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作物学报

《作物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809/S
国际标准刊号:0496-3490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查看作物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烟草科学》农业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棉花学报》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中华农学会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

  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作物学报》是我国作物科学研究领域的领衔期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长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学术选题和报道方向,发表的论文代表了我国作物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辛勤培育的一块重要学术园地。

  本刊从1999年起连续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的资助。从1997年起连续8年获得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经费"的资助,2006-2010年连续5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B类)"资助。从2002年起连续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据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著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登载,《作物学报》被列在"农学、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的首位。2008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授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授予"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称号。

  本刊为完全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建有独立网站和全文数据库。向读者免费提供"最新录用"、"下期"、"当期"及自1962年创刊号起"过刊"的全文(PDF格式),网上全文比印刷版本提前2个月。本刊网站具有"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作者在线查询"等功能,目前从收稿、审稿到修改稿均在线传送,大部分编辑流程在网上进行。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2年-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2-2009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4年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009年评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

  美国化学文摘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基于EST-SSR和SNP标记的大麦麦芽纯度检测 张利莎,董国清,扎桑,卓嘎,王德良,谷方红,袁兴淼,张京,郭刚刚,ZHANG Li-Sha,DONG Guo-Qing,ZHA Sang,ZHUO Ga,WANG De-Liang,GU Fang-Hong,YUAN Xing-Miao,ZHANG Jing,GUO Gang-Gang

  一个新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何旎清,柳周,张龙,白苏阳,田云录,江玲,万建民

  水稻卷叶突变体rl28的特性与基因定位 冯萍,邢亚迪,刘松,郭爽,朱美丹,娄启金,桑贤春,何光华,王楠,FENG Ping,XING Ya-Di,LIU Song,GUO Shuang,ZHU Mei-Dan,LOU Qi-Jin,SANG Xian-Chun,HE Guang-Hua,WANG Nan

  河南小麦新育成品种(系)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曹廷杰,陈永兴,李丹,张艳,王西成,赵虹,刘志勇,CAO Ting-Jie,CHEN Yong-Xing,LI Dan,ZHANG Yan,WANG Xi-Cheng,ZHAO Hong,LIU Zhi-Yong

  普通小麦DH155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作图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其转移 管昌英,郭军,薛凤博,张广旭,王宏伟,李安飞,孔令让,GUAN Chang-Ying,GUO Jun,XUE Feng-Bo,ZHANG Guang-Xu,WANG Hong-Wei,LI An-Fei,KONG Ling-Rang

  胁迫相关蛋白激酶基因OsSAPK2调控水稻抗白叶枯病反应 胡丹丹,张帆,黄立钰,卓大龙,张帆,周永力,石英尧,黎志康,HU Dan-Dan,ZHANG Fan,HUANG Li-Yu,ZHUO Da-Long,ZHANG Fan,ZHOU Yong-Li,SHI Ying-Yao,LI Zhi-Kang

  枯萎病菌诱导感、抗陆地棉品种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韩泽刚,赵曾强,李会会,张析,李潇玲,张薇,HAN Ze-Gang,ZHAO Zeng-Qiang,LI Hui-Hui,ZHANG Xi,LI Xiao-Ling,ZHANG Wei

  免耕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对水分调控的响应 叶德练,齐瑞娟,管大海,李建民,张明才,李召虎,YE De-Lian,QI Rui-Juan,GUAN Da-Hai,LI Jian-Min,ZHANG Ming-Cai,LI Zhao-Hu

  期刊论文发表:博乐市棉花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研究

  摘要 博乐市棉花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能提高棉花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可在博乐市推广氮磷钾肥配方施肥技术。

  关键词 棉花,氮磷钾肥,利用率,新疆博乐

  通过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博乐市常规施肥下棉花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作物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谷类作物的胚乳发育及其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作用————作者:宋松泉;唐翠芳;程红焱;王程亮;袁良兵;左胜;

摘要:在被子植物中,双受精触发了两个紧密相邻的组织胚和胚乳的同时发育。胚乳的功能除了为胚提供营养物质和作为胚的机械屏障外,也在种子发育、休眠和萌发过程中作为胚的生长调控因子,从而控制种子的生活力、休眠与萌发。但到目前为止,胚乳发育及其调控的作用机制还不够清楚。本文主要综述了谷类作物的胚乳发育与调控及其对种子休眠与萌发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胚乳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发生、糊粉层和淀粉胚乳的分化、淀粉胚乳的程序...

