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环境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青海环境

《青海环境》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63-1024/X
国际标准刊号:1007-2454
主办单位:青海省环境保护局
主管单位:青海省环境保护局
上一本期杂志:《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环境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农业科技论文

  【获奖情况】

  第一届全国环境保护期刊评比三等奖;2009年青海省期刊编校优秀奖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简介】

  《青海环境》作为宣传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窗口,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高原特点,反映高原环保科技成果。可供有关领导干部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科研、教学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热心环境保护事业的公众参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第一届全国环境保护期刊评比三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环境论坛、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研究报告、工作经验、综述、动态与简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2014年全省环保工作会议召开 张建民副省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 2

  2 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建民; 2-6+27

  3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 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作用——在2014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杨汝坤; 7-15

  4 对青海南部高原植物资源的评价和保护利用意见 魏振铎; 16-22+31

  5 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新旧标准比较研究 祁栋林;肖宏斌;马明亮;魏鸿业;王力;孔维强;永生青; 23-27

  6 浅议工业企业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张晓晶; 28-31

  7 19912011年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监测事实 赵玉成;刘鹏;王剑琼;李宝鑫; 32-35

  8 冰雪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刘斌; 36-39

  9 西宁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何明花;赵景波;周强; 40-44+46

  10 浅谈河湟地区村镇道路绿化工作 贺得林; 45-46

  11 2013年青海省环境保护工作大事记 47-52

  中国正规期刊网投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

  摘要:越来越多的废弃物日益影响着城市的环境、甚至是经济的发展。如何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回收和处理正是当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分析其处理方式,探讨其污染防治及再利用。

  关键词:中国正规期刊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防治

  引言

  现在,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垃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对生活垃圾采取必要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非常必要。

  青海环境最新期刊目录

鞍山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关联性分析————作者:李金;丁岚;韩盈盈;

摘要:本文基于2016—2023年鞍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数据,采用积差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经济指标与环境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鞍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年均变化率为0.62%和-9.1%,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年均变化率为-20.8%~-6.2%,与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呈现显著负相关。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指...

关于国内典型湖泊保护与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作者:加强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调研组;

摘要:<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海湖保护的部署要求,助力青海湖国家公园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近期省生态环境厅组成调研组,先后赴山东、湖北和云南三省考察学习了南四湖、洪湖、洱海、抚仙湖和滇池(以下简称“五个湖泊”)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先进经验,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五个湖泊都是区域重要的农业发展区、热门旅游目的地,对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安全战略实施均极其重要。...

抚仙湖水质立体分布及成因分析————作者:杜江;刘婉秋;王雅璇;邹昕;杨丽;杨善党;

摘要:抚仙湖不仅是我国淡水战略储备库,更在保护西南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摸清抚仙湖水环境质量状况,本文通过由近岸到湖心、由岸上到水里、由表层到深层、由时间到空间的系统分析,对其2021年的水质立体分布进行了归纳总结:(1)全湖总氮年均浓度为0.174 mg/L,总磷浓度为0.025 mg/L,叶绿素a浓度为3.4μg/L,pH年均值8.11,溶解氧年均值为7.68 mg/L,水温年均值1...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雪消融裸地的变化————作者:贾伟;马玉军;王静爱;

摘要:本文聚焦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冰雪消融裸地的变化,以玉树高原为典型区,探讨了在过去30 a里冰雪消融裸地的动态变化及其深远影响。结果表明,在1990—2020年期间,玉树高原冰雪消融裸地不断扩展,面积增加了2450.34 km2,占玉树高原面积的2%,且其最大高程值从5300 m逐步上升至5700 m。这些变化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证据,而且是高海拔生态系统持续承受压力的体...

柴达木盆地地面温度极端值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作者:何生录;张亚珍;韩廷芳;梅朵;石秀云;

摘要:文中采用1961—2020年柴达木盆地10个国家气象站地面温度观测资料,从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分析柴达木盆地平均地温、极端最高地温和极端最低地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平均地温和极端最高地温呈明显的盆地中南部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90年前后的对比表明,平均地温和极端最高地温以增温态势为主,极端最低地温在盆区东、西部呈降温态势,中部呈增温态势。(2)平均地温、极端最高地温和极...

土壤重金属污染钝化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作者:王黎彬;马振萍;

摘要:在工业污染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土壤退化问题的双重夹击下,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尽管目前的修复技术很多,但土壤修复技术的效果受到污染元素、土壤类型、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多因素影响,经济的制约和技术的复杂性使土壤修复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该修复技术的作用机制、常见钝化材料和钝化修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土壤污染防...

