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328/S
国际标准刊号:0578-1752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查看中国农业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木材加工机械》农业机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林业科学》林业工程师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为综合性农牧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我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作物育种与品种资源、生物技术、植保、土肥、畜牧、兽医、研究简报等。本刊读者对象为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和农业管理干部。

  【主要栏目】

  中国农业科学[1]设有“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园林··贮藏··保鲜··加工;畜牧··兽医··资源昆虫”栏目。

  【期刊影响】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两个最重要的学术评价指标,一直居于全国农业学术期刊界最前列或前列位次。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7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本刊2006年影响因子为1.247,达到历史以来最好的水平,总被引频次达到3942,在农业科技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5位。 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07年12月公布的数据,《中国农业科学》中文版2006年web下载总频率为74.4%。 这一数字比上年的34.8%翻一番。

  他引率指标多年来一直在90%—95%,表明本刊影响因子数据主要是以他刊引用为主获得的,自引率仅占极小的比例。

  【收录情况】

  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信息中心CABI、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

  1999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届国家期刊奖”称号;

  2001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方阵最高阵列“双高”(高影响力、高学术水平)称号;

  2002年列中国科学院“全国农林学术期刊显示度”第一名;

  2002年获中国农学会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第一名;

  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二等奖);

  2004年获中国农学会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评比特等奖;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二等奖);

  2006年获中国农学会第五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金犁奖评比特等奖;

  1999—2008年连续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科技期刊经费资助。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水稻长护颖突变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朱玲,陈晓琼,杜康兮,韩保林,冉秀华,张红宇,徐培洲,吴先军,ZHU Ling,CHEN Xiao-qiong,DU Kang-xi,HAN Bao-lin,RAN Xiu-hua,ZHANG Hong-yu,XU Pei-zhou,WU Xian-jun

  抗旱转基因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杂草性评价 姜奇彦,李新海,胡正,马有志,张辉,徐兆师,JIANG Qi-yan,LI Xin-hai,HU Zheng,MA You-zhi,ZHANG Hui,XU Zhao-shi

  普通烟草及其祖先种基因组SSR位点分析 童治军,焦芳婵,肖炳光,TONG Zhi-jun,JIAO Fang-chan,XIAO Bing-guang

  去苞叶对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秦营营,董树亭,魏珊珊,张吉旺,刘鹏,赵斌,QIN Ying-ying,DONG Shu-ting,WEI Shan-shan,ZHANG Ji-wang,LIU Peng,ZHAO Bin

  生长物质对彩色棉胚珠离体培养纤维发育的影响 刘松江,龚文芳,孙君灵,庞保印,杜雄明,LIU Song-jiang,GONG Wen-fang,SUN Jun-ling,PANG Bao-yin,DU Xiong-ming

  葡萄树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过程数字化表达方法研究 温维亮,王勇健,李超,王传宇,郭新宇,WEN Wei-liang,WANG Yong-jian,LI Chao,WANG Chuan-yu,GUO Xin-yu

  玉米抗穗腐病研究进展 段灿星,王晓鸣,宋凤景,孙素丽,周丹妮,朱振东,DUAN Can-xing,WANG Xiao-ming,SONG Feng-jing,SUN Su-li,ZHOU Dan-ni,ZHU Zhen-dong

  大斑刚毛座腔菌高产漆酶条件的响应面优化及酶学特性 曹可可,刘宁,马双新,曹志艳,梁东旭,柴江婷,董金皋,CAO Ke-ke,LIU Ning,MA Shuang-xin,CAO Zhi-yan,LIANG Dong-xu,CHAI Jiang-ting,DONG Jin-gao

  苯醚甲环唑和氟啶胺的两种制剂包衣种子对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管磊,郭贝贝,王晓坤,张大侠,王凯,刘峰,GUAN Lei,GUO Bei-bei,WANG Xiao-kun,ZHANG Da-xia,WANG Kai,LIU Feng

  根层调控对小麦-玉米种植体系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彭亚静,汪新颖,张丽娟,郝晓然,乔继杰,王玮,吉艳芝

