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林业科学》是中国林学会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林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代表我国林业科技水平及进展,及时反映国家林业建设重点和热点,评述学术动向,开发学术讨论,提供科技信息,促进林业科技、教育及林业生产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刊物定位】
主要刊登林业领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我国林业科技水平及进展,评述学术动向,开展学术讨论。内容包括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经济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经济及林业宏观决策研究等方面,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合述评为主,还有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科技动态、新书评介等栏目。从1999年起,开始刊登附中文摘要的英文论文。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科技动态、新书评介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甘肃黄土丘陵区侧柏人工幼林的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李彦华,张文辉,申家朋,周建云,郭有燕,Li Yanhua,Zhang Wenhui,Shen Jiapeng,Zhou Jianyun,Guo Youyan
北京妙峰山森林文化条件价值评估 朱霖,李智勇,樊宝敏,张德成,苏立娟,Zhu Lin,Li Zhiyong,Fan Baomin,Zhang Decheng,Su Lijuan
遮荫处理对铁尾矿基质臭柏实生苗快速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黄秋娴,赵顺,刘春梅,李玉灵,Huang Qiuxian,Zhao Shun,Liu Chunmei,Li Yuling
荒漠植物白刺对模拟增雨的光合响应机制 何季,吴波,鲍芳,李嘉竹,姚斌,高君亮,刘明虎,He Ji,Wu Bo,Bao Fang,Li Jiazhu,Yao Bin,Gao Junliang,Liu Minghu
底部渗灌条件下水肥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及基质pH值、电导率的影响 奚旺,刘勇,马履一,李国雷,贾忠奎,娄军山,胡家伟,王琰,Xi Wang,Liu Yong,Ma Lüyi,Li Guolei,Jia Zhongkui,Lou Junshan,Hu Jiawei,Wang Yan
脱水和高氧压过程中单叶蔓荆叶片细胞膜透性分析 解卫海,刘丹,孙金利,张萍,朱建军,Xie Weihai,Liu Dan,Sun Jinli,Zhang Ping,Zhu Jianjun
极度濒危植物水松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及胚形成 徐刚标,刘雄盛,梁文斌
毛竹miR397和miR1432的克隆及其逆境胁迫响应表达分析 王丽丽,赵韩生,孙化雨,董丽莉,娄永峰,高志民
河南省柿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梁玉琴,张嘉嘉,梁晋军,李芳东,韩卫娟,傅建敏,Liang Yuqin,Zhang Jiajia,Liang Jinjun,Li Fangdong,Han Weijuan,Fu Jianmin
基于机载小光斑全波形LiDAR的亚热带林分特征反演 曹林,佘光辉,Cao Lin,She Guanghui
工程师论文范文:盐碱地甘薯块根粉糊化特性研究
摘要:在黄河三角洲砂壤土盐分平均含量为0.31%情况下甘薯能够正常生长,其土壤养分基本可以满足生长需要,而且种植甘薯有利于降低土壤耕作层的含盐量。同一生态环境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之间的黏度特征值差异很大,达到显著水平;供试11个品种在东营试验点的高峰黏度、低谷黏度、最后黏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平均值均高于泰安试验点;稀懈值和糊化温度平均值低于泰安试验点。东营盐碱地甘薯块根粉糊化温度平均值为79.08℃,变异幅度为-3.52%~1.85%;泰安试验点糊化温度平均值为79.36℃,变异幅度为-3.80%~2.80%。不同类型间比较发现,以徐薯18和徐薯22为典型的淀粉型品种,糊化特征相对稳定,而食用型品种间差异比较大。
关键词:甘薯,盐碱地,块根粉,糊化特性
甘薯为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已广泛应用于轻工业,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1]。甘薯根系发达,茎蔓再生不定根的能力强,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可在贫瘠沙荒地和含盐量0.5%的盐渍地上栽植。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甘薯品种耐盐碱程度差别很大[2~4],其淀粉糊化特性具有较大差异[5]。而关于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的块根粉性状差异情况,研究报道较少[6]。2011年我们在胜利油田孤东农场(东营黄河入海口处)和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对一组特定的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进行了试验,以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产的块根粉糊化特性。
林业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闽楠紫色酸性磷酸酶(PAPs)基因家族分析及3个PAPs在低磷胁迫下的功能————作者:张漪曼;路龙俊;张毓婷;杨琪;韩潇;童再康;张俊红;
摘要:【目的】 紫色酸性磷酸酶(PAPs)是应对低磷胁迫的重要酸性磷酸酶,筛选响应低磷胁迫的闽楠PAPs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探究闽楠适应低磷胁迫下的响应机制,为培育闽楠磷高效利用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闽楠全基因组数据,通过blastp同源比对及hmmersearch对闽楠PAP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生信分析,与拟南芥和挪威云杉PAPs蛋白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对闽楠两个家系(靖安3号和...
