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2003年新创刊的一本综合性学术宣传刊物。
《中国城市林业》杂志是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以学术为主、学术与报道相结合的、全面介绍中国城市林业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宣传生态城市理念,为中央、省、地(市)决策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经济林、林业经济、调查设计、森林保护、林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木材加工、花卉栽培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介绍、国内外林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译文、信息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
【办刊宗旨】
以""传播城市林业信息,促进城市林业建设,服务生态城市发展""为办刊宗旨:以""促进城市林业学科发展,宣传我国城市林业政策法规,传递城市林业最新科技信息,普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知识。
【栏目设置】
论坛纵横、城镇绿化、绿色家园、城市集锦、森林旅游、森林文化、百家争鸣、他山之石
【主要任务】
本刊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2003年新创刊的一本综合性学术宣传刊物。以"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宣传生态城市理念,为中央、省、地(市)决策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复合影响因子:0.353综合影响因子:0.196[1]
【读者对象】
从事和关注林业、园林绿化、森林旅游和环保等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领导、科技人员、院校师生均宜订阅和投稿。可从邮局订阅,也可从编辑部办理订阅,编辑部可跨季、隔期订阅、补遗与提供合订本。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广州市城郊森林生长状况调查 赵艳;徐正春;温秀军;徐松浚;黄小芮1-4
绿地生态效能研究中几个相近词汇的辨析 杨眉;王云才5-7+51
立体绿化技术在盐城市区的应用 褚颖芳8-9
包头市园林绿地节水关键技术探讨 刘宏伟;李亚娇;董海燕10-12
增绿添彩主题下高校校园园林景观优化改造技术研究——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王德芳13-15
台州绿心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潘丽芹;项缨;杨京燕16-18
广州市休闲农业优化策略探讨 许超;刘静;斯震19-21
植物天然药用成分研究进展 赵启慧;侯义龙22-25
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宁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王晓磊;王成;贾宝全26-30
慈溪市横河镇森林城镇建设现状、理念和总体布局 谢国权;黄士文;陈晓强;许凯波;张现武31-33
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与规划构想 梁曾飞;李志国;张蓓;刘扬晶34-37
浙江海盐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方国景;王翔;陶晶;徐天乐;张斌;王晓丽38-40
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顾晶;应君;张一奇;王丹41-43+51
江苏盛虹集团会所景观设计 吴良仁44-46
城市内部绿道布局特征及量化控制指标体系建构 周聪惠47-51
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构建初探 王彦玲;徐文辉;刘宁;郑润婷52-54
生态文化哲学智慧——真善美智圣的统一 林坚55-58+2
农业期刊投稿:绵羊IGFB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试验以凉山半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IGFBP-1基因的CDS全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其序列。结果表明,IGFBP-1基因的CDS序列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与牛、人、鼠的CDS同源性分别为97%、76%和7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69%和71%,GenBank登录号为FJ589639.1;IGFBP-1基因的氨基酸分子量为27.8 kD,理论等电点(pI)为5.99;进化分析显示与牛、山羊等哺乳动物关系较近,与鸡、鱼类等亲缘关系较远;IGFBP-1基因存在明显的疏水性区域和亲水性区域,有一个信号肽、一个跨膜区、16个磷酸化位点、6个N-糖基化位点和8个O-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分析显示无规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区域分别为61.98%、24.33%、13.69%;三级结构分析显示存在IGFBP_N和甲状腺球蛋白-Ⅰ型功能域。为进一步研究绵羊IGFBP-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业期刊投稿,IGFBP-1基因,克隆,绵羊
中国城市林业最新期刊目录
公园尺度下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作者:董磊;方平;周智杰;左勤;王嘉楠;赵德先;
摘要:【目的】探究公园尺度环境特征对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调控作用,揭示公园内外环境因子驱动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异,为城市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主城区16个公园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地面生苔藓植物,分析其在城市空间中分布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共调查到地面生苔藓植物16科23属36种,其中藓类34种,苔类2种。优势科为丛藓科和青藓科;优势属为凤尾藓属...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作者:刘鸣;李志朋;李艳;
摘要:【目的】探讨近2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的影响,以及各自贡献率的大小,为城市植被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气候因子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以量化近20年(2000—2020年)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采用残差分析计算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趋势分析计算各自贡献率,以及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结果...
低敏城市街区:从花粉致敏风险评价到环境调控策略————作者:贾可欣;姚亚男;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居民花粉症愈加多发,造成了极高的医疗负担,但花粉致敏问题的环境干预手段十分有限。为探究环境因子对花粉浓度及扩散的影响,建设低致敏性街区环境,文章基于城市街区花粉致敏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提出低敏城市街区的概念与评价指标依据;梳理花粉传播范围的既有科研证据,以及街区尺度内构建低致敏环境的原因及可操作性;归纳影响街区花粉致敏风险的环境因子包括空间布局、街区绿化、微气候以及污染物4个...