  渭北苹果园土壤钙素退化状态 魏彬萌,王益权,石宗琳,李鹏,史红平,梁化学,王加旭,WEI Bin-meng,WANG Yi-quan,SHI Zong-lin,LI Peng,SHI Hong-ping,LIANG Hua-xue,WANG Jia-xu

  核心论文代发:红花玉兰快速繁殖的初步研究

  摘要:以木兰科木兰属新种红花玉兰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结果表明:MS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休眠芽的成活率高,玻璃化率低,为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诱导休眠芽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 +0.5 mg/L BAP(苄氨基嘌呤)+ 0.5 mg/L NAA(α-萘乙酸)。

  关键词:红花玉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是2006年发表的木兰科木兰属新种[1],又称辛夷、木笔、木兰,其花瓣比一般玉兰花瓣多,花冠硕大,花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的优良观花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目前,红花玉兰常用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方法的育苗期长,管理要求严格,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因此,采用离体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4]。本研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红花玉兰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旨在为红花玉兰的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畜禽杂种优势形成机制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作者:孙研研;倪爱心;杨涵涵;袁经纬;陈继兰;

摘要:杂种优势是遗传结构不同群体的杂交后代在生活力、繁殖力以及适应力等方面优于亲本群体的平均值或者超过亲本群体的现象,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杂种优势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畜禽和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快速改良性状、加速培育新品种和增加遗传多样性等,进而高效提升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虽然杂种优势的发现已逾百年,但其遗传基础的解析远远落后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杂种优势复杂形成机制...

蔗茅全基因组SSR标记特征分析与开发————作者:罗正英;胡鑫;吴转娣;钱禛锋;田春艳;刘新龙;李富生;

摘要:【目的】蔗茅(Erianthus fulvus)是甘蔗重要的野生资源,可用于改良品种的抗逆性和产量。系统鉴定和开发蔗茅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位点,筛选可利用的多态性SSR标记,解析蔗茅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开发重要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对于利用蔗茅基因资源改良品种性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Btools中的SSRminer模块,...

磷肥长期施用对石灰性褐土团聚体中磷形态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作者:黄少辉;杨慧敏;杨军芳;杨文方;聂浩亮;张静;邢素丽;王敬霞;杨云马;贾良良;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磷形态及磷酸酶活性差异,明确长期不同用量的化学磷肥投入下土壤磷组分及有效性变化机制,为土壤磷的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石灰性土壤上设置不同磷肥用量长期定位试验,采集长期周年施用0(P0,对照)、120(P120)、210(P210)kg P2O5·hm-2化学磷肥于耕层(0—20 ...

我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籽粒硫的含量、分布及影响因素————作者:佘文婷;孙蕊卿;党海燕;李文虎;张丰;田怡;徐隽峰;丁玉兰;王朝辉;

摘要:【目的】明确我国主要麦区农户小麦籽粒硫含量,探究硫在小麦面粉和麸皮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调控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硫营养,优化硫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2023年两个小麦生长季,对我国18个小麦主产省(市、区)典型农户进行调研,采集小麦植株和土壤样品445份,分析小麦籽粒、面粉和麸皮的硫含量,及其与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产量构成三要素、地上部硫积累分配、土壤理化性质和施肥量的关系...

大豆生育期基因E1和E2的启动子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作者:刘路平;胡雪洁;祁金;陈强;刘智;赵田湉;史晓蕾;刘兵强;孟庆民;张孟臣;韩天富;杨春燕;

摘要:【目的】生育期是衡量大豆生态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关乎其产量形成的重要性状。研究大豆生育期主效基因E1和E2启动子及其表达模式,为生育期基因功能研究及其分子调控网络的解析提供依据,为大豆品种适应性改良及产量提高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网站PlantCARE分析生育期基因E1和E2的启动子序列,检测其中包含的重要调控元件。克隆E1和E2的启动子,构建GUS表达载体,并进行拟南芥遗传转...

