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稻米》是中国水稻研究所1994年开始创办的旨在为我国水稻与米业生产、科技发展和消费服务的全国性水稻科学技术期刊,现为双月刊。为更好地适应报道的需要,从2007年起将更注重前沿性的学科动态和创新性文章的刊登,编排上更多体现创新性学术期刊的规范。主要刊登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专论与综述、专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成果、综合信息等。
设有“专论与综述”,“育种与品种”,“稻作技术”,“各地稻米”,“综合信息”等栏目,兼具学术性、技术性、知识性、信息性特点。2005年被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的影响因子,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为0.210,据清华大学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为0.559。本刊在出版纸质期刊的同时,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刊载。本刊适合水稻产区的各级技术人员(包括县、乡、村等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米厂的技术人员)及农业与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科研教学人员和稻农阅读。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在出版纸质期刊的同时,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刊载。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与综述、育种与品种、稻作技术、各地稻米、综合信息、植物保护、多种经营。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中国传统地方香稻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特殊生境成香机理的探讨 阳树英,邹应斌,夏冰,吴朝晖,周婷,陈逸,YANG Shu-ying,ZOU Ying-bin,Bingxia,WU Zhao-hui,ZHOU Ting,CHEN Yi
辽宁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上)
水稻隐性小粒基因在杂交稻种子机械分选上的应用研究 许二波,王跃星,倪深,陈红旗,朱旭东,XU Er-bo,WANG Yue-xing,NI Shen,CHEN Hong-qi,ZHU Xu-dong
不同增氧处理对水稻分蘖期生长特性的影响 黄晓波,姚帮松,肖卫华,张立成,HUANG Xiao-bo,YAO Bang-song,XIAO Wei-hua,ZHANG Li-cheng
我国有机水稻的标准化生产与风险控制 金连登,张卫星,杨银阁,谢桐洲,施建华,JIN Lian-deng,ZHANG Wei-xing,YANG Yin-ge,XIE Tong-zhou,SHI Jian-hua
辽宁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新版《绿色食品稻米》标准变化的解读 闵捷,朱智伟,章林平,段彬伍,牟仁祥,孙成效,MIN Jie,ZHU Zhi-wei,ZHANG Lin-pin,DUAN Bing-wu,MOU Ren-xiang,SUN Cheng-xiao
2015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万克江
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现状调查分析与展望--以湖北省为例 孙浩燕,李小坤,任涛,丛日环,SUN Hao-yan,LI Xiao-kun,REN Tao,CONG Ri-huan
观赏稻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方浩俊,周锡跃,FANG Hao-jun,ZHOU Xi-yue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对照品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李大林,李修平,刘成才,马文东,杨庆,单莉莉,李敏,王翠,LI Da-lin,LI Xiu-ping,LIU Cheng-cai,MA Wen-dong,YANG Qing,SHAN Li-li,LI Min,WANG Cui
职称评定论文:甜玉米种植方式及保护地栽培技术
摘要 对甜玉米的种植方式和保护地栽培技术进行了综述,为甜玉米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甜玉米,种植方式,保护地栽培
Planting Model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Sweet Corn
JIA Sen HAO Li-dong DAI Ming LI He ZHANG Chun-yan HU Pan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Suihua University,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中国稻米最新期刊目录
粳稻不育系育种研究进展————作者:方钻;邬闪闪;杨任远;陈鹏;陈梦洁;翟荣荣;叶靖;巫明明;叶胜海;
摘要:基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所收集的粳稻不育系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近20年粳稻不育系的审定数量、柱头外露率、异交结实率以及米质情况。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系统梳理,小结了我国粳稻不育系的选育现状和应用情况。同时,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在粳稻不育系选育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育种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从不育系审定数量来看,BT型不育系占据主导地位;在不育系的败育类型中,以染色体败育为主;不育系的品质...
“三全育人”视域下乡村扶贫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作者:孙柏川;张琳;
摘要:<正>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活动应遵守“理实协同、知行合一”的理念,不断拓宽思政场域,开发思政资源,丰富思政主体,引领思政教育融入现实社会情境,以此构建“大思政”生态系统。其中,“下乡扶贫”是大学生群体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完美契合了“三全育人”的相关要求,即在扶贫过程中实现“全程化育人”,通过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维度扶贫任务的实施实现“全方位育人”,并实现思政师...
农学专业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蒋先杰;余林;黄克彬;
摘要:<正>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领域尤其需要不断学习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成功发展经验,以完善自身的发展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然而,鉴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农业领域的多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均以英文形式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上,这进一步凸显了英语在我国农业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因此,在培养农业专业人才时,我们不...
