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自然灾害学报

《自然灾害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324/X
国际标准刊号:1004-4574
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查看自然灾害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环境保护科学》农业环境论文

  【杂志简介】

  《自然灾害学报》为灾害学学术性刊物。旨在展示我国灾害科学的研究成果,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刊登各种自然灾害和社会科学在灾害科学方面的结合。刊登各种自然灾害和发生机理、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及其影响、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灾害学研究工作者、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刊登各种自然灾害和发生机理、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及其影响、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面向灾害后果的应急预案体系启动模式 汪婧;荣莉莉; 1-11

  2 重大岩土工程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于汐;薄景山; 12-19

  3 近期我国大型地质灾害预报与避险案例分析 张国平;宋建洋;邵小路;韩焱红;杨晓丹; 20-27

  4 基于新组合赋权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江强强;方堃;章广成; 28-36

  5 基于轮辐式质量弹簧系统的强震转动加速度计的研究 杨学山;高峰;匙庆磊;佘天莉;杨立志;王南; 37-45

  6 基于电气设备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 孙路;林均岐;刘金龙;林庆利; 46-51

  7 遥感图像道路信息提取算法研究现状与地震应急应用 谭庆全;薄涛;罗桂纯;王占英;刘年平;刘群; 52-57

  8 基于GPS的川青地块周边活断层上大震序列分析 刘艳琼;赵纪生;刘培玄; 58-66

  9 甘肃省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裴惠娟;周中红;孙艳萍;陈文凯; 67-75

  10 基于GIS技术的厦门市地震应急管理系统 廖桂华;江源通;郑斓;张文富;张学庭; 76-81

  11 应用吸收结构法预测火山灰云漂移轨迹 赵谊;马宝君;梁跃;李太岩;张明; 82-89

  12 山区镇域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以跳石镇为例 林孝松;林庆;王梅力;赵燕;李溢龙; 90-96

  13 可拓理论在大跨径隧道塌方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李伟;肖宏彬;宁行乐;左学龙;陈终达; 97-103

  14 南江“9•16”群发性缓倾浅层土质滑坡特征与成因机制研究 张群;许强;李江;易靖松;王峰; 104-111

  15 中强再生混凝土楼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曹万林;张洁;董宏英;乔崎云;周中一; 112-119

  16 钢筋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幸;肖岩;Kunnath S K; 120-131

  17 大变形水平受荷桩静力分析方法综述 郭朋鑫;肖岩;Kunnath S K; 132-142

  相关论文范文:不同施氯量对K326烟叶物理性状及化学品质的影响

  摘要 采用小区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施氯情况下烟叶品种K326的物理、化学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氯的有效适量施入可以提高该品种的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外观品质、经济效益等物理性状。施氯量为67.5 kghm2时,中部烟叶还原糖、总糖、总氮、蛋白质含量对比其他处理为最高,烟碱含量较适中,碱比、氮碱比较合理,化学成分也较协调,可以保证烟叶含量符合优质烟标准。

  关键词 烟叶,K326,施氯量,产量,品质,影响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时滞速度反馈控制下的架空输电线减振分析————作者:蔡萌琦;胡茂明;杨曙光;包婉玉;闵光云;

摘要:为保证我国电力能源输送通道安全,减小舞动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引入轴向时滞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对输电线舞动进行控制。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带时滞特征的覆冰输电线非线性舞动方程。经归一化和Galerkin离散后,得到输电线舞动常微分方程。利用多尺度法分别推导了主共振幅频响应方程和一阶稳态近似解,及谐波共振幅频响应方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输电线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共振响应下输电线舞动幅值随时...

摩擦热效应下大型冰崩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弱化模型研究————作者:陈强;罗渝;

摘要:为定量描述大型冰崩运动过程中摩擦系数的演变过程与特性,结合冰崩高速运移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考虑颗粒破碎效应以及融水与碎屑物质间相互掺混下的热融减阻效应,以冰崩厚度、剪切带厚度和剪切带内的初始含冰量为参数,运用COMSOL数值分析软件开展冰崩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弱化与运动特性研究,分析不同条件下冰崩关键运动参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冰崩运动过程中,由滑面热效应带来的摩擦弱化能够使摩擦系数从初始时刻的...

基于易损性分析的台风过程输电杆塔时变风险预测————作者:吴优;黄秀兵;王乃玉;

摘要:台风导致的输电杆塔倒塌会影响电网供电,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在台风过程中对输电系统,特别是对输电杆塔进行风险预判,从而便于电力部门有效部署预防和减损措施。输电塔风致破坏易损性模型是风险评估的实用工具。结合数值气象预报风场,易损性模型能够有效支持台风实时行进过程中输电杆塔的风险预测。本研究通过考虑输电杆塔风致倒塌的物理机制和预报风速的时变特征,建立了基于精细化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的易...

