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理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热带地理

《热带地理》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209/N
国际标准刊号:1001-5221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院
查看热带地理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农业环境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极地研究》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热带地理》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内容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门类,重点反映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学及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具创新性、前沿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该区资源调查和经济开发规划专题论文,学术动态、综述、简讯等。本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保存价值,对农、林、水、交通、工业、城建、环保及图书情报部门和各级决策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大专院校地理系师生撰写科研论文的好帮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气候与全球变化、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地球信息科学与应用、旅游资源与开发、历史与文化地理、争鸣园地。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灵性与世俗主义、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平衡--学校中的认同、融合和公民身份地理 江莉莉

  鲁迅在京足迹折射的文人城市空间结构意象--对《鲁迅日记》中北京地名的分析 周尚意,张乐怡,ZHOU Shangyi,ZHANG Leyi

  建国初期西方住区规划思想本土化特例--广州华侨新村 王敏,袁振杰,赵美婷,WANG Min,YUAN Zhenjie,ZHAO Meiting

  广州商住小区业委会发展特征、治理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何深静,汪坤,HE Shenjing,WANG Kun

  民族餐馆中的主客角色冲突--以丽江白沙村为例 张机,徐红罡,ZHANG Ji,XU Honggang

  冲突与协商: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发展及启示 陈淳,朱竑,CHEN Chun,ZHU Hong

  宗教世俗化及其理论在西方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南英,朱竑,NAN Ying,ZHU Hong

  西方国家社区依恋研究 常江,谢涤湘,黄健文,CHANG Jiang,XIE Dixiang,HUANG Jianwen

  空间句法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评述 丁传标,古恒宇,陶伟,DING Chuanbiao,GU Hengyu,TAO Wei

  基于身体地理学视角解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陶伟,林平平,王绍续,TAO Wei,LIN Pingping,WANG Shaoxu

  “门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消费者需求视角的门禁社区居民感知和态度 封丹,Werner Breitung,FENG Dan,Werner Breitung

  世界遗产视野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的价值探究 陈耀华,张欧,CHEN Yaohua,ZHANG Ou

  全球化背景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橡胶文化景观的兴起--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 许斌,周智生,XU Bin,ZHOU Zhisheng

  2009年后缅甸国内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视角解读 胡志丁,骆华松,李灿松,付磊,熊理然,HU Zhiding,LUO Huasong,LI Cansong,FU Lei,XIONG Liran

  高工论文发表:开关型闸板防喷器密封胶芯性能试验研究

  摘 要:带压作业密封系统试验台利用液压动力系统输出水压代替油田油水井内部压力,模拟真实油田带压作业起升油管柱修井作业过程,确立开关型闸板防喷器密封胶芯性能试验步骤。利用带压作业密封系统试验台的控制系统进行全程自动化开关型闸板防喷器密封胶芯性能试验,测试油水井井压与密封副驱动力之间关系以及液压驱动力与开关型防喷器胶芯变形关系。

  关键词:带压作业,防喷器,柔性密封

  由于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特别是带压作业过程中,需要在密封油水井井压的情况下,起升或下放管柱,也就是说开关型闸板防喷器密封胶芯是在挤压变形的情况下,受到管柱的不断摩擦进而达到磨损甚至破坏[1]。因此研究密封胶芯的使用寿命以及如何延长密封胶芯的使用寿命是必要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首先要从密封胶芯的受力变形关系入手,因此利用带压作业密封系统试验台,根据油田现场实际操作过程,确立开关型闸板防喷器密封胶芯试验步骤,测试油水井井压与密封副驱动力之间关系以及液压驱动力与开关型防喷器胶芯变形关系。

  热带地理最新期刊目录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马拉松赛事高温暴露预警与评估————作者:蔚丹丹;石勇;陈淑曼;梅煜茹;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中国马拉松赛事的高温暴露风险。高温环境不仅威胁运动员健康安全,还可能对赛事的组织策略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因此马拉松赛事的高温风险管理成为亟待关注的重点。针对当前高温预警体系在运动场景中阈值设定的缺失,以及缺乏统一、详尽的标准规范,文章基于湿球黑球温度(WBGT)构建了红色、橙色和黄色三级精细化高温暴露预警体系,并基于该系统分析马拉松赛事高温暴露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

华南丘陵山区群发性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发育特征与危险性评价——以粤西高州马贵河流域为例————作者:沈秋华;王钧;黎昊;宫清华;黎念卿;李景富;袁少雄;刘博文;

摘要:文章以粤西高州马贵河流域“2010.9.21”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为例,从灾害链触发、传递和累积放大角度出发,分析该次灾害事件中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演化特征;基于小流域单元,从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启动条件、累积放大条件入手,建立以累积放大效应为导向的灾害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用实际调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马贵河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具有多...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自然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对策————作者:王钧;王祥林;宫清华;袁少雄;刘博文;

摘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开展大湾区自然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对策研究。首先,基于陆地地貌分类体系,进行大湾区地貌一级和二级区划;其次,根据各地貌单元内主导自然灾害的强度,进行自然灾害的一级和二级区划;最后,根据区划单元内自然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并针对性提出大湾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大湾区地貌可划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4大一级分区和中海拔小起伏山地、低...

