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林业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城市林业

《中国城市林业》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学报
国内统一刊号:11-5061/S
国际标准刊号:1672-4925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林业局
上一本期杂志:《古今农业》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蚕业》农业科技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2003年新创刊的一本综合性学术宣传刊物。

  《中国城市林业》杂志是由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以学术为主、学术与报道相结合的、全面介绍中国城市林业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宣传生态城市理念,为中央、省、地(市)决策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经济林、林业经济、调查设计、森林保护、林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木材加工、花卉栽培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介绍、国内外林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译文、信息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

  【办刊宗旨】

  以""传播城市林业信息,促进城市林业建设,服务生态城市发展""为办刊宗旨:以""促进城市林业学科发展,宣传我国城市林业政策法规,传递城市林业最新科技信息,普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知识。

  【栏目设置】

  论坛纵横、城镇绿化、绿色家园、城市集锦、森林旅游、森林文化、百家争鸣、他山之石

  【主要任务】

  本刊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2003年新创刊的一本综合性学术宣传刊物。以"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宣传生态城市理念,为中央、省、地(市)决策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复合影响因子:0.353综合影响因子:0.196[1]

  【读者对象】

  从事和关注林业、园林绿化、森林旅游和环保等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领导、科技人员、院校师生均宜订阅和投稿。可从邮局订阅,也可从编辑部办理订阅,编辑部可跨季、隔期订阅、补遗与提供合订本。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广州市城郊森林生长状况调查 赵艳;徐正春;温秀军;徐松浚;黄小芮1-4

  绿地生态效能研究中几个相近词汇的辨析 杨眉;王云才5-7+51

  立体绿化技术在盐城市区的应用 褚颖芳8-9

  包头市园林绿地节水关键技术探讨 刘宏伟;李亚娇;董海燕10-12

  增绿添彩主题下高校校园园林景观优化改造技术研究——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王德芳13-15

  台州绿心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潘丽芹;项缨;杨京燕16-18

  广州市休闲农业优化策略探讨 许超;刘静;斯震19-21

  植物天然药用成分研究进展 赵启慧;侯义龙22-25

  基于生态足迹的西宁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王晓磊;王成;贾宝全26-30

  慈溪市横河镇森林城镇建设现状、理念和总体布局 谢国权;黄士文;陈晓强;许凯波;张现武31-33

  三亚半岭温泉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与规划构想 梁曾飞;李志国;张蓓;刘扬晶34-37

  浙江海盐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方国景;王翔;陶晶;徐天乐;张斌;王晓丽38-40

  城市水利景观基础设施的研究与设计——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 顾晶;应君;张一奇;王丹41-43+51

  江苏盛虹集团会所景观设计 吴良仁44-46

  城市内部绿道布局特征及量化控制指标体系建构 周聪惠47-51

  风景名胜区绿道网络构建初探 王彦玲;徐文辉;刘宁;郑润婷52-54

  生态文化哲学智慧——真善美智圣的统一 林坚55-58+2

  农业期刊投稿:绵羊IGFB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试验以凉山半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IGFBP-1基因的CDS全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其序列。结果表明,IGFBP-1基因的CDS序列为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与牛、人、鼠的CDS同源性分别为97%、76%和7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69%和71%,GenBank登录号为FJ589639.1;IGFBP-1基因的氨基酸分子量为27.8 kD,理论等电点(pI)为5.99;进化分析显示与牛、山羊等哺乳动物关系较近,与鸡、鱼类等亲缘关系较远;IGFBP-1基因存在明显的疏水性区域和亲水性区域,有一个信号肽、一个跨膜区、16个磷酸化位点、6个N-糖基化位点和8个O-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分析显示无规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区域分别为61.98%、24.33%、13.69%;三级结构分析显示存在IGFBP_N和甲状腺球蛋白-Ⅰ型功能域。为进一步研究绵羊IGFBP-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业期刊投稿,IGFBP-1基因,克隆,绵羊

  中国城市林业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机器学习和局地气候区类型的西安市最佳热缓解空间形态因子————作者:朱瑜;吴春波;翁睿瑶;陈思唯;王旭辉;寇新园;何金莹;

摘要:【目的】深入剖析城市空间形态因子对地表温度的驱动机制,为精准制定不同城市形态区域热缓解策略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LCZ框架,集成多源遥感数据与地理大数据,对西安市LST的空间分异规律展开探究,借助机器学习模型与SHAP方法,深入解析城市空间形态因子对LST的贡献及其非线性关系。【结果】1)建筑类型LCZ的LST高于自然类型LCZ,LCZC温度最低,LCZ2温度最高;2)随着建筑高度增加,ISF...

