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热带海洋学报

《热带海洋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500/P
国际标准刊号:1009-5470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热带海洋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生态学报》农业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粮食与饲料工业》农业经济期刊

  【杂志简介】

  《热带海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海洋学综合学术刊物,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也是2001年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之一。

  《热带海洋学报》为双月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近年来本刊刊发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国家和有关省、部委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海洋863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126专项,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项目(973)等等。

  《热带海洋学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向国外同行宣传我国热带海洋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信息。目前本刊已与世界14个国家和地区的125个单位建立了刊物交换关系。

  《热带海洋学报》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已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并已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同时,《热带海洋学报》还被美国《化学文摘》和《水科学与渔业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及英国《动物学记录》收录为源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7年获评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海洋水文学、海洋气象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貌学、海洋生物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CMIP5资料的热带大洋非均匀增暖及其成因的分析 杜美芳,徐海明,周超,DU Mei-fang,XU Hai-ming,ZHOU Chao

  海洋近表层流和上层温盐对1215号台风“天秤”的响应 杨龙奇,YANG Long-qi

  单一海脊地形对海洋内波生成与传播影响的分析 高国兴,刘翠华,祝传刚,江禅志,王晓彤,GAO Guo-xing,LIU Cui-hua,ZHU Chuan-gang,JIANG Shan-zhi,WANG Xiao-tong

  热带不稳定波的年际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靳晓琳,李忠贤,郑志海,王大钧,JIN Xiao-lin,LI Zhong-xian,ZHENG Zhi-hai,WANG Da-jun

  南海发展与不发展热带扰动特征差异的对比分析 郭智亮,黎伟标,王磊,刘昊亚,GUO Zhi-liang,LI Wei-biao,WANG Lei,LIU Hao-ya

  西沙群岛礁区的地质构造及其活动性分析 冯英辞,詹文欢,姚衍桃,孙杰,刘守金,李健,FENG Ying-ci,ZHAN Wen-huan,YAO Yan-tao,SUN Jie,LIU Shou-jin,LI Jian

  基于谱反演估算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层厚度 孙运宝,赵铁虎,秦轲,冯京,SUN Yun-bao,ZHAO Tie-hu,QIN Ke,FENG Jing

  南海中南部长钻光鱼渔业生物学初步研究 张俊,陈国宝,江艳娥,龚玉艳,陈作志,邱永松,梁沛文,ZHANG Jun,CHEN Guo-bao,JIANG Yan-e,GONG Yu-yan,CHEN Zuo-zhi,QIU Yong-song,LIANG Pei-wen

  糙海参卵子发生及卵黄发生的超微结构 吴明灿,张立,潘英,黄光华,李咏梅,杨学明,WU Ming-can,ZHANG Li,PAN Ying,HUANG Guang-hua,Li Yong-mei,YANG Xue-ming

  农业机械化论文: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农业机械化技术不仅能降低农民的劳动力和提高生产力,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是一篇农业机械化论文,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寻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问题,推广方法,对策,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传统的农业作业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劳动力,也无法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机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仅缓解了人工劳动量,也促进了我国农业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

  热带海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三亚湾夏季原核生物的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与病毒裂解率————作者:李春山;张建东;龙超;龙丽娟;黄思军;

摘要:目前,海洋原核生物碳流向的时间序列研究有限,尤其在中国南海海域。在三亚湾开展的为期一个月的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原核生物的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与病毒裂解率的时间序列变化。结果表明,原核生物的生长率(μ)高于病毒裂解率(mv)和浮游动物摄食率(mg)之和,平均值为(2.69±0.66)d-1,范围为1.61~3.87d-1;病毒裂解率平均值为(0.77±0.34...

基于MaxEnt模型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沿海带鱼潜在分布的影响————作者:冯战权;苏冒亮;杜媛媛;钟友凌;张俊彬;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物种分布格局的变迁已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依据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分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对中国沿海的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珊瑚共附生嗜盐单胞菌原噬菌体上的HicAB毒素-抗毒素系统的鉴定及其结构分析————作者:张雨;刘自尧;王晓雪;陈冉;

摘要:噬菌体与细菌宿主的相互作用对珊瑚健康和珊瑚礁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病毒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应对噬菌体的感染压力,细菌进化出多种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其中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 TA)系统是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珊瑚共附生嗜盐单胞菌Halomonas meridiana SCSIO 43005 (Hm43005)所携带的原噬菌体Phm2中...

