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2-1347/S
国际标准刊号:1672-2043
主办单位: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查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杂交水稻》作物生产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兽医科学》兽医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类科技期刊,曾用名为《农业环境保护》,创刊于1982年3月,于2003年改为现刊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为月刊,大16开,224页,每本定价40.00元,全年定价480.0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征订,邮发代号6-64。

  该刊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快报、学术争鸣。

  【读者对象】

  从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林业科学、生态学、医学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和院校师生。

  【刊物荣誉】

  本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年以来一直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2006年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科技精品期刊。本刊2003年起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等7家数据库收录,从2004年起连续列入《化学文摘》引文频次最高的1000种期刊表,自2007年起进入《化学文摘》的核心刊源。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目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列入中国自然科学期刊显示度排名前100位;入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本刊2003年起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等7家数据库收录,连续列入2005年、2006年《化学文摘》引文频次最高的1000种期刊表。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污染生态、土壤污染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与水污染治理、农药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分析方法、专论与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农业土壤耕作大气颗粒物排放研究进展 陈卫卫,CHEN Wei-wei

  H2O2介导的Fenton反应对砷镉污染下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黎俏文,秦俊豪,陈桂葵,黎华寿,LI Qiao-wen,QIN Jun-hao,CHEN Gui-kui,LI Hua-shou

  甲醛胁迫下蚕豆保卫细胞中过氧化氢的积累及其对气孔导度和开度的影响 孙慧群,周升恩,吴怀胜,李昆志,李斌,陈丽梅,SUN Hui-qun,ZHOU Sheng-en,WU Huai-sheng,LI Kun-zhi,LI Bin,CHEN Li-mei

  外源抗坏血酸对番茄自毒作用的缓解效应 马彦霞,张玉鑫,胡琳莉,吕剑,郁继华,王晓巍,MA Yan-xia,ZHANG Yu-xin,HU Lin-li,L Jian,YU Ji-hua,WANG Xiao-wei

  太湖鱼体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及风险评估 张聪,宋超,裘丽萍,胡庚东,陈家长,ZHANG Cong,SONG Chao,QIU Li-ping,HU Geng-dong,CHEN Jia-zhang

  新书推介

  水体Cu2+对三疣梭子蟹主要组织ROS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王丽,韩艳楠,金珊,赵青松,陈寅儿,王春琳,WANG Li,HAN Yan-nan,JIN Shan,Zhao Qing-song,CHEN Yin-er,WANG Chun-lin

  陕西某铅锌冶炼厂区及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理论与实践 李荣华,沈锋,李晓龙,张增强,王姣,LI Rong-hua,SHEN Feng,LI Xiao-long,ZHANG Zeng-qiang,WANG Jiao

  污泥生物炭基堆肥对锰污染土壤性质及其修复的影响 张翔,余真,张耿崚,汪印,ZHANG Xiang,YU Zhen,CHANG Ken-lin,WANG Yin

  农艺师论文范文:蓝莓外植体消毒的几种方法对比研究

  摘要:通过对比不同种类消毒剂、不同消毒时间对蓝莓茎段消毒效果,以筛选出最适合蓝莓消毒的方法,结果表明,最适合蓝莓外植体消毒的方法:0.1%HgCl2浸泡9min。本研究结果将为蓝莓外植体消毒提供借鉴。

  关键词:蓝莓,外植体,消毒

  蓝莓,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蓝莓果实中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很高(杨红澎,2010),能使心血管的功能有所改善,积累的胆固醇的量有所下降。一些专家学者为了产业化快速培育蓝莓种苗,已经开展了对其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刘太林,201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作者:孟顺龙;李鸣霄;陈曦;裘丽萍;徐慧敏;宋超;李丹丹;范立民;

摘要: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产生与积累,同时耐药细菌群体在水环境中不断迁移、扩散和增殖,进一步加剧了水域生态风险,其潜...

球磨处理对天然碱性矿物微观结构及镉吸附性能的影响————作者:项淑婷;杨潇;刘思言;张有军;王德宁;从辉;李绍健;阎秀兰;

摘要:为强化天然海泡石对镉的吸附性能,本实验以河北省某天然海泡石矿区原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法球磨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并综合利用多种表征技术,系统探究了不同球磨速度(BM1:300 r·min-1、BM2:450 r·min-1、BM3:600 r·min-1、BM4:750 r·min-1)对天然碱性矿物微观结构及镉...

农田土壤中全氟化合物的迁移转化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郭羽彤;牛世欣;吕宏虹;唐景春;

摘要:本文综述了农田土壤中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的迁移转化以及固定化/稳定化、电化学氧化、植物/微生物修复、土壤淋洗等控制技术,并对这些技术方法的关键影响因素、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和总结。然而,PFAS的复杂性以及它们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各种技术对农田土壤结构、肥力和作物生长、毒性的影响使得PFAS在农田土壤...

