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是《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的依托网站,《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是本站的主体杂志,直接负责该杂志的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栏目,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农业现代化研究》期刊简介
《农业现代化研究》于1980年7月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科技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出版社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275;国内统一刊号:CN 43-1132/S。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农业现代化研究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农业现代化研究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农业现代化研究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05期
我国玉米贸易格局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讨..........................李想
德国马堡大学ChristianOpp教授到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侯志勇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及地方政府的责任................田富强
中科院基建局副局长孔繁文到亚热带所检查指导工作....................周意红
丁永建访问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张琛
中国草原利用、保护与建设评析及政策建议............................张立中
贵州省水资源安全问题及战略性对策研究..............................邹波
贵州省林业发展现状与现代林业建设对策..............................刘振露
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马林靖
特色农业视角下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刘荣章
现代农业的主导功能及其可持续发展..................................张攀春
1.期刊推荐
网站所有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正规刊物,具有国内国外双刊号。凡增刊、假刊、各类专刊、版权有争议的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非法刊物均谢绝合作与发表。
2.写作指导
我们拥有众多来自各领域专业知识过硬、写作经验丰富的的论文编辑团队,并拥有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的论文发表把脉献策。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将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竭诚为您服务,直到您满意为止。
3.投稿保证
对于收到的论文稿件,本公司会有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处理,保证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意见,并根据发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负责审核、润笔等工作!
4.客户投诉及建议
鸣网专门设立了客户投诉电话,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不满之处,或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我们的相关负责人会第一时间为您解决和答复。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服务人员满意,请转告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农业现代化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过渡期结束背景下西北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作者:刘七军;杨玉坤;李昭楠;
摘要:基于西北地区2012—2023年统计数据,采用量化方法,对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固贫)的时空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了系统评估,探讨了巩固脱贫攻坚期后西北地区帮扶政策如何优化调整。结果表明:1)2012—2023年间西北地区产业与生态固贫效果得分均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演化态势,文化固贫效果得分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稳的态势,基层治理和生活富裕固贫效果得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生态固贫、文化固贫、生活富裕...
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缓解了生猪种业“卡脖子”问题吗?——基于良种化水平视角————作者:王刚毅;贾亦蕾;申玉琢;
摘要:在当前生猪种业面临“卡脖子”问题的背景下,探讨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的效果及其影响生猪良种化的机制黑箱,对缓解生猪种业困境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7—2016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生猪良种补贴对生猪种业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验证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猪良种补贴政策能够有效缓解生猪种业“卡脖子”问题,且影响效果呈...
数字技术应用提高农户生产效率的机理与实证研究————作者:关付新;任一笑;郭震;顾冬冬;
摘要:数字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已成为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当前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亟待转变,因此探讨数字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数字技术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的机理分析,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2022年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的应用...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基于倒逼视角的中介效应————作者:崔宁波;王斯曼;董晋;
摘要:提升粮食生产韧性是粮食生产系统有效应对不确定性因素与未知风险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粮食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研究基于2008—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度粮食生产韧性水平,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韧性具有正向影响。2)粮食主产区和粮食...
农业科技政策扩散格局及新时期下路径优化研究————作者:梁晓贺;吴俣;周爱莲;远铜;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政策扩散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途径。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扩散规律及其特征,为新时期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以1978至2023年间“北大法宝”数据库汇总的3 207项农业科技政策文本为数据源,运用BERTopic模型识别政策扩散主题,从...
“三变”改革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及机制——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作者:杨慧莲;桂浩;郑淋议;郑风田;
摘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其深化在促进农户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构建了“‘三变’改革-要素配置-农户收入”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5—2021年中国22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SCM)量化评估“三变”改革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与效应,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村“三变”改革显著提升...
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效应和驱动分析————作者:杜亚峰;刘波;岳跃民;祁向昆;郑鹏飞;
摘要:全面了解生态系统服务(ES)的复杂相互作用及社会生态驱动因素,有助于促进生态管理决策的有效性。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尺度的ES相互作用,忽视了多尺度下权衡与协同的特征。时空和跨尺度分析有助于揭示ES的空间分异规律,是提升大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关键。本研究以洞庭湖流域为例,基于InVEST模型量化了2000年、2010年和2020年间的5种关键ES,采用1km栅格和子流域尺度,分析了ES的权衡关系及其...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组态路径——基于动态QCA方法分析————作者:吴雄周;时晟博;杨婵;
摘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承担着促进村民增收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双重职能,并体现出共有、共建、共治和共享的特性。本文从资源、制度、科技、规模化和服务五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基于2013—2022年30个省(区、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QCA方法,探讨推动共同富裕水平提升的组态路径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研究表明,在赋能共同...
高标准农田建设何以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于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视角————作者:吴诗嫚;黎子阳;匡兵;熊子昕;陈丹玲;
摘要: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视角,剖析高标准农田建设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机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揭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影响机制分析得出,通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耕地质量提升和耕地生态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户类型和地貌类...
南方典型污染稻田与旱地土壤镉砷活性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文琦仁;张泉;田倩;李波;王建伟;马天池;陈海飞;
摘要:我国南方地区的稻田和旱地土壤普遍受到镉(Cd)和砷(As)复合污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因此,研究土壤Cd和As的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环境和农业意义。本研究以紫色砂岩、砂砾岩、石灰岩、板页岩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18对稻田与邻近旱地土壤为对象,比较分析其有效态Cd和As、关键理化指标及优势微生物类群等差异。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Cd、As的有效性与土壤总Cd、总As显著相关(r=0.74...