基于组合模型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方法研究————作者:赵煜;王律钧;孙艳萍;史一彤;陈文凯;

摘要:为了准确快速评估地震人员死亡数量,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经验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的组合评估方法。首先利用我国部分省(区、市)发生的破坏性地震次数进行统计,划分出不同风险等级区域。然后分别使用刘金龙模型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进行评估。最后采用并联方式将2个模型组合,使用网格搜索法寻找最优并联权重,构建人员死亡评估组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评估结果优于单一模型评估结果,经过分区划分的模型评估...

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冰雹致建筑外窗受损量化评估方法————作者:闵杰;杨新聪;金楠;汤至颂;王凤来;

摘要:在冰雹灾害中建筑外窗往往受损严重,导致建筑外围护结构功能失效。传统的损伤评估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现场调查,客观性和效率不足,难以及时快速地量化评估冰雹导致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损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建筑外窗受损情况的智能量化评估方法。基于网络数据训练建筑外窗损伤识别语义分割模型Swin Transformer,通过灾害现场的原位拍摄数据进行迁移学习,实现了建筑外窗损伤的智能量化识别,并据...

基于GIS的古溪沟山洪灾害脆弱性精细化评价————作者:肖慧文;熊俊楠;崔兴洁;雍志玮;王启盛;贾倩;

摘要:山洪灾害极具破坏力,其承灾体的脆弱性是决定灾害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大多研究都只聚焦于县级以上大尺度评价,其精度不能满足山洪灾害精细化评价工作的需求。为更快、更精准地进行山洪灾害精细化风险控制与管理,以汶川县漩口镇古溪沟为例,利用该地区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获取的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从暴露度、敏感性和应对力建立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game theory, GT)思想,将主观赋...

动水压力型滑坡不利因素组合及作用机制试验研究————作者:陈勇;叶润青;申清峰;王力;

摘要:因库水位下降而变形失稳的动水压力型滑坡,是库区多见的一种滑坡类型,且不同滑坡对水位下降的响应存在巨大差异。为探索动水压力型滑坡的失稳特征和诱发机制,基于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开展了多组模型试验,揭示了滑面形态、滑体渗透系数和水位骤降速率对滑坡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及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影响因素组合对动水压力型滑坡不利程度的排序,并总结了其变形失稳的主控因素、次生因素和诱...

青藏高原西部滑坡易发性评价对比研究————作者:杨永鹏;郭雅;陈浩;程健宇;贺鑫;边宇;

摘要:滑坡易发性评价是目前防治滑坡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前人研究多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地区,模型结果受到人为干扰,难以获取真实客观的评价模型差异。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人烟稀少,是进行模型对比的有利区域。同时,该地区道路交通网稀疏,道路的安全对于当地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该地区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极其重要。本研究以栅格为评价单元,在结合前人研究及工作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7个因素作为易发性评价因子,...

基于MaxEnt模型的沅陵县滑坡易发性评价————作者:张云;资锋;曹运江;成湘伟;韩用顺;唐龙;

摘要:构建准确的滑坡预测模型和确定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对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研究中,最大熵物种分布(maximum entropy model, MaxEnt)模型因其对样本量要求低、预测精度高和可避免模型过度拟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生态学领域。以沅陵县为研究区,基于342处滑坡灾害点数据和9个环境变量,分别采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模型、逻辑回归(Logi...

蓄泄水期水电站流域滑坡灾害识别与易发性评价————作者:王洪明;师芸;平继伟;武寅龙;李如仁;

摘要:为分析水电站不同蓄泄水期其流域滑坡灾害形变演化和滑坡灾害易发性规律,提出水电站流域蓄泄水期滑坡灾害识别的一般性时序InSAR监测方法流程,同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光学遥感图像进行滑坡潜在区域识别。与InSAR结果对比验证,引入InSAR形变结果作为评价因子,同其它评价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三阶段蓄泄水期间水电站流域形变区域数量逐渐减少,形变量级先增大后减小,研究区地表形...

输电塔足尺钢管杆件涡激振动及阻尼控制研究————作者:炊晓毅;李巍;武东亚;武鹏飞;陶亚光;陈文礼;

摘要: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但其钢管杆件长细比较大,水平放置易在低风速下发生涡激共振现象。钢管构件长期振动易使钢结构疲劳损伤甚至破坏,严重影响输电塔结构正常服役安全。针对钢管塔构件涡激振动现象开展试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阻尼控制方法。首先,开展了原尺输电塔钢管杆件气动效应研究。对槽型插板节点钢管弱轴向涡激振动响应及尾流展向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引入尾流振子模型,探究了增加阻尼比对钢管杆涡振响应的理论...

