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83年,主办单位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农业大学,已于1998年正式进入面向21世纪全国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行列。本刊已正式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同时本刊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四川省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
学报主要反映植物生产(包括作物栽培、植保、土化、园艺等)、草业科学(牧草、草坪、草原)、森林资源、环境生态、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经济动植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和生物科学等农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设有研究快报、专家论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论述、研究简报等栏目。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农业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为全省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己任。热忱欢迎各级农业科研人员投稿,对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将优先录用,重大科研进展论文可在“研究快报”栏目中优先安排发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已被国内外十几家文摘及检索刊物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农业专辑。创刊以来,由于坚持办刊方针,注重刊物质量,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1999年在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评比中获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评比中获三等奖,在四川省第二届期刊质量评比中,被评定为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08)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999年获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
2004年获“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
四川省优秀学报一等奖
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研究快报、专家论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论述、研究简报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作物磷素吸收利用 肖霞,毛璐,宋春,徐敏,雍太文,杨文钰,XIAO Xia,MAO Lu,SONG Chun,XU Min,YONG Tai-wen,YANG Wen-yu
低磷胁迫下对转AtGAPC2基因马铃薯株系的评价与筛选 李锡宁,农兰霞,牟科,秦春霞,江廷雪,邹雪,王西瑶,LI Xi-ning,NONG Lan-xia,MOU Ke,QIN Chun-xia,JIANG Ting-xue,ZOU Xue,WANG Xi-yao
增温和增氮对红杉(Larix potaninii)新鲜凋落物矿质元素释放的影响 崔嘉楠,陈玥希,孙辉,CUI Jia-nan,CHEN Yue-xi,SUN Hui
杏当年播种成苗技术及萌发生理研究 刘佳,张林成,李靖,赵琳,陈栋,LIU Jia,ZHANG Lin-cheng,LI Jing,ZHAO Lin,CHEN Dong
2000-2020年贵州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郜红娟,张朝琼,GAO Hong-j uan,ZHANG Chao-qiong
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适应度评价--以盘锦湿地为例 刘丽芳,苏喜友,唐小平,LIU Li-fang,SU Xi-you,TANG Xiao-ping
区域道路建设对两侧景观生态的影响--以福建省将乐县为例 叶丽敏,周沿海,邱荣祖,胡喜生,YE Li-min,ZHOU Yan-hai,QIU Rong-zu,HU Xi-sheng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对大庆湖泊湿地水质的影响 胡远东,王春玲,魏韩冰,达良俊,HU Yuan-dong,WANG Chun-ling,WEI Han-bing,DA Liang-j un
一株产脂肪酶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徐新磊,秦雯娜,杨永帅,邵亚慧,来玉红,蔡鹏泽,郭立忠,卢伟东,XU Xin-lei,QIN Wen-na,YANG Yong-shuai,SHAO Ya-hui,LAI Yu-hong,CAI Peng-ze,GUO Lizhong,LU We-idong
泸州老窖不同窖龄窖泥中己酸菌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 杨菁瑾,唐雪,杨先超,刘汉军,唐玉明,陈强,YANG Jing-j in,TANG Xue,YANG Xian-chao,LIU Han-j un,TANG Yu-ming,CHEN Qiang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投稿:水分胁迫对草莓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以草莓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草莓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生理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草莓,水分胁迫,生理特性
土壤水分胁迫及由此引起的体内水分亏缺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因素中占首位[1]。同时,水分胁迫对植物产生的影响以及植物对此所产生的反应与适应是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所以,无论从农业发展或是植物生理学理论的发展来说,对植物水分胁迫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MaxEnt模型的谷实夜蛾在中国潜在分布预测————作者:王凤改;胡婧媛;赵金鹏;
摘要:【目的】谷实夜蛾Helicoverpa zea(Boddie)是美洲地区重要的多食性害虫,影响超过100多种寄主植物,为了早期预警其对中国的潜在入侵区域和扩散方向,指导相关部门或人员实施科学的防控策略。【方法】研究利用3 475条谷实夜蛾在全球的分布数据和19个生物学气候变量,结合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预测了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其潜在的地理分布。【结果...
