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草地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的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学学术科技期刊,它秉承原《中国草地》的办刊宗旨,立足全中国,面向全世界,积极宣传和报道中国草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与重要成果,介绍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内容以草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为主,兼纳高新技术研究和直接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开发性研究。原名《中国草原》,1979年创刊,1987年更名为《中国草地》,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6年启用现名。《中国草原》的前身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于1971年开始编辑的不定期内部刊物《草原科技资料》,它在《中国草原》创刊前曾内部发行了38期,长达8年之久。从《中国草原》1979年创刊问世到2006年更名为《中国草地学报》,创办27年来已编辑出版了150多期,国内发行遍及全国各省区,国外达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992年和1996年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第二版)中,本刊一直保持着全国畜牧类核心期刊第2的位次,作为全国首批期刊1996年又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7年进入到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名排行表。自1990年以来,先后获内蒙古优秀期刊或优秀科技期刊奖3次,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3次,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和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各1次,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1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2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
2000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199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研究简报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我国草原资源使用权制度探析 宋丽弘,SONG Li-hong
6个小叶锦鸡儿种群叶绿体DNA trnL-trnF序列变异及其遗传结构分析 孙果丽,高洪文,王学敏,冯光燕,王赞,SUN Guo-li,GAO Hong-wen,WANG Xue-min,FENG Guang-yan,WANG Zan
羊草钙依赖型蛋白激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崔喜艳,张继伟,秦思余,刘忠野,郭继勋,CUI Xi-yan,ZHANG Ji-wei,QIN Si-yu,LIU Zhong-ye,GUO Ji-xun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鹰嘴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靳晓丽,田新会,杜文华,JIN Xiao-li,TIAN Xin-hui,DU Wen-hua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扁蓿豆植物分类学研究 刘磊,王宗礼,李志勇,师文贵,李鸿雁,黄帆,李俊,LIU Lei,WANG Zong-li,LI Zhi-yong,SHI Wen-gui,LI Hong-yan,HUANG Fan,LI Jun
紫花苜蓿体细胞胚的辐射诱变及耐盐性筛选 张学云,杨丽,范金,王瑜,袁庆华,ZHANG Xue-yun,YANG Li,FAN Jin,WANG Yu,YUAN Qing-hua
NaCl胁迫对芒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郑铖,易自力,肖亮,杨塞,陈智勇,潘志军,ZHENG Cheng,YI Zi-li,XIAO Liang,YANG Sai,CHEN ZHI-yong,PAN Zhi-jun
偏关苜蓿初花期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朱慧森,杜利霞,韩兆胜,董宽虎,赵祥,ZHU Hui-sen,DU Li-xia,HAN Zhao-sheng,DONG Kuan-hu,ZHAO Xiang
不同苜蓿种质资源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 韩瑞宏,赵大华,陈晶晶,卢少云,郭振飞,HAN Rui-hong,ZHAO Da-hua,CHEN Jing-jing,LU Shao-yun,GUO Zhen-fei
农业职称论文范文:园林苗木种植养护有效措施
【摘 要】经济的飞速发展愈加凸显了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的绿化工作成为了近几年的热门话题,无论是园林中苗木的种植还是养护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从苗木的选择、土壤的处理、苗木的种植和苗木的后期养护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养护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苗木种植,土壤处理,种植过程,养护工作
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愈加凸显了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的园林绿化工作成为了热门话题。其中,园林绿化工程的主体部分就是种植一些彩色花卉、常绿植物、树木草皮等有生命的活体,并利用这些植物达到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的效果。所以做好这些植物活体的种植和养护,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应该怎样保证这些苗木的成活率,高质量的保证绿化工程的完成呢?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中国草地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进展————作者:德海山;赵巴音那木拉;红梅;美丽;刘鹏飞;
摘要: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及不同类型的人为干扰,显著改变了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而对土壤质量与土壤健康产生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草原土壤动物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在模拟增温、氮添加、降水变化和人为干扰(放牧、刈割、围封、开垦和采矿)下不同草原类型中土壤动物的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需要深入研...
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作者:杨雪琴;李建平;连佳丽;韩翠;罗叙;赵莹;赵雅欣;
摘要:为探讨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揭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C、N、P营养元素及生态化学计量对降水格局的响应规律,本试验以毛乌素沙地南缘宁夏盐池县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技术和人工补水措施,模拟5个水平的降水梯度,分别为自然降水量的33%、66%、100%、133%和166%(记为G1、G2、G3、G4、G5),系统研究了不同降水梯度下0~10 cm、10...
伊犁绢蒿叶片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作者:周磊;孙宗玖;阿斯太肯·居力海提;于冰洁;郑丽;聂婷婷;
摘要:为阐明凋落物添加量对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叶凋落物为对象,采用梅森瓶室外培养法进行了为期500 d的凋落物分解模拟试验,研究了添加量(2.5、5.0、7.5 g)对凋落物质量残留率、有机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落物添加量对凋落物分解前期(0~320 d)没有显著影响,而后...
