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是《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的依托网站,《现代农业科技》杂志是本站的主体杂志,直接负责该杂志的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栏目,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现代农业科技》期刊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于1972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优秀农业技术研究性期刊,国内刊号:CN:34-1278/S、国际刊号:ISSN:1007-5739。
《现代农业科技》系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全国农业领域职称评定认定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4期目录
沼液对莱阳梨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贺红
蔬菜园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研究..............................伍斌生
不同种植技术对中药莪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梁菊秀
叶菜型甘薯在北方水稻育秧大棚的引种研究..................唐傲
鹰嘴蜜桃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张新华
民乐县大蒜"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范宏伟
滇西北冷凉山区苹果套袋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彭德青
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毛豆高效栽培技术....................周福余
优质薯蓣地方品种糯米薯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陈体员
黄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邢霁
西平县晚秋黄梨引种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伊娟红
桂中甘蔗+马铃薯+生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杨祖丽
九龙镇烤烟地套种秋马铃薯生产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陈利书
茄子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苏彩霞
1.期刊推荐
网站所有的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省级、国家级、核心正规刊物,具有国内国外双刊号。凡增刊、假刊、各类专刊、版权有争议的未经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非法刊物均谢绝合作与发表。
2.写作指导
我们拥有众多来自各领域专业知识过硬、写作经验丰富的的论文编辑团队,并拥有一批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您的论文发表把脉献策。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将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竭诚为您服务,直到您满意为止。
3.投稿保证
对于收到的论文稿件,本公司会有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处理,保证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意见,并根据发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负责审核、润笔等工作!
4.客户投诉及建议
鸣网专门设立了客户投诉电话,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不满之处,或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我们的相关负责人会第一时间为您解决和答复。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服务人员满意,请转告你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现代农业科技》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现代农业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不同水稻品种镉吸收与富集能力差异研究————作者:胡聪;
摘要: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在施用钙质钝化剂并全程淹水环境下稻米Cd含量的差异,对12个水稻品种收获期土壤有效镉含量、糙米Cd含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个水稻品种对土壤Cd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甬优1540、甬优4911、中浙优10号和浙粳优1578属于高产低Cd型水稻;昌两优8号、晶两优534和甬优7850属于低产低Cd型水稻。在中度Cd污染的土壤上应优先种植甬优1540、甬优4911、中浙优1...
稻田综合种养对水稻产质量和土壤的影响————作者:胡林涛;李振宇;黄林;
摘要:稻蛙生态养殖作为一种生态耕作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水稻—油菜轮作为基础,调查分析在该模式下引入牛蛙后对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稻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油菜模式下引入牛蛙可提高水稻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可增加水稻穗总粒数,减少穗空粒数,提高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可提高水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垩白度,提高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2023年桐城市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种植表现及适应性分析————作者:黄海珍;张长海;曹哲群;汪向东;
摘要:为了解和确定优质杂交籼稻品种在桐城市的种植表现和适应性,2023年以文两优慧丝、吨两优龙丝、葏两优雪峰丝苗、果两优桂花丝苗、红两优1566、昌两优馥香占、昱香两优馥香占、荷优莲香丝苗和青香优033共计9个优质杂交籼稻品种为材料,开展分期播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荷优莲香丝苗、昱香两优馥香占、青香优033和红两优1566为早熟品种,文两优慧丝和果两优桂花丝苗为中熟品种,昌两优馥香占、葏两优雪峰丝苗和吨...
瑞丽市主推水稻品种比较试验————作者:肖光秀;陈志雄;董诗龙;杨书彩;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瑞丽市种植的水稻品种,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收集瑞丽市销量好、大面积种植的14个优质水稻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14个品种中,以荃优737和绿银占综合表现最好,全生育期分别为130、128 d,最高苗分别为204.0万、229.5万株/hm2,成穗率分别为97.1%、98.7%,产量分别为8 838.0、9 189.0 kg/hm2,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南方黑条矮缩...