反复荷载下方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作者:马辉;杨柳毅;赖志强;刘方达;

摘要:在方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组合柱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组合柱的应力云图及变形特征,研究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通过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柱脚方钢管屈曲鼓起,内部型钢达到屈服且再生混凝土被压碎,组合柱呈压弯塑性铰破坏模式。在分析参数的范围内,方钢管强度可以大幅度提升组合柱承载力,但却在一定程...

新型装配式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作者:李慕纯;罗许国;黄志;

摘要:为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并实现钢-混组合梁的快速装配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强螺栓连接的装配式组合梁。为研究该新型装配式组合梁的纵向受弯性能及连接件的可靠性,对该组合梁进行了正位两点加载受弯试验,得到了组合梁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跨中截面应变分布曲线、荷载-滑移曲线等特征曲线;并基于受弯试验建立了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预制混凝土板强度、水泥基灌浆料(cement-based groutin...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作者:田建勃;焦崧;陈田宁;张书林;王梦梦;张俊发;杨海增;

摘要:连梁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的耗能构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双连梁通过提高跨高比,降低连梁内力,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延性。为此,在采用双连梁的基础上考虑基体材料与钢板的影响,提出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混凝土裂缝发展、钢板和钢筋应力、钢板沿梁跨的内力分布进行探究分析。并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组合双连梁的跨高比、含钢率、配箍率、纵筋配筋...

加筋土结构失稳模式与致灾原因探讨————作者:徐洪路;蔡晓光;王海云;李思汉;肖成志;

摘要:加筋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岩土工程构筑物,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因设计、施工不当等原因,加筋土结构易产生变形,严重时甚至坍塌,因此有必要探讨结构破坏特性、分析失效原因,以供工程界参考。文中收集了146个加筋土结构破坏案例,统计分析了结构类型、面板类型、筋材类型、填料类型、结构高度、加筋级数和结构用途等结构特性。总结归纳了结构坍塌、面板变形、顶部沉降、地基承载失效和筋材断裂等常见失...

征稿简则————作者:本刊编辑部;

摘要:<正>《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正式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被文摘引文数据库(SCOPUS)、地学数据库(GEO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信所)、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JST)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数据库收录

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作者:朱才辉;周小松;乔建伟;李鑫磊;

摘要:为了给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工法)处理Q2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优化参数,以西安灞桥某地基处理项目为背景,基于离散元数值方法和原位测试技术,研究不同黄土地层参数、不同SDDC工法设计参数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挤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最后基于试验段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SDDC工法对细粒径、粒径比小和刚度低的地基挤密效果更显著,土体的初始孔隙率、剪切模量和...

防灾减灾视角下社区韧性评估与治理————作者:孙莹;李小水;王德运;吕新彪;郭海湘;

摘要:社区是城市防灾减灾的最基本单元,建立社区复原力,提升社区韧性是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关键举措。文中以武汉市江岸区为例,对社区韧性展开评估。首先,将社区韧性与防灾减灾能力相结合,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组织4个维度出发,选取能够反映社区财政投入、物资储备、公众避险、自救互救、医疗保障、转移安置、隐患排查和风险管理8项减灾能力的25个指标构建评估体系。其次,考虑到指标权重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AHP-...

融合时序InSAR与多因子耦合模型的长宁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作者:肖波;赵良军;郑莉萍;谭亮;

摘要:文中选取长宁县为研究区,将长宁县境内179个历史滑坡灾害点作为评价样本,结合时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获取地表形变数据,选取地层岩性、多年平均降雨量、坡向、土地利用、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土壤类型、地表曲率以及地表起伏度共计13个影响因子,采用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info...

斜坡单元的划分方法优化与适宜性评价指标————作者:吴家宝;陈红旗;向中林;

摘要:多尺度分割方法划分斜坡单元,存在分割尺度选择主观性强、试验耗时以及划分结果适宜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以福建武平十方镇为研究区,固定分割尺度,试验确定出多尺度分割方法中最佳同质性参数的组合,利用同质性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厘定可能的分割尺度,不同尺度结合同质性参数组合进行斜坡单元划分。从斜坡单元与历史滑坡几何联系、斜坡单元划分原理、斜坡单元现实应用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评价斜坡单元划分结果是否适宜的3项指标...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自然灾害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383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