纳氏试剂光度法快速测定海水中氨氮的方法优化————作者:黄春慧;文畅;夏晴;黄薇薇;王祥光;杨飞;

摘要: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海水样品中的氨氮时,样品中复杂的盐类成分会导致显色体系混浊,给测定带来困难。本文针对不同盐度含量的海水样品,通过精确匹配样品的盐度含量和掩蔽剂酒石酸钾钠溶液的浓度来消除海水中Ca、Mg、Fe、Mn等离子的干扰,对纳氏试剂光度法快速测定氨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酒石酸钾钠溶液可用于盐度小于17.3‰的样品中氨氮的测定;2%酒石酸钾钠溶液可用于盐度在4.5‰~34.1‰的样品中氨...

西沙群岛宣德环礁波浪分布特征————作者:邱立国;梁小力;陈斌;王盛健;王发云;

摘要:本文旨在发展能准确模拟岛礁区域波浪的数学模型,研究宣德环礁波浪气候及变化趋势。采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型SWAN(simulation wave nearshore),在西沙岛礁区域进行网格加密,部分区域采用实测地形数据,以1999—2023年ERA5 (the fifth generation 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 of the global climate)再分...

深圳不同红树林群落生物量和碳储量————作者:粟春青;高育慧;罗炘武;韩梦梦;宫彦章;郑卫国;

摘要:探究不同海岸条件下深圳红树林的群落特征及碳积累功能,对深圳宝安西湾红树林、大鹏鹿咀山庄红树林、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红树林湿地的主要红树群落进行植物生长指标、土壤有机碳与植株碳含量测定,对不同群落的生物量与土壤碳密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海桑、无瓣海桑是深圳3个样点红树林群落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伴生种, 3个样点以西湾红树林的秋茄和海桑+无瓣海桑群落的植被碳密度最高,分别为88.0...

东北印度洋90°E海岭表层沉积物碳酸钙组成与影响因子————作者:杜恕环;向荣;苏翔;张兰兰;潘子锐;谢金沃;罗传秀;万随;

摘要:通过本研究针对东北印度洋90°E海岭区表层沉积物碳酸钙空间分异机制的科学问题,通过多尺度分析方法揭示其控制因素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于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的全样及分粒级(>150μm、63~150μm、38~63μm、25~38μm、<25μm)碳酸钙含量测试,结合扫描电镜显微特征定量统计,发现:(1)研究区碳酸钙含量呈现36.95%~74.76%的显著空间分异(均值56.05%),形成30%~4...

ENSO与内部变率对印度洋偶极子影响的估算————作者:张涟漪;张玉红;杜岩;

摘要: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印度洋固有的一种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在北半球秋季,会影响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我国的天气、气候状况。IOD同时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和印度洋内部变率的影响。因增暖中心和气候影响的差异,ENSO被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东太平洋型(eastern Pacific,EP)和...

中国边缘海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其储碳潜力研究进展————作者:徐维海;钟秋燕;颜文;黎刚;

摘要:碳元素在海洋中以多种形式参与全球碳循环,其中在全球碳循环中海洋沉积物埋藏的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边缘海作为全球海洋物理能量和生产力较高的过渡区,储存了全球海洋80%以上的有机碳。中国边缘海总面积约470×10~4km2,具有显著的储碳能力和前景,随着我国“双碳”计划的实施,海洋储碳相关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

长棘海星煮沸灭活残骸的生态环境效应————作者:刘建根;罗洪添;

摘要: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 Crown-of-thorns starfish, CoTS)暴发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人工清除被认为是解决局部长棘海星暴发最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尚不清楚将捕获的长棘海星灭活后还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海区模拟实验评估长棘海星煮沸灭活残骸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长棘海星煮沸灭活后还海在约2d内肌肉组织完全分解,分解后骨骼呈...

台风“暹芭”登陆后北折路径成因及诊断分析————作者:周云霞;翟丽萍;覃皓;黄晴;祁丽燕;

摘要:2022年第4号台风“暹芭”在7月2日夜间进入广西后出现突然北折路径,导致风雨预报出现显著偏差,对台风防御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利用高空、地面、卫星等多源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提供的第5代再分析资料(ECMWF re-analysis 5, ERA5),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

南海东北部深层次的细结构观测与湍流混合研究————作者:朱小宇;杨华;毛蓓蓓;郑雨轩;

摘要:本文基于2022年南海(17°N, 116°E)站位直接观测的4000m湍流数据,对南海东北部的湍流混合参数(包括湍动能耗散率、混合率、Thorpe尺度等)的垂向分布进行综合化研究。混合率与Thorpe尺度分别从湍流耗散和水体翻转角度表征湍流混合强度,二者在1500~4000m每500m的平均参数波动一致,呈现大-小-大-小的四层分布(反z形),具有高相关性。我们采用MG参数化模型对此站位进行了良...