经营权安全对规模户营林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基于全国8省林业规模户的调查数据————作者:朱臻;王宇;夏晨晨;钱文荣;刘璨;
摘要:【目的】在全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和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的背景下,探究经营权安全对规模户营林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机制与差异,以健全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推动建立多元化的营林基础设施供给体系。【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全国有关林业规模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规模户经营权安全视角,采用面板Tobit模型从流转契约规范性、流转契约期限性、林地经营冲突性3个维度分析经营权安全对规模户营林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
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生理变化特征————作者:张嘉嘉;杜改改;李莉;刁松锋;
摘要:【目的】研究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相关生理变化特征,探讨内源激素、相关氧化酶活性和内源生根抑制物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柿嫩枝扦插不定根发育机制及优良砧木资源快速繁育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方法】以5年生嫁接苗母树‘中柿6号’柿上剪切的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为试验材料,经专用生根剂快速浸蘸的插穗基部30 s处理,于扦插35天后计算插穗的生根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美洲黑杨亲本及其不同林龄及生长势子代叶片糖代谢的差异————作者:张静;张伟溪;丁昌俊;褚延广;苏晓华;赵军;苏雪辉;苑正赛;李政宏;余金金;黄秦军;
摘要:【目的】研究美洲黑杨亲本及其不同生长势F1子代在不同林龄年生长关键时期的叶片淀粉、蔗糖代谢关键指标差异,解析淀粉、蔗糖代谢在美洲黑杨生长优势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以1年和3年林龄(1a, 3a)的美洲黑杨高生长势子代(H1、H2、H3)、低生长势子代(L3、L4)及其父(MP)、母(FP)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法测定其年生长关键时期(7、8、9月)不同时间点叶片淀粉...
麻栎种子与胚方脱水敏感性及其低温贮藏技术————作者:张铭佳;仝伯强;曲凯;咸洋;崔程程;王永正;臧一村;韩彪;
摘要:【目的】研究麻栎种子和胚方的脱水敏感性特征与临界含水量,探索麻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与胚方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麻栎等顽拗性种子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野生麻栎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硅胶减重法快速脱水至目标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种子和胚方的萌发指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与子叶的热力学参数,根据含水量和对应热焓关系测算胚方结晶临界含水量;采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不同含水量的种子,...
新疆核桃焦叶症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作者:白永超;王卫雄;李宝鑫;杨静雅;王祺;周荣飞;牛犇;裴东;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核桃焦叶症发生现状与分布特征,探究其发生规律及其与微生物组和叶片矿质元素的关联,以明确焦叶症的关键促发因子,为其监测、预报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疆核桃主栽区17个县(市)291个样点的核桃园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焦叶症发生现状,并建立焦叶症发生率和严重度分级标准。通过分析健康和焦叶症叶际、根系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开展叶部真菌致病性测定,以及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叶片...
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徐彩瑶;王朝勇;孔凡斌;廖文梅;
摘要:【目的】在建设产业韧性强的林业强国背景下,探究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单元面板数据,构建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Kernel密度估计法、空间收敛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中国林业经济韧性非均衡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
枸杞机械化采收相关理论与装备研究进展————作者:刘玉闯;刘嘉辉;赵健;赵东;张宏业;苏小康;冯裕科;程延;李梓仪;
摘要:随着枸杞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劳动成本不断增加,实现枸杞采收机械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提升枸杞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近10年来枸杞采收相关理论与装备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综述,通过分析现有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进一步探讨其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目前,关于枸杞采收方面的研究以国内相关农林院校为主,并多以宁夏地区枸杞品种为研究对象,...
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基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作者:张少鹏;付瑶;朱洪革;赵梦涵;
摘要:【目的】基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为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促进林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1—2020年重点国有林区87家森工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效率驱动测度(EBM)模型测算林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机制检验模型实证分析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实施对重点国有林区...
基于木材与水分相互作用的木基水凝胶研究进展————作者:陈佳星;付宗营;张永跃;王喜明;卢芸;
摘要:水凝胶是一种由亲水性聚合物通过化学或物理交联而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材料,通常具备柔性、亲水性、弹性等特点,在生物医药、柔性电子、智能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传统水凝胶大多以化石基聚合物为原料,这些原料不可再生,且部分聚合物还有一定毒性,在使用和回收利用过程中会给人体和环境带来潜在威胁。大多数水凝胶是由均匀溶解在水介质中的分子组分聚合或组装而合成的,得到的聚合物网络往往具有各向同性,在长时间外力...
雄安新区典型土地利用转变方式下土壤病原细菌特征及其对微塑料的响应————作者:王参;Masoudi Abolfazl;王敏;张泽;曹靖锟;徐雨豪;于志军;刘敬泽;
摘要:【目的】明确雄安新区典型土地利用转变方式下土壤微塑料和病原细菌群落特征,揭示土壤微塑料对土壤病原细菌潜在风险的影响,为土壤微塑料和病原细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雄安新区6种典型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红外成像技术和三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土壤微塑料和病原细菌群落的特征,结合环境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识别土壤病原细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并阐明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土壤理化性质...