微生物酶解矿源腐殖酸复合肥在盐碱地小麦上的应用研究————作者:黄志浩;王学虎;吴广利;
摘要:通过盐碱地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微生物酶解矿源腐殖酸复合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生物性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底施腐殖酸复合肥改善了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提高0.6 g/kg,全氮含量提高14.38 mg/kg,有效磷含量提高1.47 mg/kg,速效钾含量提高14.62 mg/kg,土壤中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增加3.59、0.34 cmol/kg,...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烟农121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作者:邵友伦;
摘要:为了明确小麦品种烟农1212在宿州市埇桥区种植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条件,于2023—2024年度进行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烟农121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农1212在宿州市埇桥区种植,适宜的播期范围在10月15-22日,适宜的密度范围在270万~285万株/hm2之间,在此播期及密度条件下,烟农1212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也较高
阜阳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作者:宫贺喜;李庭奇;闫旭;王悦;刘家丰;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阜阳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特选取15个小麦新品种进行生育期、抗性、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全生育期在213~219 d之间,均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百农307、中科166、烟农1212增产优势明显,分蘖能力强,茎蘖成穗率高,综合抗性较好,可以在皖北地区扩大示范种植;囤麦127、郑麦18等品种产量表现一般,需进一步加强试验示范
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作者:许红丽;张晓兰;王勤;万卫东;董诗铝;廖明山;
摘要:为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油酸油菜新品种,2023—2024年度在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进行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云油杂M25026、云油杂M25009、云油杂457和云油杂M25066 4个新品种全生育期分别为169、171、171、171 d,产量分别为4 870、4 580、4 410、4 130 kg/hm2,综合性状好,可在隆阳区及类似生态...
不同玉米品种对增密的响应研究————作者:孟战赢;王育红;郭党;田文仲;李俊红;李芳;
摘要: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对增密的响应,以4个不同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分析增密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各品种产量平均增幅5.4%,穗粒数平均减幅8.2%,千粒重平均减幅2.1%,穗长降低,穗粗减小,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少,出籽率降低,秃尖长增加;穗腐病发病率提高,株高、穗位高增加,倒伏风险增加。在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 3种氮磷钾复合肥在淀粉型甘薯渝薯15上的应用效果————作者:田维德;黄林;王娇; 摘要:甘薯吸肥力强,需肥量多,在其生产过程中施用适量氮磷钾复合肥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氮磷钾复合肥种类繁多,农户难以精准选择。以淀粉型甘薯品种渝薯15为试验对象,选择3种氮磷钾复合肥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甘薯产量和淀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茂牌高浓度纯硫基复合肥(15-15-15)900 kg/hm2的处理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3 000.0、20 670.0、1... 不同覆膜方式与坡度对烤烟覆膜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作者:戴曙伟;赛骞;段连艳;郑洋;杨安乐;何在敏; 摘要:为了在施甸县推广应用机械覆膜方式,开展了不同覆膜方式与坡度对烤烟覆膜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调查了不同覆膜方式和坡度处理烤烟覆膜效率、作业成本、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结果表明,与人工覆膜相比,在相同烟地类型和坡度条件下,机械覆膜效率是人工覆膜的6.0~6.5倍,机械覆膜作业成本降低了1 752.90~1 957.95元/hm2,且2种覆膜方式的覆膜质量无较大差异,但随着坡度... 上杭县山地红壤果园冬季绿肥品种筛选————作者:傅松;赖胜芳;廖丽莉;张远连;张明来; 摘要:为筛选出上杭县山地红壤果园适用的冬季绿肥品种,在沙田柚果园引种光叶紫花苕、紫云英、油菜、紫花苜蓿、肥田萝卜、黄花羽扇豆、红三叶、绛三叶和箭筈豌豆9个绿肥品种,比较各绿肥品种的田间生长状况、鲜草产量和抑草控草效果。