佳木斯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研究————作者:李健;邱阳;杨健;邵茂华;焦艳杰;李永亮;

摘要:分不同时期对佳木斯市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采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监测时段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铬(Cr)、锰(Mn)、镍(Ni)、铜(Cu)、镉(Cd)、铅(Pb)的含量均值分别为6.25 ng/m3、32.2 ng/m3、7.02 ng/m3、71.0 ng/m

关于连云港市危险固废的利用处置与管理对策研究————作者:刘展新;

摘要: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危险固废产生的特点、利用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指出该市在危险固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需在危险固废的综合利用、园区清洁生产和“无废工厂”建设、小微企业产生的危险固废收集等方面,加强危险固废的信息化监督管理,强化企业循环经济、技术革新等源头控制方式。园区应强化清洁生产、支持“无废工厂”建设,小微企业应进一步推进危险固废集中收集试点工作,减少危险固废的产生和提高其综...

水生植物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作者:蒋其忠;

摘要:水生植物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方面具有易管理、净化效果显著、经济环保等优势,因此,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现状、原则、效果,并总结了水生植物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方面的局限性,展望其应用前景,以期为有效改善水污染现状提供参考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稞种植海拔高度的变化——以门源县为例————作者:马伟东;王静爱;

摘要:在暖湿化的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植的生态位发生明显偏移。本文基于青稞种植面积的空间分布数据,结合青稞种植典型区气象要素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种植海拔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青稞集中种植于海拔2500 m至4500 m的区域,西藏局部地区青稞种植海拔高度可以超过4800 m,在同一海拔高度的不同区域青稞种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2)从青稞种植典型区过去40...

江苏省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探析——以苏州市某工业园区为例————作者:李慧鹏;刘倩;赵秋月;

摘要:工业园区是江苏省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污染排放大户,推动工业园区污染物减排对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7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实施以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根据江苏省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要求,本文以苏州市某工业园区为例,分析该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内容、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

长江源地区地温变化对冻土的影响分析————作者:文生祥;许学莲;吉玉浩;张景泉;苗培林;王发科;

摘要:本文选取沱沱河气象站1961—2022年气温、2004—2022浅层地温、2016—2022深层地温资料以及2022年人工冻土观测数据代表长江源地区气象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及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源地区平均气温以0.37℃/10 a的趋势增加;0~20 cm地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0 cm地温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2.7℃),最小值出现在2014年(0.2℃);5~20 cm地...

近59a青海三江源地区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作者:韩中全;刘义花;何生录;许学莲;石凯豪;

摘要:利用1961—2019年青海省11个气象台站5~20 c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累积距平和信噪比等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年、季浅层平均地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特点。结果显示:(1)近59 a来,三江源地区浅层地温均呈显著升温趋势,20世纪60年代各层地温与气候平均值基本持平;70~90年代累积距平曲线呈下降趋势,为偏冷期;21世纪以来是各层地温的显著上升期,为偏暖期。近59 a来三江源地...

“两山”理念下玉树模式的生动实践及思考————作者:杨莹;张琳;洪超;张欣;徐楚楚;欧阳琰;

摘要:“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战略思维和价值遵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深入挖掘雪域高原、江河源头生态环境优势,探索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原生态产品的转化机制和转化模式,打造了青藏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的“玉树样板”,获得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本文从理念战略、发展机制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三方面...

青海省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些思考————作者:李娜;马巍;刘陆;纳云;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散式治理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污水处理耗能,减少运维成本。本文以青海省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下一步青海省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作禄;李玉香;张丽萍;

摘要:文章从治理大气污染的角度出发,首先说明了监测大气污染的意义,其次研究了监测大气污染的技术及其具体应用,最后探讨了大气污染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要想使环境监测技术充分发挥作用,应尽快落实引入大数据技术、建立预警机制等工作,以供参考

中国不同种类土壤氟化物的赋存形态研究现状————作者:边归国;

摘要:为了深入探索不同种类土壤氟化物的的赋存形态,对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48种土壤和母质的氟化物总量、水溶态、交换态、铁锰态、有机态和残余态等赋存形态的浓度分布及来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土壤氟化物赋存形态的浓度分布差别较大,不同种类土壤赋存形态的浓度也不尽相同,同类土壤在不同地区不一样。因此,土壤氟化物赋存形态的浓度与母质关系、与周边工农业生产污染的关系以及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关系均有待于...

“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氧化”组合装置在治理涂装废气中的应用————作者:江辉;

摘要:本文采用“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氧化”组合装置,以治理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为思路,优化了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装置中的各项参数后,对其进行调试。对改造前、改造后调试期间产生的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优化了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中的废气与活性炭碳接触速度、活性炭吸附床外形尺寸、活性炭吸附床数量、单床活性炭填充量、活性炭脱附温度及催化氧化装置中的催化氧化温度、氧化剂的用量...

纳米零价铁修复污染土壤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郭伟;

摘要:纳米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去除,但是过高的活性导致其易在空气、水中腐蚀,形成的钝化层覆盖在颗粒表面使得活性位点减少。本文介绍了nZVI修复机理及其改性技术,通过综述nZVI及其改性材料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分析了影响修复效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nZVI改性材料未来研究的重点

青海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发展与问题研究————作者:纳森巴图;

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青海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重要原则,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在改革中立足省情,系统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青海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青海环境》农业环境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929.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