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808/S
国际标准刊号:1001-7283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查看作物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种子》农业工程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核心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作物杂志》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CEPS中文电子期刊和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因此,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以上系统。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纳入以上系统,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作物杂志》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业科学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农作物科研成果、科技论文、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文章。

  《作物杂志》的读者群为农业科研单位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各级农技推广人员、各级种子公司、农民及与农业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辟有专题综述、研究简报、品种与种子生产、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国外农业、果蔬园艺、栽培技术、种植制度、品种信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农产品未准入转基因成分“低水平混杂”的概念、成因及对策 谢传晓,李新海,张世煌,Xie Chuanxiao,Li Xinhai,Zhang Shihuang

  水稻对低氧环境的适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赵霞,杜朝云,徐春梅,杨华伟,吕泽林,章秀福,Zhao Xia,Du Chaoyun,Xu ChunMei,Yang Huawei,Lü Zelin,Zhang Xiufu

  玉米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李秀坤,刘昌林,周羽,雍洪军,张德贵,翁建峰,王振华,Li Xiukun,Liu Changlin,Zhou Yu,Yong Hongjun,Zhang Degui,Weng Jianfeng,Wang Zhenhua

  我国花生抗青枯病和黄曲霉病种质鉴定与利用研究进展 曾细华,程春明,胡金和,Zeng Xihua,Cheng Chunming,Hu Jinhe

  低温胁迫下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姜籽竹,朱恒光,张倩,宋北光,孟丽君,杨德光,Jiang Zizhu,Zhu Hengguang,Zhang Qian,Song Beiguang,Meng Lijun,Yang Deguang

  河北省豆科绿肥作物种质资源相关共生根瘤菌资源的研究 刘晓云,孙新新,刘昱,鲍雪银,刘忠宽,曹卫东,樊爱萍,Liu Xiaoyun,Sun Xinxin,Liu Yu,Bao Xueyin,Liu Zhongkuan,Cao Weidong,Fan Aiping

  芝麻繁育特性研究Ⅱ:异花传粉媒介的确定 孙建,魏星,乐美旺,周红英,饶月亮,颜廷献,颜小文,Sun Jian,Wei Xing,Le Meiwang,Zhou Hongying,Rao Yueliang,Yan Tingxian,Yan Xiaowen

  湖南省油菜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李宏军,杨鸿,朱传霞,胡金荣,薛高尚,黄琳,朱俊子,罗晓玲,张洋

  黄瓜ABC转运蛋白基因(abca19)的克隆及其对农药霜霉威胁迫的响应 吴鹏,郭茜茜,武涛,秦智伟,Wu Peng,Guo Qianqian,Wu Tao,Qin Zhiwei

  爆裂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方法的研究 姜龙,王薪淇,李向永,景桂昕,赵仁贵,Jiang Long,Wang Xinqi,Li Xiangyong,Jing Guixin,Zhao Rengui

  安徽林业科技论文发表:普洛马林和刻芽处理对2年生樱桃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摘要:以2年生樱桃幼树(9-19/马哈利)为试材,研究了普洛马林和刻芽等处理对樱桃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比较,采取涂普洛马林、刻芽+涂普洛马林和刻芽三种措施均能显著促进樱桃幼树萌芽抽枝。其中,刻芽+涂药处理相对于仅刻芽和涂药处理,更有利于促进中心领导干萌生较多的侧生枝,不仅萌发的新梢数量多(28条),单株叶片数量也最多(818个),且分枝高度合理(60~140 cm),各方位的分枝数目接近1∶1∶1∶1,树体结构匀称、合理。

  关键词:樱桃幼树,普洛马林,刻芽,分枝

  促进幼树分生恰当数量的有效枝条是缩短果树童期的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缩短果树整形周期的一项有效措施[1~3]。细长纺锤形是甜樱桃密植栽培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树形,该树形中心干上着生长势相近的25个左右侧生分枝。细长纺锤形整形要突出一个“瘦”字,即树冠要瘦长,这样更适合樱桃的密植栽培。为了保持树冠瘦长,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促使中心领导干上萌发更多的侧生枝,即未来的主枝或结果母枝。

  作物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播后镇压对谷子出苗率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作者:司卓越;王媛;王泽山;李晓瑞;原向阳;

摘要:为筛选谷子播后镇压的最佳时间及强度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4个镇压时间(播后0d [A1]、播后1d [A2]、播后2d [A3]以及播后3d [A4])与5个镇压强度(0 kg/cm2[T0]、0.25 kg/cm2[T1]、0.50 kg/cm2[T2]、0.75 kg/cm2[T3]和1.0...

铵、硝营养条件下不同酸碱度对水稻苗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作者:陆楚盛;赖嘉俊;唐偲;梁开明;覃元钰;钟旭华;潘俊峰;刘彦卓;胡香玉;胡锐;李妹娟;王昕钰;尹媛红;叶群欢;沈宏;傅友强;

摘要:为探究不同氮形态条件下不同酸碱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本文以“广恢751”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式,设置了五个酸碱度梯度(pH=3.5,4.5,5.5,6.5和7.5),研究其对铵、硝营养条件下水稻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铵态氮条件下,pH=6.5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高,与pH=3.5处理相比,其地上部和整株生物量分别增加了146.6%和142.5%;株高和最...

