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植物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广西植物

《广西植物》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5-1134/Q
国际标准刊号:1000-3142
主办单位:广西植物研究所
主管单位:广西科学院
查看广西植物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动物学杂志》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动物学研究》农业畜牧类期刊

  【杂志简介】

  《广西植物》刊创刊于1981年,是创刊较早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已成为植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性刊物之一,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我国生命科学的常用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有创新性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以及植物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快报,酌登反映本学科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广西十佳科技期刊

  【栏目设置】

  系统演化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与环境植物学、植物化学、结构植物学、发育生殖植物学、植物体细胞遗传学与植物细胞工程学、代谢与分子植物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 ITS 和matK 序列的兰科沼兰族分子系统研究及二新种 唐光大,张国强,洪文君,刘仲健,庄雪影,TANG Guang-Da,ZHANG Guo-Qiang,HONG Wen-Jun,LIU Zhong-Jian,ZHUANG Xue-Ying

  苎麻叶绿体 SSR 引物筛选及分析 贺燕飞,李同建,吴永恒,赵珊红,徐玲玲,廖亮,HE Yan-Fei,LI Tong-Jian,WU Yong-Heng,ZHAO Shan-Hong,XU Ling-Ling,LIAO Liang

  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特有物种江孜乌头的分类学订正 熊安东,赵志礼,嘎务,XIONG An-Dong,ZHAO Zhi-Li,GAAWE Dorje

  中国灰石藓属研究新资料 马婧,左勤,章博远,魏倩倩,王幼芳,MA Jing,ZUO Qin,ZHANG Bo-Yuan,WEI Qian-Qian,WANG You-Fang

  贵州小檗属植物(小檗科)叶脉序研究 王永,何顺志,WANG Yong,HE Shun-Zhi﹡

  当归根显微结构及其根腐病真菌分布研究 唐文菊,赵庆芳,李巧峡,霍庆迪,马艳,张玉芳,TANG Wen-Ju,ZHAO Qing-Fang?,LI Qiao-Xia,HUO Qing-Di,MA Yan,ZHANG Yu-Fang

  桂林毛村岩溶区典型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杨慧,李青芳,涂春艳,曹建华,YANG Hui,LI Qing-Fang,TU Chun-Yan,CAO Jian-Hua

  季节变化对聚果榕-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张媛,杨大荣,陈欢欢,徐磊,李宗波,ZHANG Yuan,YANG Da-Rong,CHEN Huan-Huan,XU Lei,LI Zong-Bo

  施肥对盆栽香樟幼苗不同根序细根养分的影响 范川,黄复兴,李晓清,李贤伟,舒翔,李平,FAN Chuan,HUANG Fu-Xing,LI Xiao-Qing,LI Xian-Wei,SHU Xiang,LI Ping

  中国果业信息杂志投稿:四倍体芦笋花药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摘要:以四倍体芦笋为试材,研究了花蕾不同长度及培养条件对芦笋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1) 四倍体芦笋花蕾长度为2.0~2.5 mm 时,其诱导效果最好;(2)pH值为6.0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3)接种时间以4月底最好;(4)适合于四倍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激素配比是2,4-D 0.5 mg/L,NAA 0.5 mg/L,6-BA 0.1 mg/L;(5)愈伤组织器官分化的培养激素配比是6-BA 1.0 mg/L、NAA 0.5 mg/L。

  关键词:芦笋,四倍体,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分化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贵蔬菜之一。近年来,我国芦笋面积逐渐扩大,芦笋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如何提高芦笋的产量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芦笋雌雄异株[1,2],但其雄株在幼茎产量和品质方面明显高于雌株[3~5]。如能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全部种植全雄品种[6],可以明显提高芦笋产量,改善芦笋品质。利用芦笋四倍体花药培养[7~14]可以培育出超雄株,超雄株与纯合二倍体雌株杂交可以筛选出优良全雄品系。本试验以四倍体芦笋为试材,研究了花蕾不同长度及培养条件对芦笋花药培养的影响,为培育芦笋超雄株奠定基础。

  广西植物最新期刊目录

喀斯特森林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及根系水力性状差异————作者:王炳超;许黎明;罗龙德;李旗霞;蒋国凤;

摘要:为解释喀斯特森林乔木根际土壤共生菌根真菌及其关联类群,探究不同菌根类型乔木根系抗旱性,该文主要通过PacBio三代测序和测定压力-容积曲线的方法,对广西河池市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7个树种的根系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85个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并聚类得到8 028个真菌OTUs,真菌群落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70.76%)、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砂藓SMPD基因的克隆及对干旱和高温胁迫响应分析————作者:鲍薇;王晶晶;沙伟;张梅娟;彭疑芳;马天意;

摘要:鞘磷脂磷酸二酯酶(sphingomyelin phosphodiesterase,SMPD)能够水解鞘磷脂,形成磷脂胆碱和神经酰胺,在鞘脂代谢中起关键作用。为研究强耐脱水性植物砂藓(Racomitrium canescens)中一个SMPD基因(RcSMPD)的耐旱和抗高温相关功能,该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cSMPD在砂藓脱水胁迫及高温处理下的表达量,对其编码序列进行克隆,对其编码蛋白质进...

