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环境污染与防治》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 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全国环境类期刊一等奖(00第一届)
优秀期刊二等奖(97-98)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环境管理、研究报告、治理技术、环境生态、综述、监测分析、企业环保、动态简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混合发酵的原料配比优化研究 刘建伟,夏雪峰,周晓,LIU Jianwei,XIA Xuefeng,ZHOU Xiao
成都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及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 王倩,王红丽,周来东,李莉,冯淼,宋丹林,景盛翱,周子航,陈长虹
3种石油烃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及其细胞表面疏水性 刘虹,刘娜,吕静,温钢,付净,LIU Hong,LIU Na,LYU Jing,WEN Gang,FU Jing
进水氨氮负荷对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2O释放的影响 刘国华,庞毓敏,范强,陈燕,王洪臣,LIU Guohua,PANG Yumin,FAN Qiang,CHEN Yan,WANG Hongchen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模拟微生物耗氧速率对微孔曝气氧传质效率的影响研究 魏延苓,宫一洧,齐鲁,王洪臣,尹训飞,WEI Yanling,GONG Yiwei,QI Lu,WANG Hongchen,YIN Xunfei
麦秆对水中扑草净的吸附性能研究 任艳真,黄岁樑,REN Yanzhen,HUANG Suiliang
底泥营养释放对城市景观水质影响的模拟研究 孙凌,马微微,刘欣萍,孙依帆,蒋丹,王文静,阚元卿,王慧
北京市公共场所室内甲醛浓度水平分析 张金萍,陈文军,杜鹏宇,ZHANG Jinping,CHEN Wenjun,DU Pengyu
基于水质水量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稳定性研究 杨敏,谷声文,吴鹏,何京莲,李卫,YANG Min,GU Shengwen,WU Peng,HE Jinglian,LI Wei
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人体心电指标的规律研究 王书云,闫春雨,刘冰玉,WANG Shuyun,YAN Chunyu,LIU Bingyu
丝藻对含钼废水中MoO42-的吸附特性及机制研究 于常武,高超,YU Changwu,GAO Chao
利用三七渣固态发酵灵芝菌的研究 谭显东,胡伟,王浪,羊依金,郭俊元,彭兰,TAN Xiandong,HU Wei,WANG Lang,YANG Yijin,GUO Junyuan,PENG Lan
化工类论文发表: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氯霉素残留的方法
摘要:氯霉素残留不仅会威胁畜牧养殖业的生产,还会对其他以畜牧养殖业为基础的食品产业造成严重危害,对食用这些食品的人类也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本文结合实验对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氯霉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进一步提高液相色谱在氯霉素检测中的应用水平和成效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氯霉素残留,检测
1 氯霉素的危害
氯霉素的本质是抗生素,长期滥用不仅不会降低病原菌的危害,反而还会导致病原菌的抗药性增强。此外,长期使用氯霉素还会在动物体内造成残留,而这会严重损害动物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生育力降低、产仔数减少、流产等,进而严重威胁到畜牧养殖业的生产。一旦动物体内出现氯霉素残留,就可能随着由这些动物制成的肉制食品或其衍生物乳制品而进入人体,因为氯霉素有严重的副作用,进而对人体健康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例如氯霉素对人体造血系统危害极大,能导致可逆性骨髓抑制和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又例如新生儿因服用含有氯霉素残留的乳制品后,极易引发“灰婴综合征”等疾病。
环境污染与防治最新期刊目录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赋存、迁移及归趋研究————作者:范亚红;徐国策;万顺;张林;刘晓平;顾柳洋;陈新;
摘要:微塑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环境污染物,而污水处理厂被认为是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选择陕西省榆林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现场样品采集和拉曼光谱仪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微塑料的赋存和变化过程,计算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微塑料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都含有大量的微塑料,其丰度分别为17.55~1165.95个/L和38366.67个/kg。污水处理厂的总去除率高达97...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以广西东融片区为例————作者:卢培嘉;张洁;王昕;韦燕飞;童新华;黄婷雯;
摘要: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研究广西东融片区历史和未来时间序列下土地利用和碳储量的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对土地利用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反馈作用。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耦合PLUS-InVEST-GeoDetector模型对东融片区近20年来的碳储量进行量化,探究东融片区在204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碳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东融片区的林地、耕地...
基于个体敏感性的声景感知评价研究——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作者:赵佳美;郭宏志;户文成;
摘要:由于个体对声音敏感性的差异,不同个体所理解和感知的声景不尽相同。通过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实地测量、调研获取的声压级等客观声学参量、吵闹度等声景主观感知评价量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对应分析方法探究个体敏感度与个体认为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之间的关联,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常驻人群个体敏感度与客观声学参量、主观声景感知评价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高敏感人群(敏感度>22)认为建筑密度、交通...
