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环境科学学报》是国内环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报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现为月刊,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刊宗旨:及时报道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推动中国和世界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
报道领域:主要为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原理与工艺、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等。
读者对象:主要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或管理机构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Chemical Abstracts》(《化学文摘》)、联合国《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学和渔业文摘)等收录。
【栏目设置】
报道领域:主要为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原理与工艺、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上海市光化学污染期间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 王红丽,WANG Hongli
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的研究 肖景方,叶代启,刘巧,彭若斯,王冠男,XIAO Jingfang,YE Daiqi,LIU Qiao,PENG Ruosi,WANG Guannan
南京地区典型霾天气个例特征的比较分析 傅瑜,王体健,黄晓娴,廖镜彪,朱佳雷,FU Yu,WANG Tijian,HUANG Xiaoxian,LIAO Jingbiao,ZHU Jialei
1961-2013年辽宁省不同等级霾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候成因 崔妍,赵春雨,王涛,王颖,李倩,周晓宇,敖雪,刘鸣彦,伍俊艺
万州城区夏季、冬季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特征 彭超,翟崇治,王欢博,田密,李红丽,刘源,付川,张六一,杨复沫
贵阳市PM2.5微观特征的季节变化分析 杜德艳,李金娟,陶芸,程佳惠,张维,DU Deyan,LI Jinjuan,TAO Yun,CHENG Jiahui,ZHANG Wei
CMAQ模式及其修正技术在上海市PM2.5预报中的应用检验 王茜,吴剑斌,林燕芬,WANG Qian,WU Jianbin,LIN Yanfen
MODIS 3 km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检验及其环境空气质量指示 孙晓雷,甘伟,林燕,张自力,周艳飞,王珂,朱于红,SUN Xiaolei,GAN Wei,LIN Yan,ZHANG Zili,ZHOU Yanfei,WANG Ke,ZHU Yuhong
青岛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仇帅,张爱滨,刘明,QIU Shuai,ZHANG Aibin,LIU Ming
典型酸雨城市降水、降尘中阴阳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程佳惠,李金娟,孙广权,张维,张燕美,CHENG Jiahui,LI Jinjuan,SUN Guangquan,ZHANG Wei,ZHANG Yanmei
MMT对汽油机微粒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姚春德,王全刚,刘辰,耿鹏,王建云,窦站成,耿培林,危红媛
醇类汽油混合燃料EGR氛围下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魏群,王天友,张志进,杨竞,WEI Qun,WANG Tianyou,ZHANG Zhijin,YANG Jing
职称论文发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辽河水质污染问题探究
【摘要】为进一步确定辽河水质污染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本文建立了水质污染问题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各污染因子共同影响水质,导致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抑制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辽河,水质污染,结构方程模型
本文利用2013年辽河流域的监测数据,包括生活污水,氮磷营养盐、重金属污染及船舶油类和工业污染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影响水质污染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这五大污染因子对水质影响的程度。
环境科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土壤细菌对降水频率和蒸发速率交互效应的响应及其对有机质转化的影响————作者:袁梦;吕贻锦;邝嘉良;刘嘉宇;涂智清;陈向文;石振清;
摘要:以青海天然草地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微宇宙土壤培养实验,设置单周和双周两种降水频率,并利用LiCl和NaBr两种饱和盐溶液模拟不同蒸发速率,结合16S rRNA gene高通量测序手段,探究不同降水频率和蒸发速率造成的土壤水分波动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频率与蒸发速率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在低降水频率下,快蒸发速率显著提高了细菌多样性,而在高降水...
