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区域经济、城乡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经济、资源评价开发保护。
【投稿信息】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对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以佛山市高明区为例 黄正良,钟慧润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分析 郭宁,GUO Ning
滁州市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汪瑞,何如海,栾倩,汪建中,杨波
第四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综述研究 姜文超,JIANG Wen-chao
黑龙江省重要自然遗产资源评价分析 罗春雨,郑福云,李海燕,高玉慧
关于开发区评价类型划分的探讨--以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为例 黄雪琴,HUANG Xue-qin
基于AHP的水土保持评价方法 刘畅,LIU Chang
基于GIS的山地城镇后备建设用地潜力及空间分布--以广东省兴宁市为例 何玉婷,丁一,程迎轩,廖磊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住宅地价测算方法及实证 陈霖,张金亭
基于水质特性参数估算模型的污水有机成分测定方法研究 高婕,GAO Jie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评价浅析 刘娜,LIU Na
欠发达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夏浩,张勇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及现状居民点分类整理研究--以黄陂区为例 倪帅,刘艳芳
超大城市边缘区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广州增城为例 朱东亚,涂学仕,周波,王红梅
关于做好鹤壁市用地保障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陈红艳,CHEN Hong-yan
矿产资源综合区划的概念与方法探讨 杨博,吕新彪,魏彦芳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贾丙辉,蔡恩香
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及变化研究--以阿勒泰市为例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乃吉木丁•艾孜孜
耕地地力在土地流转中的应用研究 陈婉露,马友华,杨圣华,张勤才
研究生论文范文:日本三角涡虫全能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摘要:涡虫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并且认为涡虫体内存在一类具有增殖分化潜能被称为neoblasts的全能干细胞。这种细胞在涡虫体内可发生迁移、增殖和分化,对其个体组织器官损伤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中,三角涡虫经过饥饿处理后切取特定的组织块,然后再经过处理使组织块中的细胞分离出来。分离的细胞继续培养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检测最终鉴定为neoblasts干细胞。
关键词:三角涡虫,全能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
涡虫(Planarian)是动物界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三胚层、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也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类群,因而在动物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1]。涡虫国内分布广泛,进化地位十分重要,是发育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再生生物学、进化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Kawakatsu认为中国的淡水三角涡虫全部属于三角涡虫属中的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 Ichikawa et Kawakatsu)[2]。不同的地区和环境对其生殖具有一定影响,但大多以有性和无性方式交替进行。涡虫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已知如果把涡虫切割成许多小的片段,一周内它可以重新长成完整的个体[3,4]。其再生潜能归因于体内一类称为“neoblasts”的细胞群,这是成体涡虫体内仅有的一类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即成体未分化细胞[5~7]。它在整个个体的间质细胞内都有分布,而在其它类型细胞如上皮细胞、肠细胞、脑部分布较少;在生长、喂养、饥饿状态下细胞状态也处于动态的变化[8~9]。其体内neoblasts约占全部细胞的30%,是一种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为体内的40多种细胞,因此成为研究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与去分化分子机理的理想材料[10]。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与土地城镇化水平耦合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作者:温锋华;蒋雅婷;
摘要:利用我国264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及经济社会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科夫链及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13-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时序上,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与土地城镇化率耦合整体水平偏低,并有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各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加剧。空间上,呈现出“...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山东省人均缺水量分析————作者:高景行;
摘要:本文将影响人均缺水量的因素分为产业结构、城市化、水资源总量及气候环境共四类,基于2003-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经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模拟研究了全省的人均缺水量,预估了未来三年的水资源匮乏情况。结果显示,水资源匮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生活用水。其次,山东的城市化过程所导致的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和城市人口数量上升也增加了山东省水资源的消耗量。最后,山东省降...
低碳试点城市工业碳排放脱钩状态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常州市为例————作者:王书可;
摘要:利用OECD碳排放脱钩指数、Tapio碳排放脱钩弹性及LMDI指数分解法,对常州2011-2022年工业脱钩现状及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常州在低碳试点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工业增加值及工业增加值占比均出现增加态势,工业碳生产能力逐年增加,实现了工业总量增长,形成了市场竞争优势;常州工业碳排放处于脱钩状态,2011-2022年常州工业碳排放降碳的首要因素是能源强度效应,常州工业碳排放增碳...
