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技培训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农民科技培训

《农民科技培训》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4719/S
国际标准刊号:1671-3346
主办单位: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主管单位: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上一本期杂志:《大豆科技》作物生产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农业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农民科技培训》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是面向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的国家级农业科普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宣传内容】

  杂志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解读涉农新政;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人新事新风尚,提供科技致富勤奋发家新经验、新做法;介绍种养新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培训务工新技能;交流科技培训经验,研究农民教育理论;发布市场资讯,传播经济信息。

  【办刊宗旨】

  宗旨:一本杂志情系亿万农民,科技培训致富千家万户。对象:普通农民,农业系统干部,学校教师、学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自2007年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农家书屋推荐期刊以来,《农民科技培训》杂志以贴近农村的丰富内容和服务农民的良好声誉,于2008年12月被列入《农家书屋重点报纸期刊推荐目录》,2009年10月再次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2009年农家书屋重点报纸期刊推荐目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政策导航、专家论坛、培训课堂、农民工之家、教学导播、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工程。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 4-8

  2 农民教育培训重如泰山 郭智奇; 9-10

  3 师生共建型课堂吸引力与创造力的师生共建型课堂吸引力与创造力的探讨 许璇; 11-13

  4 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探究 沈彦龙;徐明霞; 14-15

  5 立足市情立情多措并举多举一一稳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稳设 王文新; 16-17

  6 创新机制塑造品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徐仙娥; 18-19

  7 田间学校对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影响 郭成学; 20-21

  8 科技人员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的宣讲宣讲技巧 马以秀;朱振洋;秦玉玲; 22-23

  9 练好九字经搞好大培训 杨培明;王血红; 24-25

  10 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李东波;李良军;杨全维;张贵生; 26-29

  11 浅析农广校中职教育学籍管理 牛福英; 30

  12 培养农民科学种养的主动性 朱改芝; 31

  13 农民职业教育改革四突破四破 32-34

  14 新型职业农民正在向我们走来 郑风田; 33

  15 大力发展农民学分银行 李玉平; 34

  渔业致富指南杂志投稿:沂河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分析测定

  摘 要:化学耗氧量(CODcr)值能够有效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的程度,是地表水水质分析与监测的主要项目之一。本课题通过重铬酸钾快速测定法测定沂河河水中化学耗氧量(CODcr),采用快速法反应时间短、节约水电,能及时、快速地诊断河水水质变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比沂河不同时期、不同河段水质的分析数据,说明沂河沿岸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污染,需要加大治理措施。

  关键词:渔业致富指南,COD,重铬酸钾法,沂河水质评价

  一、前言

  1、课题背景:

  在自然界水环境中,水中有机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不断的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造成氧的损失,破坏了水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平衡,进而导致水生动植物和好氧微生物的死亡,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由于河水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难以一一定性和定量,COD反映了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评价地表水水质和污染治理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沂河发源于淄博鲁山,流经沂源,沂水、沂南、河东、兰山、罗庄、苍山、郯城等县区,纵贯沂蒙山区及临沂南部平原经江苏入黄海,全长574公里,流域面积7325平方公里。随着近几年临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临沂城区沂河两岸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沂河已发展为旅游观光带,因而进入沂河的生活污水也大大减少,水质较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部分河段水域水质仍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农民科技培训最新期刊目录

庭院果树冬季修剪方法————作者:焦秀颖;

摘要:<正>金枝银枝不如跟我学剪枝。掌握果树修剪技术,不仅能为果树生长打下基础,更能为乡村院落增添别样生机,助力庭院经济蓬勃发展,推动农文旅教多元融合。本文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方面具体介绍。一、教学分析教材选用新型农民培训丛书《北方果树生产技术》,全书共十一项内容,本节课选自第九项《果树休眠期整形修剪技术》,结合北京市昌平区农家庭院的具体特点和需求,重点讲授常用修剪方法

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与创新发展探讨————作者:刘玉军;江晖;王潇同;

摘要:<正>近年来,青岛市通过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在组织模式、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创新实践,构建“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多元参与”具有地域特色的田间教育模式,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一、青岛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与创新农民田间学校是全国农广校体系的办学终端和基本单元。青岛市在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初期阶段(2017年之前)认定了农民田间学校118所;在认定的农民田间学校基础上公布了高素质农...

