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农业科技通讯

《农业科技通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395/S
国际标准刊号:1000-6400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上一本期杂志:《国土绿化》农业经济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饲料广角》国家级农业期刊

  【期刊简介】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央级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信息期刊,创刊较早(197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量大、影响面广;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五次获奖)、核心期刊。ISSN:1000-6400 CN:11-2395/S 邮发代号:2-602 本刊启迪种业科技研发,开拓种业人员新思想,帮助种子行业公司管理者决策,及时报导种植业动态和最新农业成果,尤其是种业界的新产品、新技术。侧重大田作物,兼顾园艺作物,本刊技术实用,信息及时可靠,是种子经营、农业种植的一本专刊。

  【报道内容】

  本刊及时报导国内外政策动态和最新农业成果,尤其是粮、棉、油及其他经济作物,果、蔬、园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侧重大田,兼顾园艺,是种植业者首选刊。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农业科技通讯

  创刊时间:1972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办刊宗旨】

  本刊启迪种业科技研发,开拓种业人员新思想,帮助种子行业公司管理者决策,及时报导种植业动态和最新农业成果,尤其是种业界的新产品、新技术。侧重大田作物,兼顾园艺作物,本刊技术实用,信息及时可靠,是种子经营、农业种植的一本专刊。

  【读者对象】

  种业界人士及推广人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粮棉油蔬果基地、农业示范园区、农场、农垦系统、基层农业领导农业院校师生及所有与农业有关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五次获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人企风采、种业论坛、企业视窗、问题与探讨、粮经天地、果蔬大观、名特新优品种、贮藏加工、品种推介,市场信息等。内容丰富翔实、信息量大、技术实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麦田守望者 出彩农科人记甘肃省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杨文雄研究员 本刊编辑部 1+247

  2 陕西省大豆育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京宏 4-5+50

  3 沿黄地区超级稻育种与种子产业化 郭秋荣 王书玉 殷春渊等 6-8+12

  4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以宝鸡市为例 王 丽 胥志文 周建宏等 9-12

  5 邯麦系列小麦品种推广应用情况概述 李俊玲 13-15

  6 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全程市场准入实践现状及对策 李彦霖 刘淑华 15-17

  7 山东省石榴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郝兆祥 侯乐峰 王艳琴等 18-21

  8 南京市盆花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高福新 陆田宝 22-23

  9 植物Waxy基因研究现状及展望 傅雪梅 陈发波 24-26

  10 吕梁山区道地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 田洪岭 郭淑红 许陶瑜等 27-28+37

  11 山西省道地药材发展现状调研 于书菊 吴昌娟 郭淑红等 29-30+67

  12 对三门峡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焦 健 王 乐 吴立锋 31-32+106

  13 荆门“三坚持三促进” 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孙立军 储刘专 熊守标等 33-34

  14 我国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动态与抗玉米大斑病材料筛选 杨耿斌 35-37

  15 播期播量对聊麦18主要性状的影响 闫树平 王光禄 王怀恩等 38-41

  16 高密度下玉米新品种适应性鉴定试验研究 陈桂娟 许海涛 42-44

  17 陕南高山玉米新品种鉴定筛选试验研究 庞均喜 44-47

  18 11个玉米品种在古浪县高海拔旱作地区引种试验初报 张多云 戴红燕 何增国 48-50

  园林类论文发表: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乡土植物对稳定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园林建设者要求真务实,努力创新,调整思路,统一认识,以乡土植物为基调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突出乡土地域特色,营造出亲切于人的园林意境和便捷于人的行为空间,方能使乡土植物成为园林建设中的主角。

  关键词:乡土树种,园林绿化,应用

  一、乡土树种的概念

  乡土树种,通俗的讲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树种,在长期的种植培养中,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原产地自然环境具有天然适应性的树种。

  农业科技通讯最新期刊目录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吐丝25 d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作者:杨然;徐彬彬;蒿呈龙;龙厚元;刘明敏;班学;