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运行效果分析————作者:张聪;陈晓宇;范垚城;李海东;耿川;韦广荣;孔令为;
摘要: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是国内第二大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规模为2×105m3/d,主要处理孝义河来水。通过对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运行监测,分析了湿地在2022年7月-2023年6月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主要指标COD、氨氮、TP出水稳定达标,出水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实现了...
远洋船舶压舱水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作者:郑滋妤;陆志波;邵小斌;卢剑平;
摘要:船舶压舱水是生物入侵和致病微生物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压舱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有助对其风险的评估和管控。采样了压载自66个地点的94艘远洋船舶压舱水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主要菌门,其相对丰度在不同船舶类型和压载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检测出六种属于指示性...
低渗透地层氯代烃迁移降解规律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黄耀杰;申屠佳丽;龙於洋;吕黎;沈东升;高鑫;戚圣琦;
摘要:氯代烃(CHs)是土壤和地下水中一类重要的有机污染物,尤其在低渗透地层中更加难以被去除。在修复结束后,富集在含水层中的氯代烃会通过反向扩散的方式持续释放,不仅对土壤和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文章旨在总结氯代烃在非均质地层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及在非均质地层中微生物对氯代烃的降解特性。氯代烃在含水层中分布广泛,部分被含水介质所吸附,另一部分则溶解在地下水中,随地...
水环境中纳米级微塑料精确检测技术进展、挑战与展望————作者:吴权;朱永峰;李敦柱;颉洪涛;丁兴平;王镜翔;傅宇辉;冯华军;
摘要:纳米级微塑料
厦门城区道路尘重金属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作者:姜炳棋;闻哲男;何丽雄;刘怡靖;钟雪芬;吴水平;
摘要:采集并分析了厦门城区道路尘中18种重金属元素(V、Mn、Fe、Ni、Cu、Zn、As、Se、Ag、Cd、Ba、Pb、Cr、Co、Mo、Sb、Tl和Ti)浓度和氧化潜势,并对其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道路尘中以人为源为主的重金属浓度基本超过了土壤环境背景值;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有地球化学背景、机动车排放,其中V、Ni、Fe和Cr浓度与道路尘中值粒径呈显著正相关(p...
饮用水中对苯二胺类抗氧化剂对人体的暴露研究————作者:鞠兴沂;邵丹波;金航标;胡俊;
摘要:对苯二胺类抗氧化剂(PPDs)在环境介质中已经广泛存在,然而PPDs在饮用水中的赋存水平还不甚清楚。分析了在中国城市A和城市B收集的饮用水中的9种PPDs,结果显示,从城市A收集的饮用水样品中检测到7种PPDs(样本量为164),PPDs检出率为12%~89%,检出总PPDs(∑PPDs)质量浓度为0.29~7.90 ng/L。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6PPD,平均质量浓度...
苯和乙苯混合暴露对雄性SD大鼠血液及肝肾影响研究————作者:马学敏;王颖;朱建超;王伟鹏;吴昌永;王月;
摘要:苯和乙苯混合暴露是石化污染场地主要暴露方式,但当前针对这两种污染物混合暴露下的健康风险研究不足,为探讨苯和乙苯混合暴露下对血液及肝肾影响,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经滴鼻途径分别进行苯、乙苯单一暴露及两者等体积混合暴露,周期30 d,采用自然对数响应值分析两种暴露途径下血液指标间差异。结果表明,苯和乙苯混合暴露对体质量影响具有拮抗作用(SD大鼠暴露第4周体质量依次为对照组>乙苯暴露>混合暴露>苯暴...
西北地区水基岩屑污染特征及其铺垫道路环境风险评估————作者:杨延梅;徐鸿飞;侯蒙蒙;杨金忠;黄启飞;杨玉飞;
摘要:为探究水基岩屑的污染特征及其路用时的环境风险,采集西北地区3个区域6个典型油气井场的水基岩屑样品,分析了水基岩屑特征污染物含量、浸出浓度和毒性,计算了特征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作用下的稀释衰减系数,评估水基岩屑铺垫道路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水基岩屑中的特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石油烃,其中Ba和石油烃的含量较高,均值分别为1 996、1 522 mg/kg; Cr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
黄河口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作者:王占金;李玲玲;张文静;王丙晖;李鹏飞;张启超;杨雪娜;纪金龙;
摘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口海域的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直接影响。于2019—2023年间每年夏季(8月)在黄河口海域采集水环境数据和浮游植物样品,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口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广温性近岸种、温带近岸种和广布种。受水温和营养盐结构影响,浮游植物的演替率较高,未发现2019—2023年持续存在的优势种。2019、2021年...
