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园林

《园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118/S
国际标准刊号:1000-0283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畜禽种业》畜牧兽医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湖北农机化》农业科技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园林杂志社建设于1988年3月,她的前身是创刊于1984年的《园林》编辑部。随着《园林》发行量的增加,影响面的扩大,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作为主要编辑出版发行科普性刊物——《园林》杂志为主要任务园林杂志社应运而生,是目前国内创刊较早、建设时间较长的社会公益型新闻出版单位事业单位。园林杂志社的主管单位为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园林》杂志的主办单位为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建社以来,园林杂志社坚持“以科技为骨、文化为魂、面向行业、服务大众”的办刊宗旨,坚持公益性、行业性、科普性、社会性的服务理念,使园林杂志成为目前国内行业主流媒体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刊物,深受业内人士和广大园林爱好者的喜爱。目前,随着媒体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园林杂志社在办好《园林》杂志的同时,努力扩大社会服务面,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挥行业性、社会性综合的优势,积极为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团体、高校和科研单位编辑制作各类出版物,并依托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努力拓展科技信息事业,充分利用园林杂志社在编辑力量、策划制作、美术摄影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行业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园林杂志社拥有多名资深记者、编辑,具有较强的采编一体工作能力,拥有独立的专业摄影师、编排装帧、策划和发行人员,并与国内多家权威出版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具有各类合法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发行经验。同时,园林杂志社还拥有一支较强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和读者服务队伍,拥有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和广告经营许可证。《园林》杂志发行到国内各大省市自治区,《园林》广告因其真实性、可靠性而享誉国内广告市场。《园林》刊物委员会是经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利用社会力量共同办刊的机构,拥有近70余家委员单位,《园林》杂志曾获上海市优秀期刊和国家双效期刊称号。

  园林杂志社内设有办公室、编辑部、经营管理部、发行和读者服务部等部门,与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合址办公,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较先进的计算机及编排制作设备,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竭诚欢迎社会各界参与杂志社建设和发展,并开展广泛合作,共同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而努力。

  【办刊宗旨】

  宣传、普及、推广、交流园林绿化知识,为园林绿化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花卉爱好者服务的科普期刊。十几年来,《园林》面向全国发行,目前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发行量稳定在每期3万余份,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发行量每年呈上升趋势。

  【获奖情况】

  1990-1991年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1997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卷首语 “多肉”的文化现象 本刊 11

  2 泛谈多肉植物 钱秀苇 孙莉 12-16

  3 新异多肉植物鉴赏会 谢维荪 17-19

  4 探究龙树科的奥秘 王成聪 20-23

  5 多肉之花:怒放的火焰 徐晔春 24-27

  6 多肉植物的喜怒哀乐 蔡丸子 28-31

  7 细数“肉肉”世界的精彩 骆会欣 32-35

  8 多肉的“空中花园” 吴方林 36-39

  9 如何提高苗圃行业的竞争力 郎咸白 40-41

  10 绿道化城市模式构想 李开然 42-44

  11 关于本溪太子河城市风光带规划与实施的思考 林艾民 丛春复等 45-49

  12 不可不去的植物殿堂——中科院北京植物园 梦碧 50-54

  13 唐山市大城山公园华山松抢救纪实 张雪松 55-57

  14 热带芳香植物——土沉香 周亮 黄自云 黄建平 58-59

  15 中国珍奇植物:香格里拉之秋(下) 姚一麟 吴棣飞 60-61

  16 湖北野生观花地被资源(下) 徐慧 62-65

  17 任人‘踩踏’的覆地植物 Sandy Mc Dougle 陈香波(译) 66-70

  18 树木与人类——从古罗马的神话说起 龚云表 71-74

  19 打造园林文化新品牌——山东省日照植物园的改造建设 牟薇 75-79

  天津科技杂志投稿:猪瘟病的症状和防治措施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猪瘟病的临床一些症状和猪瘟病的病理特征进行一些讲述,对猪瘟病的防治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使养殖人员能对猪瘟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对猪瘟病的防治能力,从而降低猪瘟病的发病率,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业繁荣的发展。

  [关键词] 天津科技杂志,猪瘟病,病理特征,防治

  一、猪瘟病发病的原因

  1.客观因素

  猪瘟病的发病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生猪养殖的人为环境方面,比如,生猪养殖的猪舍保温和通风状况是否良好;猪舍的卫生设施是否健全;养殖户对生猪是否进行了疫苗的注射;当发现生猪死亡的时候,养殖户是否正确处理死猪尸体等。以上因素如果处理的不当,就会使生猪发病,甚至于使猪瘟病毒传染蔓延,造成养殖户生猪的大量死亡。

  园林最新期刊目录

公园城市背景下附属绿地开放对城市绿地供需关系的影响及开放策略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为例————作者:赵逸卓;郑思俊;贺坤;张嫣;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为附属绿地,其开放共享性是构建公园城市的核心策略之一。选取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作为研究案例,聚焦区域公共绿地的供需关系,筛选出案例范围内供给不足的区域,并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出供给不足区域内具备一定开放可能性的附属绿地。通过景观功能、空间布局两个维度,筛选出评价附属绿地开放潜力的关键指标,并对莘庄镇低供给区域的36处附属绿地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讨论高开放适宜性附属绿地对...