自然老化条件下冬小麦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作者:张玲;曹磊;蔡诚;颜欣怡;项博才;艾佳;詹新杨;宋有洪;朱玉磊;

摘要:【目的】探索冬小麦种子在自然老化条件下的活力变化及其生理机制,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活力、根系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识别反映种子老化的重要生理指标,为选育具有较强贮藏性的冬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育冬小麦品种安农1589(AN1589)、安农1687(AN1687)和安农179(AN179)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室温下进行长期储存,模拟自然老化条件。对室温条件下存放6、18和30个月的...

不同播期下黑米籽粒花色苷的积累特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作者:肖长春;韦新宇;曾跃辉;黄建鸿;许旭明;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播期下黑米籽粒花色苷积累的动态过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高花色苷黑米水稻品种的选育与调整播期优化适合黑米水稻生长的气象条件来提高籽粒花色苷含量提供借鉴。【方法】2022—2023年采用籽粒花色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的3个黑米品种(黑糯、丽人紫和岩紫糯35)为材料,各设置5个播期(B1—B5)处理,花后每5 d取样测定籽粒花色苷含量,基于Logistic方程对各播期黑米的籽粒花色苷积累...

黑尾叶蝉PGRP6负调控共生菌抑制水稻矮缩病毒的经卵传播————作者:徐元元;贾东升;宾羽;魏太云;

摘要:【目的】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是危害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手段,解析肽聚糖识别蛋白6(PGRP6)参与调控媒介昆虫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体内共生菌携带RDV经卵垂直传播的机制,为水稻病毒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经卵传播相关蛋白(prp、Na...

热激蛋白基因Cf Hsp70-1和Cf Hsp70-2在热驯化增强锈赤扁谷盗高温耐受性中的作用————作者:陈二虎;唐静杰;胡顺杰;唐培安;

摘要:【目的】热激蛋白是生物体重要的分子伴侣,在生物抵御外界不良环境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是一种世界性储粮害虫,拥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论文旨在揭示热激蛋白基因CfHsp70-1和CfHsp70-2在该害虫高温耐受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亚致死高温(37和42℃)对锈赤扁谷盗驯化2 h,检测试虫对致死高温(50℃)耐受性变化情况。基于...

水氮耦合对西北旱区覆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矿化的影响————作者:赵彤彤;谷晓博;谭川东;延廷霖;李晓雁;常甜;杜娅丹;

摘要:【目的】明确灌溉和施氮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探明不同水氮条件下覆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西北旱区覆膜农田水氮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连续5年覆膜施氮冬小麦-夏玉米田间定位试验田块,采集施氮量为0(N0)、180 kg·hm-2(N1)和360 kg·hm-2(N2)3个施氮水平覆膜小区的土壤样品,并分别设置40%田间持水量(W0)、6...

LED补光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草莓生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作者:张涵;张玉琪;黎景来;徐虹;李维环;李涛;

摘要:【目的】明确LED光环境调控对基质栽培草莓生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构建日光温室草莓种植光环境调控策略,为我国冬春季弱光逆境条件下草莓种植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方法】以我国主栽草莓品种‘红颜’为材料,在日光温室进行基质高架栽培,于花芽分化初期进行LED补光试验(补光灯距冠层顶部约15 cm)。设置不同光强试验(光合光子通量密度(PPFD)分别为254、367和492μmol·m

乌菜Bc DET2的克隆及其抽薹开花调控功能————作者:郑雅琴;刘雪晴;吴思文;唐小燕;杨丹妮;汪永康;Ahmad Aftab;Khna Afrsyab;汪承刚;陈国户;

摘要:【目的】通过对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rosularis Tsen)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合成途径中类固醇5α-还原酶基因BcDET2(DE-ETIOLATED 2)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遗传转化乌菜植株,分析其在抽薹开花调控中的作用,为乌菜遗传育种提供分子依据。【方法】基于大白菜(Brassica ra...

