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草地学报》是中国草学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承办的草学领域综合性高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草地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进展,辟有专稿、综述、论文、简报等栏目,为从事草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及技术管理干部服务。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统计源期刊,同时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收录,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统计源期刊,同时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收录;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特邀专稿、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多叶苜蓿光合特性及复叶超微结构的研究 武自念,魏臻武,侯向阳,于林清,任卫波,穆怀彬,李伟民,朱平华,王珍
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在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陈玲玲,毛培胜,王明亚,汪辉,郑慧敏,陈泉竹,闫慧芳,CHEN Ling-ling,MAO Pei-sheng,WANG Ming-ya,WANG Hui,ZHENG Hui-min,CHEN Quan-zhu,YAN Hui-fang
信息动态
2001-2013年若尔盖地区植被退化的时空格局分析 冯文兰,钟昊哲,王永前,龚雪梅,FENG Wen-lan,ZHONG Hao-zhe,WANG Yong-qian,GONG Xue-mei
蜥蜴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群落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杨涵越,聂梅,黄永梅,张景慧,YANG Han-yue,NIE Mei,HUANG Yong-mei,ZHANG Jing-hui
封育年限对伊犁绢蒿荒漠群落特征及草场质量的影响 杨合龙,孙宗玖,陈玉萍,YANG He-long,SUN Zong-jiu,CHEN Yu-ping
不同放牧压力下伊犁绢蒿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变化 荀其蕾,安沙舟,孙宗玖,梁娜,杨合龙,XUN Qi-lei,AN Sha-zhou,SUN Zong-jiu,LING Na,YANG He-long
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稳定性对不同管理方式的响应 沈艳,马红彬,赵菲,谢应忠,SHEN Yan,MA Hong-bin,ZHAO Fei,XIE Ying-zhong
不同休牧模式对高寒草甸草原土壤特征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李文,曹文侠,徐长林,师尚礼,李小龙,张小娇,刘皓栋,LI Wen,CAO Wen-xia,XU Chang-lin,SHI Shang-li,LI Xiao-long,ZHANG Xiao-jiao,LIU Hao-dong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董扬红,曾全超,李娅芸,李鑫,张宏,安韶山,DONG Yang-hong,ZENG Quan-chao,LI Ya-yun,LI Xin,ZHANG Hong,AN Shao-shan
石家庄论文发表范文:鹤庆五味子果实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为研究鹤庆五味子果实(Schisandra wilsoniana A. C. Smith)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等分离操作进行分离,通过各种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γ-Schizandrin(Ⅰ),Kadsurin(Ⅱ),Tigloylgomisin P(Ⅲ),Prinsepiol(Ⅳ),Wuweilignan Ⅰ(Ⅴ)。均是首次从鹤庆五味子果实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鹤庆五味子,木脂素,化学成分
鹤庆五味子(Schisandra wilsoniana A. C. Smith)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木质藤本,产于我国云南,民间将其果实作“五味子”药用,功效与五味子(S. chinensis Baill) 相同。近年来,从五味子属植物果实中分离到一些具有显著抗HBV和抗HIV活性的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合物[1~5]。
草地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稗草杂交子代生育时期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作者:张刚;朱林;
摘要:为促进不同生育期稗草的种质创新、满足不同生境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和宁夏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杂交后代F2:3和F2:4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个群体的12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的抽穗期和全生育期遗传多样性高、变异系...
高寒灌丛化草地灌木去除管理措施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作者:张怡;胡健;周青平;王弘宇;陈江枚;王三欣;王嘉琪;马文婷;孙欢;
摘要:在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存在明显的灌木扩张趋势,直接影响其水源涵养功能,但是高寒草地灌木去除管理措施对土壤水分入渗、流失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评估了青藏高原东缘典型自然草地、自然灌丛化草地、去除灌木冠层和根草地、去除灌木冠层草地之间的水源涵养能力差异。结果表明:4种处理方式在1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最高,而其最大入渗量、流失量多集中在0~10 cm土层;灌丛化草地在整...
阿勒泰荒漠区草地自然恢复潜力评价————作者:吴明白;王露巍;窦梓镱;郑伟;刘永萍;刘丽燕;吴天忠;
摘要:为科学评价退化荒漠类草地恢复潜力并明确其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2020-2022年阿勒泰地区温性荒漠、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的28个样地调查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构建了基础、现状、未来和综合自然恢复潜力评价模型,并结合空间窗口滑动技术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温性荒漠草原的基础、现状、未来和综合自然恢复潜力均低于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3类荒漠类草地的恢复潜力等级以Ⅱ~...
