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61-1272/P
国际标准刊号:1005-3409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查看水土保持研究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糖料》国家级农业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土壤》国家级农业期刊

  【杂志简介】

  《水土保持研究》为惟一刊登水土保持专辑文章学报级中文核心期刊,也是惟一和台湾合办的科技期刊,被国内多种数据库收录,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系统性强,每期50万字以上,公开发行,从2005年改为双月刊。

  本刊秉承以人为本、民主办刊、开放办刊的理念,实行以学术价值为唯一标准的合乎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土壤侵蚀、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西部大开发、全国生态环境整治方面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基于137Cs示踪的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侵蚀效应 王晓燕,李忠武,修成贤

  2.黄土丘陵区不同农田类型土壤抗蚀性分异研究 马海龙,金晓琴,刘国彬,薛萐

  3.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耕地土壤属性剖面分布研究 徐国策,李占斌,王利军,张铁钢,黄萍萍

  4.共和盆地塔拉滩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评价 郭丽霞,沙占江,陶炳德,郭丽红,张娟

  5.荒漠草原区不同年限柠条林表层土壤碳分布及影响因素 刘任涛,朱凡

  6.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 伊燕平,卢文喜,许晓鸿,洪德法

  7.晋西黄土区苹果—农作物间作土壤水分研究 田阳,周玉喜,云雷,毕华兴,高路博,李璐,申明

  8.闽西典型红壤区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研究 高翠,查轩,黄少燕

  9.骆马湖滨岸带4种植物氮磷与土壤氮磷含量关系 张翠英,徐德兰,万蕾,韩宝平,闫姗

  10.艾比湖主要补给河流下游河岸带土壤养分特征 王勇辉,陈升,焦黎

  11.1986-2006年桂林市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胡金龙,周志翔,王金叶,李海防,王永健

  12.北京密云水库上游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姚安坤,张志强,郭军庭,王盛萍

  13.凋落物和积雪覆盖对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表层土壤脲酶动态的影响 马丽红,黄雪菊,秦纪洪,孙辉,李沙

  14.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与合理采样点数量研究 张忠启,于法展,李保杰

  15.典型草原地区蒸散发研究与分析 王军,李和平,鹿海员,贾金良

  16.近40年来五陵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庞小笑,封建民,李晓华,桑广书

  17.中全新世至西汉时期沁河下游环境变迁浅析 许俊杰,莫多闻,周昆叔,王会波

  代发职称论文范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信息服务策略

  [提要] 本文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基本特征,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需求类型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因,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策略。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信息服务,服务策略

  随着广大农民科技意识的逐步增强,为乡村农户提供致富的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应是当今县区图书馆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而加快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并让广大农民所掌握是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石。为此,县区图书馆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信息服务工作,可以说是直接有效地架起了农业科研项目研究者与成果转化的推广应用者之间的桥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现代县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深化与转变,如何配合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部门,将众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到农村中去,是我们要在逐步的深入农村的信息服务工作中进行不断摸索的问题。

  水土保持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的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情景模拟————作者:陈振;张宇;郭杰;何鸿飞;欧名豪;

摘要:[目的]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约束条件优化到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情景模拟中,为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采用FLUS模型和当量因子法,模拟了2035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区低、中、高生态安全格局面积分别为213 471.70,340 548.34,384 726.67 hm2,占土...

极端暴雨作用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过程模拟研究————作者:王珊珊;吕刚;董亮;李叶鑫;

摘要:[目的]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建,而极端暴雨是导致边坡侵蚀及失稳的主要因素,因此明晰极端暴雨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机理至关重要。[方法]以胜利东二号露天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试验原理,建立二阶排土场模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模拟极端暴雨(90,120,150 mm/h)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细沟侵蚀动过程和细沟形态特征。[结果](1)细沟侵蚀过程分为面蚀、细沟雏形、...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长江上游地区县域发展活力与均衡性动态研究————作者:黄丹;赵伟;谢海浪;江雅婷;何晨曦;骆东奇;

摘要:[目的]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力和均衡性时空动态特征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方法]基于核心—边缘理论,构造灯光基尼系数和平均灯光强度,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和刻画了2000—2020年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力与均衡性的时空异质性及两者的“核心—边缘”特征。[结果](1)省市尺度上,重庆市的发展活力最高,增长幅度为7.33,发展更为均衡;县域尺度上,长江上游地区发展活力均值上...

