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科技》期刊简介
《中国农村科技》杂志1994年创刊,杂志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旋律,积极报道中央政策和农村科技的重大成就及发展方向,把握农村科技宏观政策,是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的面对新农村科技事业建设者的杂志。主要栏目有工作动态、科技前沿、封面专题、特稿、视点、调研世界、科技与产业、区域交流和新书房。《中国农村科技》为国际标准16开本的全彩色月刊,8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CN11-3491/N;国际刊号:ISSN1005-9768;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82-653。
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农村科技》2013年第01期目录
休闲农业如何止步于概念炒作?.............................高岩
信息化创建农业生产新模式................................贾志刚
科技创新政策的新进展与新动向............................翟立新
“药鸡门”引发养殖产业链安全再追问......................张文娟
追索“黄金大米”事件....................................张云飞
探寻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基层路径............................程杰
基层科技工作的地位、制约因素与发展......................肖广岭
江苏“科技镇长团”与县域经济的碰撞......................程杰
绍兴以科技创新引领县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傅晋华
福建南平“三化”发展点燃燎原星火........................张泽华
四川珙县致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李宗柱
张玉玺不知疲倦奔跑的人..................................刘亚萧
玫瑰绽放在“海角天涯”..................................李慎宁
“温氏魔法”在信息化中升级..............................陈彦东
科技让“土鸡蛋”穿上华丽外衣............................李吉胜
建设智慧莱州城..........................................吴琼
中国与德国科研体系组织形式比较..........................谭华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焦林
食以色为首开创生物色素新时代............................赖来展
中国农村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本期导读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一文中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能不断提...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作者:韩俊;
摘要:<正>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及其重大部署,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
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加力推进乡村振兴——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作者:高敬;古一平;胡璐;
摘要:<正>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文件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
湖北省县域科技创新千帆竞发
摘要:<正>编者按:近几年,湖北省以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为抓手,各县奋力争先,以科技创新引领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科创高地进发。本刊特选取部分县区向读者推荐其典型做法。例如,荆州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产城、创城、学城“三城”融合发展;襄州区以“一域之治”谋“发展之变”,以科技赋能助推企业增“智”转型,产业逐“绿
阳新:“千年古县”迸发活力新芽————作者:范欲晓;陶然;徐倩;
摘要:<正>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是千年古县、革命老区,也是百万人口大县,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位于武汉都市圈、长江经济带紧密层和“中三角”腹地。先后获评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省城市与产业“双集中”试点县、“科创湖北”试点县等荣誉称号。阳新县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区)为契机,坚持以“创”开路,以“新”制胜,举全县之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县”,通过深挖科创潜力、加速融圈入群、链接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创...
鄂城:从钢城到港城向智城的创新发展之路————作者:梅燚;陈琳;云昭洁;
摘要:<正>鄂城区,是“湖北之根、武昌之源”,隶属湖北省鄂州市,地处武汉“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圈层,是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扩的重要承载区。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位于行政区域内。鄂城区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荣获全省2023年度工业赛马“尊盘杯”奖,先后获得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湖北省金融信用示范区、全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省...
