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杂交水稻》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对国内外公开发行、专门报道杂交水稻的技术类科技期刊。以广大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经营、推广和生产各个环节的人员,包括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种子生产和经营部门、推广部门及生产单位的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欢迎有关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繁殖制种、原种生产、种子营销、示范推广、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治、生理生态、生物技术、组合介绍等方面具一定水平、未公开发表的专题综述、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总结、高产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介绍以及学术活动与其它重要简讯等方面的稿件。
【报道内容】
主要宣传报道我国及国外杂交水稻研究,应用中的最新成果、进展、动态、技术经验和信息等,融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信息性为一体,是杂交水稻领域唯一的一份科技杂志,权威性高,发行面广,影响力大,针对性强,适合各级农业科研机构,种子部门及高校订阅。
【期刊荣誉】
《杂交水稻》杂志被评为湖南省一级期刊、优秀科技期刊、首届“十佳”科技期刊;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杂交水稻》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湖南省优秀科技期刊、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主要宣传报道我国及国外杂交水稻研究、应用中的最新成果、进展、动态、技术经验和信息等。辟有专题与综述、选育选配、栽培技术、繁殖制种、新组合、基础理论、国外动态和简讯等栏目。
【本刊宗旨】
促进杂交水稻的开拓研究与开发研究,使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杂志水稻科研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读者对象】
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生产和管理人员以及知识农民等。
【栏目设置】
辟有专题与综述、选育选配、栽培技术、繁殖制种、新组合、基础理论、国外动态和简讯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论湖南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和技术策略 肖国樱;陈芬;孟秋成;周浩;李锦江;于江辉;邓力华;翁绿水1-5+8
选育选配
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桃农1A的选育与应用 伍中胜;刘大锷;王建龙;郭明选;刘勇军;覃立群;高汉清;欧阳江南;黄新明6-8
籼型恢复系镇恢46的选育 李闯;曾生元;盛生兰;周义文;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龚红兵9-10
优质香稻三系不育系野香A的选育与应用 莫海玲;唐梅;孙富;罗敬昭;邓晶11-12+64
优质籼型香稻不育系Q香1A的选育 蒋刚;李贤勇;王楚桃;何永歆;朱子超;欧阳杰;黄乾龙;熊英13-14+17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新90的选育及应用 黄一飞;王美琴;曹新国;唐小马;胡锋;杨保昌;李贤胜;陈刚明;周建业;王振15-17
繁殖制种
优质三系不育系益51A双直播高产繁殖技术 梅凯华;周强;王欢;吕锐玲;张盛;蔡星星18-19
杂交糯稻辐糯优396高产制种技术 吴茂力;刘明海;马蓉;蒋涛20-21
杂交水稻新组合赣优810高产制种技术 程朝平;郑向华;卢礼斌;叶宁;杨德卫;叶新福22+70
立收谷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初探 张锋佳;欧阳爱辉;犹召;佘雪琴23-25
灾害性天气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缪文华;张玲;袁昌洪;朱阳林;汤顺英;夏震26-27
栽培技术
海南双季稻种植模式及关键配套栽培技术 唐清杰;徐靖;严小微;陈健晓;孟卫东28-32
不同栽培因子对盛泰优971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李祖胜;陈鸽;蒋建为;傅岳峰33-36
超级稻淦鑫688的适宜抛秧密度与施肥水平研究 龙秋生37-39
中国果业信息杂志投稿:四倍体芦笋花药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摘要:以四倍体芦笋为试材,研究了花蕾不同长度及培养条件对芦笋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 四倍体芦笋花蕾长度为2.0~2.5 mm 时,其诱导效果最好;(2)pH值为6.0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3)接种时间以4月底最好;(4)适合于四倍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是2,4-D 0.5 mg/L,NAA 0.5 mg/L,6-BA 0.1 mg/L;(5)愈伤组织器官分化的培养激素配比是6-BA 1.0 mg/L、NAA 0.5 mg/L。
关键词:芦笋,四倍体,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分化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贵蔬菜之一。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逐渐扩大,芦笋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如何提高芦笋的产量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芦笋雌雄异株[1,2],但其雄株在幼茎产量和品质方面明显高于雌株[3~5]。如能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全部种植全雄品种[6],可以明显提高芦笋产量,改善芦笋品质。利用芦笋四倍体花药培养[7~14]可以培育出超雄株,超雄株与纯合二倍体雌株杂交可以筛选出优良全雄品系。本试验以四倍体芦笋为试材,研究了花蕾不同长度及培养条件对芦笋花药培养的影响,为培育芦笋超雄株奠定基础。
杂交水稻最新期刊目录
湖南省2022—2024年审定水稻品种概况与品质性状分析————作者:林鑫;应晓波;叶乃忠;王俊兰;孙卫华;田冰川;
摘要:为更好地了解湖南省审定水稻品种概况及品质性状,以湖南省2022—2024年的230个审定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等方式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审定品种数量表现为企业>科企联合>科研院所;稻米品质的优质率表现为三系杂交稻>常规稻>两系杂交稻、晚稻迟熟>晚稻中熟>早稻迟熟>一季稻>中稻迟熟>早稻中熟;优质稻6项定级指标的优质率表现为整精米率>胶稠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
优质杂交香稻明1优臻占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陈春花;
摘要:再生稻是“一种两收”的水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受到农户的喜爱。优质杂交香稻明1优臻占是由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三明市茂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明1A与明轮臻占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22—2023年,南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明1优臻占作再生稻试验、示范,该组合头季表现出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分蘖力强,再生季表现出有效穗数多、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明1优臻占在南平市作再生稻种植的表现及其高...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颜色特征在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上的应用————作者:乔菊香;杨晓洪;姚宗泽;滕彩玲;赵秦;Hoàng Minh Tú;毛进;刘艳芳;
摘要: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而水稻种子活力对种子质量和稻谷产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以发芽试验为主,属于破坏性的方法。为了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以6个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处理0、5、10和20 d,以获得不同活力梯度的种子,利用多光谱成像系统采集水稻种子多光谱图像和颜色特征数据,研究基于多光谱成像中颜色特征和nCDA(归一化典型判别分析)图像中的CIELa...