施氮水平对植丝式混合草坪生长及氮磷养分去向的影响————作者:唐斌;李富翠;陈佳宝;张亚楠;宋桂龙;韩烈保;
摘要:为研究施氮水平对植丝式混合草坪生长及氮磷养分去向的影响,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交战IV’为试验材料,设置1 g·m-2,3 g·m-2,5 g·m-2和7 g·m-2 4个施氮水平,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植丝式混合草坪生长、氮磷养分吸收、土壤中残留以及淋溶损...
氮添加对中国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作者:刘畅;陈积山;朱瑞芬;孙万斌;姚博;董世魁;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氮添加状态下氮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的影响,采用Meta分析方法,选取65篇文献、416组数据,通过亚组分析探讨氮添加状态(氮素处理持续时间、年施氮量和施氮类型)、草地类型(高寒草原/草甸、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甸草原)和气候因子(年均温...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评估与风险管理————作者:塔文妍;刘雅莉;张静;李耀明;古丽努尔·买买提依明;纪宝明;
摘要: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一带一路”核心区,草地的土壤保持服务对防止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沙漠化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草地类型、降水、土壤质地等数据,利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评估1980至2020年新疆草地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识别热点区域,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因素,通过供需风险体系分析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980-2020年新疆草地土壤保持服务呈增加趋势,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的土壤...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龙胆科重要药用植物在青藏高原的生境适宜性研究————作者:窦全慧;陈程浩;曾太乙亥;龙主多杰;苗琪;孙芳慧;才让拉毛;陈曦;索南吉;
摘要: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746个龙胆科药用植物分布点和15个环境变量,利用优化的MaxEnt模型(参数设置:正则化系数1.6,特征组合LQPT,AUC=0.84)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并揭示关键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年降水量(bio12)、海拔(bio20)、年平均气温(bio1)、最冷月份的最低温度(bio6)、最冷季的平均气温(bio11)和最暖季降水(bio18)等6个因子累计贡献89.2%,...
基于MODIS NPP的2000—2023年三江源地区植被NPP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李文静;李文龙;熊有才;王文颖;
摘要:明晰三江源地区植被NPP变化的现状和驱动力,可为未来植被恢复和生态工程的动态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本研究基于MODIS NPP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残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植被NPP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3年,三江源地区总体NPP和各植被类型NPP均呈增加趋势,整体增速为1.38 gm-2·a-1<...
藏北不同类型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特征————作者:张欢欢;李林昊;陈德炜;何秋霞;蒋俊宏;袁新;孙飞达;
摘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问题严重。本研究探讨了西藏那曲地区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的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以了解土壤养分状况及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结果显示,不同草地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0.5245~20446 U g-1),退化草地酶活性低于未退化草地[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和外切-β-1,4-葡聚糖酶(Exog...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绵羊牧食行为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作者:鞠馨;王伟;沈婷婷;王煜鑫;韩国栋;武倩;
摘要:本研究基于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长期放牧试验平台,设置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 4个放牧强度,探究2022年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Ovis aries)采食、卧息等牧食行为的变化及其与植物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增加,绵羊采食时间显著增加,卧息时间显著减少,活动量及活动距离显著增加(
典型草原过度放牧方式下布氏田鼠种群季节动态与植被特征的关系————作者:康晓玉;叶国辉;孙珊珊;王海龙;张治良;李亚楠;布仁其其格;王千成;袁帅;付和平;
摘要:放牧是草地主要的利用方式,鼠类种群与植物群落的关系是维持草地放牧系统平衡的关键。研究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种群与栖息地植被特征的关系,不仅为鼠害防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有利于典型草原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于2018—2023年春、夏、秋3个季节利用标志重捕法对典型草原布氏田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使用样方法对其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割效应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四川省农区青贮饲料质量调查分析————作者:严旭;侯兴凤;王红林;左艳春;肖蔹;吴子周;李杨;陈慧;刘红梅;孙铷婷;杨健;周泓燕;刘劲松;张琼文;杜周和;
摘要:青贮饲料是现代草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为了解四川省农区青贮饲料质量现状,通过宾州筛、近红外光谱法分析了源于四川省7个农区县(区)101个养殖场的106份青贮饲料的物理品质、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调研显示,全株玉米(Zea mays)已成为该区域最主要的青贮饲料原料(66.04%),其次为玉米秸秆(17.92%)和狼尾草属(Pennisetum)牧草(12.26%);裹包青贮是当前青贮的主要...