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作者:李巨存;
摘要:<正>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培养农业类复合型人才,做好人才支撑。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在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塑造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高校面临着更多新任务和新目标,因此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思政教...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甘肃农村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作者:吴晓军;蔡霞;
摘要:<正>基于现实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任务目标,也是一种行动范式。作为任务目标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科学技术、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现代化水平,展现出相对于“历史时期”的显著进步性、优越性及发展性特征。作为行动范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覆盖了多种实践场域、提出多种发展要求,如经济场域中强调的“共同富裕”、政治场域中主张的“和平发展”、生态场域中倡导的“和谐共生”等。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之下...
关于征集“中国水稻新质高质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中国稻米》专刊论文的通知
摘要:<正>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面对全球极端气候常态化、水资源短缺及土壤退化等环境挑战,以及农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加之种稻经济效益低下、种稻农民队伍青黄不接等现实困境,如何实现我国水稻生产的高效、绿色及新质高质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为深化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突破,中国作物学会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定于2025年7月在北京携手举办“中国水稻新质高质发展重大科技问题...
氮密互作对镉低吸收单季晚稻珞优2号产量及米镉含量的影响————作者:向军;罗双圆;郑华斌;王慰亲;唐启源;
摘要:以镉低吸收单季晚稻品种珞优2号为研究对象,在试验田块全Cd含量为3.39 mg/kg、有效Cd含量为0.59 mg/kg条件下,设置5个氮肥用量处理(分别施用纯氮0、90、120、150、180 kg/hm2,依次标记为N0、N1、N2、N3、N4)和3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24、30、36万丛/hm2,依次标记为D1、D2、D3),旨在探讨不同施氮量和...
机械条播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能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彦;陈京都;辛海滨;唐建鹏;刘翠莲;范晓凯;
摘要:为探明机械条播模式下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置5个播种密度,即90.0、112.5、135.0、157.5和180.0 kg/hm2,考察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稻抗倒能力、稻米品质及产量形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茎蘖数和有效穗数增加,株高、穗长和抗折力降低,产量先增后降;随着播种密度的...
氮肥配施纤维素纳米晶副产物对苏打盐碱地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范忠玲;洪秀杰;金佳悦;姜诏;刘德强;毕少杰;王彦杰;
摘要:为资源化利用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副产物及降低化肥施用量,将其配制成水稻返青分蘖肥,于2023年在黑龙江大庆苏打盐碱地区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即常规施氮肥处理(CK)、CNCs副产物+常规施氮肥处理(A1)、CNCs副产物+70%常规施氮量处理(A2)、CNCs副产物+70%常规施氮量+500m L/667 m2贝莱...
不同储藏、加工和萃取方式对香稻2-乙酰-1-吡咯啉含量的影响————作者:姚祥滨;张莹莹;罗昊文;韦剑娇;祁剑英;唐湘如;段美洋;
摘要:为提高2-乙酰-1-吡咯啉(2-AP)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试验选用4个香稻品种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检测了不同储藏、加工及萃取方式下香稻2-AP含量。试验设置了4个储藏温度(25℃、4℃、-20℃、-80℃)、4个碾磨时长(15 s、30 s、60 s、90 s)以及18种萃取方式(超声萃取、70℃水浴加热萃取、超声+70℃水浴加热萃取,萃取时间为0.5、1.0、2.0、...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节肥技术————作者:刘茂;张林;蒋鹏;郭晓艺;郑雪彬;周兴兵;朱永川;郭长春;田绍平;徐富贤;
摘要:为了提高稻田施肥效率,在四川冬水田开展了不同施肥水平对再生稻产量以及地上部植株中氮、磷、钾元素积累影响的试验。基于前期科研成果,我们研发出冬水田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节肥技术。结果表明,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施肥技术相比,在保持相近产量水平下,新研发的施肥技术可节省肥料用量3.70~8.70 kg/667 m2,减少施肥次数3次,节省施肥人工费68.0~75....
云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董维;李小林;邓伟;奎丽梅;涂建;沈锡琼;
摘要:水稻是云南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发挥云南低纬高原的独特生态条件和天然物种基因库优势,推动水稻产能持续提升,对于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云南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高标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粮经作物争地矛盾突出和杂交籼稻自给率过低等,提出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建设、开展亚种间杂交优势利用及节水耐旱型水稻新品种攻关、强化绿色增产...
2024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5年展望————作者:陈品;徐春春;纪龙;陈中督;方福平;
摘要:2024年我国水稻面积略有增加,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14年稳定在2.0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呈疲软态势,大米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大米进出口数量大幅下降,但进出口国家则保持相对稳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数量有所减少,但稻米的品质水平不断提升;水稻生产经营方式正加速转型,绿色化、智能化、机械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分析了当前我国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预计2025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单...