基于NLP方法的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感知与影响因素————作者:苏畅;欧阳聿婧;陈一秀;田雪;郭诗怡;

摘要:【目的】探讨公众在城市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感知,厘清公园特征对其影响因素与公众情绪福祉的增益作用,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证与理论参考。【方法】以武汉市14座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爬虫工具获取公园用户评论众包文本数据;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量化生物多样性感知、情绪福祉感知指标以及情感得分;进一步构建回归模型,探究生物多样性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公众情绪福祉的影响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公园在生物...

不同养护方法对银杏叶片衰老和观赏期的影响————作者:刘静;郭晨初;国春杰;王健;于哲;高燕英;于顺祥;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养护方法延缓银杏叶片衰老和延长黄叶观赏期效果。【方法】2023年,在林间条件下分别采取不同养护处理(对照、浇水、施肥、修剪),分析各处理对银杏不同时间的SPAD值、黄叶率、落叶率及其变化速度和最佳观赏期天数等的影响。【结果】相比对照,浇水对银杏SPAD值无影响,但叶片衰老起始期SPAD值的下降速率和黄叶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施肥组和修剪组提高了银杏SPAD值,银杏叶片SPAD值下降速...

多情景模拟下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风险预测及优化————作者:徐嵩;季鹏云;张戈;

摘要:【目的】探讨多情景模拟下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为降低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天津市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PLUS模型预测2040年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并结合MOP模型模拟预测2040年的优化情景,利用景观生态风险指数(ERI)解析两种情景下的景观生态风险演变规律。【结果】1)研究区景观生态风险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分...

西安市遮荫树对建筑东西墙外表面温度的影响————作者:菅文娜;夏林洪;邱丽媛;任万钰;

摘要:【目的】量化西安市不同遮荫树种对建筑墙面降温的影响,分析树木数量与布局对降温效应的作用。【方法】采用现场测量法获取不同树种遮荫下的墙面温度数据,结合Envi-met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其降温效应,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树种类型与树木数量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布局下,较大树种和高叶面积指数树种的降温效果较好,臭椿降温效果优于国槐。树木对1~6 m高度区域降温最佳,且树木数量增多降温效果显著提高。此外,树木的...

洞庭湖湿地生态现状与修复策略————作者:周洁;

摘要:洞庭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关键生态屏障和国际重要湿地,其生态修复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近几十年来,由于大规模围垦和泥沙淤积,洞庭湖湖泊面积和容积不断缩小,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生态资源下降。文章从历史、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基于洞庭湖湿地退化现状与修复实践,系统梳理其核心生态问题,提出“自然恢复+人工干预”的轮回更新修复框架,结合政策创新、科技赋能与社区参与...

苏南水网乡村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及多情景模拟预测————作者:李露;丁金华;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时期水网地区绿色基础设施空间演变特征,模拟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为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MSPA与景观连通性评价,从景观要素空间形态与结构连通性综合分析绿色基础设施演变特征,并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优先3种情景,预测不同情景下2030年绿...

不同径级对黑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作者:苏帅;汪晓红;李海涛;张凤启;孙天旭;姜斌;王伟;沙继国;陈宁;

摘要:【目的】揭示不同径级下黑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变化及分配特征,为森林经营管理、城市造林、树种选择及区域碳收支平衡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鲁中南山区黑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3cm等距划分9个径级组,每个径级组设置3个标准样地,分别进行乔木、灌木、草本的生物量测定及显著性检验,探究不同径级对林木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1)黑松人工林树高随着径级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胸径[8,20) cm范围内,树高随胸...

上海城市森林林下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特征————作者:张文文;张佳佳;

摘要:【目的】阐明上海城市森林林下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格局,促进森林健康发展。【方法】于2022年6—9月在上海市122块林地共设置610个草本样方,对上海城市森林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上海城市森林林下共有草本植物51科127属179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43种,占总物种数的24.02%,本土植物136种,占总物种数的75.98%;上海城市森林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程度总体较高,大部分区域林下入...

城市绿化群落抗火性研究现状与展望————作者:张德顺;朱瑞琳;姚鳗卿;张振;胡菊;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逐年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绿化火灾的频发性、严重性、广泛性和多变性愈发凸显。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单元,具有助燃和抑火的双重属性。文中在对国内外关于植物群落抗火性表现、抗火性研究及评价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目前我国植物群落抗火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植物群落空间结构、预测模型等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为城市绿地火灾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对策

城市绿色空间生物多样性感知研究进展————作者:李波;杜薇;贺萌;张乔勇;

摘要: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绿色空间为人与自然的接触提供了宝贵机会。生物多样性作为绿色空间的基本要素,是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纽带。关于绿色空间生物多样性感知的既有研究多关注于单一对象或主题,尚缺少系统性梳理。厘清该领域研究脉络,将为从生物多样性感知方面开展城市绿色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以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当前研究热点为生物多样性感知...

