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381/Q
国际标准刊号:1006-9690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设计院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上一本期杂志:《蛛形学报》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生物产业技术》生物工程论文

  【杂志简介】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双月刊,1982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宗旨是报道野生经济植物最新科研成果,介绍野生植物综合利用,栽培技术等。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食品、医药、土特产、轻化工等部门科研、教学及生产决策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包括资源介绍、综合开发、加工新工艺、新技术、栽培技术等。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1. 虫草液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林群英,吴亮亮,张锋伦,孙晓明,Lin Qunying,Wu Liangliang,Zhang Fenglun,Sun Xiaoming

  2. 指纹图谱技术在黄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赵金娟,管仁伟,戴雪梅,林建强,林慧彬,Zhao Jinjuan,Guan Renwei,Dai Xuemei,Lin Jianqiang,Lin Huibin

  3. 棘茎楤木不同器官营养成分初步研究 尹瑞安,瞿思民,吴夏华,吴晓宁,Yin Ruian,Qu Simin,Wu Xiahua,Wu Xiaoning

  4.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栀子苷 钱骅,赵伯涛,黄晓德,陈斌,朱羽尧,Qian Hua,Zhao Botao,Huang Xiaode,Chen Bin,Zhu Yuyao

  5. 人参花食用安全性研究 杨明,于德伟,杨铭,林贺,陈文学,Yang Ming,Yu Dewei,Yang Ming,Lin He,Chen Wenxue

  6. 小蓬草精油的化感效应 王海英,刘姗姗,刘志明,Wang Haiying,Liu Shanshan,Liu Zhiming

  7. 荔枝草抗氧化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龚玺,杨守士,Gong Xi,Yang Shoushi

  8. 山绿茶有效部位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药效研究 崔伟曦,杨杰,陈筱清,毛茜,闻晓东,王强,Cui Weixi,Yang Jie,Chen Xiaoqing,Mao Qian,Wen Xiaodong,Wang Qiang

  9. 夏枯草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宋海璐,周琼花,严婷婷,黎入荧,黄锁义,Song Hailu,Zhou Qionghua,Yan Tingting,Li Ruying,Huang Suoyi

  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论动物转基因科研试验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

  [摘要] 动物转基因技术种类日益复杂,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成本和技术要求却不断降低,生物风险和安全威胁越来越大。科研试验阶段是风险防控的关键,因此需要科学而严谨的科研试验法律监管,以预防意外和不正当试验对社会及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国内可以指向转基因动物科研试验监管适用的法律规定集中于农业应用领域,不足以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管。基于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明确科研试验监管的基本原则,以协调监管体系为核心探讨法律完善的关键问题,进而系统性地明确科研试验安全监管法律的进展趋势。

  [关键词] 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转基因动物,科研试验,安全管理,管理监督,法制监管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最新期刊目录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分析————作者:赖运平;王智强;刘思怡;蒋云;韦献雅;向达兵;曾子入;蒋文静;邹亮;

摘要:目的:探明藜麦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藜麦种质资源评价和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3份藜麦为供试材料,调查单株产量、株高、千粒重、主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揭示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单株产量与千粒重、籽粒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茎粗、株高呈显著正相关(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莪术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作者:臧青民;黄华希;韦梦婷;陈恒;吴雅妮;章烨雯;陈荣;

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深入探讨莪术在治疗胃溃疡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莪术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并基于疾病数据库检索胃溃疡疾病靶点,利用Venny工具获取莪术活性成分与胃溃疡的共同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经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相互作用机制,最后利用分子对接软件对接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果:最终筛选...

紫花高乌头总生物碱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作者:金月;汤雪花;谢静;靳子明;朱应怀;张兆芳;

摘要:目的:探究紫花高乌头总生物碱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紫花高乌头总生物碱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与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紫花高乌头总生物碱浓度在5~320 mg/L之间时对A549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

杜鹃切花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作者:潘锟虹;曾凡玉;耿兴敏;周金良;孙静;

摘要:目的:建立优良杜鹃切花资源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宜江苏地区种植推广的切花杜鹃,为杜鹃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0种杜鹃(品种和野生种)为材料,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筛选适合江苏地区露地栽培的优良杜鹃切花,并运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比较评判法(BIB-LCJ)对大众喜爱的杜鹃切花花色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约束层权重计算中,观赏特性的权重最高(0.618 4),标准层14个指标中,花色...