小麦农家种笨蚰子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分子鉴定及其潜在育种应用价值评价————作者:邓梅;管方念;龙黎;张潇月;高梦茹;李豪;魏育明;蒋云峰;陈国跃;
摘要:【目的】前期研究表明,中国小麦农家种笨蚰子麦具有早熟、有效多分蘖、成熟期落黄好、灌浆快等特性,且对当前我国流行的主要条锈菌生理小种及致病类群具有稳定的成株期抗性,是可供小麦产量及条锈病抗性育种利用的优异种质。因此,发掘其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并解析抗性基因与产量改良协同效应,为有效利用来自笨蚰子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基因提供技术方案。【方法】以成株期高抗小麦条锈病农家种笨蚰子麦为抗病亲本和感病亲本Avo...
外源蔗糖对无花果花色苷含量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作者:周雨巍;向丹;曾维皓;刑尹源;刘月蓉;张小艾;汪志辉;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不同蔗糖对无花果花色苷积累及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无花果果实着色调控提供依据。【方法】以无花果品种‘玛斯义陶芬’果实为试验材料,于无花果浅绿期(坐果35 d),分别喷施100 mol/L蔗糖、150 mol/L蔗糖、200 mol/L蔗糖,以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无花果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以及对花色苷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结果】蔗糖溶液处理显著提高‘...
嵌入视角下绿色农产品网络消费空间重构的机制与路径————作者:徐晓鹏;刘慢慢;
摘要:【目的】探究绿色农产品网络消费空间重构的机制,推进绿色农产品网络消费空间重构。【方法】基于嵌入理论,以北京M市民农园为例研究绿色农产品网络消费空间重构的机制与路径。【结果】技术嵌入通过信息透明和情感互动能够促进人际信任建立;结构嵌入通过节点强化和关系优化能够促进圈子信任形成;认知嵌入通过价值内化和价值共鸣能够培养消费者认知信任;制度嵌入通过规则完备、角色可靠和程序规范能够促进制度信任构建。【结论】...
生态盈余视角下农村居民可持续食物消费与政策研究————作者:祁慧博;季鹏;
摘要:【目的】探究兼顾营养与生态的农村居民可持续食物消费及其生态盈余问题。【方法】以1998—2021年浙江、四川及内蒙古为例,通过模拟优化得出满足人体与环境双健康的膳食结构,并分析生态盈余变化。【结果】研究期内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日臻多元,但仍有改善空间。优化后的年人均可持续食物消费总量高于2021年各省实际摄入量,由此产生的生态盈余出现于2013年,但难以协同降低。【结论】食物消费结构优化可实现饮食习惯...
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解析白化茶树‘千江月’不同叶色期主要滋味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作者:马关柳;林开勤;魏杰;赵许朋;陈智雄;鄢东海;刘声传;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叶色期白化茶树主要滋味物质合成的转录调控机制,为白化茶树种质资源的选育和研发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绿茶树品系‘贵绿’(‘GT’)为对照,在白化茶树品种‘千江月’(‘QJY’)的白化前期、白化期、返绿期,结合代谢组和转录组数据,分析其主要滋味物质代谢差异及其合成途径酶基因表达差异,构建这些代谢物合成的转录因子(TF)调控网络。【结果】‘QJY’和‘GT’新梢共鉴定出3 287个...
长江流域旱地多熟种植模式气候资源利用比较研究————作者:李晶晶;梁冰;蒲甜;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杨文钰;王小春;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长江流域不同熟制、种植模式资源生产效率和产量,明确不同区域多熟种植模式增产增效效益。【方法】在长江上游(四川、湖北),长江中游(湖南、江西)和长江下游(江苏)分别设置不同的种植模式。【结果】多年试验结果表明,四川试验点三熟模式“小麦/春玉米/夏大豆”的光能、温度、降水的生产效率较两熟“小麦-夏玉米”分别提高12.7%、12.7%、11.7%。湖北试验点三熟模式“马铃薯/春玉米/夏大...
青海东部农业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土壤改良效果评价————作者:于嘉文;宋明丹;韩梅;李正鹏;
摘要:【目的】开展青海东部盐碱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改良效果评价,对于改善盐碱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盐碱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燕麦、油菜、蚕豆、毛叶苕子、玉米、甜高粱6种作物在重度盐碱化土壤(全盐含量8.30 g/kg)中的生长、盐分吸收特征和根际土壤盐碱特征,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对盐碱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毛叶苕子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26 ...