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类型识别及修复路径优化————作者:聂家龙;官冬杰;谢亭亭;周李磊;和秀娟;

摘要:[目的]识别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类型,探究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性,进而为生命共同体修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方法]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利用正态云模型计算各行政区及各子系统健康等级,探究了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性并划分修复单元实行分区优化。[结果](1)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状态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处于健康和自然状...

耕地韧性评价及其调控路径研究——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作者:马国斌;陆汝成;吴壮金;张利国;

摘要:[目的]探究珠江—西江经济带耕地韧性的空间分布及其障碍因素,以期为保障粮食安全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厘清“资源-生态-经济-结构”韧性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经济带88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建立耕地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模型测算耕地韧性并分析其韧性空间分布特点,借助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研判了耕地韧性障碍因素。[结果](1)经济带总体耕地韧性水平较高,得分为0.823,其中资源韧性<结构...

水稻田临时转换草皮田5年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作者:王俊;梁万栋;罗飞雪;肖华翠;许超;谷雨;谢红霞;曹威;盛浩;

摘要:[目的]探究水稻田转换为草皮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阐明土壤退化影响机制,进而为退化草皮田的复垦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湘东长期植稻的河砂泥田以及毗邻的、临时(5 a)转换的草皮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采样、室内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物理性质对水田临时改植草皮的响应规律。[结果](1)水稻田转换为草皮田,耕作层迅速浅化,平均厚度减少约11 cm,犁底层出露;0—15 cm表土砂粒含量降...

秸秆添加与淋洗对盐碱土团聚体结构的影响————作者:李祥东;郑彩雪;党菲菲;刘冲;邓健;毛娜;魏孝荣;

摘要:[目的]探究有机物添加和淋洗等混合措施对盐碱化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孔隙结构的影响,为盐碱化土壤改良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土柱培养试验,设置秸秆添加、淋洗处理、淋洗-秸秆共同处理以及对照组4个处理,结合显微CT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和室内理化分析技术,探讨秸秆添加和淋洗处理措施对盐碱土盐分和团聚体结构改良的效益。[结果](1)秸秆单独添加对土壤电导率和可溶性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淋洗和淋洗-秸...

长三角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旅游发展协调时空评价及驱动因素识别————作者:彭坤杰;陈丹;

摘要:[目的]探索长三角地区2006—2021年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为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转型升级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热力图分析、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耕地利用绿色转型与旅游发展“格局—过程—机制”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1) 2006—2018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耕地利用绿色转型...

冻融作用对白家包滑坡狗牙根根土复合体强度影响研究————作者:王瑞红;崔芸静;骆浩;王芳;包顺;

摘要:[目的]探究根系与冻融耦合作用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进而丰富植被护土固坡理论依据,为建立库岸边坡稳定性预测分析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优势植被狗牙根根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根土复合体宏观、微观物理力学试验,探究不同含根量根土复合体受冻融循环影响下的破坏形态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结果](1)冻融循环作用下,根土复合体呈现出典型的塑性破坏特征,随冻融次数...

不同重构材料对云南红壤保水及入渗特性的影响————作者:赵顺琪;张川;侯召雷;黄钊;李淑芳;刘淑霞;段青松;张玉锴;余东嵘;王立鹏;

摘要:[目的]揭示不同重构材料对红壤保水及入渗特性的影响机理,为红壤区的水土保持和退化土地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红壤中添加不同含量(0,0.5%,2.5%和5.0%)的糯米胶、木纤维,采用烘干法和常水头法,测定红壤重构土的含水率和入渗率,并采用Kostiakov,Philip和简化Philip入渗模型对不同重构材料含量的红壤复合土累积入渗量进行拟合。[结果]添加适量的重构材料能够提高红壤保水能力;...

基于土地利用的张家口坝上地区碳储量时空演变及情景预测————作者:孙富慧;巩晟萱;任伟;张玉虎;蒲晓;

摘要:[目的]探究2000—2020年张家口坝上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预测不同情景下未来的碳储量变化,为张家口坝上地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区域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ArcGIS和InVEST模型,从时空维度全面评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并结合PLUS模型预测2030年、2050年自然发展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变化特征。[结果](1) 2000—2020年,耕地面积分...