麦麸多糖-金线鱼糜复合凝胶形成及结构————作者:张涛;王缓;谢宏凯;陈银基;

摘要:【目的】研究麦麸多糖对金线鱼糜凝胶物性和结构的影响,并阐释麦麸多糖对于鱼糜凝胶特性的浓度效应机制,为利用麦麸类副产物改善鱼糜凝胶特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提取麦麸多糖加入金线鱼糜中,制备多糖-鱼糜蛋白复合凝胶,并利用物性学、流变学、分子间作用力、傅里叶红外光谱、SDS-PAGE电泳、扫描电镜等技术,探究不同添加量的麦麸多糖对金线鱼糜凝胶特性与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麦麸多糖对鱼糜凝胶宏观物性和微观结...

小麦整合化无人化丰产栽培的特征与技术途径————作者:张洪程;邢志鹏;张瑞宏;单翔;奚小波;程爽;翁文安;胡群;崔培媛;魏海燕;

摘要:【目的】为创新小麦绿色丰产优质高效的无人化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笔者团队根据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加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种田方式要求更为高效舒适的形势,通过“农艺-农机-农智”融合研究,研创了小麦整合化无人化栽培技术,即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进行小麦全程生产农事操作的简化整合,以最少的作业次数、用最少的机具和无人化作业,完成小麦生产。在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于20...

胞内劳森菌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作者:洪润婧;周红;蔺辉星;范红结;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检测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的夹心ELISA方法,进行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灭活疫苗研制中抗原含量的测定。【方法】以LI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LI多克隆抗体;同时免疫6周龄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LI单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间接免...

“基因编辑农作物”专利规制的困境及出路————作者:徐以恒;

摘要:基因编辑农作物是生物技术与农业科学交叉结合的产物,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CRISPR-Cas9系统的迅速发展,农作物性状改良的科研与商业开发逐渐转入“技术导向型”路径,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方式,而且从根本上推动了人类探索农作物的研究进程。然而,针对基础研究工具主张专利权的现象不仅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也对农作物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产生了深远影响——私主体就CRISPR-Cas9技术...

小麦TaGRAS34-5A的克隆及耐热功能研究————作者:刁邓超;李云丽;孟祥宇;季颂涵;孙玉晨;马学红;李杰;冯永佳;李春莲;吴建辉;曾庆东;韩德俊;王长发;郑炜君;

摘要:【目的】GRAS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明确GRAS家族基因在小麦耐热性中的作用,可为小麦耐热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支撑。【方法】基于TAM107和中国春苗期高温转录组筛选到一个潜在的热胁迫响应转录因子基因TaGRAS34-5A;对TaGRAS34-5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明确其分子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

超高油花生种质SW9721-3品质性状的QTL定位————作者:杨永庆;胡朋举;宋亚辉;金欣欣;苏俏;王瑾;

摘要:【目的】优质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栽培花生遗传基础狭窄极大地限制了优质花生育种的效率,挖掘与品质相关的优异等位基因资源,为丰富栽培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以二倍体A基因组的A.villosa型野生花生种质PI 210553为供体,与栽培花生进行杂交选育,从中筛选具有野生血缘的超高油花生种质,并进一步利用该种质与栽培品种冀花5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在3个环境下对花...

冬闲杂草还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作者:陈鸽;谷雨;文炯;傅岳峰;何兮;李薇;周峻宇;刘琼峰;吴海勇;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籼型三系杂交稻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岳阳市麻塘镇进行大田试验,以当地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杂交稻品种川种优464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氮肥(N)、水稻秸秆还田+常规氮肥(RN)、油菜秸秆还田+常规氮肥(ON)、紫云英还田+常规氮肥(MN)、冬闲杂草还田+常规氮肥(WN),以...

施氮缓解旱地马铃薯花后高温早衰的抗氧化特性研究————作者:苏明;李翻过;洪自强;周甜;柳强娟;班文慧;吴宏亮;康建宏;

摘要:【目的】探明高温胁迫下施氮对宁夏南部山区旱地马铃薯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机制,阐明氮素对其的调控机理,为当地制定有利缓解高温胁迫的施氮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2021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大嘴村开展2年田间原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共设4个施氮水平为主区,分别为0(N0)、75 kg·hm-2(N1)、150 kg·hm-2(N2)和225kg·...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农业科学》农业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444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