结果表明:综合比较各绿肥品种,在当地果园生产上建议首推光叶紫花苕,其在适应性、鲜草产量、培肥地力、抑草控草等方面均有较优表现;同时,在水源充足条件下,也可选择播种红三叶和绛三叶,但需适当加... 不同基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作者:王佳佳;史祥丽;张静乐;陈楠;李文平; 摘要:为进一步明晰不同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原土覆膜栽培为对照,设置草炭、河沙、草炭∶河沙=7∶3(体积比)、草炭∶河沙=3∶7(体积比)4个基质处理,测定不同基质处理对番茄生长形态指标、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河沙单一基质栽培均不利于番茄生长发育,一定程度上造成番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平衡,草炭栽培导致番茄开花坐果延迟,河沙栽培导致番茄植株提早开花结实,植株易发生早衰;复配... 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作者:赵东风;谢利芬;邵志鸿;赵英杰;李朝森;郭勤卫; 摘要:为了减少樱桃番茄栽培中钾肥施用量,以梦想真甜2号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K2O施用量330.0、300.0(农户常规施用量)、270.0、240.0、210.0 kg/hm2 5个处理,开展田间试验(各处理氮肥、磷肥施用量相同),比较不同K2O施用量对樱桃番茄长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户常规施用量相比,K2 新型复合微生物液体肥在甜瓜上的应用效果————作者:依明江·图尔迪;魏俊梅;刘相博;王万蓉;姚小琴;宋伟; 摘要:为了验证新型复合微生物液体肥在甜瓜上的应用效果,设置新型复合微生物液体肥60 kg/hm2灌根、叶面喷雾新型复合微生物液体肥100倍液和磷酸二铵150 kg/hm2灌根对照(CK)3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甜瓜生长指标、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膨瓜期和成熟期新型复合微生物液体肥60 kg/hm2灌根处理叶片SPAD值分... 早熟中果型西瓜新品种筛选试验————作者:侯晟灿;罗晓丹;李军华;霍治邦;于玉红;刘红兵; 摘要:为筛选出早熟、优质、高产的中果型西瓜品种,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自选自育的16个西瓜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03[亲本来源Q23×(天2×富西)]的生长势最强,蔓长、茎粗、最大叶面积均在参试品种中排名第1位,且该品种在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折合产量达70 166.7 kg/hm2,较对照品种美都增产49.6%;E09(亲本来源I431×I335-1)的果实发育期最短,仅为26 d... 浙北稻区春播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作者:任洁;沈煜潮; 摘要:针对浙北地区水稻—马铃薯轮作模式中存在马铃薯品种单一、茬口安排紧张、季节性抛荒等问题,选取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早30在浙北稻区春播条件下表现出生育期短、产量较高及品质优异的特性,适合在该地区作为早熟品种推广种植;中薯3号在浙北稻区春播条件下表现出高产、高商品薯率和高干物质含量的特性,适合在该地区作为早熟鲜食品种推广种植 不同生物菌剂对设施大棚甜瓜根结线虫的防效研究————作者:苏国连; 摘要: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设施大棚甜瓜根结线虫的生物菌剂,试验选用5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和5亿孢子/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粒2种生物菌剂与当地常用化学药剂氰氨化钙进行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甜瓜根结线虫和甜瓜生长安全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生物菌剂处理的甜瓜都能正常生长,无明显药害现象。与氰氨化钙对照(CK)相比,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处理的虫口防效和根结防效分别为76.04%和71.44%,产... 我国美国白蛾发生趋势及防控对策————作者:孙华彩; 摘要:美国白蛾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害虫,原产于北美洲,自1979年传入我国后,在华北平原、黄淮流域及长江流域迅速扩散蔓延,截至2023年底,已扩散至北京、山东、河南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7个县级行政区,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美国白蛾危害面积及疫区变化情况,分析了美国白蛾在我国的发生形势,在总结人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逃逸外来植物肿柄菊的入侵机制及其防治与利用研究进展————作者:曹琦;桂西茶; 摘要:肿柄菊是云南省主要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其具备较强的逃逸能力,可在分布地区迅速繁殖,对逃逸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介绍了肿柄菊的生物学特性,从地理气候条件、繁殖能力、竞争力、化感作用、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方面分析了其入侵机制,并综述了肿柄菊防治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综合防控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