低密度聚乙烯微塑料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作者:靳一丹;周颖;简永旗;王欣妤;王秀秀;陈有超;蔡延江;

摘要:为探究不同质量分数微塑料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土壤酶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通过设置空心菜-青菜-苋菜3种蔬菜的轮作盆栽试验,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低密度聚乙烯微塑料(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MPs)(0、0.2%、5%和10%),分析受微塑料污染后土壤团聚体分布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并探讨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不同质量分数LDPE ...

稻田-虾塘循环模式对其水质及水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作者:孙超;屈忠义;余鑫瑞;王钰;任恩良;李卫平;

摘要:为阐明盐碱条件下稻田-虾塘循环模式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与水体微生物群落的特点,2023年6月4日至9月20日采集稻田-虾塘循环模式与对虾单养模式池塘的水体,对池塘水质及水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循环塘水中总氮(TN)、氨态氮(NH+ 4-N)、硝酸盐氮(NO- 3-N)、亚硝酸盐氮(NO- 2-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平均质量浓度较对照塘分别降...

山东省典型金矿区土壤重金属定量源解析及空间预测————作者:赵炜;张丽霞;王集宁;孔祥意;吕建树;

摘要:为探究金矿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本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和招远市的金矿密集地带为研究区域,系统开展表层土壤样品采集及重金属分析测试,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和最大似然主成分分析-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并计算两种受体模型的平均源贡献率,应用随机森林实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显示:As、Cr、Ni和Zn主要为自然源,平均源贡献率分别为64.29%、72.31...

酞酸酯(PAEs)高、低积累水稻品种根系吸收PAEs的动力学差异————作者:肖佩云;陈雪雪;赵海明;莫测辉;向垒;李彦文;蔡全英;

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种水稻根系吸收酞酸酯(PAEs)动力学差异,采用3种PAEs化合物、设置不同浓度进行水稻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PAEs的吸收积累差异。结果表明,PAEs高、低累积水稻品种根系对PAEs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可分为快速(0-2 h)和慢速吸收(4~36 h)2个阶段,以主动吸收为主;高PAEs累积品种培杂泰丰的根系对PAEs的吸收能力比低PAEs积累品种丰优丝苗的强。水稻根系对...

土壤和水环境全氟及多氟化合物预测无效应浓度推导及生态风险评估————作者:武子豪;丁泽聪;吴礼滨;易皓;王丽;洪伟;张晓园;曾子龙;崔恺;

摘要: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s)因其环境持久性与生物累积性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建立了13种PFASs的生态毒理学数据库,并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评估因子法(AF)及相平衡分配法推导PFASs在水环境与土壤中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从而开展危害评估。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PFASs在我国土壤和水环境中浓度均低于其PNEC值,无不合理生态风险;但PFASs替代品6:...

基于集成学习预测稻米镉的可解释性分析————作者:董泽馨;安毅;董琪;张晨晨;孙思佳;

摘要:本研究针对我国南方稻米主产省,采集涵盖土壤-稻米系统的303组配对样本,为解决传统方法在大尺度异质数据中的泛化瓶颈,提出“多尺度特征工程-混合评估策略-可解释性验证”的创新框架:首先基于方差过滤与递归特征消除(RFE)筛选出8项核心指标;其次,采用极端梯度提升(XGB)算法,并对比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等模型的分类性能;最后,引入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

秸秆及其炭化还田对北方稻田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其固碳、供养能力的促进作用与机制————作者:顾闻琦;孙媛媛;吴迪;孙雯;王欣;刘子凡;王文佳;张伟明;陈温福;

摘要:为明确秸秆及其炭化还田对北方稻田土壤团聚体形成、稳定性及其固碳、供养能力的影响。采用大田长期定位试验方法,设置常规施肥(CF),秸秆还田(RS)、秸秆炭化还田(生物炭RB、炭基肥BF)处理,研究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其养分、有机碳组分和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等变化,明确秸秆及其炭化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固碳、供养能力的影响,揭示其调控团聚体形成及稳定性的主要因子及路径。结果表明,秸秆及其炭化还田可显著提高土...

生物电流对可降解地膜释放有机质光谱特征的影响————作者:杨品品;魏晓贺;石昌文;张晓林;李晓晶;

摘要:为了研究生物电流强化降解可生物降解塑料地膜(Biodegradable mulching films, BDMs)过程中对可溶性有机质(DOM)的影响,并明确生物电流对塑料降解源DOM释放过程的调控作用,对3种BDMs进行生物电流强化及光照老化降解实验。结果发现:加入不同地膜的微生物电化学系统(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MES)均能输出一定的电压,双色膜...

