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1990/S
国际标准刊号:1005-2755
主办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主管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农学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海洋渔业》农业科技期刊

  【杂志简介】

  《植物检疫》期刊于1979年创刊,是唯一面向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林业植物检疫和出入境植物检疫工作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该刊以宣传我国植物检疫的方针政策,普及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理论和技术水平,沟通国内外植物检疫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切磋植物检疫技术为宗旨。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处理及防治技术,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疫情调查及监管技术与措施,国际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疫情动态等信息;封面刊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彩色图片。文章具英文要目。

  本刊适合植物检疫、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农业、林业、农垦、储运、园林绿化、种子繁育和经营等部门的科技、管理和教学人员,熏蒸消毒及与出入境贸易有关单位的业务人员阅读。

  《植物检疫》期刊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双月刊,大16开,64页,自办发行,编辑部设在中国检科院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原动植物检疫总局科技一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处理及防治技术,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疫情调查及监管技术与措施,国际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疫情动态等信息;封面刊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彩色图片。文章具英文要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植物检疫》征稿简则 4

  2 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DNA条形码信息系统建设 陈岩;张立;刘力;朱水芳; 1-5

  3 浅议动植物检疫处理体系的建设 黄冠胜;吴新华;顾杰;王益愚;吴昊; 6-10

  4 小麦腥黑穗病分类诊断系统的构建 刘丽琼;袁之报;邓继忠;李敏;金济; 10-15

  5 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对非寄主栽培和野生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丁建云;杨得草;崔建臣;王晓青;胡冬雪;张小利; 15-19

  6 基于GARP的烟草霜霉病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张静秋;陈克;张立;何友元;许家来;张秋娥;严进;孟祥利;陈德鑫; 20-24

  7 美国白蛾中肠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刘海明;宋雯雯;谭秀梅;郑桂玲;李长友;周洪旭; 25-28

  8 马铃薯环腐病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汪万春;袁钧;郑春生;高文娜; 29-32

  9 苹果锈果类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辛言言;李曼;张永江;马荣群;朱水芳;李志红; 33-37

  10 体外转录法制备南芥菜花叶病毒RNA标准品 赵晓丽;周琦;孙宁;邓丛良; 37-40

  11 检疫辐照香蕉的热释光鉴别技术研究 康芬芬;林炜;程瑜;张瑞峰;杨菲;潘佃安;魏亚东;李志红; 41-47

  12 美国进境大豆葡萄茎枯病菌的检疫鉴定 孙娟;陈舜胜;于子翔;于翠;杨翠云; 48-52

  13 我国首次从进境美国原木中截获脊软木甲 张学勤;靳帅;李瑞法;范光辉; 52

  14 新型针叶木引诱剂在口岸林木害虫监测中的应用 殷玉生;张帆;安榆林; 53-57

  15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截获瓜实蝇幼虫的鉴定研究 龚秀泽;Buahom Nopparat;卢厚林;李志红;张君潮; 57-60

  16 浙江局首次截获濒危野生动物荷叶陆龟 张明哲;武扬;范凌; 60

  农艺师论文范文: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大豆是我国东北寒地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我国东北寒地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我国东北寒地地区的大豆成熟期相对来说较少,因此大豆的产量并不是很好,要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东北寒地大豆的产量,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进行有效的计算,选择适宜的大豆生产基地,从而保障东北寒地大豆产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就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为,其被各个地域的人民所重视,其种植的面积也相对较广,但是就大豆的产量来说,其在有些地区去无法达到高产,东北寒地地区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东北寒地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豆的成熟周期相对来说较少,其产量也相对较少,无法达到高产的指标。其实针对大豆生产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但是其中忽视了对大豆产量表现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东北寒地大豆的产量,就需要对大豆进行增产配套措施的改进,采用合理、高效的高产栽培技术,选用高品质的大豆品种,建设专门的大豆生产基地,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大豆生产的总量,以保障东北寒地大豆可以实现高产的指标。

  植物检疫最新期刊目录

4种实蝇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作者:郭静凤;傅钰婷;罗瑶;沈浩;赵宇;韩阳春;金振宇;

摘要:具条实蝇(Bactrocera scutellata)、南瓜实蝇(Bactrocera tau)、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和三点棍腹实蝇(Dacus trimacula)均为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目前,对于实蝇触角的超微结构已有初步报道,但这几种实蝇触角上的感受器尚未得到全面研究。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对具条实蝇、南瓜实蝇、桔小实蝇和三点棍腹实蝇触角的机械与化学感受器的超微结构开...

欧盟修订(EU)2022/2389关于对进入欧盟的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物品进行身份检查和实物检查频率————作者:马菲;朱震航;

摘要:<正>据欧盟委员会网站2025年2月23日消息,欧盟发布(EU)2025/355号实施条例,修订(EU)2022/2389中关于对进入欧盟的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物品进行身份检查和实物检查频率。欧盟专家工作组对该条例所涉及产品的进口情况、受管制情况以及有害生物截获情况等进行了一系列评估,主要修订如下:(1)由于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数量较少,对来自厄瓜多尔的石竹属(Dianthus)和石头花属(Gyps...

