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教育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729/S
国际标准刊号:1001-7232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教育学会
主管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教育学会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林业经济》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华东森林经理》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中国林业教育》杂志是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林业教育刊物​。本刊具有近20年的办刊历史,1983年中国林学会林业教育学会创办了《林业教育研究》,1985年原国家林业部教育司创办了《中国林业教育》,198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进行期刊整顿,决定将两刊合并,刊物名称沿用《中国林业教育》。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宣传内容】

  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探索教育尤其是林业教育的规律,交流和推广有关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促进林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林业教育》在组稿方面将进一步打破行业办刊只面向本行业、只为本行业服务的传统思维模式,采取开放政策,在扶持“内稿”的同时,大量吸引“外稿”,加大向林业行业外专家组稿的力度。学术无界限,研究无界限,只有引进“外稿”,形成内外结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才能促进“内稿”质的飞跃,才能拓宽农林院校的研究视野,使之在争鸣与研讨中趋于成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多次被评为国家部委优秀教育期刊,连续两届获得“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本刊一直被国家级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教育网收录,所刊登的论文在各种评奖活动中具有较高的获奖率,分别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林业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林业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奖”和其他奖励,不少论文被国家级文库编录或被其他报刊摘编。

  【栏目设置】

  为了更加贴近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刊开设了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行业培训以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教学园地、德育天地、管理纵横、电脑空间等栏目;为了推动理论研究和探讨、开阔研究视野和催生创新性观点,开设了理论研究、探索与思考、新观察以及专家论坛、院士风采、英才视野等栏目;为了宣传各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教训,开设了校长主页、人物专访等栏目;为了加强对国外教育教学发展趋势和改革经验的借鉴,开设了海外传真、他山之石等栏目。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林业院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广大干部、教师、学生及其他关心林业教育的人员。

  【办刊宗旨】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林业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积极推进我国新林学体系建设的若干构想———学习《科学定位育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的体会 王希群 1-4

  2 森林文化教育在林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李 梅 5-7

  3 艺术设计专业“有效教学”的再研究 何晓琴 陈祖建 8-11

  4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罗永忠 12-14

  5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张丽杰 周永斌 杨立新 祁庆钦 张 智 祁金玉 15-17

  6 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李燕萍 18-21

  7 基于SPSS软件的双语试卷质量与学生成绩定量分析 王本洋 唐 松 徐正春 22-26

  8 农业推广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杜凤国 郭忠玲 李庆春 王文祥 27-29

  9 研究生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的调查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李晓凤 宋吉红 孙信丽 30-34

  10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郭秀君 田明华 侯方淼 35-38

  11 研究生“土壤理化分析”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聂立水 王登芝 吴京科 孙 宾 39-41

  12 农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牧草栽培学”课程为例 龙明秀 许岳飞 何学青 呼天明 42-44

  13 北京林业大学“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徐艳艳 陈志泊 王春玲 45-47

  14 开放式“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林善枝 刘雪萍 朱保庆 48-50

  15 “家具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郭洪武 刘 毅 51-54

  16 任务型教学法在“林业与园林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俞国胜 陈 劭 袁湘月 陈忠加 54-56

  17 “土壤学”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戴 伟 王登芝 56-59

  18 “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邢韶华 60-63

  19 林业院校“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 洪 喻 63-65

  20 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实践 张 毅 66-69

  中国农业论文范文:盐池县农业节水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摘 要:盐池县农业节水技术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前提,以农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地配合先进的耕作技术、覆盖种植、节水补灌技术、综合治理、化肥深施等,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详细介绍盐池县农业节水技术,并分析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农业论文,农业节水技术,效益,宁夏盐池

  盐池县全境处于宁夏中部干旱带,耕地总面积为9.67万hm2,没有任何灌溉条件的旱地面积8.3万hm2,占85.8%,水浇地只占14.2%,且一部分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浇灌设备的损坏而成为“名义水地”。地表水总量198.63万m3/年,大部分是雨洪径流,由于径流分散,利用率仅为储存总量的20%以下。因此,从盐池县的实际出发,应大力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农业节水技术,通过耕作蓄水、覆盖种植、节水补灌等措施来提高“三水”(即天上水、地下水、黄河水)的利用率,其既是一项战略任务,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中国林业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环境设计专业“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作者:李晶晶;

摘要:随着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更需具备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多元化、高层次的需求。传统的“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主探索的驱动力不足、课程思政效果有待提高、考核评价模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提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改革措施:在实训部分引入实践项目、...

多模态互动模式在大学英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陶嘉玮;曹荣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迎来了新的契机,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趋势。针对线上英语教学中面临的课堂缺乏有效互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以及评价方式缺乏有效性和全面性等问题,本文探索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将多模态要素与网络平台相结合,提出了线上英语的教学改革措施:一是以任务为基础,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作者:肖雪婷;姚丹;刘占柱;

摘要:目前,国家出台了推进独立学院转设的政策,各省也开始积极开展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工作的探索。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全面扩招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发展可分为起步探索期、规范发展期、鼓励转设期、持续推进转设期等4个阶段。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在国家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大背景下,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由此...

加强我国森林生物学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基于林学与生物学学科深度融合的视角————作者:王厚领;程瑾;夏新莉;尹伟伦;

摘要:林科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能够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林草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林学与生物学是林科高等教育的两大核心学科,林学侧重于应用实践,致力于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实际问题;而生物学则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为探索生命奥秘、解析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二者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是提升林科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关键。为...