海湾社区韧性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以厦门五缘湾为例————作者:许梦杰;刘兴诏;谢慧黎;张扬;戴洪霞;周沿海;黄发明;

摘要: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及海平面上升正威胁着沿海城市社区安全。为应对这一挑战,建设韧性社区已成为保障城市安全和减缓灾害影响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社区基线理论,将韧性视为适应性与脆弱性的权衡,构建了海湾社区韧性的评估框架,并以厦门市五缘湾片区的25个小区为例,展开沿海灾害影响分析及韧性评估。结果表明,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社区的韧性值差异显著:位于内湾的社区韧性水平较高,主要归因于其毗邻湿地公园、良好风...

广州市雨潮遭遇组合风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作者:郑杨坤;王锋;韦秋莹;张云;杨芳;胡茂川;

摘要:中国沿海城市经常受到雨潮遭遇复合灾害的影响,合理计算不同标准下的降雨、潮位设计组合值,对沿海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市105个排涝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个潮位站点和广州市高程数据,将105个涝区划分为37个非高潮位影响区域与68个高潮位影响区域,并基于超阈值选样法选取片区雨量序列及其对应的潮位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Copula函数和同频法计算各片区不同联合重现期下雨量、潮位设计...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东南沿海复合高温-干旱事件危险性及滞后效应研究————作者:安澳华;陈洁;高郭平;

摘要:中国东南沿海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经济高度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具有高暴露度和脆弱性,是复合高温-干旱事件(Compound Heat-Drought Events, CHDEs)发生的潜在高风险区域。文章基于多模式集成的CMIP6气候预估数据,采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从发生天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维度探讨未来多情景(SSP1-2.6、SSP2-4.5、SSP3-7.0、SSP5-8.5)、多...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铁矿石进口格局的变化————作者:肖人荣;赵鹏军;肖婷;高弋淳;杨娟;

摘要:中国对海外进口铁矿石的依赖度超过80%,铁矿石的海运时空格局及演变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新冠疫情深刻影响了全球海运时空格局,通过研究疫情时期中国铁矿石进口格局变化态势,试图为未来防范类似危机、提高供应链韧性提供依据与经验。基于AIS (Automatic Identify System)大数据,重点分析了疫情集中暴发期(2020年1—6月)中国铁矿石的时空输入格局,结果表明:1) 2020年2月新冠...

钦州湾与马尼拉湾岸线时空变化与围填海分析————作者:张文良;郭俊丽;刘卓成;时连强;龚照辉;张达恒;

摘要:近40年来,中国钦州湾和菲律宾马尼拉湾海岸线发生了显著变化,了解其变化规律对区域海岸带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MNDWI)和大津(Otsu)算法,结合数字岸线分析系统(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

基于政策链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研究————作者:王立;郑青青;

摘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政策链、市场规模、技术创新是其创新网络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组合和专利合作为研究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和向量自回归模型,揭示了政策链对其创新网络的作用过程和影响。结果表明,现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链体系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短期正向效应,后续推动力尚不明显。由于资源要素、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的不同,在政策链影响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

基于不同场景划分的湖库水体叶绿素a浓度短时预测研究————作者:鲍建涛;李昭;张雪容;邓应彬;李晓芳;彭小燕;陈仁容;贾翊文;李彤;邓琰;杨骥;吴希文;

摘要: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升高,导致藻华现象的时有发生,而叶绿素a (Chl-a)浓度是监测湖库水质状况的关键因素,能准确体现湖库的水质状况以及藻华程度。由于季节、天气和水体富营养程度的差异,使得传统模型不能满足复杂场景下Chl-a浓度高精度预测的需求。文章探讨了以因子交互作用、昼夜差异和营养化状况等3种类型的场景划分方法,针对每种类型的数据特征进行多场景划分,并分别运用机器学习(RF、GBDT、XG...

耦合多源数据探究城市活力时空分布与街区特征关系——以深圳南山区为例————作者:刘枫;汤钟;张亮;喻灵敏;刘珂;

摘要:为充分讨论城市活力时空分布与街区特征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深圳市南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将街景影像、兴趣点、建筑形态、路网密度等12类数据分别表征为环境因子、功能因子和形态因子,采用随机森林回归(RFR)算法,探讨特征因子对城市活力的独立推动作用,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索特征因子对城市活力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山区的城市活力呈现多活力中心空间集群结构,其中工作日城市活力的提升主...