徽州村落空间景观特征要素对游客场所依恋感知的影响————作者:严敏;陈晨;张泉;
摘要:【目的】探讨徽州传统村落的视觉环境与其游客场所依恋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徽州传统村落屏山村为例,以问卷调查为基础,探究场所依恋的分布特征;通过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筛选屏山村落视觉环境中的景观要素,最终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水街空间、街巷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3种类型空间中场所依恋与视觉景观评估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在水街空间中,色彩丰富度和建筑街道整洁度对游客依恋感知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
城市公园常见蔷薇科乔木冠层特征对林下降温效应差异及影响机制————作者:陈昕瑶;张兴;高飞;
摘要:【目的】探究城市公园植物配置的科学种植高度、种植间距等冠层特征及其对林下降温效应的影响,为后续科学优化种植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苏州市城市公园常见蔷薇科乔木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法,使用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高仪、激光测距仪,基于冠层热扩散理论,分析其冠层结构和冠层效益等特征对林下降温的差异,探讨其影响机制及林下降温的冠层特征指标最优值。【结果】冠层结构指标中与降温效应相关性高低的排序为太阳散...
基于TOPSIS与雷达图法的小微湿地景观美学与碳减排效益评价————作者:李罡;董生明;王昊;戚宇轩;杨智超;杨懿;聂玮;
摘要:【目的】科学评价小微湿地景观美学与碳减排效益,旨在提升小微湿地综合效益。【方法】选取安徽建筑大学南校区小微湿地野外长期观测试验样地作为研究场地,于夏、秋季逐月拍摄,基于AHP、熵权的TOPSIS和雷达图法,以主观打分为美学主观评价指标,以分形与生理测量数据为美学客观评价指标,以CO2和CH4排放当量为碳减排指标,评价夏秋季小微湿地景观美学和碳减排综合效益...
城市公共空间绿视率对多时态热舒适度的影响————作者:毛志睿;李雨航;陈笑葵;
摘要:【目的】为优化城市热环境与人居品质提供新视角。【方法】以武汉市江岸区滨水地段为例,结合街景数据与遥感气候数据,利用深度学习与ENVI-met模拟计算绿视率和生理等效温度(PET),分析其时空特征,探讨绿视率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结果】1)武汉市江岸区滨水地段内,绿视率受区域特征影响呈现分布差异;2)7∶00—15∶00,不同城市空间热舒适度(PET)变化速率不同,历史街区内部>街道区域>滨水公园区;...
构建气候韧性城市:城市森林的热环境调控使命与创新路径————作者:洪波;
摘要:<正>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交织叠加,使城市热岛效应、极端高温事件等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城市热暴露风险正以年均3.2%的速率递增,直接威胁着全球超过35亿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森林作为具有多维生态服务功能的生命支撑系统,正在从传统的景观营造维度,演进为城市气候适应战略的核心要素。中国作为全球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
室外开放空间中视觉感知对军训大学生热舒适的影响————作者:杨斌;白璐婷;李哲;王俊江;
摘要:【目的】研究军训学生视觉感知对热舒适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训练场地的热舒适差异、阳光感觉和突出色彩对军训大学生热舒适的影响,有助于为校园室外活动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天津城建大学新生在军训期间的热舒适和视觉感知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进行环境参数测量。【结果】74.9%的学生出现一种或多种热症状;休息期间有遮阳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热舒适,平均热舒适投票(MTCV)增加0.75;...
昆山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作者:金问问;朱颖;
摘要:【目的】揭示湿地载体韧性动态变化特征,阐明湿地载体与水网城市发展荷载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从而为水网城市湿地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以适应性循环理论与生态承载力理论为指导,聚焦典型的水网城市昆山市,构建“潜力-连通度-韧性”的适应性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框架,从时空维度评价昆山2012—2021年湿地生态承载力特征。【结果】1)时间维度上,昆山湿地生态承载力状态由盈余向亏损发展,2020年...
基于水鸟飞行阻碍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廊道的构建与复合————作者:曹瀚文;祝明建;祝诗榕;马滢;
摘要:【目的】构建与复合粤港澳大湾区3个焦点物种(凤头鸊鷉、黑脸琵鹭、小青脚鹬)的生态廊道,旨在构建出最优的潜在迁飞廊道以维护大湾区生物多样性。【方法】基于3个焦点物种的分布与习性数据,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模拟水鸟分布,叠加生境适宜性评价获得生态源地,利用Linkage mapper辅以MCR对廊道进行识别,通过比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方法实现廊道间的复合。【结果】大湾区生态源地主要由水体、林地和草...
恢复性城市视角下的高校青年女性步行感知评价————作者:徐铭嘉;王静文;
摘要:【目的】探讨“恢复性城市”视角下高校青年女性的步行感知,分析影响其步行选择和体验的关键因素,为创建更包容、友好、治愈的步行环境提供实证与理论参考。【方法】以北京林业大学至区域生活中心的典型路线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从主客观两方面对高校青年女性步行空间环境感知进行评价。【结果】1)相较于男性,高校青年女性的步行体验更为丰富,步行途中的天空开敞度、道路声音、地面维护状况和地面起...
