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蚕业》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季刊,邮发代号28-54,每季中月15日出版。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野蚕,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本刊注重科学性、先进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适于全国广大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订阅参考。
《中国蚕业》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
【读者对象】
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各级蚕丝业的管理人员,蚕丝生产的科技人员(包括广大养蚕户)以及院校师生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设综述、研究简报、新技术应用、知识广角、改革探索、质量标准、园区建设、科技博览、蚕文化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2013 年全国蚕桑生产实现“四连增” 封槐松 1-3
2 广西蚕区蚕茧生产情况及生产成本调查报告 于永霞 乐波灵 黄梅梅 李 莉 肖丽萍 4-7
3 柞蚕蛹虫草的研究进展 王乃红 靳月琴 芦 成 8-10
4 不同插穗对桑树绿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 杜 伟 程嘉翎 11-14
5 桑枝条双面削嫁接桑树的关键技术研究 黄传书 唐小平 雷 霆 刘文波 郭明武 15-18+20
6 8% 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效试验 仝德侠 张 岩 赵明阳 董 辉 胡侠君 付 强 李 辉 郭 飞 19-20
7 家蚕无滞育期多化性品种的高效益省力化保育技术研究 孙平江 钱荷英 李木旺 张月华 宋红生 徐安英 21-24
8 新蚕品种华康 2 号在涪陵区中秋蚕期农村饲养初报 吴文铂 章金中 徐安英 25-27
9 两广二号杂交原种母蛾产卵规律调查 钟苏苑 邱国祥 王先燕 胡智明 张桂玲 李 征 文字威 郭定国 张化成 孙京臣 28-30
10 10% 烯啶虫胺水剂和 60% 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测定 唐小兰 陈伟国 孙海燕 31-34
11 皓月 × 菁松早春全龄人工饲料育初探 韩益飞 孔旭东 缪文军 张士宇 李长铭 曹拥军 缪叶德 35-37
12 不同采茧时间对蚕茧质量的影响 钱忠兵 38-40
13 山东省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郭 光 王向誉 聂 磊 宋洪燕 于振诚 41-43
14 山西省桑树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孟保奎 王宏恩 王艳萍 杨滨浩 44-48+51
15 浅谈炮车镇晚秋蚕茧低产劣质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孙 伟 49-51
16 汉滨区蚕桑产业在市场巨浪中搏击发展 陈 恒 52-54
17 天津蓟县山区果桑优质安全栽培技术 高 扬 贾爱军 李树海 樊春芬 刘景然 55-56
18 康浪坝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杨光学 王江南 57-59
19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初见成效 余晓萍 60-61
湖北农业科学杂志投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摘要:河南省在全国首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全省各地以不同举措广泛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湖北农业科学,新型农村社区,分类,对策,河南省
中国蚕业最新期刊目录
桑树品种育71-1叶片长度与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回归分析————作者:金方伦;罗朝斌;杨胜特;
摘要:为探讨桑树叶片性状影响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的因素,2022—2023年以育71-1桑树品种为试材,在桑果成熟季节调查桑树叶片长度及桑果品质性状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研究了桑果品质性状指标变化对桑树叶片长度的反应。(1)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叶片长度与桑果质量和桑果宽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桑果纵径、桑果厚横径和桑果种子数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对桑螟的田间防治效果————作者:黄林丹;陆密密;莫优想;罗平;莫梁斌;莫江玲;韦春沙;
摘要:为探索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loff)]对桑螟[Diaphania pyloalis(Walker)]的防治效果,开展田间释放叉角厉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监测到螟蛾羽化高峰期后第7天开始释放叉角厉蝽,释放方式为一次性释放,每667 m2释放100头时,释放叉角厉蝽第7天防治效果最优,为害枝率减退率为79.30%,虫口减退...
家蚕新品种云夏3和云夏4原种的最适入库冷藏及浸酸时间研究————作者:杨继芬;罗智明;李刚;杜伟;邓欢;骆红莲;黎永谋;高建华;廖鹏飞;
摘要:为了解不同冷藏浸酸参数对家蚕新品种云夏3和云夏4原种孵化率的影响,掌握其最适入库、最适冷藏及最适浸酸时间,以云夏3和云夏4原种为材料,产卵后分别经25℃库外保护36 h、48 h、60 h和72 h,再经10~12℃保护2 h后入库5℃冷藏。分别在冷藏35 d、40 d和45 d后出库,经15℃中间温度2 h,于2%福尔马林溶液浸泡8.0 min,用浓度18.87%、温度47.8℃的盐酸溶液浸渍,...
浙西山区果桑种植现状及丰产栽培要点————作者:姜苏北;徐向宏;余华新;鲁建根;周光明;
摘要:介绍了浙西山区发展果桑产业具有的自然条件优越、种植技术底蕴深厚、政策扶持强劲有力、桑果采摘独具特色等优势和浙西山区果桑产业的现状。从果桑引种、果桑园选址规划、果桑种植及树型养成、果桑丰产管理技术、果桑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浙西山区果桑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旨在提升淳安县果桑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淳安县果桑产业发展
保山市隆阳区桑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作者:杨丽莎;番成砖;宋志姣;
摘要:为研究保山市隆阳区桑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对保山市隆阳区的桑园进行了3年定时定点观测记载。结果显示:保山市隆阳区桑褐斑病发生时期为5月上中旬至10月下旬,发生高峰期为7—9月;桑里白粉病发生时期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高峰期为7—9月;桑伪棍蓟马发生时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发生高峰期为9—10月;朱砂叶螨发生时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发生高峰期为6—9月;小绿叶蝉发生时期为5月中下旬至9月下...
