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23-1158/S
国际标准刊号:1001-0068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农业科技管理》国家级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牧业通讯》工程师国家级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85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国外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动态以及与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及研究简报。读者对象为从事农业系统工程、农业类学科研究和教学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栏目设置】

  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及研究简报。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挠力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分析 吴昌友,WU Chang-you

  2. 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河南省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 李明秋,姜英,LI Ming-qiu,JIANG Ying

  3. 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以湖南省为例 贺正楚,翟欢欢,HE Zheng-chu,ZHAI Huan-huan

  4. 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旅游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杨娟,郑秀国,王运圣,袁涛,陈建林,赵京音,YANG Juan,ZHENG Xiu-guo,WANG Yun-sheng,YUAN Tao,CHEN Jian-lin,ZHAO Jing-yin

  5.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和GM(1,1)模型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高小琛,石培基,潘竟虎,吕立刚,GAO Xiao-chen,SHI Pei-ji,PAN Jing-hu,LV Li-gang

  6. ENSO对陕西省棉花主产区气候及棉花单产量的影响 张立伟,延军平,冀彩星,马琪,ZHANG Li-wei,YAN Jun-ping,JI Cai-xing,MA Qi

  7. 闽江水域水质时空分布探索性研究 李巍,陈涵贞,苏德森,吕新,陈丽华,李玥仁,LI Wei,CHEN Han-zhen,SU De-sen,LV Xin,CHEN Li-hua,LI Yue-ren

  8. 哈尔滨地区玉米生物质资源产业开发途径及发展对策 王占哲,王刚,陆永祥,WANG Zhan-zhe,WANG Gang,LU Yong-xiang

  9. 基于理想折中方案的农技人员评价研究 张荣,毕庆生,李晔,刘斌,ZHANG Rong,BI Qing-sheng,LI Ye,LIU Bin

  10. 基于ESE系统的陇南山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分析 吴燕芳,石培基,杨银峰,WU Yan-fang,SHI Pei-ji,YANG Yin-feng

  农业期刊投稿:不同诱导子对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积累的影响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赤霉素和脱落酸处理泽泻植株,研究不同诱导子对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赤霉素和脱落酸在低浓度下都能促进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的积累,在高浓度下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150 μg/mL的水杨酸处理第8天时,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为715.4 μg/g,为所有处理中的最大值。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处理效果与水杨酸相比较差。

  关键词:农业期刊投稿,泽泻,23-乙酰泽泻醇B,诱导子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两型农业生产效率——以湖南省为例————作者:贺正楚;翟欢欢;

摘要:外部环境效应、内部管理效率以及随机误差这3个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效率。为了区分并测算这3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单独测算内部管理效率这一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具体作用,通过构建DEA三阶段模型,消除了外部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这两个外生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以2008年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测算了两型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基于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的农民工信息能力综合评价————作者:区晶莹;张淞琳;俞守华;

摘要:针对农民工信息能力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建立了农民工信息能力PLS通径模型,并以广东省8个城市的农民工群体为例,计算分析了模型通径系数和各城市农民工信息能力的综合排名。结果表明信息运用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是影响农民工信息能力的关键因素,广州市农民工信息能力位于广东省的首位

挠力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分析————作者:吴昌友;

摘要:以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挠力河流域的地质岩性、水位变动带、地形地貌、行政单元等将挠力河流域划分为4个区,然后分析给出挠力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计算挠力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最后对挠力河流域进行地下水均衡分析

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河南省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作者:李明秋;姜英;

摘要:以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了黄河滩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闽江水域水质时空分布探索性研究————作者:李巍;陈涵贞;苏德森;吕新;陈丽华;李玥仁;

摘要:依据2008-2009年11个采样点8个水质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闽江水质时空分布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将8个水质指标概括为2个主成分,在空间尺度上分为2组,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在时间尺度上分为2组,枯水期和丰水期。结果表明闽江上游污染较为严重,中游一直到下游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经过福州市区后,由于汇入了大量的生活和生产污水造成污染,使闽江水质急剧下降。同时,闽江水质受该地区...

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旅游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作者:杨娟;郑秀国;王运圣;袁涛;陈建林;赵京音;

摘要: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主要是互联网技术,并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农业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分析我国农业旅游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旅游服务能力提升设计方案。从农业旅游景点的布局设计和线路规划、景点的推广宣传手段、管理经营方式方面,详细分析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具体技术手段,甚至详细的设计方案,旨在为我国农业旅游发展从信息技术角度提供指...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和GM(1,1)模型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作者:高小琛;石培基;潘竟虎;吕立刚;

摘要:在分析天水市1996-2005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15 a天水市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5年,虽然天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在持续增加,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耕地压力指数始终在1之上。未来15 a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

哈尔滨地区玉米生物质资源产业开发途径及发展对策————作者:王占哲;王刚;陆永祥;

摘要: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分析哈尔滨地区玉米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玉米生物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体系,提出利用玉米生物质资源发展特种玉米、肉牛、食用菌产业的途径及主要对策措施

基于理想折中方案的农技人员评价研究————作者:张荣;毕庆生;李晔;刘斌;

摘要:理想方案是多属性决策领域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然而在现实中理想方案并不存在,决策问题得到的满意解往往是决策者认可的一种对备选方案的最优折中。基于已有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理想折中方案。有别于传统理想方案由单个给定属性的最好值确定,理想折中方案从方案集整体的一致性出发,不仅考虑了属性在数量值上的最优,而且考察了方案在不同属性间的分配。进一步地,给出了基于理想折中方案的多属性决策模型。最后将该模型用...