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评估——基于GMOP-PLUS模型分析————作者:刘玥含;金爱博;王向荣;
摘要:【目的】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功能的影响,为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20年昆明市土地利用数据,通过GMOP-PLUS模型预测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并采用InVEST模型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结果】1)2000—2020年昆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和草地持续减少,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南北地区存在差异。2)ND情景下产...
社区花粉致敏植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杨雅榕;朱悦宁;王成;金佳莉;韩彦华;李欣;
摘要:【目的】探究花粉致敏植物在社区中的时空分布,以缓解甚至解决居民的花粉过敏问题,为昌平社区花粉致敏植物防治以及低敏社区的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配置奠定基础。【方法】以北京市昌平区为研究范围,选取均匀分布的20个社区进行植物本底调查,明确昌平社区致敏植物数量及特征,从致敏植物的致敏强度、花粉量等方面入手,探究社区花粉致敏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相关因素。【结果】1)昌平区社区常见的花粉致敏乔木有19种,数量占...
重庆市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作者:陶陶;包雷;许依宁;汪子涵;
摘要:【目的】探究植物多样性评价与保护,旨在精确界定重庆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范围,为制定与实施植物多样性的就地与迁地保护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精准的定位服务。【方法】借助MaxEnt模型、SDMtoolbox工具以及ArcGIS平台,将重庆市2 504个植物物种与生物气候、地形及土壤等多维度数据相结合,通过迭代计算,精确描绘这些植物物种的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并绘制重庆市植物多样性地图。【结果】重庆市的高植物...
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评价————作者:包红光;王波;闫晓云;贾雨龙;秦嘉泽;王卫民;
摘要:【目的】评价干旱半干旱区城市公园绿地环境效益,旨在为植被群落结构的最优配置模式提供数据支持,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1年不同季节选取晴天、晴间多云为主的天气各10天,在7∶00—19∶00对5种不同结构绿地及对照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PM2.5、空气正负离子以及噪声等指标进行实地监测,分析变化特征并评...
自然教育导师特质的量表开发与实证检验——基于儿童群体的研究————作者:王艺儒;张茵;
摘要:【目的】促进自然教育导师评价体系标准化,推动自然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方法】创新性地聚焦自然教育导师特质,从情感事件理论视角出发,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网络文本进行三级编码。【结果】开发形成包含“个性品质”“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3个维度、21个题项的自然教育导师特质量表,构建自然教育导师特质综合评价模型,其中,“个性品质”包含人格品质与专业品质;“知识储备”包含自然智能和知识丰富度;“专业能力”包...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核心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作者:毛志睿;车兴蕊;陈笑葵;高钰桔;
摘要:【目的】元阳哈尼梯田因其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展现的创造力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而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从时空过程角度剖析其核心遗产区的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是推动实现遗产活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可为梯田文化传承和生态价值保护的路径探索提供借鉴。【方法】利用元阳县申遗前后土地利用、实地调研等数据,借助景观指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分析等方法,剖析元阳哈尼梯田核心遗产区景观格局及其人...
植物色彩景观视觉感知量化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罗媛媛;黄燕;周晨;张梁;
摘要:植物的色彩具有主观视觉的第一特征,植物色彩景观的品质是园林绿化质量的直接体现。对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植物色彩景观量化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展、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1)基于色彩量化技术,对植物色彩与人体响应尤其是与视觉响应的关系、植物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应用研究是国内外共同的关注重点,“美景度”和“视觉感知”是共同的研究前沿热点。2)植物色彩景观的视觉审美...
社区步行感知对老年人社会交往的影响——基于步行满意度和地方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陈星彤;应君;张一奇;周昕澳;陈云飞;谢素珍;
摘要:【目的】探索以社区步行环境为载体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的方法和途径。【方法】以老年人步行感知作为切入点,基于浙江省杭州市的950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交往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1)老年人对社区步行环境的步行感知、步行满意度和地方依恋均对其社会交往意愿存在直接正向影响。2)步行感知通过步行满意度和地方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能够显著正向影响老人社会交往。3)地方依恋...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北方蚕业》
- 北大核心《昆虫分类学报》
- 国家级《特产研究》
- 省级《江西农业学报》
- 国家级《农业工程》
- 省级河南水产
- 北大核心《中国兽医杂志》
- 省级《湖北植保》
- 省级《耕作与栽培》
- 北大核心中国农史
- 北大核心《中国畜牧杂志》
- 省级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 省级《养殖技术顾问》
- 省级农村新技术
- 北大核心《中国烟草科学》
- 北大核心湖南农机
- 北大核心《兰州大学学报》
- 国家级《农村工作通讯》
- 省级《广西畜牧兽医》
- 北大核心《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国家级《中国牧业通讯》
- 省级《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北大核心《节水灌溉》
- 省级《吉林林业科技》
- 省级《湖南林业科技》
- 学报《中国动物检疫》
- 省级《河南农业》
- 省级农业质量标准
- 国家级《中国牛业科学》
- 国家级《生物产业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