南渡江干流热带雨林次生林主要物种生态位、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作者:侯德佳;左永令;蓝才鑫;胡小飞;穆晓东;

摘要:为探究南渡江干流热带雨林次生林群落生态位特征、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揭示其群落结构、演替现状和趋势,该文以群落内乔灌层中21种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生态位重叠度分析生态位特征,采用Spearman系数、χ2统计量、联结系数和匹配系数分析群落种间联结关系,采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判断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1)鹅掌柴(Heptaple...

广西喀斯特地区五个桑树品种叶功能性状及其抗旱性评价————作者:覃兰丽;陈观榕;李燕婷;谢彦军;李晓东;黄康东;文柳璎;史沉鱼;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广西喀斯特地区种植的抗旱性强的桑树品种,该研究以环江地区桂桑5号、桂桑6号、桂桑优12、农桑14号、育711号5个桑树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花青素、丙二醛、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导管直径、导管加固系数、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24个叶功能性状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与抗旱性相关的叶功能性状指标及...

丹霞小花苣苔叶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研究————作者:韩伟;常圣鑫;麦广威;曾晓妍;陈再雄;凡强;于白音;

摘要:丹霞小花苣苔(Primulina danxiaensis)为丹霞地貌特有种,隶属于苦苣苔科,分布狭窄,数量稀少,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扩繁保育。该文以丹霞小花苣苔叶切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适宜的HgCl2表面消毒时间﹑不定芽诱导、芽增殖及生根的培养基和组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外植体适宜的消毒条件为75%酒精消毒30 s+0.1%HgCl<...

秋石斛LCYB、LCYE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及其与花色的关系————作者:陈曼曼;罗小燕;李亚梅;李崇晖;

摘要:类胡萝卜素是秋石斛重要的花色素之一,秋石斛花朵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过程未见报道。因此,该文以黄花秋石斛品种‘金童’花芽为材料,克隆了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下游分支上的两个关键合成酶基因DhLCYB、DhLCYE,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利用RTqPCR测定了其在不同花色秋石斛品种花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特征,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其中类胡萝卜素组成及含量且分析了色素组成和含量与花色及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冬枣cDNA三框表达文库构建及ZjRWD40基因上游调控因子的筛选————作者:王嘉琪;王惠冉;王佳伟;周军;任玉锋;徐文娣;张琨;乔帅;张智凯;

摘要:冬枣是重要的以食代药鲜食水果,RWD40通过调节DNA甲基化水平影响下游基因表达和调控果实发育,进而影响果实风味品质。RWD40蛋白是参与甲基化调控途径的关键蛋白,为了揭示冬枣中何种上游蛋白调控RWD40基因的表达,该研究利用酵母单杂交初步筛选冬枣ZjRWD40基因的上游候选调控因子。结果表明:(1)冬枣cDNA三框表达文库的滴度为4×10~9 CFU·mL-1,重组率为10...

厚果崖豆藤化学成分及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活性————作者:张倩;苗莹莹;许秋月;

摘要:为了探究厚果崖豆藤化学成分及其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对厚果崖豆藤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特性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且采用MTT法测试化合物对MDA-MB-231细胞增值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厚果崖豆藤中分离鉴定出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tricrin(1)、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2)、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

广西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拾零————作者:陆昭岑;鲁益飞;苏敏;吴有栋;刘演;

摘要:为更全面了解和认识广西薹草属的物种多样性,该文基于野外调查、馆藏标本研究和文献资料查阅对广西薹草属物种多样性进行系统整理,发现并报道了广西薹草属20个新记录种,即滨海薹草(C. bodinieri Franch.)、大庸薹草(C. dayuongensis Z. P. Wang)、穿孔薹草(C. foraminata C. B. Clarke)、贡山薹草(C. gongshanensis Tang...

基于SLAF-Seq的广西八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李金梅;钟雨;陈建桦;明如宏;姚绍嫦;李良波;谭勇;黄荣韶;姚春;黄鼎;

摘要:八角作为广西重要的特色经济林木之一,遗传变异丰富。为揭示广西八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该研究运用SLAF-Seq技术,对源自广西不同地理区域的53份八角居群样本及42份人工筛选的优良种质样本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深入挖掘;基于SNP多态性,对这些八角样本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从95份八角样本中,共获得1 588 Mb测序数据和643 690个SLAF标签,...

西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GPP时空变化及其主导气候因子识别————作者:谢宗音;黎珍惜;

摘要:探究西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农田、林地和草地)GPP时空变化以及气候因子对其变化的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资源分类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基于2000—2022年植被GPP、气温和降水数据,以及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基于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解析西南地区植被生态系统GPP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变迁格局;通过通径分析,揭示气温和降水对植...