基于农艺性状对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综合评价————作者:俞华先;安汝东;桃联安;郎荣斌;边芯;张钰;刘新龙;刘家勇;赵丽萍;刘洪博;张革民;张保青;

摘要:以24份大茎野生种与南涧果蔗的正反交后代为材料,对其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一植期试验中不同种质材料间各农艺性状存在差异,同一种质材料在不同植期的试验中各农艺性状指标也存在差异。不同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17%~43.37%,其中糖产量和蔗茎产量的变异最大分别为43.37%和42.20%,变异明显且丰富,株高的变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蔗茎产量和糖产量分...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豫北小黑麦草产量、品质和青贮发酵质量的影响————作者:桑瑞娟;董春阳;张红妹;何云;孙浩;刘伯帅;朱晓艳;马森;李德锋;

摘要:为确定豫北地区小黑麦优质高产、适宜青贮的刈割期,以2个小黑麦品种优能、雷神为试验材料,设置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4个刈割期,测定各刈割期的干物质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从抽穗期到乳熟期,干物质产量逐渐升高,2个品种均于乳熟期达到最高,分别为15.64和16.67 t/hm2;随刈割期推迟,含水量、粗蛋白、粗灰分含量逐渐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

茶树秋季打顶封园模式对春茶新梢内源激素与茶叶氨基酸组分的影响————作者:向芬;宁静;刘红艳;戴翠婷;王俊华;李健权;李维;

摘要:为探讨封园之前茶树合理的留养方式,以‘保靖黄金茶1号’为供试材料,秋季设置不打顶、打顶封园两个处理,于春季萌芽期,芽头期,一芽一叶期采集样品,测定其激素含量,并对一芽一叶期的氨基酸组分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激素含量与主要氨基酸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封园处理茶树的发芽密度、百芽重、产量都较不打顶处理显著增加,三个时期的内源激素测定表明打顶处理主要影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生长素、...

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宁春6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作者:樊明;李红霞;王轲;唐华丽;杨乐;李前荣;叶兴国;张双喜;

摘要:宁春66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以宁春50号为母本与含有簇毛麦中高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春小麦品系CB037为父本进行杂交,选择含有Pm21基因(或表现白粉病抗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目标单株与宁春50号回交5次,通过对稳定自交后代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等,经系统选育获得了含有Pm21基因且田间...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和有效性分析————作者:王云江;王玉莹;刘畅;敬雪妍;羊辰;孙彩霞;王春平;

摘要:为探究不同环境不同品种的最佳施氮量,为提升小麦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提供科学依据,以15CA73、济麦22、中麦255和中麦578为材料,在安阳、合肥、潍坊和聊城四个环境下,设置不施氮(N0)、基施纯氮45 kg/hm2+拔节期追施纯氮45 kg/hm2(N45+45)、基施纯氮90 kg/hm2

山东省审定的彩色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及其改良方向研究————作者:马强;李延坤;王桂娥;文婷婷;张天雨;田纪春;王延训;

摘要:彩色小麦品种具有天然的特殊营养成分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对于提高种植农户收益、促进人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近5年山东省审定的20个彩色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分析对审定品种指标中的6个农艺性状和6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与山东省同期审定的高产组和强筋组品种同类指标比较,提出彩色小麦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改良方向。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方面,彩色小麦生育期、株高、亩穗数、穗粒数、千...

河套灌区杭锦后旗间套作种植生产现状及限制因素分析————作者:侯岳;宋涛;徐俊平;李杰;赵强;李春杰;陈范骏;

摘要:为明确河套灌区间套作种植生产现状及限制因素,本研究选择种植业在河套灌区具有代表性的杭锦后旗为研究区域开展调研。基于杭锦后旗8个乡镇24个行政村,共收集503份有效调研问卷,结果表明杭锦后旗较为广泛种植的间套作体系分别有小麦/玉米、小麦/向日葵、西瓜/向日葵套作和玉米||大豆间作(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的间套作),其中小麦/玉米、小麦/向日葵套作分布最多,分别占42.5%、23.5%,均能明显提高...