7种周期蝉的检疫鉴定————作者:汪莹;郑铭森;刘静远;向才玉;王书平;余道坚;任荔荔;孙双艳;

摘要:2024年以来,美国发生重大的周期蝉暴发事件,数量可能达到一万亿只,17年蝉每17年集体出土一次,13年蝉每13年集体出土一次,17年蝉和13年蝉通常不在同一年暴发,221年以来首次发生17年蝉和13年蝉同时暴发。此次大暴发对环境、生态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周期蝉在我国无分布,存在入侵风险,需要加强口岸检疫,本文对7种周期蝉的检疫鉴定和生物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防范外来物种周期蝉入侵我国提供参考

我国口岸截获楔天牛情况分析及全球楔天牛属昆虫概况————作者:李洋;朱彬;郭静;杨静;郑斯竹;朱宏斌;徐梅;杨晓军;

摘要:本文对口岸2003-2024年截获的楔天牛属昆虫种类、来源、寄主和入境口岸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大致梳理了全球楔天牛属昆虫的分类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截获次数最多的是白桦楔天牛[Saperda(Eusaperda) scalaris],截获的楔天牛寄主主要有栎属(Quercus spp.)、山核桃属(Carya spp.)、李属(Prunus spp.)等近30个属的植物,截获来源于近40个国家或地区...

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桔小实蝇的驱避行为和毒力测定————作者:杨洁;徐建欣;詹儒林;王丽娟;刘敬波;郭俊旺;刘天民;侯泓旭;尹伊秀娟;

摘要:为了研究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桔小实蝇的毒力和驱避行为,采用室内毒力测定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的杀虫活性,利用行为趋向反应实验测试了6种植物源活性成分对桔小实蝇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丁香酚>1,8-桉油醇>绿花白千层醇>α-松油烯>罗勒烯>石竹烯。1,8-桉油醇、绿花白千层醇、罗勒烯、α-松油烯对桔小实蝇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丁香酚、石竹烯对桔小实蝇具有引诱作用。综上,1,8-桉油醇、...

基于YOLOv5的实蝇粘虫板检测方法————作者:陈锦宏;秦睿嫔;刘小侠;张松斗;李贞;

摘要:实蝇已知种类约有4 500余种,其中250余种具有经济意义,其幼虫取食果实,可导致果实腐烂或落果,发生严重时经济损失可达100%。粘虫板是田间实蝇发生情况调查、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人工识别计数效率低,成本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迁移学习的思路,使用YOLOv5算法训练了针对粘虫板上橘小实蝇、南亚实蝇和瓜实蝇的实蝇目标检测系统,对有3种实蝇的粘虫板检测的整体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86...

植物检疫形态学定性标准样品表现形式浅析————作者:高渊;万晓泳;王建斌;王有福;陈云芳;

摘要:植物检疫形态学定性标准样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干制样品、浸渍样品、玻片样品和包埋样品。本文分析了各种样品表现形式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如干制样品适合长期保存但易损坏,浸渍样品便于操作但可能影响色泽,玻片样品适合微小生物体但制作复杂,包埋样品有利于长期保存但成本较高。从长期稳定性、运输稳定性、使用实用性和保存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各样品表现形式的利弊分析。并提出不同形式可以弥补单一形式的不足。此外,信息化技...

基于多网络深度学习图像分类模型的进境木材常见害虫鉴定识别系统研究————作者:夏来群;翁伟钊;王新国;蔡文天;谭思明;周琳;

摘要:进境原木和木材常会携带大量林木害虫,为提升进境木材常见害虫快速鉴别能力以及海关初筛实验室对进境木材中害虫的智能精准识别、快速处理能力,本研究采用多网络深度学习图像分类训练方法,综合利用卷积网络(CNN)、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网络、生成对抗网络(GAN)、特征复制器对抗训练网络,选取进境木材中截获的7种常见害虫,拍摄1 200多张图像进行训练实验,构建了昆虫鉴定模型。实验研究表明,本...

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监测橘小实蝇试验初探————作者:查国贤;杨平俊;彭青;郑俊华;龚伟荣;孙振军;

摘要:近年来,橘小实蝇发生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生产上亟需开展高效实时监测以指导大面积及时防治。试验采用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监测橘小实蝇,由监测设备自动记录数据,并对设备所诱虫量进行人工计数复核,比较监测设备自动计数诱蝇量和人工计数复核诱蝇量的差异,同时与果园周边和果园内部的常规性诱监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IM智能虫情性诱测报仪监测橘小实蝇发生趋势与果园周边和果园内部常规性诱监测发生趋势基本一致,...