基于效益最大化的景泰县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度及驱动力分析————作者:陈德桃;程文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已成必然。本文以白银市景泰县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土地效益最大化视角拟合C-D生产函数,测度景泰县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其次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景泰县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景泰县的农地劳均适宜经营规模为2.513 hm2,户均适宜经营规模为5.68 hm2。(2)景泰县(2009-2021年...
基于PLUS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以三门峡市为例————作者:詹绍文;李青青;
摘要:本文探讨了不同未来发展场景下三门峡市生态服务系统价值(ESV)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及不同ESV之间的差别和其中的衡量。采用单一动态土地利用度、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ESV的计算方法对三门峡市正常商业情景(BAU)、生态保护情景(EC)、经济发展情景(ED)进行模拟,并采用敏感性检验来衡量生态服务系统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1)三门峡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生态...
山东省地域功能类型识别与发展路径研究————作者:刘兆德;延丽晶;刘强;陈素青;陈有川;
摘要:文章通过构建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rc GIS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分析了2020年山东省90个县区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社会保障和生态服务4类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定量识别了主导功能类型。研究表明,(1)地域功能差异性和空间集聚性特征明显,非农生产与社会保障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似性,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区的两类功能指数较高,农业生产功能较高的区域集中在省会经济圈的西北部和鲁南经济圈的西部地区,胶...
海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其功能区划分——以莆田市海域为例————作者:董卫卫;林桂兰;卢惠泉;
摘要:海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海洋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专题。本文基于评价海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区位地理条件和潜在灾害风险四个维度,构建海洋国土“两空间一红线”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献参考法、特征赋值法、德尔菲法、标准差限制法等确定指标分值及权重,利用“引导-限制”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和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获得莆田市海域海洋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莆田市适宜划为...
基于MCR和InVEST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作者:伍鑫杰;程文仕;
摘要:本文以肃州区为研究区域,在分析现状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和InVEST模型进行区位适宜性和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以生态安全为首要原则建立划分标准,依据划分标准将区位适宜性和生态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处理,最后提出分区优化管控策略。研究表明,(1)受河西走廊地貌影响,肃州区农村居民点基本符合低高程、低坡度的分布特征,但仍有42%的农村居民点交通不便,且存在整体分...
基于i-Tree Eco模型的滨河景观生态效益分析——以许昌市饮马河北段为例————作者:余显显;武一帆;孔令鹏;赵玉西;王泳涵;杨眉佳;吴国玺;
摘要:以许昌市饮马河北段为研究对象,实地普查了该滨河景观带的物种组成与生长特性,并以i-Tree Eco模型评价树木的净化空气、固碳、释氧、雨水截留等生态效益,也尝试评估地被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70种园林植物,其中树木36种8 951株,优势树种有白蜡、银杏、水杉等。(2)研究区树木年总生态效益为97.62万元,以碳储存(56.44万元)和产氧(18.36万元)为主,单株...
基于LMDI法的我国采矿业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作者:罗世兴;张萌;
摘要:本文基于CEADs能源消费数据和17类能源相关参数,运用IPCC参照法估算了2004-2019年全国29个地区采矿业能源消费CO2排放,分析其总量、结构与分布特征,同时基于Tapio脱钩模型研究其与行业产值的脱钩关系,并利用LMDI分解法探讨影响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9年,我国采矿业能源消费CO2排放呈先增后减的倒“V”型,在2...
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作者:李艳;程文仕;
摘要: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为例,在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三生空间”协调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类型划分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限制扩张型和搬迁撤并型4种类型,并提出差别化的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基于“三生空间”协调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结果较为符合区域实际情况,切实可行,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提出...