小耳猪“链”动大产业————作者:邓乐乐;李新梅;

摘要:<正>“马连,恭喜你!荣获2025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云南省景洪县农广校校长祝贺道。面对这份荣誉,马连满怀感激地说:“感谢农广校六年多的培养与指导!这是继景洪市农广校培养后获得的第四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她的声音中透露着感动与自豪。在西双版纳,马连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每当人们提起她,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用哈尼语赞叹道:“阿布哩,哟蒙(真厉害)!”作为一位80后的新时代女企业家,马连的身份多重而...

河北省加快构建乡村农业人才培育路径研究————作者:杨艳杰;管香玲;黄玉文;

摘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各地农广校积极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在理念引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跟踪服务等多方面发力,乡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期专题聚焦乡村人才培养,刊发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以人才振兴赋能阳谷乡村全面振兴————作者:刘明刚;

摘要:<正>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其素质的提升对于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阳谷县农广校始终坚守农民培训的主阵地,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坚持标准导向、精准导向、效果导向,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农民教育培训之路,为阳谷县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一、坚持培训保障的“标准导向

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建设路径探索————作者:赛立馨;钟颖;杜艳萍;潘晓刚;

摘要:<正>昆明市农广校通过搭建农业知识服务智库平台、开发地方教材、制作农业音视频课件、远程培训干部等措施,不断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协同多方资源,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层农技推广、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等项目,为昆明市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一、培训体系渐成型,推广落地举措扎实有力(一)提前规划布局,推动农民参训开展培训前,要进行科学地规划的布局,以确保培训实效。采用实地走访...

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对农民教育培训标准化建设的借鉴————作者:魏亚萍;侯小雨;窦庆晨;周红润;

摘要:<正>标准化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是管基础、利长远的重要工作。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的突破口,支持标准化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设置、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等一系列标准构建了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四梁八柱...

社交礼仪 之交往有礼————作者:田梦;

摘要:<正>学习社交礼仪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与传承,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塑造乡村新形象。社交礼仪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以提升学员文明礼仪素养为宗旨的入门课程。一、学情分析 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卷调查,为学员画出精准的数字画像。他们大多从事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等相关工作;多是初中毕业的学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交往经验,注重学习的实用性,渴望通过对礼仪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两会声音

摘要:<正>发挥职业教育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职业教育对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职业教育要不断增强教育服务供给的适应性,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支撑;助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变化,为农业转移劳动力提供与市场高度匹配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

媒体资源介绍

摘要:<正>农广大厦演播室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是集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科学普及、信息传播和农民体育运动指导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办公地点位于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农广大厦,毗邻东三环,地铁、公交车站环绕周边,交通便利。大厦现有两个100平方米演播室、三个200平方米演播室和一个800平方米演播室。其中100平方米实景和虚拟演播室均配备三讯道索尼...

“五步法”精准培育乡村人才————作者:甄艳红;张凯;周小平;

摘要:<正>农民教育培训能够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学会运用农业技术与种植装备,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技术。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为农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储备后备力量,为农村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一、农业职业院校是培养“三农”人才的摇篮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武汉市农广校)作为农业职业学校,以培养农业人才为使命,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主要从两个方面做好人才培养,即...

“蒜”出致富路 “种”出好日子

摘要:<正>清野家庭农场创办于2016年,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大马庄村,采用先进高效高质栽培技术,主要种植早熟蒜薹、“冰淇淋”萝卜、彩虹西瓜、水果西红柿等绿色果蔬。2018年,农场遴选培育的大棚极早熟大蒜品种“清野一号”,比露地种植的蒜薹早熟60天,蒜头比露地大蒜早熟50多天,做到了长江以北上市最早,被称为“江北第一早”。亩产蒜薹1800斤,蒜头亩产达1300斤,亩产值达2.5万元以上。截至目前...