温室条件下长芒苋和反枝苋对5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作者:张锦伟;王瑞;潘玉欣;李江宇;董元元;余苹中;韩平;谢晓娜;赵尔成;

摘要:近年来,恶性入侵杂草长芒苋逐渐侵入农田,存在取代反枝苋成为优势杂草的风险,探究二者对常见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对提高防控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温室条件下采用剂量-反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砜吡草唑和精异丙甲草胺2种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和草甘膦3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长芒苋和反枝苋的药效差异。结果显示砜吡草唑和精异丙甲草胺对长芒苋ED50值分别是反枝苋的0.96倍和2...

从马来西亚进境红毛丹上截获多孔洋链蚧————作者:陈劲松;李惠萍;黄蓬英;王宇鹏;曾思海;林玲;

摘要:本文描述了多孔洋链蚧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其生态照片、显微照片和显微绘图,以及该种及其近似种的检索表。多孔洋链蚧为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研究结果可为多孔洋链蚧及其近似种的鉴定提供参考

2025年《植物检疫》征订单

摘要:<正>《植物检疫》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本刊简介全面反映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林业植物检疫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主要栏目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检测鉴定与监测、政策与管理、处理与防控、生物入侵与风险分析、疫...

《植物检疫》征稿简则

摘要:<正>《植物检疫》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反映国内外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除害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与监管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国际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疫情动态等信息;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玉米中首次截获玉米褪绿斑驳病毒————作者:单振菊;水克娟;闫邦奇;刘明航;徐淼锋;廖力;张卫东;

摘要: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分布于秘鲁、美国、墨西哥、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阿根廷、巴西等国家,中国台湾、四川和云南曾有过报道。2024年6月拱北海关技术中心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DAS-ELISA)、RT-PCR方法、实时荧光RT-PCR和序列比对分析进行验证,首次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玉米种子中检出该...

进境大豆中大豆疫霉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初步研究————作者:钱茱希;刘晓宇;许剑涛;杨静;李彬;吴翠萍;李井干;

摘要:对于土传检疫性有害生物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国内外鲜有对于进境大豆中大豆疫霉的检疫鉴定研究,尤其是通过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选取50批进境大豆样品,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中的MGB探针法,从进境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美国、加拿大大豆中检出大豆疫霉病菌。因此,口岸应提高警惕,加强对进境大豆的检疫,防止大豆疫霉传入,以保护我国农业经济,守护好国门生物安全

基于贸易指数分析RCEP合作框架下的中澳农产品贸易前景————作者:朱崧琪;杨锦鹏;史卫军;方海萍;阮周曦;齐小峰;龙自立;宋志平;史亚千;

摘要: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及海关总署官方统计数据中2016—2023年间HS编码段为01~20、23~24、44~46、51~52的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统计分析了2016—2023年间中澳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并借助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和贸易相似度指数(ESI),比较中澳两国农产品贸...

2022年我国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情况分析————作者:朱宁波;李娟;李长强;阎合;秦一航;董瀛谦;姚翰文;潘佳亮;

摘要:调运检疫是防止林业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林业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的主要措施,是我国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摸清我国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的基本情况,本文对2022年全国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2022年全国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以省际间调运为主,并呈现出较强的季节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特征,全年在3—5月和11月出现2个核发植物检疫证书高峰,种子调运...

警惕红树林重要害虫柚木驼蛾暴发————作者:高传部;卢慧林;庞晓明;黄天齐;陈志浩;孙相桂;杨沆鑫;蒋露;李军;

摘要:红树林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在防浪、海岸防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柚木驼蛾(Hyblaea puera)除危害柚木外,还可取食多种红树林植物,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安全。2024年5—8月在深圳发现1种蛾类幼虫,通过形态特征和DNA条形码对该虫进行鉴定并确定为柚木驼蛾。本文对该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其生物学特征、寄主及危害特征,简析了该虫的分布与为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柑橘黄龙病菌在三红蜜柚发病早期对果实品质影响的定量分析————作者:杨毅;弓德强;李敏;孙进华;胡美姣;

摘要:柑橘黄龙病是危害橘、橙、柚、柠檬等柑橘类水果的主要病害。与橘、橙相比,柚感染黄龙病后发病慢、症状轻。生产中蜜柚轻病树带病产果现象普遍。为明确黄龙病感染早期对蜜柚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黄龙病轻病园中,对三红蜜柚果实品质与柑橘黄龙病菌含量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蜜柚感染黄龙病早期,柑橘黄龙病菌含量在0至214范围内,果实外在品质的主要指标全果重、果形指数、果皮率都没有显著差异;...

基于Nanopore技术的马铃薯甲虫全长转录组测序研究————作者:李红卫;张柳;李彤;丁晓宇;于艳雪;

摘要:为深度挖掘马铃薯甲虫的转录组信息与功能基因,本研究采用Nanopore测序技术,针对马铃薯甲虫触角混合组织展开全长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该物种的全长转录本文库。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完成可变剪接分析、长链非编码RNA鉴定预测分析、新转录本功能注释分析以及转录本的表达量等工作。通过对全长转录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产出的样品数据clean data达20.24 GB,测序样...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