宽筋藤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queenslandicum KJT-1的分离鉴定及其微生物转化研究————作者:张高荣;杨敏婷;陈兰燕;张文秀;杨浪;赖红芳;李俊;王爱娟;

摘要:为充分开发宽筋藤(Tinospora sinensis)的内生真菌资源,获得对宿主药材具有微生物转化能力的菌株,该文采用组织分离法,结合ITS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通过抑菌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液质联用技术对微生物转化前后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化学成分差异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从宽筋藤中分离得到了1株对宿主药材具有微生物转化能力的内生真菌,并鉴定为Colletotri...

天名精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作者:冯恩铭;陈洁;李琴单;陈露;刘露兰;晏英;

摘要:为研究天名精(Carpesium faberi)植物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Rp-C18柱层析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等手段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表明:从天名精全草乙酸乙酯部位浸膏中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α,10α-二羟基-1β(H),5β(H)-11(13)-烯-8,12-愈创木酚(1)、吐叶醇(2)、(R)-4-((2...

三脉水丝梨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作者:熊霜;周富琴;王仕东;李锐;王树宝;黄媛;

摘要:三脉水丝梨(Sycopsis triplinervia)是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水丝梨属(Sycopsis)的一种常绿灌木。由于水丝梨属的系统发育地位仍存在争议且与假蚊母属(Distyliopsis)、蚊母树属(Distylium)等近缘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尚不明确,该研究对三脉水丝梨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与组装,并结合公共数据库中金缕梅科其他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开展了比较基因...

昆明山海棠对肿瘤细胞具有毒性的松香烷型二萜类成分————作者:周堂;林芷淇;王吉;胡炜彦;张荣平;唐然;陈兴龙;

摘要:为探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中具有细胞毒性的松香烷型二萜类成分,该文采用硅胶、小孔树脂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技术对昆明山海棠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及质谱等技术鉴定其结构;并通过CCK-8法评价化合物对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W1990人胰腺癌细胞、4T1小鼠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1)从昆明山海棠中分离得到10个松香烷...

鸢尾属31个分类群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作者:朱莹;宋华;李凯;张蕾;王白冰;

摘要:为研究鸢尾分类群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潜在意义,以鸢尾属3个亚属的31个分类群的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临界点干燥法进行材料制备,对供试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1个分类群的花粉均为异极单粒花粉,具远极沟,花粉大小中等或大,扁球形、近扁球形或圆球形;远极沟膜光滑或具纹饰膜;花粉外壁具半覆盖层或无覆盖层,外壁纹饰通常为不同类型的异型网状,少数为芽孢状-杵状。(2)在...

中国荞麦属1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作者:胡梦;谭露;王清海;杜含梅;李声春;徐洲;吴丹丹;王安虎;

摘要:荞麦属植物是栽培荞麦作物遗传改良的基因库,但该属的系统位置及物种鉴定存在争议。为探讨荞麦属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荞麦属11种及2亚种的花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13个样品的花粉形状为长球形或近球形,花粉大小在种间差异较明显,甜荞野生近缘种和细柄野荞为大粒花粉,花叶野荞属小粒花粉,其余10种均属中等花粉。(2)花粉外壁纹饰均为细网状,但种间的花粉表面网眼大小和密度存在明...

哈茨木霉T9131鉴定及其拮抗病原菌和诱导黄芪抗病的作用分析————作者:牛景萍;燕翔;白雨果;李婉迪;石志勇;梁建萍;李玉芳;李飚;赵祥;

摘要:木霉是土壤和植物根系中常见的真菌,在农业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木霉在黄芪抗根腐病中的作用,该研究从黄芪根腐病病根中分离鉴定木霉并研究其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对黄芪抗病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序列和tef1序列分析确定木霉类型;利用平板对峙试验分析分离木霉对腐皮镰刀菌的拮抗作用;测定黄芪生理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

植物吸收全氟/多氟化合物的机制及其相互影响研究进展————作者:黄赞唐;赵丹妮;潘烨鑫;罗启哲;敬雪皎;孙洁婷;向垒;莫测辉;侯学文;

摘要: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是典型的全氟/多氟化合物(per/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因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和极高稳定性等理化特性而应用广泛,但在其生产、使用及废弃过程中通常因进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土壤是PFAS的重要汇,土壤中的PFAS在被植...

气候变化下喜旱莲子草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扩散风险研究————作者:陈芷琪;杨泽秀;宋希强;杨帆;

摘要: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入侵,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正面临着喜旱莲子草扩散传播的风险,因此,准确掌握其分布情况并开展动态监测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收集数据,采用R语言的Biomod2程序包建立物种分布模型,分析喜旱莲子草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当前及未来气候模式下的空间分布及...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广西植物》农业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441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