2025年《园林》学刊专题征稿

摘要:<正>为紧贴时代脉搏,突显时代主题,集中展示中国风景园林标志事件和新时代重大规划,同时本着开放办刊、专题提前策划的工作方针,2025年《园林》学刊拟选推出如下专题(所列专题顺序,不作为最终发刊专题顺序):(1)绿色基础设施与廊道规划;(2)生态智慧景观;(3)森林城市高碳汇与减排协同路径;(4)铁路遗产景观;(5)风景园林绿色低碳路径;(6)城市气候与环境响应;(7)数智化风景园林教育教学;(8)...

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公园数字化系统架构模式研究————作者:杨博;殷明;董楠楠;刘知为;张志明;

摘要:以公园数字化场景为切入点,对公园数字化系统的架构模式开展研究,是一种新颖的研究视角。梳理公园数字化场景的基本类型、建设情况和未来趋势,结合公园城市背景、行业政策导向、发展制约瓶颈等关键问题,提出兼顾公园体系数字化转型和公园个性化发展的系统架构模式。研究指出,中国公园数字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建设维护成本、标准化建设、数据挖掘利用等环节存在巨大提升潜力。国际公园数字化发展在技术应用、顶层设计和建...

区域保护视角下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空间格局构建与管控策略研究——以辽西走廊为例————作者:杨婉;霍丹;

摘要:区域生态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的基础,生态修复关键区确定及有效诊断是治理与恢复生态系统的关键。以辽西走廊为例,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性、生态环境质量重要性和景观连通性分析,识别生态网络与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治理优化策略。结果显示:(1)辽西走廊生态环境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西部较好,东部与北部较差;(2)识别出66个生态源地、111条最佳生态廊道、11处生态夹点、13处生态障碍点与8处生...

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体育公园绿色锻炼恢复性效益研究——以走跑类运动为例————作者:张昊;金荷仙;

摘要:现代城市化高速发展,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加剧了城市居民精神疾病和慢性病的患病风险。接触恢复性自然环境和开展体力活动都是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绿色锻炼是将二者结合的新兴领域。充分调研杭州市典型体育公园的走跑类运动区域,使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设置高沉浸感的实验环境。通过SPSSAU平台,运用箱线图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效应分析、交互效应分析、邦弗伦尼事后多重比较和简单效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究三...

用公园城市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作者:张浪;

摘要:<正>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同年,成都市将“公园城市”(Park City)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后的众多研究表明,公园城市建设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义在于,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城市从传统的经济导向转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公园城市理念不仅为...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上海嘉定乡村景观地方特征与优化策略研究————作者:龚苏宁;张琳;

摘要:挖掘新时期乡村景观地方性特征和价值、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推动上海公园城市的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在基于多源数据融合进行区域尺度乡村景观要素地方特征提取和影响因素评价方面尚有探索空间。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通过语义分割方法分析街景图像数据及多重聚类叠加,提取乡村景观多要素的地方性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随机森林算法测评各类驱动要素与乡村景观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嘉定乡村景观...

面向多维效能优化提升的西安樊川郊野公园效能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研究————作者:席娅宁;张沛;

摘要: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空间,近年来出现景观风貌趋同、功能单一、潜在效益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提升其建设效能,选取西安樊川郊野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识别其功能属性,从多维效能角度出发,构建郊野公园效能评价体系,将影响公园效能的关键要素进行层级分类和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樊川郊野公园整体效能处于中等水平(3.224),其中准则层重要性排序为生态效能>游憩效能>社会效能>文化效能,效能得分排序为游...

粤北瑶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与形成因素研究——以广东省连南县南岗古排为例————作者:廖信春;陈晓玲;丁传标;

摘要:文化景观特征挖掘对于构建瑶族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图谱,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推动粤北民族地区乡村文旅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以粤北高山瑶族典型村寨南岗古排为例,从村落选址与文化景观格局、民居形式与材料装饰风格、聚落空间形态、信仰文化等方面解析了粤北瑶族人地持续互动过程中传统村寨文化景观的构成、组合及典型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粤北瑶族传统村落具有山地垂直聚落文化景观格局、联排开放的排屋式民...

地方八景视角下徽州村落声景类型、分布及特征研究————作者:严敏;丁冉;刘阳;

摘要:徽州传统村落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古代文献中有大量以八景、十景形式记录的村落景观。声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递出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的珍贵信息。以地方八景记录为切入点,通过图文解读筛选出声景景目203个,在此基础上通过八景诗文、八景图的解读及GIS空间分析,重点分析声景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一步解读其中的声景营造手段。研究结果发现:八景记录中的声景类型主要为自然声、活动声、文化声...