荒漠草原典型牧草根际、根内功能细菌的筛选及促生功能解析————作者:黄真真;高卉;李海港;
摘要:在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功能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生长促进作用,但该区域牧草根际、根内功能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促生机制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初步解析荒漠草原12种典型牧草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并基于试验地的土壤养分含量改良专性培养基从根内和根际分离筛选出5株菌株(分别记为A1~A3和B1~B2),其中B1和B2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A1菌株属于原小单孢菌属(Prom...
燕麦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作者:贾瑞芳;王娜;王乐;陈正强;林克剑;张园园;
摘要:为明确青海省西宁市贵德县和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燕麦穗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用平板稀释法单孢纯化分离物,根据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将58株分离物鉴定为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禾生指葡孢霉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0~30℃,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为15℃,pH值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碱...
不同改良措施对饲用玉米根际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作者:焦龙光;郭全恩;曹诗瑜;陈娜;南丽丽;
摘要:为探明不同改良措施对饲用玉米根际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以饲用玉米地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有机肥(T1)、有机肥+磷酸脲(T2)、有机肥+秸秆(T3)、有机肥+秸秆+磷酸脲(T4)4种改良措施对其根际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措施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T4处理效果较佳。相同改良措施不同改良天数,各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
羊草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王恩鹏;马金宝;周立业;王鹏;包金连;王竹天;
摘要:为探究羊草对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法和盆栽法研究羊草水浸提液对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茎叶、根水浸提液均抑制了长刺蒺藜草种子的萌发,且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仅100 g/L羊草茎叶水浸提液对长刺蒺藜草幼苗的叶面积产生显著影响(P<0.05);长刺蒺藜草幼苗丙二醛、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50 g/L、100 g/L处理除...
外源酚酸对马唐和反枝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作者:盖晓涵;徐凡入;程世蒲;郄西虎;林克剑;李元恒;孙娟;徐玉芳;
摘要:以紫花苜蓿田危害严重的禾本科杂草马唐、阔叶杂草反枝苋为目标杂草,测定了6种酚酸对其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生长(株高和鲜重)的化感作用,旨在为开发苜蓿田生物源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6种酚酸对马唐和反枝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高浓度酚酸对杂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而部分低浓度酚酸对马唐幼苗的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在...
磷添加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生物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作者:刘晓阳;赵力兴;朱铁霞;王志鹏;梁晓宇;高凯;
摘要:通过对不同施磷深度和施磷水平条件下紫花苜蓿生物量及各器官碳(C)、氮(N)、磷(P)含量测定,探讨磷添加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生物量及其各个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规律,为在科尔沁沙地实施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在S15P320处理下达到最大,为537.00 g/m2;紫花苜蓿茎、叶、根碳含量分别在S5P240、S10P320、S10P160...
基于NDHD、NDVI及EVI光谱植被指数的锡林郭勒盟草地冠层高度遥感反演对比研究————作者:兰春阳;郭利彪;谭维贤;黄平平;李苏和;马铭泽;
摘要:草地冠层高度是指示植被生长和草地覆盖利用变化的重要物候动态及地表空间异质性指示因子。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为例,使用MODIS遥感光学多角度冠层观测数据,参考RTLSR辐射传输模型完成了草地植被群落BRDF二向反射分布特征的重构,实现了冠层热点和暗点反射率的计算,构建了植被冠层归一化热点和暗点植被指数(NDHD)。研究基于GRNN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以NDHD、NDVI及EVI多种植被...
外源黄腐酸钾对高盐胁迫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郁凯;赵小慧;刘冲;董静;何苏南;王绪奎;郁洁;尚辉;张骁;邢锦城;
摘要:本研究以盐地碱蓬为材料,探讨高盐胁迫(300 mmol/L NaCl)处理下外源添加0、12.5、25、50、100、200 mg/L(记为P0、P1、P2、P3、P4、P5)浓度的黄腐酸钾(PFA)对其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调控,以期为提高高盐环境中盐地碱蓬的种子萌发和生长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利用盐地碱蓬修复盐碱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00 mmol/L NaCl显著抑制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正常...
湖南地区不同生育期禾本科植物营养品质分析————作者:何鹏亮;揭红东;朱宁静;Adnan Rasheed;赵龙;肖黄巧;邢虎成;揭雨成;
摘要:为了探究湖南地区禾本科植物的营养品质,并筛选优质的禾本科植物,在湖南地区采集了不同禾本科植物种质(营养期17份,开花期25份,成熟期19份),测定了植物干物质、无氮浸出物、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营养期17份种质的干物质含量为23.02%~83.33%,粗蛋白含量为4.55%~11.37%,粗脂肪含量为1.09%~3.88%,粗纤维...