液相色谱-质谱法灵敏高效测定细菌内源多种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作者:赵文洁;陈昢圳;张艳伟;李少朋;

摘要:了开发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用于在定量检测细菌内源性低浓度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本研究通过液液萃取法提取细菌内源产生的AHLs,并优了化质谱和色谱条件,建立了一套具有良好线性关系、较小基质效应和较高回收率的检测体系。结果表明,7种AHLs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所有AHLs的r均大于0.99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8种AHLs的基质...

改性粉煤灰用于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作者:毛晓宇;常星岚;李进军;王润得;顾雅洁;孙科;奚爽;许嘉雨;

摘要:本实验以粉煤灰为原料,开发重金属吸附剂和钝化剂,用于水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先后用酸和碱对粉煤灰进行处理制备酸-碱灰、用碱对粉煤灰进行处理制备碱灰、从粉煤灰骨架结构中提取Al、Fe、Si组分后再进行缩合反应制备重构灰。改性粉煤灰具有显著增强的孔隙结构和更多的活性位点。与原粉煤灰相比,酸-碱灰和碱灰对水体中Cd的吸附去除效率和对土壤中Cd钝化效率显著提高。在Cd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培养...

不同微塑料浓度暴露下间作对大豆根系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作者:明春艳;何澍然;陈林康;李鑫伟;叶媛媛;宋世杰;龙光强;赵平;

摘要:为探究不同微塑料浓度暴露下,间作对大豆根系形态特征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间作缓解微塑料毒害效应的机理机制,本研究通过盆栽实验,设置4个微塑料浓度(0%、0.1%、1%、10%)和2种种植模式(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于播种30 d和60 d后对大豆的各生长指标、根系特性、养分累积吸收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微塑料相比,微塑料暴露显著增加了大豆总根长,但降低了根系平均直径和...

饼渣发酵液中DOM及其组分的时序演化特征————作者:卢静;杜超;姚锋先;高逢英;王宵君;邸欣月;

摘要:可溶性有机质(DOM)是饼渣发酵液的重要活性组分,但不同饼渣来源和发酵时间对DOM组分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菜籽饼、花生饼、芝麻饼为原料,系统分析发酵过程中基础营养成分、有机酸、氨基酸含量的时序变化特征,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EEM-PARAFAC)解析了DOM组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70 d发酵期内,三种饼渣发酵液均呈酸性,pH变化范围在4.21~5.97,EC变化范围在3...

纳米零价铁活化高碘酸盐去除水解尿液中磺胺嘧啶的机制————作者:张昊龙;方国东;戴竞;赵远;

摘要:为了探索抗生素污染物的高效降解技术,本文基于高碘酸盐高级氧化技术(PI-AOPs)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特点,研究了纳米零价铁(nZVI)活化PI对于水解尿液中典型抗生素磺胺嘧啶(SDZ)的处理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nZVI活化过硫酸盐(nZVI/PS),ZVI/PI对于SDZ的去除速率更快,可达0.09 h-1。尿液组分中HCO3-

新型植物源叶面阻控剂JS-01降低水稻镉积累的作用————作者:傅杰;陈浩;管益东;颜游生;周新祥;陆川;余向阳;石志琦;陈健;

摘要:为了探讨新型植物源叶面阻控剂(JS-01)对水稻镉(Cd)累积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通过在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常年稻米镉超标区域采用小区实验、大田实验及田间示范,测定水稻各器官中的Cd含量。结果表明:小区实验中(每处理小区30m2),与对照(喷施清水)相比,水稻根、茎、叶中的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3.96%~77.68%、38.20%~75.64%、33.74%~56.68%...

聚乙烯微粒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毒性效应————作者:潘一峰;刘晓洁;黄献培;赵海明;莫测辉;

摘要:为查明养殖环境中微塑料(MPs)对水产养殖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聚乙烯微粒(PE-MPs)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随PE-MPs的污染浓度增加,养殖水体总氮浓度逐渐上升,而pH值和盐度逐渐降低。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以细菌(99.98%)为主,以及少量噬菌体和真菌。PE-MPs污染显著改变了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Donghicola eburn...

生物炭和炭基肥施用对甜玉米地N2O排放及氮淋溶影响————作者:王炎培;张靖;姜文倩;朱俊毅;吴金水;沈健林;

摘要:以湖南长沙城郊甜玉米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田间定位试验,探讨了秸秆生物炭包括直接施用及制成炭基肥配合氮肥减量施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氮素淋溶的效果。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常规氮肥处理(CON)、减氮20%化肥+直接施用秸秆生物炭处理(BC)和减氮20%化肥+制成炭基肥施用处理(BF),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甜玉米季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测定了...

臭氧浓度升高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作者:王盛磊;尚博;何龙鑫;邵在胜;冯兆忠;

摘要:研究O3浓度升高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期实现科学施肥增产并减轻O3污染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危害。研究以杂交稻徽两优898与常规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基于开放式O3浓度增加系统(O3-FACE)设置两个O3浓度(A-O3:环境大气O3<...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445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