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环境保护科学》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亦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反映环保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宗旨,内容涉及环境科学各个领域,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环境科学发展的新动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专家学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处理、环境管理、环境与生态、监测分析、环境评价。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水十条水实条--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石效卷,李璐,张涛,Shi Xiaojuan,Li Lu,Zhang Tao
我国城市水环境管理策略建议--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王谦,高红杰,Wang Qian,Gao Hongjie
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思路--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佟羽,Tong Yu
我国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对策建议--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刘伟江,王东,文一,陈坚,张涛,Liu Weijiang,Wang Dong,Wen Yi,Chen Jian,Zhang Tao
推进养殖污染防治,实现产业优化与环境保护双赢--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刘晨峰,吴悦颖,王东,孙运海,叶维丽,Liu Chenfeng,Wu Yueying,Wang Dong,Sun Yunhai,Ye Weili
增强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续衍雪,徐敏,Xu Yanxue,Xu Min
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叶维丽,吴悦颖,刘晨峰,Ye Weili,Wu Yueying,Liu Chenfeng
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的探讨--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的解读 赵越,杨文杰,王东,马乐宽,Zhao Yue,Yang Wenjie,Wang Dong,Ma Lekuan
对构建水污染防治社会共治体系的分析与探讨--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路瑞,徐敏,王东,续衍雪,Lu Rui,Xu Min,Wang Dong,Xu Yanxue
实施环境网格化管理--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谢阳村,温勖,赵越,路瑞,续衍雪,王东,徐敏
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解读 吴舜泽,徐顺青,逯元堂,樊宇,Wu Shunze,Xu Shunqing,LuYuantang,FanYu
建筑设计论文发表:工业锅炉现状及节能减排措施
摘要: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时期,工业锅炉的管理使用者更加应该积极进行研究,促进工业技术的革新,促进我国工业锅炉技术的更新换代,真正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中的“节能减排”战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工业锅炉的现状,探讨了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工业锅炉,节能,减排,现状,措施
工业锅炉作为我国国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号召节能减排的时期,工业锅炉的管理使用者更加应该积极进行研究,促进工业技术的革新,促进我国工业锅炉技术的更新换代,真正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中的“节能减排”战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工业锅炉的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所以需要相关部分.人才共同努力,共同为实现我国的宏观调控而努力。
环境保护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重点关注恶臭污染物识别及污染风险分级————作者:李耀晃;宋树祥;陈晓强;林静宇;崔晓荧;彭海榕;姚伟卿;
摘要:选取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填埋年份、不同填埋状态的垃圾堆体的填埋气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异味物质嗅阈值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各类污染物的恶臭污染指数、开展聚类分析等方法,识别了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重点关注恶臭污染物,并对填埋气中污染物的恶臭污染风险的分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填埋气恶臭污染物成分复杂,其中需要关注其恶臭污染风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硫化氢、氨、苯系物、烷烃类以及部分烯烃类和酮...