万寿竹属植物在西安地区的引种栽培初探————作者:王庆;王莉;王方圆;李艳;刘国宇;刘安成;赵雪艳;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西安地区生长的万寿竹属植物并进行繁殖栽培技术探究,为西安地区万寿竹属植物的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西安地区引种万寿竹属植物6种,观测其物候期及生长发育特性,筛选适应性优良的万寿竹属植物。对筛选出的优良万寿竹属植物,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确定最佳扦插繁殖方法。结果:万寿竹、长蕊万寿竹在西安地区适应性好,植株生长健壮,正常开花结实,不采取措施可以正常过夏;万寿竹使用400...

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重齿当归的潜在分布区预测————作者:林威;张植玮;祁俊生;明兴加;颜晓桐;危永胜;瞿显友;郑昌兵;刘雪;

摘要:目的:重齿当归是我国重要的药用草本植物,但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重齿当归在中国当前的潜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方法:本研究运用MaxEnt模型和生态位理论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降水量、海拔和温度是影响重齿当归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当前,重齿当归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和东南部,覆盖范围广泛。然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其适宜生长区域可能缩小。结论:未来气候变化对重...

低温胁迫下不同四照花的生理变化及抗寒性评价————作者:陈贡伟;张晴;唐斯然;陈丰园;张丹丹;周翌萧;蔡鸿宇;刘国华;

摘要:目的:探讨四照花属植株在低温压力下的生理反应,评估并比较各品种的抗寒能力,旨在挑选出具有卓越耐寒性能的四照花属植株,以促进其在育种及广泛种植中的应用。方法:以3种2年生四照花属(Dendrobenthamia)植物为材料,分别对其施加4℃低温胁迫处理,持续时间分别为0、6、24、72、192 h。测定包括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游离脯氨...

大风子的本草考证————作者:胡家虎;李晗;宋梦飞;马文硕;张连伟;

摘要:大风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或海南大风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多产自东南亚地区,中国古代主要依赖进口,近现代在海南、云南、广西、台湾等省份已发现并栽培了其本地近缘种。南宋初期,我国已将其用于治疗麻风病,早期以大风子仁或大风子油入药。元代发现内服有较大副作用,明清时期医家通过去油制大风子霜降低其毒性。本文聚焦大风子的正本清源与开发利用,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明确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药用情况及炮制方法的...

福建野生水生植物区系特征研究————作者:李璨;刘庆龙;尤丽梅;林乙明;陈世品;

摘要:目的:了解福建野生水生植物资源物种组成、地理成分及保护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的方法对福建地区的野生水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福建有野生水生植物589种,隶属119科305属;蕨类植物22科35属48种,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96科269属54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5种,中国特有植物13种;该区科级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区型和6个变型,R/...

南京市常用乔灌木植物固碳能力比较分析————作者:朱俊文;周伟;吴宝成;温珺;刘启新;李慧敏;宋春凤;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南京市常用园林植物的固碳潜力。方法:选取南京市常见的83种乔木和灌木园林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物冠层分析仪进行叶面积指数测定,计算其叶面积总量和固碳量。通过比较分析,评估各植物的固碳能力。结果:叶面积指数乔木类均值为2.41,灌木类均值为3.47。叶面积总量乔木类均值为126.68 m2,灌木类均值为19.89 m2。固碳量乔木类植物均值...

10个流苏树品系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作者:刘佳庚;徐子涵;李际红;乔聪;郭海丽;王如月;赵天然;

摘要:目的:探讨10个流苏树品系的染色体核型差异及亲缘关系,为流苏树种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0个流苏树优良品系的幼芽为材料,采用去壁低渗—压片法制片,并对核型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0份材料染色体数目均为2n=46。核型不对称系数分析及聚类结果显示,MCA-CVCL能够更好的反映亲缘关系,‘雪月...

