陷。从自然发酵的东北酸菜中分离出7株乳酸菌,对Pichia kudriavzevii HSDF-pks-2022(pks)进行抑制和发酵影响的研究。通过对比pks的抑菌圈大小,从7株乳酸菌中筛选出5株抑制腐败菌pks明显的乳酸菌,分别为Levilactobacillus... 基于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60Co-γ对冷吃兔VOCs的影响————作者:童光森;杨葵;李想;昝博文;黄开正;陈韬;高原菊;伟雯婷;易宇文; 摘要:为探究辐照( 60Co-γ)剂量(6,10,14 kGy)对冷吃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影响,试验采用感官评价、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GC-IMS)结合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 双重乳状液对低脂猪肉糜盐溶蛋白凝胶稳定性及介观力的影响————作者:高雪琴;常晗笑;冯春梅;付丽;庄军辉; 摘要:双重乳状液比单重乳状液具有更好的包封性、稳定性。文章以不同浓度植物油-聚蓖麻酸聚甘油酯(PGPR)-大豆分离蛋白(SPI)复配的双重乳状液代替动物脂肪制备低脂肉糜凝胶,研究了双重乳状液对低脂肉糜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低脂肉糜凝胶的保水性、质构特性、弛豫时间、蛋白质溶解度和盐溶蛋白浊度等指标,评价双重乳状液对低脂肉糜凝胶的影响。结果表明,肉糜凝胶的保水性与添加脂肪的对照... 儿茶素对大豆拉丝蛋白素干贝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袁惠萍;赵钜阳;崔建涛;谢亚敏;杜正光; 摘要:为研发大豆拉丝蛋白产品,延长其货架期,添加天然抗氧化剂抑制素食产品腐败变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大豆拉丝蛋白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素干贝,研究最适的杀菌方式,以菌落总数、质构、色泽、感官评分、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为指标,研究儿茶素对素干贝贮藏品质的影响。结论:素干贝的最适杀菌方式是巴氏杀菌85℃、25 min,儿茶素可影响素干贝的质构、色泽、感官评分,可以显著抑制POV和TBA值的...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