规则波作用下事故溢油垂向扩散的实验研究————作者:王勋;韩龙喜;蒋安祺;牛祥明;
摘要:海上溢油事故对周围水域及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深入研究溢油事故后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要。研究以0#柴油为典型污染物,利用波浪水槽实验系统研究了规则波条件下溢油在水体中的垂向扩散特征,构建了溢油浓度与波高、深度和泄漏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波浪作用显著增强了溢油在水体中的垂向扩散能力,溢油浓度与波高和泄漏量呈显著正相关(指数函数拟合度 R2 牛粪与玉米秸秆高浓度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性能及动力学解析————作者:习彦花;王馨芝;李旭;魏帅强;孙立博;吕亚天;程辉彩; 摘要:厌氧发酵是农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为明确多元物料混合厌氧发酵对产甲烷性能的协同强化效果,研究了中温(35±1) ℃和干物质(Total Solids,TS)浓度为13%时,牛粪和玉米秸秆作为混合原料厌氧发酵的产气性能,并应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对产甲烷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均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4.90%~38.40%;当... 深圳市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存在问题与工作建议————作者:吴静雅;朱艳;杨坤;罗瑶;罗飞;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产业优化升级,大量工业企业腾退地块亟需进行土地流转,对土地再开发利用存在潜在风险。通过调研深圳市开展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建设用地,摸清深圳市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现状及土壤污染地块基本特征,探讨建设用地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开展土壤地质高背景元素赋存形态的机理研究、探索建立层次化风险评估方法、制定绿色低碳化修复指标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土壤污染风... 农业活动密集区氮污染排放特征及管控——以烟台市清洋河流域为例————作者:李斌;徐华;高明瑜;丁晶琳;王刚; 摘要:烟台市门楼水库近10年总氮平均质量浓度6.14 mg/L,高于全国水平,严重影响了供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明确库区上游清洋河流域氮污染排放特征,开展了流域现场调研和定位监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农业活动密集,工业点源较少,苹果种植业是主导产业,氮肥平均施用量483 kg/(hm2·a),高于保证现有产量科学施氮量的42.9%,农业面源氮素盈余较高,达到269.9 kg/(... CPAM与CS复合絮凝剂对河道淤泥絮凝-压滤联合脱水的影响————作者:魏梦依;陈琪;刘斯宏;王柳江;范春贞; 摘要:淤泥疏浚是解决水体内源污染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法,而脱水处理则是疏浚淤泥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基于此,文章通过絮凝-压滤联合实验研究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和壳聚糖(CS)的单一添加和复合添加对河道淤泥脱水的影响,分别在2种絮凝剂的不同配比(0∶1、1∶1、1∶2、2∶1、1∶0)以及复合絮凝剂不同掺量下(200、300、400、500 mg/L)进行了河道淤泥脱水实... “山水林田湖草”理念下云南纳帕海流域保护治理规划策略————作者:苏琴;王梦琳;饶珊;丁刚毅; 摘要: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特殊的地理特点,导致湖泊水体普遍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且修复难度大。文章从研究规划方法入手,建立“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系统调查模式、PEST宏观分析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规划;立足于“三生空间”理念开展空间分区管控、以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和湿地生态修复为重点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保护治理体系、以产业升级推进保护治理攻坚、集结各部门的项目储备抓实规划落地实施。通过纳帕海流域保护治... 无废城市政策实施效果测度研究——基于PMC-HCW模型的实证分析————作者:杨卓璠;周莹;罗泽松; 摘要:无废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题,分析其政策文本与政策实施效果之间的联动关系,有助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运用PMC指数模型对试点无废城市的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然后融入基于反事实思想的HCW模型,以2003—2021年试点无废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定量评价试点城市的政策效应;最后基于k均值聚类的结果分析政策文本与政策效应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所选取的8项政策文本5项评级为优秀... 基于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的混凝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工艺参数优化————作者:黎佳茜;刘雪瑜;阿蓉;王栋友;张娟娟;刘明亮; 摘要:再生水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污水处理厂尾水是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重要水源。文章以山东省曲阜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处理对象,首先比较了6种常用混凝剂,以景观用水标准为基准,对比这6种混凝剂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选用聚合硫酸铁(PFS)作为混凝剂时,出... 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特征及存在问题————作者:谭世林;向国萍;刘涛;熊西; 摘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是稳定生态系统和优化修复格局的重要内容。阐述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特征,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论,识别诊断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成因,制定了生态修复的目标,提出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总体实施路线。以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为例,通过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识别出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湿地退化、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围绕“一核两源六区”生态保护... 