山东沿海三种海草根际真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作者:于蓁;郭祥瑞;刘雪睿;孙浩;张燕英;

摘要: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为地球上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海洋之肺”。海草床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水平,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海草根际的真核生物对海草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维持海草健康和生态系统碳、氮等营养元素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山东沿海地区中国川蔓草(Ruppia sinensis)、鳗草(Zoste...

上新世早期块体搬运复合体运动标志识别与分析-以琼东南盆地东北陆坡为例————作者:琚泽龙;詹文欢;郭建;吴晓川;李健;姚衍桃;冯英辞;孙杰;王玭;易虎;黄嘉宪;熊鑫;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在琼东南盆地东北部陆坡发现了4期块体搬运沉积复合体(mass transport complexes, MTCs):MTC1、MTC2、MTC3和MTC4。其中, MTC1、MTC2和MTC4发育规模较小,内部挤压程度低,平均厚度130~150m; MTC3发育规模最大,内部变形最为剧烈,平均厚度200m。通过识别和分析MTC3内部和外部...

基于XBeach-NH的大糙率礁面波浪运动数值模拟————作者:姚宇;刘小娜;周宝宝;周婷;

摘要:本文采用XBeach-NH模型添加了基于Morison方程的拖曳力项,对大糙率礁面的波浪的运动特征及礁面拖曳力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通过对光滑礁面和粗糙礁面上不同位置自由液面时间序列以及波高和平均水位沿礁分布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应用校核好的数值模型对比分析光滑礁面和粗糙礁面时礁缘附近及礁坪上自由液面时空分布特征,最后利用XBeach-NH模型模拟的结果校核出所有粗糙礁面实验工况最优拖曳力系数值...

基于深度学习的SAR图像海洋涡旋自动检测模型————作者:刘太龙;谢涛;李建;王超;张雪红;

摘要:传统基于SAR数据的涡旋检测方法需手动设定阈值和特征参数,操作复杂且难以自动化,现有深度学习模型在检测过程中也存在较高的漏检和误检情况,难以满足涡旋检测对精度和效率的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改进模型,即EddyDetNet,以克服上述局限性,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模型在Backbone和Neck中引入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adaptive feature compre...

东北印度洋海岭区表层沉积物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作者:钟福昌;向荣;杨艺萍;毛华斌;

摘要:印度洋90°E海岭区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地形特征,为深入了解海岭区不同部位底栖生物生态特征、区域生物生产力及陆源输入影响,对东北印度洋海岭区1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大于150μm壳径的底栖有孔虫组合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底栖有孔虫以150~250μm粒径为主,相对丰度为60%~84%,大于250μm壳径粒级的底栖有孔虫相对丰度较低,为16%~40%。优势底栖有孔虫属种以表生种和中浅内生种为主。研究...

基于声学背散射数据的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内孤立波特征研究————作者:熊鑫;冯英辞;杨仁辉;孙杰;李健;詹文欢;吕开云;

摘要:本研究利用2021年8月采集的声学背散射数据和同步水文数据,结合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东沙群岛西侧110~180m水深海域内孤立波(internal solitary waves,ISWs)的传播和演化过程。声学图像和同步XBT(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温度剖面图的比较结果显示声学图像可对150m以上水体结构精细成像。声学数据探测到3组内孤立波(ISW1,ISW2,IS...

西沙群岛灰沙岛岸滩变化特征与生态防护对策研究——以北岛为例————作者:林婷;屈建军;吴志峰;李育培;

摘要:灰沙岛作为热带海洋中的典型地貌,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科学研究价值,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正严重威胁其稳定性。本研究以西沙群岛典型灰沙岛——北岛为对象,基于2002—2023年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数字海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DSAS),揭示了北岛岸滩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对策。结果表明:(1)北岛岸线变...

基于变分法与卫星海表信息重构西北太平洋涡旋三维结构————作者:李林;王喜冬;何子康;陈志强;曹源;刘科峰;陈建;

摘要: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海表信息和海洋历史温盐剖面数据,基于变分法重构了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三维动态温度场。与Argo(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温度观测剖面相比,重构温度场能够较为合理地再现海水温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尤其是在温跃层区域,重构结果与实际观测温度廓线能够较好地吻合。本文选取了两个典型的中尺度涡旋个例,利用重构温度场分析了其从生成到...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热带海洋学报》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465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