摘要:研究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形式下玉米人工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大田大面积机械去雄作业奠定理论基础。选用苏玉34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玉米吐丝后25 d进行人工去雄,设置去雄1张叶片保留棒上5叶(S1)、去雄2张叶片保留棒上4叶(S2)、去雄3张叶片保留棒上3叶(S3)、去雄4张叶片保留棒上2叶(S4)、去雄5张叶片保留棒上1叶(S5)5个去雄处理,其中以不去雄(CK)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

播量对凉山州高寒山区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作者:冯华昊;冯家平;韩重阳;许利英;陈雪梅;聂增琴;

摘要:为筛选凉山州高寒山区燕麦的适宜播种量,助力凉山州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以梦龙燕麦为参试材料,设置9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225 kg/hm2 4个播量水平,于2023年4月在凉山州布拖县开展生产性能比较试验,通过测定参试燕麦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对不同播量水平下燕麦生产性能进...

高产稳产抗倒小麦新品种温麦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作者:程明凯;刘兢文;张世鑫;王海华;

摘要:温麦35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温麦28为母本、洛新99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的半冬性中晚熟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籽粒饱满、容重高、商品性好、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202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第三师16个棉花品种比较试验————作者:徐珊;马丽;孔松;肖磊;邱森;贾梦梦;胡宝;

摘要:本试验以16个棉花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差异,测定并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纤维品质等。结果表明,籽棉产量与皮棉产量排名前三的为X19075、金垦1565、塔河2号,分别较对照增产9.9%、5.8%、4.4%(籽棉)和26.6%、19.1%、16.8%(皮棉)。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为X19075、金垦1565、塔河2号

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漯麦7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作者:望俊森;赵永涛;张中州;袁谦;甄士聪;张重阳;田苗;

摘要:漯麦77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L2111作母本、漯麦18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产量三要素协调、冬季抗寒性好、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2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籼型杂交水稻文两优8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朱飞龙;陈文富;王少希;宋运钟;

摘要:文两优87是由合肥韧之农业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和福建华谷高科有限公司用母本文247S和父本R8071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的特点,并且稻米品质优良,2020年米质为部标一级,2021年米质为部标二级。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文两优87的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旨在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提供参考

蚕豆锈病致病机制及抗性策略研究进展————作者:张志林;席亚东;项超;刘荣;李祥;宗绪晓;杨涛;

摘要:本文作者全面回顾了蚕豆锈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由Uromyces viciae-fabae引起的锈病对豆科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致病机理、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策略。深入分析了侵染过程、宿主病原互作、传播规律及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并评估了病原菌分类与抗性位点检测技术,提出改进方向;总结了包括生物防治在内的综合管理措施,以支持蚕豆锈病的理论研究和防治实践

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作者:付忠卫;毛涛;李文伟;安昱瑾;

摘要:为了掌握微生物菌剂在修复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增产提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本试验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在甘肃张掖市玉米制种上的应用效果,重点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养分变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微生物菌剂(600 kg/hm2)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含量,起到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提升耕地质量的作用。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基施微生物菌剂使玉米产...

第三师小海子垦区5个棉花品种比较试验————作者:孔松;孔宪辉;徐珊;贾梦梦;邱森;胡宝;马丽;

摘要:本研究阐述了5个棉花品种在兵团第三师小海子垦区的种植情况,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等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创棉531综合表现最好,生育期天数最短,为125 d。在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方面,创棉531表现均最优,籽棉、皮棉产量分别达451.4 kg/亩、209.0 kg/亩,比CK增产21.6%、35.0%。品质相较于其他4个品种,均不同程度突出了其品种优势,建议可在小海子垦区继续进...