基于Planet卫星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解译研究————作者:王春博;孙庆松;高鹏远;范文浩;贺磊;刘伟;左伟昆;赵萌; 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建成区内的黑臭水体分布情况,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中部城市霸州市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Planet卫星波段特性,选用5种黑臭水体遥感识别模型,结合样本数据,对算法模型进行阈值修正,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黑臭水体和正常水体在865 nm附近差异最大,可见光波段内最大差异在565 nm附近;地域差异和卫星传感器类型的不同导致黑臭水体识... 废弃SCR脱硝催化剂处理处置技术发展与挑战————作者:胡颂;邓斯雅; 摘要: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利用是目前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急需解决突破的难题。通过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解析国际废弃SCR脱硝催化剂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比较讨论了废弃SCR催化剂处理与有价组分利用的主要工艺、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和应用案例,以此提出了强化废弃催化剂产生-收集-处理-资源高值利用全过程监管的政策建议 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不适当履行及其矫正————作者:王政; 摘要:依照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生态环境修复区分为个体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和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当前,存在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不适当履行的现象,表现为修复形式化、表面化、虚浮化、景观化,人工干预过度,整体性不足,忽视后期管护的精细化等问题,其制度原因包括生态环境修复的理念偏差、割裂了不同生态环境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缺乏全过程管控和精细化管护等。为矫正政府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不适当履行,应当确立科学... 西安秋季大气中含有机胺单颗粒的化学组成与混合状态————作者:焦丽华;周变红;高飞; 摘要:为了了解西安秋季大气中有机胺的污染特征,文章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于2021年秋季(10月1日至11月14日)对大气中有机胺颗粒进行在线观测,分析了大气中有机胺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化学组成和混合状态。监测期间,大气中含有机胺颗粒物占所有被检测颗粒物数量的57.3%。其中二乙胺(DEA)是最丰富的有机胺物种,占总有机胺颗粒的86.2%,其次为三乙胺(TEA)和三甲胺(TMA)。利用自适应... 工程机械涂装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效果评估————作者:呼佳宁;何校初;张钢锋;林子吟;杨超; 摘要:涂装工业是VOCs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文章以典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为研究案例,设置涂装环节无VOCs减排措施、源头减排措施和末端减排措施3种技术情景,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效果评估。结合文献调研和实例分析,采用物料衡算法估算VOCs和CO2排放量及污染物减排当量,采用定义向量模式建立一套协同控制效应评估方法。研究发现,源头减排措施和末端治理措施均可实现协同减排效果,协同减排当量分...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大气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测算————作者:刘月;何伟; 摘要:文章构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大气环境质量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模型测算了2014—2023年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耦合协调性关系特征。结果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大气环境质量的耦合协调性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仅北京市普遍处于良好协调阶段,其余多数城市处于勉强协调发展和濒临衰退阶段。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邯郸市的经济发展相对... 《环境保护科学》第50卷(2024)总目次 摘要:<正>~ 生态环境审判领域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意见的实质审查————作者:段黎宇;李佩霖; 摘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意见是生态环境审判领域中普遍存在的证据类型,其作为一种科学证据,涉及大量的科学专业知识,给司法审查带来了极大挑战。目前司法实践中对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意见以形式审查为主,忽视实质审查。这一方面导致环境损害评估意见中的错误未能得到有效纠正,影响司法裁判公正;另一方面反映了司法被技术裹挟,法官的审判中心地位受到影响。对此,需要在内容上明确环境损害评估意见的实质审查要点,包括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水源地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汉江流域为例————作者:张乐;张玲玲; 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以及影响因素,对推进碳减排、低碳转型以及对地方制定相关调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汉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方法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估算得出2013—2022年汉江流域67个区县的碳排放量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流域县域碳排放相关性,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绿色低碳背景下磷石膏综合利用的环境风险与对策分析————作者:张永波;周长波;刘晓宇;王翔宇;王晓萌;齐学进; 摘要:磷石膏是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其成分复杂、处理困难,长期堆存既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同时也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存在严重威胁。随着国家对磷石膏污染问题的日渐关注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逐年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风险隐患。文章基于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情况分析了综合利用过程中环境风险的主要来源,识别了相应的环境风险因素和风险受体;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环境风险分析...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