酸雨对亚热带典型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元素损失动态的影响————作者:丁咏;蒋丹丹;彭翔;李征浩;陈悦;薛仁贵;张金池;刘鑫;

摘要:[目的]探究酸雨对亚热带麻栎和杉木人工林细根分解和元素损失动态的影响,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单一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方法]以江苏南京铜山林场长势一致的两种不同树种(麻栎和杉木)为对象,每个树种共设置4种处理:S1(pH4.5)、S2(pH3.5)和S3(pH2.5)和对照CK(pH6.6),比较分析酸雨对两种不同人工林树种细根分解和元素损失动态的影响。[结果](1)酸雨处理显著影响土壤...

直剪剪切方式对崩岗土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作者:李斯萱;张晓明;赵艺;郭晓亮;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直剪方式对崩岗土体抗剪性能及边坡稳定性的差异化影响,旨在为边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直剪试验测量抗剪强度参数,并利用FLAC3D软件模拟各剪切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变化,以综合分析不同直剪方式的力学效应。[结果](1)慢剪条件下剪应力响应最大:红土层在荷载400 kPa下慢剪试验中剪应力激增至197.9 kPa,表明其在慢速剪切下具有高强度增长潜力。(2)剪切强度与剪切方式的...

西北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动态及预测分析————作者:郝仪佳;夏咏;张扬;李先东;

摘要:[目的]对西北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WEF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生态与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以西北五省2002—2022年共21年的33个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等构建WEF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利用ArcGIS等软件分析西北五省的WEF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特征,最后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未来8年的耦合协...

新疆耕地景观细碎化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作者:各文克;王浩阳;李奇峰;张蚌蚌;郑伟伟;关全力;

摘要:[目的]厘清新疆耕地景观细碎化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新疆优化区域耕地资源配置,促进耕地规模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GIS方法从景观格局视角测度新疆耕地细碎化情况,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新疆耕地景观细碎化程度较高,但总体呈现减弱态势。研究期内耕地景观细碎化指数共减少4.00%,细碎化水平为中等、较高及高水平的县域减少13.6...

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分异及空间自相关分析————作者:罗芹芹;刘凤莲;朱柯权;杨磊;赵舒;

摘要:[目的]研究赤水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并厘清空间自相关特征,为提高流域生态风险防控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赤水河流域(贵州段)近20年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并从全局和局部对景观生态风险空间自相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林地、耕地和草地是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三者之和占比在95%以上。(2) 2000—2020年,中...

模拟多情景下淮河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响应————作者:姚侠妹;盛雨恬;祁慧敏;李蕙竹;姚晓洁;偶春;

摘要:[目的]模拟淮河生态经济带在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的空间响应及影响,为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耦合MOP-PLUS模型模拟2040年自然发展、经济优先和低碳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并计算各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定量分析E...

1990—2020年哈尼梯田水土保持服务功能量化与时空变化特征————作者:刘志林;马祥钰;角媛梅;王磊;韦俊峰;

摘要:[目的]系统厘清哈尼梯田过去30年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化规律,为遗产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与科学参考。[方法]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为研究区,使用InVEST模型,根据降水侵蚀性、土壤可侵蚀性、坡度坡长、植被覆盖和作物管理、水土保持措施等因子与水土保持服务的关系,构建了哈尼梯田水土保持服务量化计算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刻画哈尼梯田1990—2020年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基于InVEST模型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时空分布研究————作者:孙子婷;袁杰;李晓燕;唐建亭;

摘要:[目的]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关系紧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两者的关系,以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区域固碳能力。[方法]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将土地利用和碳密度数据作为InVEST模型的输入参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储量变化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 2000—2020年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现未利用地和林地持续增加、草地持续减少、耕地和建设用地先减少后增加、水域先...

赣江支流锦江流域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建立及应用————作者:陈新如;刘惠英;张佳芯;李益朋;江笑成;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赣江支流锦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主导雨型,构建日降雨侵蚀力的估算模型,寻找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为减少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确保区域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基于2021年的5 min雨量数据,揭示锦江流域在特定年份的降雨特征,构建针对研究区的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并与其他模型进行评估并量化偏差,随后,应用长时间序列的数据分析了R因子在流域内的时空异质性。[结果](1)研究...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水土保持研究》国家级农业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89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