优质杂交晚稻组合玖两优1208高产制种技术————作者:刘岸;周昆;黄伟东;余敏;黄雄;李再强;刘致勇;罗正良;刘泽民;
摘要:根据玖两优1208多年来在福建省建宁县的制种经验,以及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结合其亲本的特征特性以及近2 a的制种实践观察,总结了其高产高质量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赣优云台丝苗的选育及应用————作者:王德荣;邢运高;刘艳;李健;杨波;徐波;迟铭;孙志广;李景芳;周群;徐大勇;王宝祥;
摘要:赣优云台丝苗是江苏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三系不育系赣73A为母本,恢复系R228为父本配组选育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在江苏省杂交中籼“虾稻共作”科企联合体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49.9 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3 d;平均产量为8.70 t/hm2,较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90%;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标优质1级。202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
全生育期盐胁迫对不同耐性水稻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作者:邹燕;刘芳禧;方畅宇;郭荟;陈威;杨宁俊;庾振宇;易镇邪;屠乃美;雷斌;
摘要:探究全生育期不同浓度盐处理对不同耐性水稻材料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水稻耐盐品种的评价和选育提供参考。以4个耐盐水稻品种(R2803、R889、1146S/R889、1146S/R2803)和1个盐敏感水稻品种(香粤农)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盐浓度(0‰、1.5‰、3.0‰、4.5‰、6.0‰)处理,比较5个水稻品种在全生育期的生理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水稻品种在整个生育期的叶...
优质籼型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泰优808的选育————作者:蒲靖;蒲建兵;匡应龙;柳苗苗;吴源芬;胡文德;张向阳;
摘要:泰优808是利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水稻不育系泰丰A和四川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水稻恢复系泰恢808进行配组育成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穗大、高产、耐肥抗倒、耐热性强、米质优等特点。2020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00134),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8份籼型水稻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作者:苏锐;邹梦思;黎江凤;罗靖凯;李婷;宋子健;唐文帮;张桂莲;
摘要:以8份籼型恢复系及对照9311为父本,3份不育系为母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27个杂交组合,对其进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8W1486、8W1484、8W227、R1576表现出较高的GCA效应值,配合力好,有利于培育出产量高的组合;展998S/8W1484与卓234S/8W1486的单株产量SCA效应值高,且单株产量的表型值也高,具有较好的产量优势;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
《杂交水稻》征稿启事
摘要:<正>《杂交水稻》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的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科技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5-3956,CN 43-1137/S,主要宣传报道国内外杂交水稻领域的最新成果、进展、技术经验和信息等。期刊曾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湖南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湖南省“湖湘优秀出版物奖”,获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湖南省“...
苯达松敏感型智能雌性不育恢复系的创制————作者:唐宁;夏玉梅;詹祎捷;淡俊豪;王耀;田钧友;陈劲;盛夏冰;曹孟良;
摘要:制种成本的日益增高制约着杂交水稻的可持续性发展。雌性不育机械化制种技术是一种基于雌性不育恢复系的混播混收制种技术,但该技术面临着雌性不育亲本材料创制周期长和恢复系雌性败育不彻底等问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水稻恢复系中雌性育性相关基因PTB1、苯达松抗性基因Bel和香味基因Badh2,并将智能雌性不育恢复系基因元件导入基因编辑获得的纯合突变体中,实现苯达松敏感型智能雌性不育恢复系的创制。解决了雌性不...