淮海经济区非遗的空间格局和分布影响因素————作者:黄庆香;沈山;
摘要:以淮海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等方法将非遗的空间分布可视化,通过地理探测器对影响分布因素进行分异和交互作用探测分析。研究表明,淮海经济区非遗类型呈现弱不均匀的分布状态,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在数量分布上呈现集聚分布态势,菏泽、徐州的分布聚集性更强。河流水系对于非遗分布有着最显著的影响,交互作用探测分析中,地形地貌∩交通、地形地貌∩博物馆、交通∩博物馆的解释力最强
后生产主义视角下乡村规划的“针灸”策略————作者:马力;王春程;潘煜;张茜;
摘要:后生产型乡村具有产业融合化、功能多元化、空间商品化的特征,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用空间生产的理论可以进行合理的解释,空间生产是乡村多元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因此,乡村空间的再生产就成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把乡村看作是一个有机体,借鉴“城市针灸”理念,通过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激活,促使空间再生产,获得内生动力,促进乡村转型,从而达成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本研究以宁波市三勤村为例,提出聚焦产业升级、促进...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优化能力评价————作者:赵康;高广阔;陈雷;
摘要:基于长三角示范区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考虑生态优化能力标准,结合大数据词频分析法,构建了生态优化能力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以耦合协同度模型评价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程度,分析了长三角示范区中各区县的生态优化能力与协同程度。得出以下结论,示范区中吴江区生态优化能力较强,...
珠江流域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作者:王兴丽;崔海山;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地位。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开展珠江流域2014、2017、2020年生态风险值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风险水平较低,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中间低,东南-西北两侧高”的特征。(2)生态风险转移主要在低水平风险等级内发生,2014-2017年转移速度快于2...
移民搬迁背景下典型县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生态风险研究——以汉中市为例————作者:张静;秦公伟;苏雪萌;李嘉辉;周靖茗;
摘要:本文以汉中市为例,以2010、2015、2020年三期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等,分析了移民搬迁背景下不同县区土地利用及景观生态风险时空特征,以揭示距离中心城区不同远近县区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风险变化的规律性。结果表明,(1)汉中市以林草地为主,占比85%以上,城镇用地面积较显著增加,土地利用动态度呈距离衰减态势。(2)随着距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城镇用地面积...
2000—2020年中国建成区扩张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作者:王曦;张怡雯;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建成区变化的驱动力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市)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建成区扩张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20年间,全国31省建成区面积稳步上升,每年增长约2 004.97 km2,且东部地区建成区面积增速超过中、西部地区之和。(2)31省整体的建成区扩张主要由二三产业增加值、城镇人口数量和交通(公路里程或铁路营运里程)三...
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污染水体净化能力比较————作者:杨帆;刘赢男;焉志远;姜明月;韩辉;
摘要:模拟水体富营养化条件下,随机选取本土植物东方藨草(Scirpus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香蒲(Typha orientalis)、菰(Zizania latifolia)、菖蒲(Acorus calamus)、欧菱(Trapa natans)和荇菜(Nymphoides peltata)中2种挺水植物+1种浮叶植物组成的群落对水体中氮磷污染物的去除作用进行...
黄土丘陵区县域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天水市武山县为例————作者:白永刚;刘学录;刘星雨;
摘要:以黄土丘陵区武山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变化轨迹分析法、面积加权平均差椭圆和景观格局指数以及土地利用预测模型,探究1990-2018年武山县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判断各要素对其变化的重要程度。结果显示,(1)3个研究时段武山县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耕地重心不同时段存在差异,耕地重心先向西南转移再向东南转移。(2)3个研究时段武山县耕地变化都具有减少补充的基本特征,2000年前速率缓慢,2...
兰州市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分析————作者:蔺阿荣;许艳;张军;杨慧霞;
摘要:为充分了解兰州市各县区耕地利用状况,本文利用综合评价法及空间分析法对兰州市2008-2017年耕地多功能演变规律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序上来看,2008-2017年,兰州市耕地多功能主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及社会保障功能为主。(2)从空间上来看,各县区所发挥的耕地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永登县及榆中县为耕地总功能做出重要贡献。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多功能利用布局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林业教育》
- 北大核心《植物研究》
- 国家级《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 北大核心《中国水稻科学》
- 省级《江西农业学报》
- 省级热带农业工程
- 省级《蜜蜂杂志》
- 省级《福建水产》
- 省级《农技服务》
- 省级广西农业科学
- 省级山东蔬菜
- 国家级《渔业科学进展》
- 北大核心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省级《江苏农村经济》
- 省级农业科学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中国种业》
- 国家级《林业建设》
- 国家级《中国井矿盐》
- 省级现代化农业
- 北大核心《极地研究》
- 省级《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 省级《湖南林业科技》
- 北大核心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农机化研究
- 国家级《河南科技》
- 省级《石油化工应用》
- 北大核心《草地学报》
- 省级《青海草业》
- 省级《云南林业》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