家蚕一代杂交种繁育形势及对策建议————作者:张保华;丁少观;
摘要:为了解2021—2023年全国家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情况,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对全国17个省(区、市)的38家主要蚕种生产单位进行了调研。全国每年繁育家蚕一代杂交种1 000万张(盒)左右,蚕种质量总体优良,生产(繁育)的蚕品种主要有两广二号、781×7532、菁松×皓月、华康3号、川山×蜀水、中2016×日2016;云南省为全国优质种茧生产基地,种茧生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人工饲料育成为当前蚕种生产...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研究与应用概况————作者:龙从明;熊容;郭铭建;李伟;潘旎;余华献;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栽桑养蚕模式受到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高、季节性较强、技术装备落后、土地资源紧缺等多重因素影响,蚕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介绍了家蚕人工饲料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生产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专用蚕品种选育技术基本成熟、配套饲育技术体系标准初步建立等主要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家蚕人工饲料种类、使用情况和家蚕人工饲料主要饲育模式,并在分析饲料配方有待改善、饲料成本相对较高、专...
家蚕天然彩色茧分子遗传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作者:朱琳;王梦娇;史成波;张辉;赵国栋;钱荷英;
摘要:蚕丝是高档的纺织原料,被誉为“纤维皇后”。蚕业生产上的蚕丝多为白色,然而通过化学染色使蚕丝着色的方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彩色蚕丝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对天然彩色蚕丝的研究变得热门。天然彩色蚕丝色彩艳丽且多样、抗氧化能力强、无需添加化学染料而更加环保,因此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家蚕彩色茧的成色机制、品种研发以及彩色茧的茧色形成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了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家蚕彩色...
即时电晕处理不同发育时期家蚕卵的孵化效果分析————作者:张雨丽;张桂征;蒋满贵;王平阳;王霞;崔秋英;黄旭华;卿军;
摘要:为研究电晕解除家蚕卵滞育的卵龄适期,对比分析了即时电晕和即时浸酸处理产后不同发育时期家蚕卵和处理前后分别进行5℃冷藏抑制发育不同天数家蚕卵的孵化效果;并提高电晕电压及电击时间处理产后4~12 d(25℃保护)的家蚕卵,探索不同电晕处理条件对已滞育家蚕卵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家蚕卵的催青经过比浸酸处理短,电晕刺激剂量(电压大小、电击时长)对家蚕卵的催青经过有影响,刺激量增大可缩短催青经过...
我国蚕药应用现状分析————作者:王思卿;陈涛;
摘要:从兽药相关法规、现有蚕药品种数量、蚕药生产企业概况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蚕药的发展现状;调查了淘宝网和拼多多网线上销售蚕药的有关情况,分析认为网上销售存在经营假蚕药、批准文号已失效的蚕药仍未及时下架处理、无证经营蚕药、蚕药产品包装显示信息不全面、网站把关不严等现象。分析认为我国蚕药发展存在蚕药销售终端蚕药数量与批准文号数量不符、新蚕药研发与审批监管有待加强、蚕药生产企业的销售网络及产品知识宣贯有待提高、...
岳西县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作者:刘和洋;刘军;
摘要:安徽省岳西县是中部地区最大的蚕桑基地县,有1 500多年的栽桑养蚕历史。分析了安徽省岳西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经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升级改造桑园基地、提升蚕桑产业机械装备的普及率、完善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充实蚕桑技术人员力量、抓好三产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安徽省岳西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型污染物威胁下的蚕桑产业发展对策————作者:王万秀;王毓;陈冠陶;张建华;王谢;
摘要:蚕桑产业正面临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 EPCs)的威胁。如何识别、评估并控制EPCs在蚕桑产业中的传播和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热点。针对蚕桑产业面临的EPCs问题,介绍了各类EPCs的生物毒性、基因毒性和生物累积与放大效应,概述了其对桑树及家蚕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加强对蚕桑环境的检测和防护...
智慧农业背景下江苏智慧蚕桑发展的机遇和对策分析————作者:王欣;李学馨;姚银邦;葛玉洁;王军;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智慧农业和国内智慧蚕桑的发展情况,叙述了江苏省“碎片化”桑园限制智能装备应用、“陈旧化”蚕种业束缚产业新质化发展、“手工化”采喂方式挑战蚕农生产积极性、“饲料化”养蚕既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又容易快速破坏现有的蚕桑产业规模的影响等推进江苏智慧蚕桑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江苏发展智慧蚕桑重要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江苏智慧蚕桑高质量发展目标、学习借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智慧化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智慧工...