秋播和磷酸二铵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王旗旗;解继红;孙震;蔡婷;苑峰;刘亚玲;李杰;王运涛;
摘要:为探究不同秋播播期和磷酸二铵施量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草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2021年设置3个秋播时期(7月31日、8月8日、8月16日)和5个磷酸二铵施量(0、40、70、100、130 kg/hm2)处理,比较不同播期和施肥量下紫花苜蓿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相对饲喂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
基于SSR标记的67个苜蓿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作者:赵凌平;刘佳皓;杨智博;孙平;
摘要:本研究基于SSR分子标记对67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探究苜蓿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期为苜蓿品种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5对引物共扩增出18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6.33%,多态性信息含量、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73、0.38和0.24,表明所选引物的多态性较高。UPGMA聚类分析将67...
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研究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作者:李慧;赵娅茹;魏佳媛;吴梦瑶;李冰;孙浩楠;陈林;李学斌;庞丹波;
摘要:草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其固碳潜力较大,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两种可视化软件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99—2022年发表的4464篇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以期揭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研究的发文数...
放牧干扰下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种子扩散与种子库形成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陈奕霏;镡建国;庄玲;唐佳明;杨佳川;吴水欣;孙世贤;郭月峰;
摘要:放牧对荒漠草原建群种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放牧对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种子扩散的影响研究较少,且影响短花针茅种子进入土壤的主导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荒漠草原建群种短花针茅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放牧强度梯度,测定样地植被盖度、地表枯落物量、短花针茅生殖枝高度及短花针茅种子分布特征,并通过降雨模拟试验,测定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对短花针茅种子埋藏率的影响,继而对放牧干扰下种子扩散和进入土壤种子库...
不同补播量和施肥量对退化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作者:郭楠;刘建;王云玲;高明;敖特根白音;姜塽;关曾根;袁辉;孙国通;高立杰;
摘要: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解析不同牧草种类(老芒麦、扁穗冰草、垂穗披碱草和紫花苜蓿)、补播量(0、12.54、16.72和20.90 kg/hm2)和施肥量(0、53.73、107.46和161.49 kg/hm2干牛粪)对退化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旨在明确退化草地牧草高产优产的最适管理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显著改变了牧草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对枯落物添加的响应————作者:杨建庆;王静;李治国;那亚;王忠武;韩国栋;
摘要:为探究枯落物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功能群的影响,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续十余年过度放牧的退化草原进行枯落物添加野外控制试验,处理包括不添加(CK)、添加83.3 g/m2、添加166.6 g/m2枯落物。结果显示,添加枯落物对群落高度、盖度、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均有正向影响。添加83.3 g/m...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解析马蔺花瓣花青素积累机制————作者:李楠;毛培春;郑明利;云岚;田小霞;孟林;
摘要:马蔺的花色形成与其花瓣中花青素含量密切相关。为解析马蔺花青素积累过程及其基因调控途径,以现蕾期和盛花期两种花色(紫罗兰色和浅蓝色)的马蔺花瓣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通量RNA测序方法对其进行转录组和花瓣花青素合成相关代谢靶向代谢组测试分析。花青素靶向代谢分析表明,在马蔺花瓣中共鉴定出46种花青素代谢物,现蕾期紫罗兰色-浅蓝色和盛花期紫罗兰色-浅蓝色两个比较组中分别检测出34种和32种...
深绿木霉T2菌株土壤定殖条件及其对苜蓿生长的影响————作者:侯变变;梁巧兰;魏列新;陈应娥;芮静;
摘要:为探究深绿木霉T2菌株土壤定殖条件及其对苜蓿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土壤浇灌法研究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土壤湿度及温度对T2菌株定殖的影响,并用筛选出的最佳浓度T2菌株孢子悬浮液浇灌处理土壤,分析其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2菌株土壤定殖的最佳初始孢子浓度、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分别为1×10~7个/g、70%、30℃,在该培养条件下培养28 d后T2菌株孢子在土壤中定殖量达到最大,为5...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国家级《中国畜禽种业》
- 省级《湖北农学院学报》
- 省级林业与生态
- 北大核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 省级《决策咨询》
- 北大核心《生态环境学报》
- 国家级《植物医生》
- 省级福建果树
- 国家级《国土绿化》
- 省级《福建水产》
- 省级茶博览
- 国家级《农业发展与金融》
- 省级《河北农业科学》
- 省级《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
- 省级河北畜牧兽医
- 国家级当代蔬菜
- 省级《西部林业科学》
- 省级盐业史研究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 北大核心《林产化学与工业》
- 省级安徽农师院学报
- 北大核心《茶叶科学》
- 国家级《污染防治技术》
- 北大核心《四川动物》
- 省级《草业与畜牧》
- 北大核心《作物杂志》
- 国家级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 国家级农村电气化
- 北大核心《兰州大学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