不同蔗区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壮糖6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作者:罗亚伟;农永前;苏治友;阳太亿;杨翠芳;刘丽敏;陆衫羽;苏树权;周珊;高轶静;

摘要:了解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壮糖6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为生产上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在南宁隆安蔗区和崇左江州蔗区进行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A)为施肥,设高肥A1(42%复合肥3750 kg/hm2)、中肥A2(42%复合肥2250 kg/hm2)和低肥A3(42%复合肥1125 kg/hm

玉米病原菌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风险评估————作者:郑晓娟;孙华;郭宁;刘树森;张海剑;马红霞;石洁;

摘要: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过程中,为明确玉米主要病原菌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致病力以及潜在风险。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非共发性病原菌至大豆根部并观察其症状,鉴定病原菌对大豆根腐病的侵染级别,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过程中引起玉米弯孢叶斑病的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引起玉米小斑病的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和引起玉米大斑病的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

免疫诱抗剂ZNC对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及生理适应性的影响————作者:郭龙玉;高欣梅;福英;张明伟;王莹;李乌日吉木斯;乌日力格;王英杰;王靖宇;杨凤婷;谷艳茹;全宇;

摘要:内文探讨免疫诱抗剂ZNC对燕麦幼苗生长发育和耐盐碱性的影响,为燕麦耐盐碱性研究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白燕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200 mmol/L的盐碱胁迫条件下(NaCl:NaHCO3=1:1),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ZNC对株高、茎粗、生物量等生长特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盐碱胁迫对照相比,在...

抗旱性藜麦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作者:高艳梅;冯鹏睿;陈薇薇;张萌;张永清;

摘要:为研究抗旱性藜麦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选取了2个强抗旱型藜麦品种,陇藜1号(LL1)和新育种品系LQ18作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环境。试验设置正常灌水(CK)、轻度干旱胁迫(5% PEG-6000)和重度干旱胁迫(20% PEG-6000)3个处理,考察了藜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株高、叶面积、根长,地上及地下部干重,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

强冬性冬油菜的抗裂角性初步筛选与相关性状分析————作者:马愿强;刘丽君;马骊;徐新宇;张亚宏;王娟;蒲媛媛;王旺田;杨刚;武军艳;

摘要:为初步筛选出适宜甘肃省种植的高抗裂角冬油菜品种,推动油菜机械化收获,提高油菜产量,本试验选用随机碰撞法对43份冬油菜品系进行抗裂角性状的鉴定,并结合相关农艺性状对鉴定结果进行系统聚类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显示,43份材料被分为四大类,第一类群抗裂角指数(SRI)平均值为0.861,表现为中抗;第二类群SRI平均值为0.958,表现为高抗;第三类群SRI平均值为0.722,表现为低抗;第四类群SRI...

抗列当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经葵1408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作者:马军;张祥雷;安呈洁;杨学文;张博琳;张武;王鹏冬;

摘要:为探究抗列当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经葵1408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密码子偏好性,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其全基因组数据,对其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和注释,筛选出50条CDS(coding sequences)用于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显示,经葵1408的叶绿体基因组总长151 100 bp,包含一对IR区(inverted repeat)、一个LSC区(large single-copy region...

亚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高凤云;伊六喜;周宇;斯琴巴特尔;何瑞超;贾霄云;

摘要:为丰富亚麻种质资源,了解资源遗传背景,选育优质亚麻新品种。本试验利用形态标记和分子标记(SSR)对387份亚麻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及6个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群体结构分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0~2.08,变异系数在6.30%~1691.12%之间。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83~2.08之间,变异系数在0.07%~1.8%之间。试验共扩增出365个SS...

浙江省荞麦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作者:赵玲玲;李桂芳;程楚;郑铭洁;胡敏;朱剑锋;沈阿衣;沈阿呷;王俊珍;邵美红;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浙江省种植的荞麦品种及适宜的种植海拔高度和播种时期,2023年引进4个苦荞品种和4个甜荞品种在不同地点进行不同播期的比较试验,研究荞麦的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和晚播有利于荞麦产量的提高;苦荞品种中苦3号株高较低,各性状适中,平均产量最高,适宜大面积种植;甜荞品种中荞21号产量高,且为红花荞麦,可作为观赏和粮食兼用型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作物杂志》征稿简则

摘要:<正>1.来稿内容来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指导性;数据真实可靠,文字精练,逻辑清晰。研究报告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4个部分,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不超过3级,如:1、1.1、1.1.1,……。首页需注明资助的基金项目及其编号、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研究方向和联系方式。为便于审改和编辑,来稿请采用Word格式。采编平台网址:http://zwzz.cbpt.cnki....

烟后套作玉米对作物生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作者:刘弟;宋来贵;田临卿;李志刚;马俊美;李作森;年夫照;焦健;邓小鹏;

摘要:为筛选出适于烟后套作的鲜食玉米品种,以大谷京糯八号、石白糯1号、雅糯69、金糯1805、彩甜糯6号共5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和分析,初步确定鲜食玉米品种石白糯1号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生育期较短,适于烟后套作。选择红花大金元烤烟下二棚烟叶采烤结束后套作鲜食玉米石白糯1号,分析烟后套作对烟叶产质量、土壤养分及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相比,烤烟生...

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红根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作者:韦春兰;王满莲;唐辉;刘宝玉;张秀姣;李虹;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红根草生长、生物量分配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密度水平:高密度(666 666株/hm2),中密度(200 000株/hm2)和低密度(95 238株/hm2);各密度设3个施肥水平:不施氮,低氮(22.5 g/m2)和高氮(45.0 g/m2)。结...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作物杂志》作物生产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4475.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