基于荧光SSR标记分析濒危物种海南苏铁居群遗传多样性————作者:符瑞侃;戚华沙;梁定民;刘艳;陈宣;全彬;杨珺;

摘要:目的:通过荧光SSR标记分析探究濒危物种海南苏铁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以解析其濒危原因。方法:采用15对荧光标记SSR引物对9个居群150份海南苏铁样品基因组DNA进行荧光PCR扩增,并利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PCR产物,进而对海南苏铁各居群之间及居群内的遗传差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15对引物共检测到18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2.07个,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6,平均期望...

黔产药用植物石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作者:龚安慧;罗世路;徐荣;肖承鸿;杨超;杨锦;孙慧;余娟;范琳琳;吴国才;

摘要:目的:测定药用植物石虎的表型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为吴茱萸种质资源的选育引种提供参考。方法:测量实验样品的千粒重、果实直径和厚度等表型性状,运用HPLC检测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并结合样品采集地经度、纬度、海拔、果实开裂与否等信息,对其表型特征及内在质量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贵州50个产地的药用植物石虎质量指标变异系数在18.59%~51....

气候变化下我国显齿蛇葡萄适生区分布与变迁————作者:张书杰;刘年元;周迎;贺建武;颜瑾;田向荣;

摘要:目的:预测不同时期气候变化下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模拟该物种潜在适生区面积变化情况和主要环境影响因子。方法:运用MaxEnt模型和ArcGIS技术模拟了不同时期4种共享经济路径下显齿蛇葡萄适生区的分布情况,探究了影响分布的主导因子及响应区间。结果:本文MaxEnt模型AUC检验值达到0.962,可信性高。约束显齿蛇葡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

天门冬种子形态结构及萌发特性研究————作者:王辉;徐珑芮;罗琪;唐萌;晋学勤;郑玉洁;肖小君;

摘要:目的:探究天门冬种子的形态结构及萌发特性,为进一步开展天门冬遗传特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内江产天门冬种子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及显微观察技术观测天门冬种子的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结果:内江产天门冬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其种子呈圆球型,质地坚硬,由种皮、种孔、种脐、胚及胚乳构成;种子横径3.66~4.26 mm,百粒重3.16 g,硬实率98.20%;种子的吸水率呈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25℃恒温浸种18...

牡丹江地区林区野生植物调查研究————作者:庄悦;潘妍;范丽莉;孙海霞;孙阎;

摘要:目的:以牡丹江地区海林市、东宁市和穆棱市的林区为调查区域,摸清该范围内野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参阅相关文献对牡丹江地区林区野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区系特点,以及濒危保护植物和经济植物用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样方套内共调查到野生植物81科198属342种,包含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和12种濒危植物。单种科和寡种科以及单种属和寡种属分别占调查区内野生植物总科数...

不同移栽时期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作者:仉劲;刘凯凯;柳文;秦宁;付均惠;杨波;

摘要:目的: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研究不同移栽时期对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确定最佳移栽时间。方法: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和淄博市沂源县两地进行田间试验,以春季移栽作为对照(CK),秋季3个不同移栽期作为处理,收获后测定丹参产量及有效成分。结果:秋季移栽丹参的产量显著高于翌年春季移栽,两地秋季中期移栽丹参的平均产量较CK分别提高21.49%和38.13%;两地试验中CK的4种脂溶性成分总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摘要:<正>《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月刊)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办刊宗旨是报道野生经济植物保护和利用的最新科研成果,介绍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综合利用及栽培技术,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从事野生经济植物开发利用者的相互交流,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自1982年创刊起,《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先后入选中国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花米草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展望————作者:杨雨顺;钦佩;刘均忠;钦治;柏建东;刘祥;陈大胜;

摘要: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双重视角下,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研究和开发生物资源,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滨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互花米草备受瞩目。作为重要的植物资源,能够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粗放的治理无法取得长久的效果,“米草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是治理的最佳选择。本文从生态效应、产业赋能和深度融合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下的互花米草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建立模型进行多角度分...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摘要:<正>《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杂志系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2-1381/Q;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9690;邮发代号:28-245。其办刊宗旨是报道野生经济植物保护和利用的最新科研成果,介绍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综合利用及栽培技术,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