《作物学报》简介

摘要:<正>《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更为现名。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

《作物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1.文稿:来稿要求内容充实且具有创新性,数据可靠,条理清楚,论述有据,文字精练,图表简明。涉及产量性状或受环境影响大的试验,要求有2年以上或多个环境的重复,并须对数据作统计分析。综述性文章应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撰写,其内容能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为加强国际交流,可用英文写稿,附中文摘要。“研究论文”一般包括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7个...

基于闭合哑铃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大豆花叶病毒SC15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作者:殷丛丛;李睿琦;岳霈尧;李晨;牛景萍;赵晋忠;杜维俊;岳爱琴;

摘要:大豆花叶病是一种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引起的最为普遍和严重的全球性大豆病害,可导致大豆产量和种子品质大幅降低,我国大豆产区均受其影响。在我国,SMV被划分为22个株系(SC1~SC22),其中SMV-SC15毒性最强。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本研究基于闭合哑铃介导等温扩增(Closed dumbbell mediated isothermal...

芥菜型油菜不同组织硫苷含量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作者:张金泽;周庆国;肖莉晶;金海润;欧阳青静;龙旭;晏中彬;田恩堂;

摘要:硫苷是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在油菜生长发育、病虫害防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芥菜型油菜品系YufengZC和Qichi881为亲本创建的包含197个RIL-F8株系的作图群体(QY-RIL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全部株系的叶片、茎秆、花蕾和种子的硫苷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株系不同组织间硫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株系间相同组织的硫苷含量也存在较大变异,且总体呈正态分布。相关...

基于MaxEnt模型和HPLC技术的独活潜在适宜种植区预测及品质区化研究————作者:胡超贵;董鹏斌;王辰玥;李欠;

摘要:独活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与经济作物,由于产地较为广泛,质量难以控制。本研究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独活在中国当前和未来潜在适宜分布区域,揭示了气候变化如何驱动其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同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影响独活香豆素积累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区划优质适宜种植范围。结果表明,影响独活当前种植适宜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包括年温度变化范围、最冷月最低气温、5月太阳...

乙烯利-甜菜碱-水杨酸合剂对夏玉米耐热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作者:孟凡琦;房孟颖;罗艺;卢霖;董学瑞;王亚菲;郭丽娜;闫鹏;董志强;张凤路;

摘要:高温热害已成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产的重要限制性气候因子,增强玉米耐热性对保障该区域玉米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乙烯利-甜菜碱-水杨酸合剂(有效成分为乙烯利、甜菜碱和水杨酸,总有效成分含量42%,下文简称“EGS”)对夏玉米耐热性和产量的调控效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郑单958 (ZD958)和豫单9953 (YD995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常温(CK)、高温(HT)和高温化控(T...

水稻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高温对籽粒形态和充实的影响及其与粒重的关系————作者:王梦宁;谢可冉;高逖;王飞;任孝俭;熊栋梁;黄见良;彭少兵;崔克辉;

摘要:以热敏感型品种两优培九(LYPJ)和晶两优华占(JLYHZ)、耐热型品种汕优63 (SY63)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常温和高温两种温度处理,探究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高温对穗分化期颖花和籽粒大小、灌浆期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与粒重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与常温处理相比,幼穗分化期至抽穗期高温导致LYPJ和JLYHZ的千粒重、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产量显著降低,但对SY63无显著影响。幼穗分化期...

无人化旱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特征及其能量与经济效益研究————作者:翁文安;邢志鹏;胡群;魏海燕;廖萍;朱海滨;瞿济伟;李秀丽;刘桂云;高辉;张洪程;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无人化旱直播(unmanned dry direct-seeding, UDS)水稻的丰产形成规律,分析稳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无人化旱直播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于2021—2023年,以南粳5718为材料,以无人化毯苗机插(unmanned carpet seedling machine transplanting, UMT)为对照,在江苏省稻麦两熟制代表性地区大丰...

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研究————作者:沈文杰;陈晴晴;胡逸群;张爱芳;张曼玉;

摘要:为探究安徽省不同生理小种的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差异,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安徽省17个地区采集分离173株稻瘟病菌,利用中国7个鉴别寄主对这173株稻瘟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及该药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稻瘟病菌菌株可划分为ZA、ZB、ZC、ZG和ZH共5个种群,其中优势种群为ZB种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供试菌株抑制中...

耦合多源无人机遥感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玉米SPAD估测————作者:周科;陈鹏飞;

摘要:为实现玉米精准施肥管理,准确识别其叶绿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 SPAD)值是叶绿素含量的重要指示参数,已有研究多采用单一数据源,结合单一机器学习方法来对其反演。为提高SPAD反演精度,本研究探讨耦合多源无人机遥感影像与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来开展SPAD值反演的可行性,并将其与已有方法进行比较。基于不同有机肥、无机...

