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1-1592/N
国际标准刊号:1009-4210
主办单位: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成都理工大学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海洋工程》海洋论文发表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地理科学进展》农业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和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刊载土地、矿产、水、海洋等自然资源管理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土资源科技管理》,以其科技性、学术性、实用性真诚地为土地、地矿、海洋、水利、测绘、农业、旅游等部门的各级领导、科技管理人员,以及上列各专业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服务。

  报道的重点和内容:国土资源的方针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土地、矿产、海洋、农业、旅游等资源的规划,优化配置;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矿产、海洋和水资源的调查与勘查;环境与地质灾害;国土资源的研究与国际合作;高新技术应用;科技体制与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资源经济学的研究与企业发展策划;信息网络与管理知识;国土资源管理动态与经验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 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栏目设有:国土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源的规划、开发、保护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勘查、预测、研究与国际合作,应用高新技术介绍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相对效率评价的河北省铁矿资源开发的问题 都沁军,王兆刚,DU Qin-jun,WANG Zhao-gang

  基于改进熵权法的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分析 乔佳,宁小李,卢雅洁,QIAO Jia,NING Xiao-li,LU Ya-jie

  灰色定权聚类在生态移民无土安置区适宜性评估中的应用 刘学武,L IU Xue-wu

  基于生态安全的鄂西北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李德胜,王占岐,LI De-sheng,WANG Zhan-qi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赵茜宇,张占录,华逸龙,ZHAO Qian-yu,ZHA NG Zhan-lu,HUA Yi-long

  定级因素对河南省新乡市城镇土地质量的影响 杨建波,王莉,马新伟,樊鹏,YANG Jian-bo,WANG Li,MA Xin-wei,FAN Peng

  地勘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周鑫,毛成栋,冯鑫,ZHOU Xin,MAO Cheng-dong,FENG Xin

  2013年国土资源领域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王鑫,史静,章茵,刘澜,李玉馨,WANG Xin,SHI Jing,ZHANG Yin,LIU Lan,LI Yu-xin

  安徽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 胡一鸣,HU Yi-ming

  日本城市住宅地价的经济波动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蔡潇,刘卫东,范辉,吕添贵,刘耀彬,CAI Xiao,LIUWei-dong,FAN Hui,LV Tian-gui,LIUYao-bin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区域政策分析及绩效评价 胡勇,HU Yong

  湖北省生态文明技术创新政策研究 李小帆,邓宏兵,LI Xiao-fan,DENG Hong-bing

  基于 IMM与AHP的矿产资源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构建 何计蓉,覃小兵,HE Ji-rong,QIN Xiao-bing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以德邦物流在江苏省泰兴市为例 余蓉,陈家锋,龚娅,周斌,YU Rong,CHEN Jia-feng,GONG Ya,ZHOU Bin

  农业职称论文:试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共享工程

  摘 要:从以往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农村信息浏览现状

  目前农村信息传播获取有四种途径。第一种是影视广播,电影虽然仍在进村,但其信息量等同于杯水车薪,又以文艺节目为主,其科技信息量等同于无,几可忽略;广播以其受电视和互联网冲,处于不景气状态,而针对农村的节目也渐趋减少,农民收听广播的习惯因电视而改变,村级广播喇叭转播新闻的惯例也停滞了;电视是农村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媒体和途径,以内地和沿海地区计,占比率约为80%,但它仍以文艺信息为主,其收视群体针对的是城镇居民,专门针对农民的节目也有。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全球锑产业链复杂贸易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王敏晰;王铮;李新;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研究战略性矿产资源全球产业链演化特征为我国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从产业链安全角度,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战略性矿产锑的矿石端、初级加工品端和最终生产品端的三层复杂贸易网络拓扑结构,刻画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多层贸易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其社区演化格局,量化分析单层以及多层网...

南京都市圈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禕;曲云婷;熊圆圆;

摘要:对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对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城市一体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等目标的实施提供参考。以南京都市圈为例,采用扩张强度差异指数、聚类指数、景观格局指数对南京都市圈建设用地扩张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回归(OLS)模型对南京都市圈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空间溢出效应、规划...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双月刊)投稿须知

摘要:<正>《国土资源科技管理》创刊于1984年,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是一份刊载资源、土地、矿产、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源科技和管理的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其科技性、学术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来稿可通过登录本刊编辑部网站http://gzg.cdut.edu.cn在线注册投稿或通过E-mail以附件的形...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网络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网络的影响——基于空间关联网络节点中心性视角————作者:任晓红;潘颖;梁甜;沈佳;熊昊旻;

摘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关联网络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关联网络,挖掘网络结构中节点的角色地位,以网络节点中心性为切入点,探究2010—2020年期间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网络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网络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综合交通运输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呈现扁平式网络化发展趋势,但网络结构脆弱,缺乏稳定性。(2)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网络中位于边缘区与核心区城市的数量相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网络...

共同富裕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城市规模、空间聚集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研究————作者:李燕;黄谊;刘晓霞;

摘要:在分析城市规模、空间聚集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1990—2022年中国西部地区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这一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劳动生产率、城市化水平、科学支出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西部地区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起正向作用,科学支出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基础设施指数等因素对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起负向作用。适度...