公园尺度下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作者:董磊;方平;周智杰;左勤;王嘉楠;赵德先;

摘要:【目的】探究公园尺度环境特征对地面生苔藓植物多样性的调控作用,揭示公园内外环境因子驱动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异,为城市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主城区16个公园作为研究区域,调查地面生苔藓植物,分析其在城市空间中分布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共调查到地面生苔藓植物16科23属36种,其中藓类34种,苔类2种。优势科为丛藓科和青藓科;优势属为凤尾藓属...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作者:刘鸣;李志朋;李艳;

摘要:【目的】探讨近2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的影响及各自贡献率的大小,为城市植被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气候因子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以量化近20年(2000—2020年)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采用残差分析计算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趋势分析计算各自贡献率,以及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南...

低敏城市街区:从花粉致敏风险评价到环境调控策略————作者:贾可欣;姚亚男;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居民花粉症愈加多发,造成了极高的医疗负担,但花粉致敏问题的环境干预手段十分有限。为探究环境因子对花粉浓度及扩散的影响,建设低致敏性街区环境,文章基于城市街区花粉致敏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提出低敏城市街区的概念与评价指标依据;梳理花粉传播范围的既有科研证据,以及街区尺度内构建低致敏环境的原因及可操作性;归纳影响街区花粉致敏风险的环境因子包括空间布局、街区绿化、微气候以及污染物4个...

徽州村落空间景观特征要素对游客场所依恋感知的影响————作者:严敏;陈晨;张泉;

摘要:【目的】探讨徽州传统村落的视觉环境与其游客场所依恋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徽州传统村落屏山村为例,以问卷调查为基础,探究场所依恋的分布特征;通过图像语义分割技术筛选屏山村落视觉环境中的景观要素,最终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水街空间、街巷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3种类型空间中场所依恋与视觉景观评估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在水街空间中,色彩丰富度和建筑街道整洁度对游客依恋感知影响有着决定性作用...

城市公园常见蔷薇科乔木冠层特征对林下降温效应差异及影响机制————作者:陈昕瑶;张兴;高飞;

摘要:【目的】探究城市公园植物配置的科学种植高度、种植间距等冠层特征及其对林下降温效应的影响,为后续科学优化种植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苏州市城市公园常见蔷薇科乔木为研究对象,采取抽样调查法,使用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高仪、激光测距仪,基于冠层热扩散理论,分析其冠层结构和冠层效益等特征对林下降温的差异,探讨其影响机制及林下降温的冠层特征指标最优值。【结果】冠层结构指标中与降温效应相关性高低的排序为太阳散...

基于TOPSIS与雷达图法的小微湿地景观美学与碳减排效益评价————作者:李罡;董生明;王昊;戚宇轩;杨智超;杨懿;聂玮;

摘要:【目的】科学评价小微湿地景观美学与碳减排效益,旨在提升小微湿地综合效益。【方法】选取安徽建筑大学南校区小微湿地野外长期观测试验样地作为研究场地,于夏、秋季逐月拍摄,基于AHP、熵权的TOPSIS和雷达图法,以主观打分为美学主观评价指标,以分形与生理测量数据为美学客观评价指标,以CO2和CH4排放当量为碳减排指标,评价夏秋季小微湿地景观美学和碳减排综合效益...

城市公共空间绿视率对多时态热舒适度的影响————作者:毛志睿;李雨航;陈笑葵;

摘要:【目的】为优化城市热环境与人居品质提供新视角。【方法】以武汉市江岸区滨水地段为例,结合街景数据与遥感气候数据,利用深度学习与ENVI-met模拟计算绿视率和生理等效温度(PET),分析其时空特征,探讨绿视率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结果】1)武汉市江岸区滨水地段内,绿视率受区域特征影响呈现分布差异;2)7∶00—15∶00,不同城市空间热舒适度(PET)变化速率不同,历史街区内部>街道区域>滨水公园区;...

构建气候韧性城市:城市森林的热环境调控使命与创新路径————作者:洪波;

摘要:<正>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交织叠加,使城市热岛效应、极端高温事件等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城市热暴露风险正以年均3.2%的速率递增,直接威胁着全球超过35亿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森林作为具有多维生态服务功能的生命支撑系统,正在从传统的景观营造维度,演进为城市气候适应战略的核心要素。中国作为全球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

室外开放空间中视觉感知对军训大学生热舒适的影响————作者:杨斌;白璐婷;李哲;王俊江;

摘要:【目的】研究军训学生视觉感知对热舒适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训练场地的热舒适差异、阳光感觉和突出色彩对军训大学生热舒适的影响,有助于为校园室外活动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天津城建大学新生在军训期间的热舒适和视觉感知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进行环境参数测量。【结果】74.9%的学生出现一种或多种热症状;休息期间有遮阳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热舒适,平均热舒适投票(MTCV)增加0.75;...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