提升大学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的路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作者:金灿灿;韩慈洁;

摘要:教师的育人能力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们不仅需要有效地传授专业知识,还需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然而,当前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育人积极性不强、教学与育人的融合“知易行难”,而且“三全育人”的实施力度不足、育人成效难以准确评估。为此,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提出了增强专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超限效应”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作者:樊仲谋;危金煌;胡喜生;周成军;阮云凯;

摘要:为了解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同质化内容所占比例过高导致的“超限效应”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超限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高校的思政教育效果。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对思政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课堂上是否有思政教学案例重复使用现象”“是否需要避免思政教学案例的重复使用”“能够容忍的思政教学案...

“大思政”视阈下“园林树木学”课程“德美融教”的路径探索————作者:杨为海;廖振军;丁永电;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大思政”视阈下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美育能够滋润人的心灵,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美育与思政教育互融,能够让课程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实现道德内化。“园林树木学”是一门自然具有美育价值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肩负着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的重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园林树木学”普遍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和“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轻情...

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作者:王爽;

摘要: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党、国家、民族及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针对如何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并进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具体路径研究尚显不足。为此,本文首先采用问卷调查进行深入调研,广泛收集了1 215份来自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有效反馈。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整体政治认同度较高,但仍需进一步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具体需要...

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框架与应对机制的构建————作者:邢旭光;吴乔;蔡胤凝;

摘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实力的发展水平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有着较大影响。为此,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的情况,基于从生物学角度揭示研究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机制、从心理(内因)和社会环境(外因)角度剖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等提出构建“生物—心理—环境”研究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框架的设想,从而使研究生导师能...

林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以某林业研究所为例————作者:叶淑媛;田娜;

摘要:林业类研究生当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导致一些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林业类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尚未引起充分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很不完善。为此,本研究选择某林业研究所在读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林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数据,并基于此对研究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研究生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压力;只有极少数...

构建服务“双碳”目标的统计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作者:刘金福;徐道炜;潘燕萍;阙翔;

摘要:统计学科与自然资源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人才培养需求。福建农林大学统计学硕士点采取统计学与林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形成统计学专业(生态与资源统计方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包括: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明确培养“双碳”人才的科学定位;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双碳”课程体系,把握重点学科,建设优势专业;加强慕课平台建设,提倡互动式教学;鼓励研究生积极...

“五育”融入“草地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作者:贺晶;王铁梅;

摘要:“五育”并举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草业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适应当前草牧业发展需求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毕业生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草地植物分类学”课程为例,探索“五育”融入专业课堂和野外教学实践,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五育”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融入路径如下:以思想先导,实现德育的价值引领...

高等院校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加强美育的探究————作者:李莉;

摘要: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对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新农业以及信息化等领域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将美育元素融入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自信,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而且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感性...

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途径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作者:王兰会;付少杰;金笙;陈梅玲;

摘要: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对外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入分析来华留学生培养现状,对于优化留学生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培养质量,进而推动文化交流与战略合作具有深远意义。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来华留学生为例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语言交流、跨文化适应及文化活动参与、导师指导与课程体系4个部分,力求多维度分析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研究发现,中文交流是来华留学生需要长期面临...

《中国林业教育》

摘要:<正>《中国林业教育》(双月刊)是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教育类学术期刊,是全国农林类高校主办的唯一林业教育类期刊,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 2014年认定的第一批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深入探索林业教育理论与创新,总结林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探讨林业教育规律,促进林业教育学术交流,...

征稿启事

摘要:<正>《中国林业教育》是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教育类学术期刊。开设“探索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教学园地”“他山之石”“管理纵横”“招生就业工作”“教材建设”等栏目。同时,本刊还将进一步与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等学术组织、各高等农林院校的院系和部门、各类农林教育研究的课题组等加强合作,共同举办特色和专题栏目。...

基于问卷调查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习课程的教学设计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作者:乔丹;李红勋;

摘要:随着新农科建设的推进,如何通过优化实习课程教学安排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涉林高校是推进新农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专业实习课程的安排与学生需求进行分析。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学生对实习课程满意度,实习课程对个人能力提升、专业认知度、专业认同度等方面的...

涉农高校设计学专业“一懂两爱”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风景资源与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为例————作者:蔚一潇;李侃侃;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中复合型设计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四新”建设中设计学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以及涉农高校设计学专业学生专业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培养,共同推动了具有“一懂两爱”素养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成为当前涉农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焦点。通过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核心——设计学专业课程作为切入点,探讨“一懂两爱”融入课程教学目标、采用O-LIS-E(objective,lead-in,interactive ...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作者:关振国;

摘要: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2024年3—7月,笔者对全国18个省份125所不同层次高校12 800名授课教师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主体方面存在人员构成不合理、评价精度不足、评价标准主观性强等问题;评价方法方面存在过于单一、缺少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评价内容方面存在忽视课堂教学内容评价的系统性、忽视对教师评价的完整性、忽视对课堂教学评...

北京林业大学涉林专业研究生培养“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探索————作者:岳攀;马静;

摘要:林业院校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其培养质量不仅关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更直接影响我国林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涉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学生重“专业教育”轻“思政教育”,对林学专业的认同感不高;学院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律的认识不够,毕业生在林草主流行业就业比例偏低;学院对标“五育”并举的要求存在差距,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短板。林学院构建了涉林专业研究生“五...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林业教育》林业工程师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78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