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管理立法完善探究————作者:巩固;

摘要: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管理具有管理对象多样、权力基础多元、以国家所有权行使为核心、具有重大体制变革意义、内容广泛丰富等特点。当前该领域制度主要经由相关地方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加以规定,方向正确、全面系统,值得肯定,但立法层级较低,尚存诸多不足,需要高位阶立法予以补充和提升。制定中的《国家公园法》应高度重视资源管理问题,厘清重大争议、规范术语表达,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框架,为后续立法完善奠定良好基础

论国家公园法的整体性治理进路————作者:于文轩;宁天琦;

摘要:国家公园法应以生态保护为主旨,明确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贯彻整体性保护理念。在理念基础方面,国家公园法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以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为核心的整体性”和“保障合理民生需求的可持续性”两大要点。在规范内容方面,国家公园法应在遵循保护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人地关系,保障合理的民生需求,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利益衡平。在法治体系建构方面,国家公园法作为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

国家公园经营服务活动“特许经营”的实施方式————作者:舒旻;

摘要:实施特许经营是管理机构对国家公园采用的有目的、有组织和有意识的管理手段。根据管理目标和经营服务类型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特许经营实施方式。在我国现行法框架和法规范体系下,存在行政许可和公私合作下的行政协议两种路径选择。两种路径选择都存在其特定的优势和风险。在管理实践中两种路径可以并存,具体可根据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目标选择适用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检察管辖机制研究——以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作者:赵悦;

摘要:《国家公园法(草案)》在司法保护层面仍存在空白,应当在国家公园法中明确国家公园建设的司法保障机制,健全国家公益生态环境检察管辖机制建设。以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例,园内检察系统经历了属地管辖、集中管辖到“半集中管辖”三种生态环境检察管辖模式,但分别存在“专业性”和“刚性与尺度”问题、“失衡”与“减效”问题以及检察监督目的落空风险。对此,实践中检察系统应变被动为主动,创新生态环境检察管辖机制和工作机制...

基于日高铁流量视角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群分析————作者:郑燕巧;戴其文;周妍锦;赖璇宇;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222×222的O-D城市日高铁流量矩阵数据,探讨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以上海、南京、苏州、无锡4个城市为高铁网络核心,形成若干条高铁主轴;以南京、郑州、武汉、济南、北京为高铁网络次核心并形成若干条高铁次轴,共同构造中国高铁网络结构。少量中西部城市及非省会城市发展成为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2)聚类后形成的9个城市群体基本覆盖19个国家级城市群,并呈现出涵...

四川省乡村产业的演进历程、逻辑及发展走向——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H村和F村的田野调查————作者:常洁;张雯鑫;刘娟;夏小江;

摘要: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腹地。研究乡村产业发展的演进历程和未来走向,对立足新时代四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选取川中丘陵区的2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为研究案例,采用“类型—结构—主体”理论框架和深度访谈法等,探讨乡村产业的演进历程、逻辑及主要走向。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的乡村产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以农为主、乡村工业的快速累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主持人语 我们需要一部怎样的《国家公园法》?————作者:汪劲;

摘要:<正>我国于2015年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8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和制定国家公园法的指示,国家公园法的起草工作被纳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2019年年中国家林草局公园办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共同完成了国家公园法草案建议稿。之后,因有关主管部门对国家公园法和自然保护地法的立法先后关系产生不同认识,国家公园法草案的起草工作被搁置延缓。...

云南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及转移路径————作者:刘凤莲;杨博文;陈洪敏;

摘要:耕地“非农化”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科学认知耕地“非农化”的动态演变对于保障新时期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提取了云南边境地区2000—2020年的耕地“非农化”数据,运用地理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云南边境地区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及转移路径。研究表明:(1)云南边境地区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临沧市、普洱市和文山州,且破碎化严重,在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耕地“非农化”现...

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作者:杨小杰;王梦;

摘要:基于“双碳”目标和最新农业政策变革——土地流转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采用中国2007—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土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土地流转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碳排放的减少,且在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区域异质性上,土地流转的碳减排效应主要体现在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土地流转的碳减排...

西部农村数字经济对种植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以四川省为例————作者:杨小杰;马渐涵;

摘要:减少种植业碳排放是实现农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同时数字经济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农业大省四川为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种植业碳排放的影响。首先采用熵值法测度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考察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种植业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种植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通过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在不同地区存在异...

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耕地占补平衡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作者:赵小汎;陈印平;李林蔚;姬婧楠;

摘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趋势为耕地占补平衡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深入剖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阐释其科技驱动性、高效益性、绿色可持续性、高附加值性的显著特征,并梳理当前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困境,包括补充耕地资源匮乏、质量难以保障、监管难度大以及资金投入不足且来源单一等问题。为应对以上挑战,探究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提升耕地占补技术水平、改善补充耕地质量、提高...

传统农区耕地种植结构转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吉林省扶余市为例————作者:李红;王幸文;鲜于慧玲;

摘要:摸清传统农区耕地种植结构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现区域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东北传统农区的典型产粮大县——扶余市为研究区,通过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识别耕地种植结构,利用GIS空间分析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探究耕地种植结构转型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20年,扶余市耕地种植结构转型以粮食作物转至油料作物与设施农业为主。(2)扶余市耕地种植结构...

农业补贴对中老年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作者:刘红升;陈一;

摘要:鼓励农户依法自愿转出土地、建立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建立Logit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业补贴对中老年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并揭示其影响机制。基准回归分析发现,农业补贴显著提升了中老年农户土地流转的可能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基准回归模型与结果有较强的稳健性。区域视角下...

智慧城市建设、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转型————作者:李江涛;兰凯;

摘要:在我国深入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究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9—2020年深沪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其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媒体关注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媒体关注弱化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

四川省民族地区民宿分布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作者:陈兴;赵星晨;

摘要: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其中民宿业态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四川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内的民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法、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四川民族地区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空间尺度下民宿分布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四川民族地区民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形成了四个主要的集聚区,其中以康定市和西昌市为核心的区域集聚效果最为显著;(2)...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