湖南省种植业碳足迹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作者:王璨君;王沛;洪以群;陈秋华;罗巨英;徐华勤;
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农业种植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其碳足迹的量化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碳减排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湖南省2006—2020年农业种植活动中的碳排放、碳吸收及碳足迹等指标进行了测算,并基于泰尔指数模型揭示了种植业碳足迹的时空异质性,采用LMDI模型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种植业的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总量呈现先升后降的波动趋势,碳足迹强度则呈持续下降趋势。...
农业生产数字化的发展水平与实现路径——基于蔬菜种植村的多案例研究————作者:邱俊柯;陈紫云;亓子青;尹奇;
摘要: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是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研究以11省30县(市、区)102村为案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多维展现农业生产数字化的发展水平和阶段特征,并通过fsQCA法解构农业生产数字化实现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数字化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农业生产数字化的发展基础、过程体现和作用结果基于区划、省份、结构、主体等不同呈现多维特征;以数字基建配套赋能农业生产数字化...
口粮自给压力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探析————作者:雷钦华;游菲芳;黄宏斌;马改艳;苏时鹏;
摘要: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文章基于200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口粮自给压力指数,分析口粮自给压力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析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为确保粮食生产经济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01—2020年间口粮食用消费占总消费的72.95%,其中食用消费量减少,而饲料、工业、种子和损耗的消费量增加。主销区和平衡...
农村绿色保险赋能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作者:张伟;邓柏禹;钟伟霞;刘心怡;张跃华;
摘要:农村绿色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延伸,正日益获得政府赋予的绿色金融属性,并有望在农业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对农村绿色保险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绿色保险整体上对农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本地区农村绿色保险的提升...
河湟谷地耕地资源“非农化”“非粮化”现状调查————作者:刘美娟;夏兴生;陈琼;潘耀忠;
摘要: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对寒旱地区的粮食安全、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GlobeLand 30土地覆盖数据,通过田间和无人机遥感抽样调查,对青藏高原典型农业区河湟谷地进行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比例、流转类型和空间分布等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河湟谷地耕地存在流失现象,以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的侵占为主;2)分别基于无人机样方和随机采样点调查显示的耕地“非农...
政策变化对中国粮食市场供需的影响————作者:李俊茹;石自忠;王芳;
摘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量化分析1950—2022年粮食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粮食市场局部均衡模型,把握政策实施对粮食市场供需的既有影响,并模拟未来可能的政策变化对粮食市场供需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粮食政策文件数量及政策指数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特征。2)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管理和责任部门逐步呈现多元化...
中国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温馨;高维新;朱金勋;
摘要:以县城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既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双轮驱动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内外双循环的宏观环境下激发经济发展内生活力的重大决策。本研究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三维分析框架,构建了中国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因素综合加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时空双视角揭示中国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县城城镇化发展...
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作者:郗长军;李园园;薛彩霞;
摘要:保护性耕作是提升耕地固碳减排能力的重要措施,分析其净碳汇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对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2000—2020年数据,结合ArcGIS 10.7平台的自然断点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净碳汇从2000年的57.76万t增长至2020年的129.30万t,增幅达到123.86...
资本下乡中的农户合作偏好——基于选择实验法的研究————作者:詹舒雅;胡志全;杨敬华;
摘要:资本下乡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虽备受争议,但其优势不可忽视。了解农户与工商资本的合作偏好,为有效发挥工商资本联农带农效应、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采用选择实验法,基于安徽阜南和江苏溧阳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AGIL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与工商资本的合作持积极态度。在供给主体选择上,农户偏好“能人返乡”>“外来企业”;在合作模式上,农户更倾向于“公司+村集体+...
硅藻土对稻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储量的影响————作者:方映涵;李双龙;翟金磊;曾茜倩;聂江文;蒋梦蝶;刘冬;刘章勇;金涛;
摘要:探究硅藻土对稻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可为稻田施肥管理和碳氮固持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在湖北省荆州市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了4种施肥处理不施硅藻土和氮肥(CK)、常规化肥(NPK)、单施硅藻土(Si)和常规化肥与硅藻土配施(NPKSi)对0~20 cm耕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NPK和NPKSi处理显著增加了> 0.25 mm团聚体的比例,...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内蒙古农业科技内
- 省级《内蒙古林业科技》
- 省级《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 省级现代牧业杂志
- 省级《北方水稻》
- 省级《农业技术与装备》
- 北大核心《兰州大学学报》
- 国家级落叶果树
- 国家级《中国农业信息》
- 国家级中国城乡桥
- 北大核心《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国家级《植物保护》
- 国家级《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省级粤东林业科技
- 北大核心《昆虫分类学报》
- 北大核心《海洋与湖沼》
- 省级《湖南农业》
- 国家级《中国农村金融》
- 省级《新农村》
- 省级《云南农业科技》
- 北大核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猪业观察》
- 省级江西林业科技
- 省级《贵州农机化》
- 国家级《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 省级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
- 省级《花生学报》
- 国家级《中国农村科技》
- 省级《亚热带植物科学》
- 国家级《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