糯玉米新品种春糯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作者:杨春影;陈虹地;吴江;赵新华;谢振明;冯引弟;刘洋;范增娟;司学政;任建菲;刘英群;李玉雪;王健君;

摘要:春糯13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以BN11为母本、ZN66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商品性好的优点。于2022年8月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晚熟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春糯13的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旨在对该品种的推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数据参考

玉米新品种隆玉919的选育及制种与栽培技术————作者:李金峰;刘骏;宋庭玉;杜立丰;王士苗;周建明;邵国玺;

摘要:隆玉919是河南省泰隆种业有限公司以L1615为母本,以L1655为父本测配杂交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突出表现为根系发达、高抗倒伏,结实性、结穗性优良,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好、品质好。本文作者介绍了隆玉919的品种来源及选育流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结合当地种植经验,系统论述了隆玉919的制种要点和栽培技术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丹垦4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作者:王秀凤;丰光;王孝杰;姚永祥;陈增齐;于兵;曹祖波;

摘要:丹垦42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110为母本、M31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18-2019年连续2年参加6个点次比较试验,6个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31.0 kg,比对照增产11.5%; 2020-2021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晚熟组区域试验,连续2年7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01.3 kg,比对照沈玉21增产6.6%;2021年生产试验,7个试验...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稻品种隆两优1019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作者:曾昀;符星学;郭进有;张思念;谢志梅;符辰建;秦鹏;

摘要:隆两优1019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母本隆科638S与父本华恢10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中抗稻瘟病、耐肥抗倒、耐热性强、广适等特点。在隆平高科绿色通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2年区试中,平均亩产663.43 kg,比对照增产7.45%,全生育期平均135.4 d,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0,整精米率68.9%;在湖南省2年区试中,平均亩产583.7 kg,比对照增产2...

晚籼早熟组合瑜香优19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李智谋;刘邦华;姚仁祥;伍振平;姜守全;蔡少先;聂勇;管锋;方杰;

摘要:瑜香优191是湖南湘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瑜香178A为母本、 R19-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2022-2023年开展百亩高产示范,平均产量为8.86 t/hm2。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营养强化型彩色小麦新品种豫州黑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作者:张坤普;王晓平;杨亚平;贠清峰;师翠兰;郑细山;王道文;

摘要:豫州黑麦2号是河南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的营养强化型彩色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等特性。于2021年通过了河南省的审定,并已申请了国家新品种权保护。本文作者对豫州黑麦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优质食味软米品种南粳5718的绿色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作者:陈雷;蔡雯雯;张来运;孙瑞建;

摘要:南粳5718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宁7022为母本、盐粳60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超级稻中熟中粳稻品种,2019年和2021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审定。淮安市洪泽区自2019年引进示范种植以来,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口感好的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征,并从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对其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苏粳1180的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曹鹏辉;于雅洁;乔中英;袁彩勇;董明辉;宋云生;谢裕林;陈飞;朱勇良;

摘要:苏粳1180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抗病粳稻品种松粳19作母本、优质粳稻新品系JC19作父本杂交配组,经过系统选育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具有品质优、食味好、综合抗性好、抗倒性强、适合轻简栽培等优点。该品种的全生育期156.6 d左右,株高96.1 cm,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有效穗数22.1万穗/亩,每穗总粒数129.4粒,平均结实率95.3%,千粒重26.2 g。2022年在江苏优质水...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龙育395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摘要:龙育39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于2014年以自选系T641为母本、自选系T6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具有根系发达、活秆成熟、高产抗逆等优点。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作为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推广种植

国审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冀麦76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作者:吕亮杰;赵爱菊;刘玉平;郭晓蕊;赵炜;陈希勇;

摘要:冀麦76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群体为母本、师栾02-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半冬性,生育期较对照济麦22稍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熟相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属于中强筋品种,202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企业加工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参...

甜玉米新品种京双甜9933的选育及制种和栽培技术————作者:兰宏亮;裴志超;孙思伟;周继华;张保民;

摘要:京双甜9933是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北京保民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BMMO0701作母本、自交系BML13051907作父本杂交选育的超甜玉米品种,果穗长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白双色、甜质型。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成穗率高、果穗外观和品质较好的特点,对大斑病、小斑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较强抗性,适宜在北京及周边类似气候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2022年通过北京市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农业科技通讯》农业科技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74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