荆州:“产创学”融合塑造县域创新优势————作者:范欲晓;张友刚;童欣;
摘要:<正>荆州区隶属湖北省荆州市,为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享有“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等美誉。荆州区是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全国粮食棉花生产基地、全国畜禽水产养殖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纸品包装生产基地,拥有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块“金字招牌”
老河口:打造汉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县域创新中心————作者:云昭洁;王璐;徐道勇;
摘要:<正>老河口市是由湖北省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鄂北门户、汉水中游,是汉江生态经济带、“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先后荣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市”等称号。2023年,老河口位居全国县域经济中部百强第67位
襄州:科创助转型 奋进“襄千亿”————作者:范欲晓;崔京;徐倩;
摘要:<正>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2024年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强化科技支撑的进程中,湖北省襄州区已走出了一条奋进“襄千亿”、定义县域经济天花板的“出圈”之路
孝南:创新“四驱”联动 引领高质量发展————作者:范欲晓;周吉金;张传歆;
摘要:<正>孝南区隶属湖北省孝感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毗邻省会武汉,是孝感市唯一市辖行政区,也是武汉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华孝文化名城”“中国纸卫品之都”“麻糖米酒之乡”的美誉。孝南先后荣获“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区”的称号,连续十四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科技创新优秀单位
社交媒体开启农业技术推广新篇章————作者:翟天昶;胡冰川;朱洪启;
摘要:<正>我国农业持续在深度与广度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和技术的适配矛盾也日益突出。传统意义上,自上而下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和自下而上的商业性农技推广可以覆盖绝大部分农技需求。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不断涌现,传统农技推广方式已难以全面满足现实需求,推动农技推广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社交媒体正迅速重塑农技推广的模式,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提供了强有力...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的困境与路径————作者:赵成伟;程欣欣;马晓宇;
摘要:<正>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不断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党和国家始终将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智慧物流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村智慧物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因此,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
陕西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作者:刘薇;颜玲;苏毅;
摘要:<正>陕西作为华夏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农业科技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在国际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生态修复与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引领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前沿
山东滨州:给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者:白慧慧;白森森;
摘要:<正>2010年12月,科技部批复设立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滨州农科园区”)。滨州农科园区位于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与滨城区秦皇台乡之间,核心区占地面积7828.85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滨州农科园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为原则,系统规划、聚力实施,有力探索了黄河三...
四川省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作者:周蕾;周美川;周新力;彭璇;朱华平;李冰冰;李萌;王振忠;
摘要:<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加速构建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高度关注并紧紧依托农业科技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凸显了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用以及所承担的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构建和完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领导...
宁夏隆德县食用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杨斌斌;柳智星;雍纬基;
摘要:<正>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被誉为夏季菌菇种植的黄金地带。近年来,隆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香菇、平菇为主导,特色品种为补充”的多样化种植结构。然而,食用菌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发展潜力未被充分挖掘,部分品种的生产效益较低等问题。对此,在分析隆德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产销对接...
设施蔬菜发展探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为例————作者:全兴霞;何忠萍;高海燕;刘偲琪;
摘要:<正>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设施农业经过近十年的政策扶持得到了长足发展,城郊设施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在临河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临河区农业发展的亮点工作。虽然设施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设施建造质量、结构和性能良莠不齐的情况,目前亟待解决...
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的内涵演变与研究展望————作者:王俊程;黄春楠;
摘要:<正>乡村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到乡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且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需完善服务体系与产品供给,关注制度政策的构建,更应重视对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医疗和教育干部人才的“组团式”帮扶,推广医疗卫生人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及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旨在壮大乡村公共服务人才队伍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作者:张琪悦;胡亚琴;
摘要:<正>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新质生产力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
北京市农村地区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作者:王淼;王晓丽;薛晓娟;刘尹杰;唐朝;杨莹莹;程旭;
摘要:<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对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发展进行部署,明确指出发展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省级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江苏农业科学》
- 省级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草食家畜》
- 国家级落叶果树
- 省级《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华北农学报》
- 北大核心《兽类学报》
- 国家级《中国果菜》
- 省级《河北林业科技》
- 省级林业与生态科学
- 省级《福建水产》
- 北大核心《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省级《当代畜牧》
- 省级四川林勘设计
- 国家级《林业与社会》
- 省级《中国林副特产》
- 省级《中国工作犬业》
- 省级《四川林业科技》
- 省级环保科技
- 省级《河南畜牧兽医》
- 北大核心《气象与环境学报》
- 北大核心《安徽大学学报》
- 南大核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安徽农学通报》
- 北大核心《木材加工机械》
- 省级山西农业科学
- 省级中国鸟类
- 省级农业经济与管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