油菜BnMPK5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渍害胁迫下的功能分析————作者:余霆杰;郑倩倩;龚容;彭浈;林子冰;张毅;柴靓;李婷;
摘要:【目的】挖掘调控油菜渍害胁迫应答的关键基因,解析BnMPK5在耐渍性形成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转录组分析鉴定拟南芥中淹水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在油菜中双11材料中验证其同源基因在渍害胁迫中的响应,克隆关键调控基因BnMPK5,分析该基因在渍害胁迫下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在油菜中鉴定到2个AtMPK5同源基因Bn09MPK5和BnC09MPK5,其中,BnC09MPK5在渍害胁迫下表达量持续...
青藏高原不同生境土壤对光稃茅香根茎叶及分株性状的影响————作者:蔡宗程;吕亮雨;刘青青;李发毅;保善存;韩燕;沈成姬;施建军;
摘要:【目的】揭示植物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生态适应机制。【方法】以三江源区5种不同土壤生境光稃茅香为研究对象,分析生境间土壤因子变异特征和生境间光稃茅香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表型性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湿生生境下光稃茅香株高、鲜质量、生殖枝等表型性状显著优于旱生生境。10个植物表型性状中,共有17对指标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除根系深度、地下部鲜质量、种形指数与其他间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其余7个性状...
基于线粒体DNA ND6基因序列分析巨魾群体遗传多态性————作者:杜民;牛宝珍;施来凤;雷美榕;普文华;彭跃颖;张志仙;周甜;古金华;
摘要:【目的】旨在研究巨魾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云南省3条水系(元江、怒江、澜沧江)5个种群共60尾巨魾为研究对象,选取线粒体ND6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巨魾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巨魾线粒体ND6基因序列全长525 bp,60条序列获得41种单倍型;41种单倍型序列中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40.0%、13.7%、34.8%、11.5%,A+T含量为53.7%,C+G...
春尺蠖AcinTre2基因的鉴定、时空与逆境胁迫下的表达————作者:陈龙;李东伟;朱圣杰;郝水源;赵嘉庆;崔阔澍;
摘要:【目的】旨在明确春尺蠖海藻糖酶基因AcinTre2的分子特征、系统进化及时空与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进而探究该基因在春尺蠖生长发育及在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前期所测春尺蠖蛹转录组数据,获取AcinTre2基因序列信息,采用qPCR技术检测AcinTre2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组织与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春尺蠖AcinTre2基因完整CDS序列全长为1 920 bp,编码639个氨基酸...
金沙江软刺裸裂尻鱼繁殖特性研究————作者:严太明;蒲勇;胡佳祥;陈琪琪;高阔;郑利;焦圆圆;熊金鑫;赖柏霖;唐子婷;何智;
摘要:【目的】探究金沙江软刺裸裂尻鱼繁殖特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22年7月在金沙江干支流和雅砻江干支流共收集软刺裸裂尻鱼样本(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677尾,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技术、耳石日轮技术和生长推算等方法对其繁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繁殖季节达到性成熟个体雌雄可以利用臀鳍倒钩进行区分,雄性臀鳍和躯干存在珠星;雌雄性比为1.36∶1,与1∶1存在显著性差异...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细根生物量年际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作者:付志高;肖以华;许涵;王焱;贲春丽;陈洁;史欣;
摘要:[目的]细根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中碳的分配和养分循环至关重要,了解影响细根生物量累积的环境因素对理解森林演替、养分循环和地下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通过原位监测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细根生物量、土壤生物(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非生物(有机碳、总氮、总磷、可溶性碳、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pH、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以及气象(大气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等要素连续10年数据,探究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和细根...
一株高致病性棘胸蛙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感染后脾的超微病理损伤————作者:任思宇;吴春艳;刘震坤;杨延辉;李新善;
摘要:【目的】了解棘胸蛙源嗜水气单胞菌SZW-003菌株的全基因组学特征,明确感染后棘胸蛙脾脏的超微病理损伤,为嗜水气单胞菌的病原学研究及病害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提取SZW-003菌株全基因组DNA构建文库后测序,组装后进行注释分析,结合动态超微病理观察感染后棘胸蛙脾脏的损伤。【结果】SZW-003菌株具备β溶血特性,全基因组总长度为4 925 442 bp,GC含量为60.64%,编码基因数量为...