舒适性视角下文化创意企业迁移特征与影响机制——以广州市为例————作者:廖辉辉;魏成;罗鹏;沈静;

摘要:科创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趋于多元化,传统区域要素难以较好地解释其迁移机理,而舒适性理论为解读其迁移特征与机制提供新视角。基于企业微观主体,运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和地理探测器,从舒适性视角探究广州市文化创意企业迁移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有别于早期的文化创意企业主要向中心区集聚的演变模式,也不同于制造业企业主要由中心区向外围转移的单向迁移路径,文化创意企业呈现更为复...

基于数字人文技术的上海松江九峰地区景观空间意象探究————作者:唐晓岚;徐嘉绮;

摘要:松江被誉为“上海文化之根”,而九峰作为该地区独一无二的山林资源,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自元代以来便成为了江南地区的著名景点。在当代,九峰仍然是展现当地山林景观的重要地标。深入研究九峰地区景观空间意象,有助于识别与理解当地特色景观,从而还原历史风貌,以推动中国传统景观文化传承与发扬。诗词中含有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与景观空间意象的细腻描写,因此,文章以元明清时期639首松江九峰地区景观题材诗词作为研究对象,...

武陵山片区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作者:王凯;赵燕;谭佳欣;关锐;甘畅;

摘要:基于2014—2021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新型城镇化通过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自身和经济发展水...

城市路网演变中的权力互动:以明代以来的南京为例————作者:白雪锋;王硕;江汶澄;坂井猛;许浩;

摘要:以南京(1368—1978年)为例,利用方志文献、古旧地图等史料构建了6个世纪的城市路网历史地理信息数据集,基于空间句法理论探讨了权力互动下的路网历时性变化和形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政府和公众权力的互动关系经历了由绝对控制、对立反抗再到政府主导的历时性过程。新兴政权常对路网进行重组,将意识形态内化为空间精神。2)政府和公众权力的互动影响了路网的生长方向和通行能力。民国是时间分界点,路网整合度和...

基于小波变换和VCPA-GA算法的人参果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算————作者:郭金锋;张志从;吾木提·艾山江;周忠晔;续文宇;玉苏甫·艾海买江;

摘要:叶片叶绿素含量(Leaf Chlorophyll Contents, LCCs)作为植物重要的生理生化参数之一,其含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使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人参果LCC进行快速无损监测,有利于实现精准农业的发展。文章以人参果叶片高光谱数据和对应的人参果LCC为数据集,使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算法,提取人参果叶片高光谱数...

北江上游浈江段河流阶地石英ESR法测年研究————作者:程子烨;李岸莹;郑婉柔;张欣宇;刘展鹏;姬昊;唐晓春;

摘要:河流阶地是研究河流演化过程及其气候构造响应的重要地貌标志。文章选定北江上游浈江段出露较好的河流阶地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分析浈江河流阶地的年代。结果表明:3个剖面顶部的年龄分别为231±29、256±26、41±6 ka,底部的年龄分别为654±79、576±38、392±56 ka。通过与已有浈江和邻近流域的热释光年龄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北江上游浈江段左岸存在明显的两...

基于政府采购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与影响机制————作者:雷菁;钟业喜;

摘要:深入刻画政企关联网络有助于理解政府和企业关联隐含下的城市经济互动并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府采购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究城市群政企关联城市网络的格局特征,并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从邻近性和城市属性视角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采购方式以公开招标为主,地理距离衰减的阻滞效应对采购方式产生影响;省会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府采购网络中的主导,武汉和长沙的最强联系指向...

“地-房”视角下超大城市工业活动区位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深圳市为例————作者:毕学成;张冬茵;叶先权;李想;李力;

摘要:超大城市是工业活动主要集聚地,针对工商注册类数据在识别城市内部工业活动区位特征时精度不足这一问题,从“地-房”视角构建了工业活动区位识别新策略。以深圳市作为案例,利用土地与建筑物数据、多源遥感影像与POI数据,采用核密度与空间自相关刻画了工业活动区位特征,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深圳市工业生产活动“多中心连片”式分布于中心城区外围,工业研发活动“单中心零散”...

19―20世纪东南亚种植园的兴衰过程及构建模式————作者:陈茜;李灿松;黄宇;

摘要:盛极一时的种植园是东南亚殖民史中不可磨灭的部分,后殖民时期,学界持续关注殖民主义对前殖民地国家带来的长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代国际合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反思。为推进后殖民时期中国海外农业合作区的建设,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出发,以资本批判理论为指导,建立殖民主义的空间争夺理论框架,以殖民主义为背景,梳理了东南亚种植园兴衰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并详细分析了种植园的构建模式。研究发现:1)...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