大麦PRX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作者:陆雯佳;汪军成;姚立蓉;张宏;司二静;杨轲;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王化俊;

摘要:过氧化物酶(Class III peroxidase, PRX)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典型的C3植物,目前关于HvPRXs基因家族的功能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大麦PRX基因家族(HvPRXs)成员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在20% PEG-6000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大麦全基因组中共鉴...

棉花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元分析及候选基因鉴定————作者:郭栋财;吕涛;蔡永生;买吾鲁达·艾合买提;陈全家;曲延英;郑凯;

摘要:棉花纤维品质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深入挖掘棉花纤维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和候选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BioMercator 4.2软件,以Blenda A等发布的棉花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为参考图谱,对来自21个独立纤维品质QTL定位研究中的379个控制棉花纤维品质的原始QTL进行图谱整合、映射以及...

耕层构造后东北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积累及其稳定性特征————作者:邹逸淼;于湘萍;苗玉聪;蔡倩;杜桂娟;赵凤艳;张诗雨;李双异;白伟;

摘要:耕层构造是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积累和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技术措施,研究耕层构造后SOC组分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变化,对深入解析东北春玉米区农田固碳培肥机制和建立合理耕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始于2009年的14年田间定位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上虚下实耕层(ULDC, CK)、全虚耕层(AL)、虚实并存耕层(FLRC)和全实耕层(AC) 4个处理对SOC组分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补灌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作者:王东;王森;尚丽;冯浩伟;张永巧;崔佳鸣;李爽;章佳聪;车欢;

摘要:为明确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冬小麦单产提升和水分高效利用的补灌方案,在2021—2023年冬小麦生长季,选取杨陵、乾县、合阳3个代表性试验点,分别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越冬期补灌(W1)、拔节期补灌(W2)、越冬期+拔节期补灌(W3)、拔节期+完花期补灌(W4) 5个补灌处理,每次补灌均以0~2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100%为目标,探索不同时期和不同次数补灌对冬小麦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

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应用————作者:王亚雯;戚正阳;尤佳琦;聂新辉;曹娟;杨细燕;涂礼莉;张献龙;王茂军;

摘要:棉花是最重要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同时是重要的油料来源。功能位点基因芯片作为一种可以提高育种值评估准确性和育种效率的工具,在棉花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制备了一款棉花6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该芯片制备基于已获得的棉花不同品种的Assay for Transposase Accessible C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TAC-seq)、Chrom...

高、低Cd积累小麦对Cd胁迫的转录组学响应差异————作者:王青;王伊秀;李越男;吕永辉;张海波;刘娜;程红艳;

摘要:镉(Cd)极易被小麦吸收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且小麦响应Cd胁迫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探究小麦Cd积累的分子机制对于通过遗传改良培育低Cd积累小麦至关重要。本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利用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研究不同Cd积累特性小麦(济麦22和周麦32)在0、0.05和0.10 mmol L-1 Cd胁迫下基因调控网络变化。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GO)和蛋白-...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油菜叶片氮磷养分含量诊断————作者:王清华;朱格格;方雯;刘诗诗;鲁剑巍;

摘要: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准确、无损地诊断油菜氮磷养分亏缺,能够为精准施肥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多点、多年田间试验测定的越冬期冬油菜叶片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LNC)、叶片磷含量(lea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LPC)、产量和冠层反射光谱为基础,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平均算法、无信息变量消除法、连续投影算法筛选对LNC、LPC敏感的特征波...

大麦HvMYB2分子特性及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分析————作者:王林;陈晓雨;张文梦龙;汪思琦;程冰云;程靖秋;潘锐;张文英;

摘要:干旱是全球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环境胁迫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挖掘野生大麦优异的抗旱基因对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域抗旱大麦品种的选育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HvMYB2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其响应干旱胁迫的功能,本研究从抗旱野生大麦EC_S1中扩增HvMYB2编码序列(CDS),获得了912 bp长的CDS序列,编码303个氨基酸。保守结构分析显示,HvMYB2为R2R3型MYB转录因子,...

免耕轮作对减氮小麦产量下降的补偿效果————作者:武斌;曹永刚;胡发龙;殷文;樊志龙;范虹;柴强;

摘要:针对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生产连作普遍、氮肥施用量大等问题,开展轮作结合免耕对减量施氮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以期为优化小麦栽培管理提供依据。2022—2023年,通过裂区试验,重点研究前茬玉米及其处理方式(免耕留茬、翻耕)对减量施氮小麦干物质累积特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主区为免耕轮作小麦(NTRW)、翻耕轮作小麦(CTRW)、翻耕连作小麦(CTCW) 3种种植方式,裂区设小麦225 kg hm<...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作物学报》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350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