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作者:朱洪革;赵梦涵;张少鹏;
摘要:【目的】探究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机制,为优化国有林管理政策、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0—2021年东北国有林区87家国有森工企业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林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多期DID模型)、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模型)和中介机制检验模型,量化分析国有林管理体制转型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乡村数字化影响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作用机制————作者:徐彩瑶;钱一莹;孔凡斌;柯水发;王浩;
摘要:【目的】厘清并剖析乡村数字化影响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作用机制与路径,为数字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并推动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数字化水平和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分析乡村数字化对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基准回归结果...
六盘山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作者:杨世纪;万艳芳;白雨诗;王冬梅;于澎涛;王彦辉;王巍樾;陈瑜佳;
摘要:【目的】在作为我国黄土高原重要水源地宁夏六盘山的半干旱区,定量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对气象条件、土壤水分、林冠结构的响应规律及其坡向差异,为该区域林水协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10月,在叠叠沟小流域西北坡NW50°、正北坡N0°、东北坡NE30°的典型坡面中部,各设置1块20m×20m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连续监测树干液流密度、气象因子(表示为日潜在蒸散量PET)和0~60...
人工脱水对闽楠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作者:黄锦;张俊红;童再康;杨琪;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脱水对闽楠种子生活力及萌发特性的影响,为解析闽楠种子失活及萌发受限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人工脱水处理,分析含水量40%(未脱水)、30%(轻度脱水)、20%(中度脱水)及10%(重度脱水)4种不同含水量种子的生理、生化及基因表达等,揭示不同脱水程度对闽楠种子生活力及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闽楠种子生活力随脱水加重先升高后降低,轻度脱水(30%含水量)的种子发芽率最...
毛竹PheFT1基因的表达、蛋白互作及生物学功能分析————作者:闫小玲;郝琴;申孜;张雨佳;郭小勤;
摘要:【目的】 前期从毛竹中鉴定到18个FT基因,其中一条与OsFTL1的亲缘关系最近。明确毛竹中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揭示该基因调控开花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heFT1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对光周期的应答反应;通过PEG介导法分析PheFT1蛋白定位;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heFT1基因转入拟南芥获得过表达植株及ft突变体回补植株,比较过表达植株与野生型植株、ft突变体回补植...
基于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预测————作者:王晓曼;吕建雄;李贤军;吴义强;李新功;郝晓峰;乔建政;徐康;
摘要:【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揭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铺装方式和初始含水率对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为浸胶竹束高质高效干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实测数据,以干燥温度、干燥时间、铺装方式和初始含水率为输入变量,干燥过程含水率为输出变量,制作数据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308个测试数据,占总数据量的70%)、验证集(66个测试数据...
“花眼”月季品种染色体倍性及其表型多样性分析————作者:石广振;赵正楠;冯慧;杨娟;史恭发;阿尔达克·库万太;王磊;孙炜伦;王玲;
摘要:【目的】对“花眼”月季的倍性、观赏性状及花瓣挥发性成分展开研究,进一步挖掘与利用“花眼”月季品种的育种价值,为“花眼”月季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杂交后代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以13个“花眼”月季品种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法对其倍性进行鉴定;根据现代月季观赏特点与蔷薇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筛选25个表型性状,并进行表型多样性、相关性等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花瓣花香...
林业碳汇产品定价机制比较与启示————作者:徐来仙;何友均;
摘要: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是林业碳汇产品交易的关键,对盘活林业碳汇市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当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林业碳汇产品定价机制,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权威统一的林业碳汇定价机制尚未建立。本研究首先梳理国内外典型林业碳汇产品交易平台的定价机制,然后从林业碳汇产品类型、定价原则、定价理论模型与信息化水平、定价限制条件、会员管理制度、定价监督、定价结算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基于...
基于局部自相关函数熵的木材砂光表面粗糙度视觉检测方法————作者:祝亚;伍希志;黄渊硕;
摘要:【目的】针对传统接触式粗糙度仪测量木材砂光表面粗糙度时存在的测量误差大、操作繁琐、在线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自相关函数熵(LAEnt)的木材砂光表面粗糙度视觉检测方法,为木材砂光表面粗糙度测量提供高效、准确的非接触式检测手段。【方法】首先,阐明局部自相关函数熵检测表面粗糙度的机理,建立局部自相关函数熵算法;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开展木材砂光试验,获取砂光表面图像和表面粗糙度;最后,探究砂带...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自然灾害学报》
- 北大核心竹子学报杂志
- 省级《河南化工》
- 国家级《磷肥与复肥》
- 北大核心竹子研究汇刊
- 省级《农家参谋》
- 国家级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东北农业科学杂志
- 省级《贵州气象》
- 国家级北方牧业
- 北大核心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现代园艺》
- 北大核心《安徽农业科学》
- 国家级《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国家级《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省级《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猪业科学》
- 省级福建林业
- 省级《吉林地质》
- 北大核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植物病理学报》
- 国家级《养殖与饲料》
- 省级内蒙古农业科技内
- 北大核心作物
- 国家级《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 省级《林区教学》
- 北大核心《烟草科技》
- 北大核心《北京农学院学报》
- 省级《贵州环保科技》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