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作者:李艳春;李强峰;李巍;朋毛当智;吕嘉;
摘要:为探究不同植物群落中土层深度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柴达木梭梭林保护区内梭梭、西伯利亚白刺、细枝盐爪爪、多花柽柳、蒙古沙拐枣5种典型植物群落下的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测定。不同植物群落显著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而土层深度对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远低于不同植物群落的效应。全盐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因素。柽柳群...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高寒区3种栽培饲草促生效果研究————作者:雷生妍;张英;苏贝贝;道日娜;马林雄;铁晓龙;刘文辉;
摘要:为了探究5株固氮菌和5株溶磷菌对高寒区3种栽培饲草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燕麦(Avena sativa L.)和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用14组单一接菌剂和复合接菌剂进行盆栽接种试验,测定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结果表明:各接菌剂对盆栽玉米、燕麦、苜蓿的生长指标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复合接菌剂A+B+F对玉米植株的地上生物量、地...
藏北地区适宜种植的6种饲草品质分析————作者:陈美镕;赵威崴;王宗松;张学民;牟涛;姜丽丽;
摘要:饲草短缺是藏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而种植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被认为是攻克这一难关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评估前期研究在藏北地区筛选获得的6种高产适生饲草的品质,即燕麦(Avena sativa)、绿麦草(Triticum secale)、芜菁(Brassica rapa)、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基于Meta分析的新疆退化草地围栏封育效果研究————作者:郑雨;姚慧芳;晁开瑞;马秀枝;马雅楠;王敏怡;
摘要:围栏封育是新疆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主要措施,为评估其恢复效果,本研究收集了2000—2024年有关围栏封育措施应用于新疆退化草地的40篇文献,运用Meta分析对655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围封时长≤2年时,变化最显著的有土壤含水量、全碳、全磷、高度、盖度、根茎比、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分别增加了23.73%,15.24%,23.48%,62.25%,32.23%,...
工业大麻XTH基因家族鉴定及不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分析————作者:隋月;闫博巍;张元野;房郁妍;郑楠;张明;张利国;
摘要: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s/hydrolases, XTH)参与纤维素/木葡聚糖交联构建和重塑,在植物细胞壁的可伸展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中还未有关于该酶的报道。为系统鉴定工业大麻XTH家族成员,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出10个工业大麻XTH基因(CsXTH),分别命名为CsXT...
不同氮磷施量对河西走廊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何玉龙;杨晓霞;张春平;武志锋;陈学俊;杨增增;董全民;
摘要:为研究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施氮肥和不施氮肥2个水平,磷肥设置4个水平梯度,在甘肃河西走廊荒漠化灌区,连续2年开展紫花苜蓿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显著提升苜蓿产量与品质,其中N1P2处理(N 103.5 kg·hm-2,P2O5<...
碳酸钾与乳酸菌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作者:唐国建;潘手迁;张艺;李成;梅雪晴;王江丽;杨金梅;许留兴;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乳酸菌对不同浓度碳酸钾溶液处理的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半干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碳酸钾(0%,1.5%,2.0%和2.5%)溶液处理的半干柱花草为原材料,设置添加乳酸菌组(LAB组)和添加等体积无菌水为对照组(CK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测定柱花草青贮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喷洒碳酸钾溶液...
纤维降解菌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和纤维含量的影响————作者:尹含雪;陈丹丹;郭香;梁秋雨;张庆;
摘要:为探究纤维素降解菌对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纤维含量的影响,分别用具有纤维降解能力的伊朗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iranensis, CE)和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 BS)对水稻秸秆进行处理,青贮14和30天后取样分析其发酵品质并测定纤维含量。发酵14天后,CE降低了秸秆的pH、氨态氮和粗蛋白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BS和CE均降低了(P<...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数学教学研究》
- 省级《广西蔗糖》
- 北大核心《安徽农业科学》
- 北大核心种植与养殖
- 省级《吉林林业科技》
- 国家级《中国瓜菜》
- 省级《重庆环境科学》
- 国家级《农业经济与管理》
- 国家级《中国农村金融》
- 省级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 省级吉林农业
- 省级《中国饲料》
- 国家级《中国土地》
- 国家级《中国食用菌》
- 省级新疆农垦科技
- 省级《花生学报》
- 省级现代化农业
- 省级农村天地
- 省级上海调味品杂志
- 省级农化市场十日讯
- 省级《黑龙江气象》
- 北大核心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北大核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 国家级村镇建设
- 国家级《中国老区建设》
- 省级兽药市场指南
- 国家级《农业展望》
- 省级《江苏农村经济》
- 国家级《科学养鱼》
- 省级《北方园艺》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