优质矮秆水稻恢复系中种恢263的选育和应用————作者:何陈述;吴华林;王萍;张小波;陈昊;晏科;刘盛景;朱小翌;毛政;周华;
摘要:中种恢263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水稻恢复系籼恢277为母本,与恢复系金农丝苗杂交,再与恢复系中种恢2877复合杂交,经过4a8代选择而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配合力好、熟期早、植株矮、米质优等特性。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中,贵优263、金龙优263、金香优263、香龙优263均已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烯效唑浸种对精量穴直播水稻茎秆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作者:段秀建;张巫军;杨小艳;刘强明;唐永群;李经勇;姚雄;
摘要:旨在阐明烯效唑浸种对直播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渝香203和隆两优534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烯效唑处理,分别为0 mg/L (C0)、15 mg/L (C1)、30 mg/L (C2)、60 mg/L (C3)、120 mg/L (C4)、240 mg/L(C5 优质广适杂交籼稻华浙优210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对播期的响应————作者:李韵;李诚永;王晓敏;褚光;丁丽华;王亚茹;徐南昌;王宏航; 摘要:为探究播期对杂交籼稻新组合华浙优21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月15日(T1)、5月20日(T2)、5月25日(T3)、5月30日(T4)4个播期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水稻生育期、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华浙优210的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下产量最高,达到10.1 t/hm2,较T1处理、T3处理和T4处理分别增产6.3%... 杂交粳稻新组合弘优26父母本机插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作者:顾春军;王冬翼;胡杰; 摘要:弘优26是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一个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202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借助北斗卫星定位辅助驾驶技术,在弘优26制种上创新性地实现了父本和母本分开机插秧,提高了制种机械化水平,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提高了制种经济效益和效率。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特征特性,总结了父母本机插秧制种技术 三抗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华6421S的选育及应用————作者:牟同敏;李春海;杨大兵;米甲明;熊立仲; 摘要:华6421S是从华1015S/华1165S后代,通过分子标记检测和聚合Pi2、Xa23、Bph14和Bph15基因,再通过多代选择培育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病区鉴定穗颈瘟发病率3级、叶瘟3级,室内苗瘟鉴定33个菌株、抗性频率94%,综合评价是中抗稻瘟病。人工接种3个白叶枯病菌,病斑长度0.3~1.7 cm,综合评价抗白叶枯病。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抗性3级,综合评价抗褐飞虱。人工气候箱鉴定,在光... 优质抗除草剂粳型三系不育系嘉89A的选育与应用————作者:张呈祥;姚张良;陆金根;高荣村; 摘要:嘉89A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BT型粳稻不育源供体嘉60A为母本,以半直立穗、优质、抗除草剂粳稻新品系嘉89B为父本,测交后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中熟晚粳三系不育系,具有米质优、抗除草剂、配合力较强、柱头外露率较高、繁制种性状好等特点,2024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利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杂交组合嘉优12号(嘉89A/嘉恢12号)于2024年7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品种与栽插密度对双季杂交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作者:曾华忠;吴庚勇;梁益珍;陆静丹;周维永;李经成; 摘要:以早晚兼用杂交水稻品种(系)香118优726、丁香优263、万太优美占为材料,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研究了品种和栽插密度对双季杂交籼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经济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早稻产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极显著,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品种对晚稻产量影响显著,对结实率影响极显著。密度对早、晚稻产量和有效穗数的影响极显著,对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品种对早、晚稻的经济系数影响极显著,... 小粒型水稻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研究————作者:刘源;周放姣;张桐;罗慧;郭宇健;朱玉麒;马小杰;唐文帮;邓化冰; 摘要:以5个小粒型水稻不育系、3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小粒型水稻不育系所配组合F1代种子收获时和贮藏6个月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个杂交组合收获时的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5%,高于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GB4404.1—2008)要求的80%;除卓234S/湘农恢028外,其他14个杂交组合的活力指数均大于6.00。贮藏6个月后,... 高温胁迫对抽穗扬花期水稻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作者:黄乾龙;李贤勇;欧阳杰;朱子超;何永歆;蒋刚;管玉圣;熊英;王楚桃; 摘要:为探明水稻的耐热生理基础,以自育水稻亲本神9B、Q恢28、Q3B、Q恢18为材料,对不同材料的耐热水平进行分析,并探究高温胁迫对抽穗扬花期供试材料主茎剑叶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热型材料(神9B和Q恢28)的结实率降幅显著低于不耐热型材料(Q3B和Q恢18)。与适温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下各供试材料MDA含量均显著增加,不耐热型材料的增幅显著高于耐热型材料;抗氧化酶[包括... 多突变类型低镉香型抗稻瘟病水稻新种质的创制————作者:程紫钦;胡文彬;刘腾飞;周政;刘烨;孙海东;文萱;贺永慧;贺记外;张家清;赵正洪;张海清; 摘要:OsNramp5基因调控水稻镉的吸收及转运,对培育低镉水稻新品种有重要应用价值。以香型抗稻瘟病籼稻材料N5为受体,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OsNramp5基因的第9、10和13外显子进行敲除,创制了无外源基因成分的第9外显子碱基缺失突变体N9-1、N9-2及碱基插入突变体N9-3,第10外显子碱基插入突变体N10-1和第13外显子碱基缺失突变体N13-1。在土壤全镉含量为1.00...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