浙东天台仙山媒介意义下神圣空间形态的生成————作者:杨潇;

摘要:浙东天台山自古作为与蓬莱相媲美的仙山存在,引发的宗教实践造就了其神圣的空间文化形象,使其成为历史上玄圣、仙人向往居游之所。面对其仙山圣境衰退的现状,通过天台仙山联通“人境至仙境”媒介意义下空间研究视野的建立,以孙绰《游天台山赋》为线索,发现天台山经历了从早期仙山想象到神仙洞府开拓,再到构建出自人界通达神仙洞府的山水序列,即神圣地理化演进历程。至宋元,天台山寺馆的构建形成沿“赤城、瀑布—桐柏—琼台双...

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在居家植物陪伴减轻空巢老人孤独感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机制————作者:李雪飞;李卫军;李珂;暴丽;樊丹丹;

摘要:在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与“9073”养老格局的现实背景下,空巢老人面临的孤独感问题已成为其居家养老的严重困扰。越来越多的园艺疗法研究开始致力于干预空巢老人的孤独感问题。聚焦园艺疗法的重要领域——居家植物陪伴,通过问卷调查分别测量空巢老人的居家植物陪伴、心理韧性、自我效能感与孤独感的水平,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作用分析揭示居家植物陪伴减轻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心理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当加入“心理韧性—自我...

“传承·借鉴·启发”教学模式在“中国园林专题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作者:庄晓敏;杜波;

摘要:设计对实现美丽中国梦意义重大且与社会建设紧密相连。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载体,对立德树人和专业发展建设极其关键。立足于课程思政语境,明确设计教育教学旨在依托专业知识传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程,达成知识与价值传递协同的教学目标。以特色课程“中国园林专题设计”为例,结合当前建筑类专业设计教育本土性不足的问题,深入挖掘“传承·借鉴·启发”的思政内涵并实践,以“解园释景、引经据典、推陈出新”教学篇章展开教学,...

专题学术主持人——张浪

摘要:<正>张浪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博士、博士生导师,首届上海杰出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当代发明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8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先后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校学习,是中国南方农林院校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第一位博士。36年来,一直从事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与技术领域教学科研、专业管理...

标准化视角下公园场景营造和业态融合策略与路径研究————作者:陈明坤;高歌;苟丹丹;李艳华;张清彦;

摘要:在当前国家层面实施标准化战略背景下,成都全面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标准体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下,城市用地进一步精细化集约化,公园面临体系、功能以及建设主体等诸多转变,原有侧重基本指标和基本服务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缺乏对公园植入业态的规范化指引,较难引导公园活力提升及可持续发展。基于成都公园的多元功能和人本需求调研分析,从标准化视角,提出公园场景营造与业态融合的理念、路径、技术创新策略,并...

基于公园城市营建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作者:臧亭;富婷婷;张浪;李晓策;郑思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超大城市面临生态空间价值认知不足、生态网络连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需在人地和谐、宜居宜业、公共公平、高效治理等多维度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探讨基于公园城市营建理念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破解生态环境瓶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社会与文化共同繁荣,以超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理论构建,剖析公园城市理念与超大城市发展的内...

森林康养体验者感知偏好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以陕西秦岭森林康养基地为例————作者:谷京晶;张欢;李可欣;王会霞;石辉;

摘要:森林康养是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产业,了解森林康养体验者的感知偏好,有利于提升森林康养服务的吸引力和满足多元化需求,从而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实地考察秦岭陕西区域内4个主要森林康养基地,对收集的37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验证,得到以下结果 :(1)不同年龄段的体验者对森林康养的理解存在多样性,青年体验者更认可其多元功能,中年体验者关注健康相关活动,老...

生态网络理论视角下江南水乡公园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昆山市为例————作者:聂小明;程瑞霞;崔健;

摘要:基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双重驱动背景,以公园城市理论为指导,选取江南水乡城市典型代表、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昆山为实证案例,系统探讨县域单元公园城市建设范式。通过“理论框架—实践路径—效益评估”三个维度,以生态网络分析视角,解析昆山蓝绿织城、公园融城、场景营城、智慧理城4大核心策略的实施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江南水乡城市建设面临生态基底保护与城市发展需求、文化传承与空间更新以及县域资...

基于CiteSpace城市色彩调研方法可视化比较研究————作者:王天宇;李英杰;田立秀;牟思维;张馨文;

摘要: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的直观体现,对延续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特色具有重要作用。色彩数据调研是量化城市色彩现状的重要途径,探求科学高效的调研方法能够让城市色彩研究和应用更具准确性和便捷性。以2004年1月–2024年7月CNKI数据库和WoS数据库期刊论文为数据基础,检索包含城市色彩研究及色彩调查方式的文献,利用CiteSpace分析工具分析研究热点、发文量和关键词等的发展动态,并对城市色彩调研方法的应用...

专题学术主持人——张琳 毛华松

摘要:<正>张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园林》《中国城市林业》青年编委,《中国园林》特约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景观与旅游规划、遗产可持续旅游规划设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传统村落景观感受机制与旅游激励规划模式”、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耦合机制研究——以皖南乡村为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沪派江南’视角下乡村文化空间有机更新的机制与路径”...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