基于ESE系统的陇南山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分析————作者:吴燕芳;石培基;杨银峰;

摘要:基于经济—社会—环境(ESE)子系统构建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研究区建市以来(2004-2008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同时借助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依据研究区城镇用地远期规划控制标准,利用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对各区县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①陇南城市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处于基本集约向较集约过渡的...

需求受价格影响情形下农作物种子供应链的渠道协调————作者:侯云合;刘斌;张荣;

摘要:探讨了在需求受销售价格影响情形下农作物种子销售渠道的协调优化问题。针对一个种子生产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在退货契约的基础上引入了退货权费用,解决了单纯退货策略无法实现供应链协调的问题

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购买行为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北京和郑州市消费者的调查————作者:刘瑞峰;陈彤;于冷;邓峰;

摘要:以上海、北京和郑州市342个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消费者地理标志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个人月均收入、家庭规模、对水果质量的关注、对水果价格高低的关注、对水果原产地的关注和销售员介绍等因素影响着消费者购买行为

长期定位施肥对黑土碳氮储量的影响————作者:乔云发;韩晓增;赵兰坡;

摘要: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18 a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在不施肥(CK)、施化肥(NPK)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M)条件下,0~100 cm土体剖面碳、氮的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0~100 cm土体碳氮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的NPKOM处理增加了0~60 cm剖面土壤的碳、氮含量,而施化肥NPK处理,只增加了0~20 cm耕层土壤碳、氮含量。从0~1...

坡地和平地保护性耕作比较研究————作者:陈渊;张兴义;李树学;

摘要:对东北典型黑土区,比较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和岗平地对作物产量、土壤密度、水热状况的作用差异,以及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的水保效应。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轮作制下,实施免耕(NT)和少耕(RT),较传统旋耕相比,坡耕地种植大豆,NT增产12.56%,RT减产0.94%;种植玉米,NT处理增产1.10%,RT减产14.80%。岗平地种植大豆,NT增产9.23%,RT增产4.80%,玉米NT、RT处理分别...

闭刊辞

摘要:<正>由于研究所学科方向的调整,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刊物《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将于2011年年底闭刊;2012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将创办新刊《土壤与作物》。《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出版27年来,受到了广大作者、读者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得到了方方面面专家的鼎力支持,在此,谨向逝去的、健在的

《土壤与作物》征稿简则

摘要:<正>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中文期刊《土壤与作物》将于2012年创刊,重点刊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与作物交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层面的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包括土壤肥力质量与作物生产力、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与作物生育、土壤有益/病原微生物与作物互作、作物适应气候变化的根际微环境等与土壤—作物互作相关的土壤生物化学和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作物逆境生物学和作物...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年(第27卷)总目次

摘要:<正>~

昆虫病原线虫耐寒性研究进展————作者:王丽芳;许艳丽;李春杰;

摘要:昆虫病原线虫作为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日益受到国际生防领域的重视。目前,昆虫病原线虫一般采用低温贮存的方式,研究昆虫病原线虫的耐寒机制是昆虫病原线虫用于长期贮存的重要方面。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涉及到昆虫病原线虫耐寒性研究方法、耐寒生存和行为策略、耐寒生理和分子机制等方面

ENSO对陕西省棉花主产区气候及棉花单产量的影响————作者:张立伟;延军平;冀彩星;马琪;

摘要:依据1960-2010年NOAA Nino3.4区海温数据和渭南市气象及棉花产量统计数据,主要应用Mann-Kenda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及其他数理统计方法对陕西省棉花主产区(渭南市)的气候变化、棉花单产量、ENSO的特征及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近50 a来,厄尔尼诺影响年份有20 a、拉尼娜影响年份有17 a;Nino3.4区的海温在1978年左右发生了增温突变且突变后厄尔尼诺现...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江淮地区冬小麦增产潜力研究————作者:李白鸽;类成霞;陈长青;

摘要:利用2006-2008年的逐日气候数据和实际冬小麦单产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江淮地区冬小麦的逐级生产潜力;通过GIS叠加分析,明确了冬小麦增产区域与幅度。研究表明:江淮地区冬小麦的2006-2008年光合生产潜力介于15 672 kg.hm-2~21 001 kg.hm-2之间,变化趋势是从北向南逐级递减。光温生产潜力介于8 311 kg.hm-2~11 072kg.hm-2之间,大体...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98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