发芽糙米处理方式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汪洪涛;
摘要:发芽糙米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食品原料,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活性成分,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在多个领域如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和日化行业中广泛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发芽糙米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本文综合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发芽糙米营养成分、品质特性及生理活性的影响,并系统回顾了发芽糙米在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情况,以期为发芽糙米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晒种与药剂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及恶苗病防控效果的影响————作者:邵美红;金水丰;赵玲玲;王国荣;王运;梁梦琪;张艺琳;黄世文;
摘要:恶苗病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从秧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在秧苗期表现尤为严重。当前,针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方法较为单一,以药剂浸种为主。本研究通过设置是否晒种、是否药剂浸种、不同种子处理剂等变量,探究了这些因素对种子发芽率及恶苗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晒种1~2 d不仅能促进种子发芽,还能提高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控效果;在供试种子处理剂中,500倍11%精甲霜灵·咯菌腈·氟唑环菌胺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
基于稻作农耕文化传播探索农业科普研学模式的创新————作者:章蓉蓉;徐炜;王小琦;
摘要:农业科普研学活动已经发展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重要补充,其普及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日益提升,众多农业科研单位纷纷参与其中。研学课程安排,既可以开展理论科普,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实践操作环节,深受当地中小学校的青睐。通过参观、体验、互动等多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潜移默化引导青少年职业规划的正向塑造
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在云南省植烟区轮作模式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作者:崔士泽;吴迪;杨贤莉;陈华;杨传铭;王立志;王洋洋;李江舟;尹丽云;姜树坤;张喜娟;
摘要:烟-豆-稻轮作是优化植烟区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害、提升烟叶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为了丰富适宜云南玉溪植烟区烟-豆-稻轮作模式下的优质水稻品种资源,本研究探讨了将黑龙江的优质早熟粳稻品种引入玉溪植烟区的可行性。以寒地优质粳稻品种龙稻18、龙稻21、松粳9、松粳22为试验材料,于2023年分别在云南省玉溪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展大田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光热资源方面,云南玉溪与黑龙江哈尔滨在水稻生长季...
优质早籼稻中组100超高产特征特性分析及关键栽培技术————作者:许剑锋;纪国成;应伟杰;陈叶平;梁燕;龚俊;秦叶波;
摘要:常规早籼稻品种中组100具有株型优良、分蘖力较强、结实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2024年该品种在江山创造了单产11.32 t/hm2的浙江早稻攻关田历史纪录,比2016年中早39在诸暨创造的攻关田最高产量纪录(11.22 t/hm2)高0.10 t/hm2。同时,百亩攻关方单产达11.25 t/hm2,...
中国水稻品种鉴定标准SSR标记的基因组特征研究————作者:何雨欣;于清涛;谭瑗瑗;舒庆尧;刘乃新;刘振;
摘要:在我国各级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流程中,主要依据《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判别参试品种在试验周期内的一致性及其与已审定品种的差异性。鉴于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开发初期,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标记主要基于有限品种的SSR多态性分析结果来确定,因此对于采用该48个SSR作为品种区分依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实际上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通过引物序列比对分析,精确定位了这48个S...
稻谷产后镉污染清除及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作者:江迪莎;张烨;俞凯文;李思科;潘丹杰;张娇娇;刘兴泉;胡浩;
摘要: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密集化,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稻谷镉(Cd)超标问题突出,对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Cd作为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其在稻谷中的累积不仅降低稻米品质,还可能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慢性中毒等健康问题。因此,探索安全、高效、绿色且经济的方法清除受污染稻谷中的Cd元素,并开展Cd污染稻谷的高值化利用,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备受关注...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国家级《粮油加工》
- 北大核心青海大学学报
- 省级林业勘查设计
- 省级《河北林业》
- 国家级《农业展望》
- 省级《防护林科技》
- 省级《草业与畜牧》
- 省级《四川农机》
- 省级《中国植保导刊》
- 省级渔业科技产业
- 省级《黑龙江农业科学》
- 北大核心《中国兽医杂志》
- 国家级《生物进化》
- 省级《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国家级《农业与技术》
- 省级《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国家级《现代农业科学》
- 国家级《水利渔业》
- 省级《环境科学与管理》
- 北大核心《玉米科学》
- 省级《新农村》
- 北大核心《生物数学学报》
- 省级内蒙古林业
- 国家级《野生动物》
- 北大核心《生态学杂志》
- 省级《青海草业》
- 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农业开发与装备》
- 省级农业教育研究
- 省级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