氮沉降对三明苦竹叶片BVOCs排放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作者:姜萌微;李丽;刘晓;杨滨锴;王超;王效科;王福升;
摘要: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是植物通过次生代谢释放的含碳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全球氮沉降背景下,竹类植物BVOCs和光合特性如何响应环境变化还未可知.本文以三明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实验设置4种不同水平氮沉降(下称“N沉降”)(0 kg·hm-2·a-1(N0)、30 kg·hm-2 ZSM-5分子筛水热合成参数对VOCs吸附影响权重及机制探究————作者:陈雨濛;赵彦玲;冀钟;刘欢;高林霞; 摘要:工业涂装产生的VOCs废气组分复杂,而ZSM-5作为VOCs吸附剂,对于不同VOCs组分的吸附容量差距较大,所以为了提升ZSM-5分子筛对VOCs的吸附容量,本文考察了不同制备过程对ZSM-5吸附典型工业涂装VOCs(丙酮、苯、甲苯、苯乙烯、对二甲苯、乙酸丁酯)的吸附容量影响.基于Plackett-Burman(PB)筛选设计试验,探究了6种制备参数对吸附特性影响的权重,其中晶化温度对复杂组分中苯... 基于随机森林的川东北城市区县域臭氧污染预报模型研究————作者:胡睿琪;康平;王安怡;刘琰琰;钟念赤;宋龙娟;钟林芸;程恋; 摘要:基于2018—2021年川东北三城市(达州、南充、广安)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及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预报资料,探究了气象因子非线性交互作用对近地层臭氧(O3)浓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川东北三城市O3预报因子库,经随机森林(RF)模型筛选最优特征因子输入模型,构建并优化了未来1~10 d的逐日O3浓度预报(RF-O3<... 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圳近岸海域水质与陆域污染响应关系研究————作者:赵晨羽;黎栩霞;徐旭;谢颖嘉;孙文郡;曾思育;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严峻,陆域污染源数量众多且结构复杂,现有机理模型难以准确高效地定量解析陆海污染响应关系.本研究以沿海城市深圳为例,运用随机森林、自适应提升等7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在线监测数据、人工采样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清洗融合和时空匹配后,分别针对大鹏湾、大亚湾和深圳湾建立陆域排放与近岸海域水体氮磷或叶绿素a浓度的响应关系模型,并通过设置陆源调控情景探索响应关系模型的应用.结果... 广东省天然源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污染影响————作者:黄国锋;沈劲;陈多宏;黄泳熙;段献忠;刘军;谢敏;林玉君;林子锋; 摘要: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对臭氧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广东省2022年下垫面数据等相关数据,使用天然源气态与颗粒态污染物排放模型(MEGANv3.2)对广东省2022年BVOCs的排放量进行估算,并结合臭氧浓度分析BVOCs排放特征及影响,采用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源解析方法(CMAQ-ISAM)模拟典型污染时段(9月11日—17日)BVOCs排放对广东省各地市臭氧浓度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 四环素在不同聚集形态水铁矿上的吸附与解吸————作者:周红;杨琛;陈可佟;蔡婷婷;梁懿;彭嘉敏;顾静仪;党志; 摘要:水铁矿作为土壤中活跃的铁(氢)氧化物,其在复杂土壤环境中的聚集形态影响着四环素(TTC)的迁移转化行为.本研究通过模拟干湿交替(风干)和冻融(冷干)的土壤环境,制备具有不同聚集形态的水铁矿,考察其对TTC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新鲜沉淀的水铁矿呈凝胶状,孔隙结构明显;风干和冷干后结构致密,比表面积减小,粒径增大. 3种形态的水铁矿对TTC均表现出非线性吸附和解吸滞后现象.吸附容量与比表面积呈正比... 稻田土壤微生物甲烷氧化代谢产物对汞甲基化的影响————作者:刘慧文;刘琴;文书海;刘玉荣; 摘要:稻田生态系统中厌氧微生物可以将无机汞(Hg)转化成毒性更强的甲基汞(MeHg).稻米可以从土壤中富集MeHg,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土壤微生物也能将稻田系统中的甲烷(CH4)氧化,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影响稻田土壤中的其它氧化还原过程.然而,稻田CH4氧化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何影响微生物对Hg的甲基化仍不清楚.本研究选取黑龙江海伦、湖南岳阳和广东广州3种典型稻田土壤,... 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圳近岸海域水质与陆域污染响应关系研究————作者:赵晨羽;黎栩霞;徐旭;谢颖嘉;孙文郡;曾思育;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严峻,陆域污染源数量众多且结构复杂,现有机理模型难以准确高效地定量解析陆海污染响应关系.本研究以沿海城市深圳为例,运用随机森林、自适应提升等7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在线监测数据、人工采样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清洗融合和时空匹配后,分别针对大鹏湾、大亚湾和深圳湾建立陆域排放与近岸海域水体氮磷或叶绿素a浓度的响应关系模型,并通过设置陆源调控情景探索响应关系模型的应用.结果... SCICHEM局地尺度O3与PM2.5溯源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作者:王昭桐;徐鑫;王刚;伯鑫;张英磊; 摘要:基于中国高分辨率碳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库(CHRED3.0A),进一步分配了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的排放清单,分辨率为2 km,并将其细分至318个网格.采用SCICHEM模型模拟大兴区各网格及网格内的交通源、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对区域内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影响,并开展O3及PM2.5溯源研究.结果表明,受人口分布及路网分布影响,交通源与生活源对O 基于PMF和蒙特卡洛模拟的锑矿区沉积物重金属来源、风险评估及优先控制因子分析————作者:韦超前;肖艳桐;段明宇;涂汉;李学先;吴攀; 摘要:都柳江流域长期受锑矿采冶活动的影响,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突出,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风险对流域水环境安全及污染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分析都柳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污染水平及对生态环境危害基础上,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受体模型和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HRA)模型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来源、不同污染源影响下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控优先管控因子... 