急性低氧胁迫对大口黑鲈甘油三酯代谢的影响————作者:刘浩;赵浩惟;连文强;颜浩骁;刘巧;赵柳兰;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低氧胁迫对大口黑鲈TG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3个处理组[DO:(7.0±0.15)mg/L、(3.5±0.12)mg/L、(1.2±0.2)mg/L)]和6个采样时间点(0、4、8、12、24 h和复氧12 h),测定急性低氧胁迫后大口黑鲈肝脏、心脏、脑和肠系膜4种组织中与TG(甘油三酯)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TG(甘油三酯)、FFA(游离脂肪酸)、LPS(脂肪酶)及LPL(脂...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皮肤组织结构观察————作者:何早;马英;刘洪李;黄小丽;
摘要:【目的】明确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皮肤组织学特点,为鱼类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石蜡切片和H&E、AB-PAS及Masson染色,观察大口黑鲈全身皮肤组织结构。【结果】大口黑鲈各部位皮肤均由表皮和真皮组成,部分区域还包括皮下组织层,不同部位皮肤各层厚度稍有差异。眼眶和中腹皮肤较厚,下颌及鳃盖后缘较薄。表皮中的黏液细胞以Ⅲ型和Ⅳ型为主,中腹分布较...
雅砻江软刺裸裂尻鱼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差异研究————作者:严太明;蒲勇;胡佳祥;高阔;熊金鑫;赖柏霖;田琴瑶;徐帅;唐子婷;何智;
摘要:【目的】探究软刺裸裂尻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方法】对采集自雅砻江4个河段的92尾软刺裸裂尻鱼标本进行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对比分析,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比较其形态差异。【结果】可数性状中雅江群体第一鳃弓内侧鳃耙数显著低于其他3个群体;雅江与甘孜和炉霍群体间的差异性状数量最多(12个),主要体现在D3、D7、D22、D28、D36等鱼体垂直轴向的显著差异性状,德格和甘孜群体间的差异性状数量最少...
四川省主要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群体的形态学特征分析————作者:邓常雯;任莹莹;杨世勇;邵乌云塔娜;杨竣淇;李云坤;杜小刚;冷大勇;冯本伟;张凯;武佳韵;
摘要:【目的】明晰四川省主要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学差异,为鉴定其种质特性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来自四川省6个主要养殖基地的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学数据并进行多元分析,并与来源于湖北潜江和监利原产区的2个群体进行比较。【结果】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5.229%,其较大载荷集中在大螯长、掌节长、第二步足长、第五步足长和尾肢宽等附肢及尾肢相关形态学特征。判别函数的综合判别分析准确率为68.8%。聚类...
金鱼晶状缝碘泡虫病的组织病理观察和病原鉴定————作者:周佳文;杨磊;陈德芳;唐鹏;陈宗涛;李子翊;
摘要:【目的】四川某养殖场的患病金鱼肌肉隆起甚至皮肤破溃,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为明确病因开展了本研究。【方法】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寄生虫形态观察和PCR鉴定进行诊断。【结果】大体病理观察发现病鱼主要症状为背鳍前方肌肉隆起形成驼峰样病灶,病程后期病灶破裂形成溃疡;组织学检查发现背部肌肉组织的损伤最为严重,病灶内大量肌细胞变性坏死被寄生虫孢子所替代;形态学观察可见寄生虫壳面观呈椭圆形、缝面观呈梨形,大小为(1...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江西农业科技》
- 国家级《农经》
- 省级《水禽世界》
- 省级《江西水产科技》
- 北大核心《极地研究》
- 省级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 北大核心林业工程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热带地理》
- 省级《花木盆景》
- 国家级《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省级新农村黑龙江
- 国家级《中国林业经济》
- 省级《今日畜牧兽医》
- 北大核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国家级《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 国家级《农学学报》
- 国家级《特产研究》
- 省级上海茶叶
- 省级《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省级安徽林业科技
- 国家级基层农技推广
- 国家级《中国花卉园艺》
- 省级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 省级山东农业杂志
- 北大核心《四川动物》
- 省级《江苏农村经济》
- 省级《现代农业装备》
- 省级《南方农机》
- 国家级《林业建设》
- 省级内蒙古林业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