“雨林”味道飘四方

摘要:<正>西双版纳清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路6号团山老寨52号,公司坚持“做热带雨林品牌、走绿色健康生态之路”发展目标,通过运营景洪乡村振兴群团助农致富站,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产业发展模式,深度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稳固且高效的农业产业链条,制作浓郁版纳特色的伴手礼,致力于让版纳美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公司带动景洪市周边16个乡镇的500余户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以“五化”打造和美余乡“新农人”队伍————作者:蔡小敏;金鑫;沈萍;沈心宇;

摘要:<正>近年来,浙江省余杭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乡村人才的培育,系统推进培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层次化、实践化、品牌化,为余杭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完善机制,培训管理“制度化”一是健全实施机制。余杭区成立由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财政、科技、教育、人社等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并建立培训项目,由镇街申报、部门下达、乡镇负责

“蝴蝶型”育才振乡村——洛阳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成效————作者:张向召;董军;谢清华;

摘要:<正>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民教育培训是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性工作。自2020年起,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洛阳农技中心)聚焦培训对象创业创新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从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入手,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形成“政府主导为头、综合配套政策为尾、学历与技能提升为两翼”的“蝴蝶型”培育模式,使农民具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显身手,为推进乡村...

盆景制作技术————作者:毛奇海;

摘要:<正>用小盆景点亮乡村振兴的大风景。“盆景制作技术”说课从四方面进行阐述。一、教学内容本次是盆景工培训班,课程有盆景分类与流派、盆景制作等8门课程,共64学时。根据培训方案,结合中级盆景工职业技能标准,参考《盆景制作与养护》教材,编写了适合农民学习的“图示式”工作任务单。盆景被誉为“立体的画”,经济效益较高。盆景制作是盆景工的核心技能

“电商+合作社” 铺就农民致富路——记滕州市金色阳光食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歌宏————作者:赵志民;蒋辉;韩璐;

摘要:<正>滕州是山东省种粮大县,在滕州农业食品加工人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位“90后”的小伙子,很多上了年纪的种粮人提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并尊敬地称呼他为“高老师”。他就是滕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优秀学员,金色阳光食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歌宏。2015年高歌宏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当时正值食品行业的下行阶段,传统的食品加工理念、粗放的管理方式、落后的机器设备、低迷的市场行情让高歌宏父亲高永力的食...

马广法:大棚里种出“金‘蒜’盘”————作者:邵永明;倪东衍;

摘要:阳春三月,春寒料峭,马广法的蒜薹大棚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普通大蒜一亩地产1200多斤蒜薹,我研发的大棚极早熟大蒜品种‘清野一号’一亩地能产1800多斤蒜薹,并且比露地蒜薹早熟60天,蒜头比露地大蒜早熟50多天。产量高、上市早,平均一亩地能增收2万元。”马广法笑意盈盈。马广法,今年46岁,兰陵县长城镇大马庄村人,兰陵县清野家庭农场主。2016年以前,马广法常年跑运输,在跑运输的过程中,他看到...

初心求真 谷求真源

摘要:<正>金色阳光食品专业合作社位于山东省滕州市鲍沟镇姜店村,是一家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业合作社。合作社致力于食品的研发应用和生产销售,始终把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精选原材,精益求精,以“谷求真源,初心求真”为经营理念,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合作社在多家电商平台创立了自运营店铺,其中多款产品占据平台销售榜单位置,在滕州市区内创建集达播、自播、传统电商为一体的全平台运营中心。由合作社研发与...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作者:闫宗芳;张生伟;

摘要:<正>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是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采摘、休闲体验、观光旅游、农民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取得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32个蔬菜品种绿色认证、ISO9000认证、出口资质备案等。2016年认定为兰州市农民田间学校,2020年被中央农广校认定为全国第一批优秀农民田间学校,也是甘肃省省级...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