水力激发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修复含水层低渗透区残余相污染————作者:伍世杰;付冰洁;李博文; 摘要:非均质含水层低渗透区残余相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是地下水污染修复的难点之一.本文旨在构建抽-注循环井水力激发协同表面活性剂增溶增流修复系统,探究水力激发下表面活性剂向含水层低渗透区的传输及修复残余相TCE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技术具有协同效应,循环井的水力激发作用能够在垂直地下水流方向上有效强化鼠李糖脂、槐糖脂和吐温80等表面活性剂向含水层低渗透区传输,3种表面活性剂在低渗透区的浓度超过高渗透区的40%... 锰氧化菌对Mn2+影响的水稻幼苗铁锰膜形成和吸收Cd介导作用————作者:许佳露;肖志晓;张平;张斌;彭佩钦;周航; 摘要:锰氧化菌具有对Mn2+的氧化性和Cd2+的吸附性,研究其与Mn2+协同改良Cd污染稻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单因素实验,检测菌株的环境适应性,随后开展了水稻幼苗的水培试验,分别配施低浓度Mn2+(1.2 mmol·L-1)和高浓度Mn2+(30 mmol·L-1... g-C3N4/MXene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卡马西平性能————作者:李红梅;邱春生;毛捷;王晨晨;柏耀辉; 摘要: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的催化氧化能力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煅烧法制备了g-C3N4/MXene (MCN)复合光催化材料,并探究了其对水体中卡马西平(CBZ)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X射线衍... 基于WRF-Chem模式评估家用挥发性化学品(VCPs)排放对我国近地面臭氧生成的影响————作者:文超;谢芊芊;张苑婷;颜丰华;袁斌;皇甫宜博;王雪梅;陈伟华; 摘要:家用挥发性化学品(VCPs)源是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一类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排放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化学产品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导致VCPs排放呈刚性增长,显著影响近地面臭氧的生成.因此,研究家用VCPs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然而,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来定量评估家用VCPs排放对我国近地面臭氧生成的具体贡献,导致相关控制政策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本研究基... 不同钝化改良剂联合施用对煤矸石中特征污染物释放及对斑马鱼运动行为学的影响————作者:薛蓉杰;吴永贵;李夏琳;强一彬;鲁鸿霈;罗有发;梁婉;马幸; 摘要:煤矸石堆场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因Fe、Mn、Cu、Zn等污染物易释放、酸性强、毒性大且养分低等生境恶劣原因,常导致植物难以正常生长.因此,煤矸石中特征污染物释放的综合控制及重金属的原位钝化与植生环境的复合改良是对煤矸石堆场进行生态治理的前提.本研究以贵州黔西某堆积数十年的典型表层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浸出试验,探究本地丰富的富钙无机钝化材料(灰岩、磷石膏)和不同类型有机改良材料(酿酒污泥、五节芒凋... 复合污染中四环素和金属铜的络合行为与机制研究————作者:吴晓亮;王琼;林鑫;刘以凡;吕源财;叶晓霞;宋梁;黄健;林春香;刘明华; 摘要:四环素(TC)分子中存在多个与金属配位的活性位点.为深入探究四环素与Cu(II)在复合污染中的络合行为,本研究采用超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HR-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技术对TC-Cu(II)络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系统研究了TC与Cu(II)的相互作用位点,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进一步探讨了TC与Cu(II)的络合行为及其机理.实... 厌氧污泥停留时间对侧流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作者:秦璐;王东琦;李凯龙; 摘要: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是影响生物除磷性能的重要瓶颈.利用污泥厌氧水解发酵产生额外“内碳源”的侧流强化生物除磷(S2EBPR)工艺在低碳磷比进水条件下具有高效稳定的除磷性能.然而,有关关键控制参数对S2EBPR工艺影响和机理的研究尚存在不足.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典型S2EBPR系统,探究了侧流污泥停留时间(SRTSS)对反应器性能及微生物的影响及潜在机理.结果表明,SRT 城市小型景观水体溶存甲烷(CH4)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刘富平;陈学兵;朱腾龙;马小雪;田琳琳;李彦;蔡延江; 摘要:城市小型景观水体极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易成为氮磷污染物的汇集地,是潜在的甲烷(CH4)排放源,然而目前对城市小型景观水体溶存CH4浓度(cobs(CH4))的认知还相对不足.本文以城市小型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水-气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监测水体cobs(... Z型异质结BiVO4-Pt-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光电催化降解头孢唑啉钠的性能研究————作者:唐亚芬;王理明;孙安邦;王泽敏;裴亮;焦兰钥;雷雨歌; 摘要:新污染物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对水环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本研究采用光沉积法和水热法制备了Z型异质结构的BiVO4-Pt-TiO2纳米管电极,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电化学分析,并应用于头孢唑啉钠模拟废水的降解.通过SEM、XPS等分析,TiO2纳米管的管径约为90 nm,表面存在少量Pt单质和BiVO4纳米片.I-...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