京津冀地区2013—2022年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时空变化及健康效益评估————作者:田沛霞;郭秀锐;樊守彬;赵芸程;龙腾;
摘要:为掌握京津冀地区政策实施期间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时空变化特征和人群健康影响,基于大气环境监测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了2013—2022年监测站点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并评估了暴露水平变化的健康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呈下降趋势,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
黄河流域典型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作者:杜毅飞;孙佳政;张辉;杨红燕;王帅;沙锦箖;陈泽世;郑明超;
摘要:选择包头市某铁尾矿库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5个,分析土壤中Zn、Pb、Cr、Mn、Cd、As、Cu和Ni等8种重金属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状况、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除As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超过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Zn、Pb、Cd空间分布相似,尾矿库东部是其主要高值分布区;地累积指...
滩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物垂向扩散规律研究————作者:徐斌;蔡玲;付高平;张蔚;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受限于当时处置能力,大量垃圾被露天倾倒或简易填埋,加之防渗措施不足,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潜在危害,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因工业产业起步早使得沿海工业园区内滩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遗留问题突出。选取了浙江省沿海两个典型滩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下水和土壤分层采样检测,分析了污染物垂向扩散规律,并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填埋场A地下水耗氧量和氨氮污染主要集中在2.5~4.0 m段...
城市生态空间碳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进展————作者:罗艺伟;王峰;谭学军;孙勇;陈涛;芮栋梁;
摘要:在中国“双碳”目标的指导下,借助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碳汇能力,以此积极应对和有效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和空间布局3个角度切入,梳理总结了城市生态空间碳汇功能提升的可行性路径。通过提高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的固碳能力,以及合理拓展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碳汇能力。选择高碳汇适生种,构建多层次的高碳汇植物群落,采取必要的抚育经营措施提高植被的碳汇能力;采取土...
低渗透污染场地压裂协同修复方案智慧决策方法及系统————作者:蒋鳌;张晓磊;丁露;沈前;陈宏信;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低渗透污染场地修复方案选择不合理、筛选效率低等问题,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和案例库的K-最近邻(KNN)算法相似度匹配在低渗透污染场地修复方案选择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包含多种修复案例的案例库,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指标权重,并利用KNN算法计算待修复场地与案例库中已有案例的相似度,从而匹配出最合适的修复方案,最后结合相应的压裂措施优化修复方案。这种...
基于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印染行业污泥资源化降碳绩效研究————作者:张东明;陈东波;樊立安;王智慧;杨晨;吕洪炳;李清毅;蔡依曼;田金平;陈亚林;陈吕军;
摘要: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 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印染污泥资源化面临的能源效率、烟气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等主要挑战,比较了3种技术路线,提出印染污泥资源化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工程案例印染污泥干化焚烧能源利...
江汉油田集中开采区地下水质量及健康风险评价————作者:柳晓晨;李姗姗;蔡新毅;李红梅;张苑;鲁涛涛;
摘要:在长期石油开采的背景下,江汉油田的主要开采区地下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为评估该区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采用水化学分析、危险指数(HI)、水质指数(WQI)以及健康风险模型对江汉油田集中开采区地下水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区域地下水呈弱碱性;总溶解性固体(TDS)和总硬度(TH)平均值分别为634.132、433.678 mg/L;水化学主要类型为Ca/Mg-HCO3
常见农作物秸秆燃烧产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作者:赵志燊;武思齐;余磊;赵杰;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对水稻、玉米秸秆燃烧产物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水稻与玉米秸秆的燃烧产物以残渣与底灰为主。水稻叶与玉米茎秆燃烧产物中,萘平均值最高,分别为0.187、0.143μg/g;水稻茎秆与玉米叶燃烧产物中,菲平均值最高,分别为0.242、0.209μg/g。水稻茎秆燃烧产物中,2~3环低分子量PAHs、4~6环高分子量PAHs与总PAHs平均值均...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作物学报》
- 国家级景观设计学
- 国家级《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 北大核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国外水产杂志
- 国家级《农业机械》
- 国家级《南方水产》
- 省级饲料博览管理版
- 省级《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 国家级高端农业装备
- 国家级《草原与草坪》
- 省级《湖南农业》
- 省级河南林业
- 省级《山东农业科学》
- 国家级《生物产业技术》
- 国家级《中国林业》
- 国家级《中国环保产业》
- 北大核心《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国家级《猪业观察》
- 北大核心《生态学杂志》
- 省级《广西蔗糖》
- 北大核心《杂草科学》
- 省级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 国家级《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 国家级白蚁科技
- 国家级基层农技推广
- 国家级《林业与社会》
- 国家级《农民科技培训》
- 省级《新疆环境保护》
- 国家级《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