重庆市蚕桑丝绸产业综合统计系统的发展与创新————作者:熊容;傅宇航;龙从明;李伟;向晓锋;钟兴权;余华献;
摘要:蚕桑丝绸产业综合统计是对蚕桑丝绸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情况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简要阐述了重庆市蚕桑丝绸统计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重庆市面临统计监管制度不完整、统计指标体系陈旧、统计系统指标分散口径不一、统计数据开发和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及挑战;从统计制度改革、新型统计平台构建等重庆市蚕桑丝绸统计制度的创新入手,介绍了重庆市蚕桑丝绸产业综合统计平台的建设历程、新型统计平台的总体架构及功能设计...
吕梁山区推行“饲料桑+湖羊”立体种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作者:韩淑鸿;尉文龙;孟保奎;
摘要:以吕梁市临县兔板镇前沟村为例,拓展到周边沿黄河流域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等县域乡村,探讨吕梁山区推行“饲料桑+湖羊”立体种养产业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效益分析,设计了种桑、养羊、延伸产业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健全机构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分段实施、检查验收落实管护等保障措施,可为巩固脱贫成果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振兴的典型样板
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赵涛;马芳;冯珂云;张朝阳;陈玉平;张杰;
摘要:蚕桑产业是甘肃省陇南市的区域特色产业之一。为推动陇南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陇南市发展蚕桑产业的历史背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入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论述了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了加强蚕桑基地建设、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多元化开发、走“蚕桑+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等陇南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做法。并在分析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定位不准、产业结构单一、扶持政策摇摆、...
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生产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成效——以来宾市忻城县为例————作者:黄林丹;罗平;莫优想;莫梁斌;胡雪松;蓝雪源;莫江玲;韦春沙;罗祖现;韦静;
摘要:针对来宾市忻城县单位面积桑园桑叶产量较低、共育的小蚕质量参差不齐、蚕茧品质不高、劳动力匮乏、蚕病发生频繁、家蚕农药中毒不断等影响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经过实践形成了“5+1”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技术创新模式,即“建设高产优质桑园+推广人工饲料育小蚕+改善大蚕桑叶育的环境及规范养蚕操作+开展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行机械化作业”+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团队。忻城县通过实施“5+1”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技...
广西蚕区杂交桑夏季不同摘芯处理对桑叶经济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作者:黄琼玲;黄胜;莫荣利;邱长玉;刘丹;曾燕蓉;朱光书;张朝华;陆晓媚;石华月;林强;
摘要:为了解不同摘芯方式对桑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桑园摘芯管理方法,在南宁地区以树龄5年的桂桑优12号夏伐桑园为对象,以不摘芯为对照进行了摘取一芯两叶、一芯三叶、一芯四叶、一芯五叶4种不同的摘芯处理。每日观察摘芯后顶部4叶,测量叶长和叶宽,记录桑树农艺性状及侧芽生长情况;在叶片达到完全成熟后,测定叶面积、千克叶片数、100 cm2叶片质量、平均单枝产叶量,测定总糖、总蛋白...
靖西市石漠化地区桂桑6号的引种栽培试验————作者:曾燕蓉;邱长玉;赵潇;黄胜;莫荣利;刘丹;石华月;朱光书;张朝华;陆晓媚;林强;
摘要:为推广优良桑树新品种桂桑6号以推进广西石漠化地区优势特色蚕桑产业发展,在广西靖西市石漠化地区进行了桂桑6号的桑树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与当地主栽品种桂桑优12相比,桂桑6号每667 m2全年桑叶产量为2 730.53 kg,提高16.76%,增产效果明显;桑叶蛋白质含量为20.35%,增加2.88个百分点,桑叶营养状况更优;万蚕茧层量指标春叶、夏叶分别为3.59 kg...
家蚕品种优食一号和广食一号全龄人工饲料育比较研究————作者:张升祥;宋文慧;胡增娟;梁嘉雯;范鑫;孟迎晨;任春久;
摘要:家蚕对低成本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应用的基础。以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优食一号(YS)和广食一号(GS)为材料,使用桑叶粉质量分数为20%的低成本人工饲料(M20人工饲料)进行饲育,并对其5龄期幼虫的生长发育、饲料利用效率、茧质、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S蚕的体质量、食下量、饲料利用效率和茧质等指标均显著高于YS,其中在5龄盛食期,GS与YS间的蚕体质量差异达到...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国家级《青海环境》
- 省级南方农机
- 国家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北大核心《昆虫学报》
- 国家级《农业发展与金融》
- 省级《现代农村科技》
- 北大核心《农药》
- 省级《农业技术与装备》
- 省级时代农机
- 国家级中国城乡桥
- 北大核心《四川动物》
- 国家级《中国井矿盐》
- 省级烟台果树
- 省级农金纵横
- 省级中国鸟类
- 省级园艺与种苗
- 北大核心《自然杂志》
- 省级《中国工作犬业》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 省级垦殖与稻作
- 省级《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 国家级《种子科技》
- 省级中国乡村发现
- 省级《环境技术》
- 省级上海蔬菜杂志
- 北大核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环境科学与技术》
- 省级《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 省级《农业新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