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蚕学通讯》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蚕学通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本刊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农业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性、技术性期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的宗旨与任务。报道国内外在栽蚕、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物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试验研究、试研简报、综述、技术与应用、研讨与交流、专题简讯
2013年04期目录参考:
1 新疆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 2
2 桑树(川桑Morus notabilis)全基因组测序 桑树基因组研究团队; 1-11
3 桑叶中东莨菪素含量的测定 王莹;刘英;幸未清;吴石磊;杨静;徐立; 12-17
4 台湾果桑在三峡库区的引种试验 张明海;郑章云;杨义;曾秀丽;谭立新; 18-20
5 春伐桑树不同栽植密度对家蚕茧质和卵质的影响 王泽林;宋友权; 21-22+25
6 家蚕限性黄白茧自然破茧制种试验 杨水艳;雷霆;杨仁奎;宋志光;王云; 23-25
7 再谈灭蚕蝇溶液对家蚕蝇蛆病的防治效果 梅亚军;周昌平; 26-28
8 欢迎订阅《蚕学通讯》 28
9 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谷少伟;刘英;李锦源;梁杨;幸未清;罗鹏飞;徐立; 29-36
10 著作权声明 36
11 管理春伐桑树的主要技术措施 李伟元; 37-41
12 果桑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探讨 郭琼辉;田时铭; 42-44
13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留学回国学术报告会 44
14 晚秋蚕饲养技术 汪增超; 45-46
15 浅谈蚕期农药中毒防治措施 王艳;曾令树;赵梅; 47-48
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一) 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湖北农业科学杂志投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摘要:河南省在全国首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全省各地以不同举措广泛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湖北农业科学,新型农村社区,分类,对策,河南省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5.054
Abstract: Henan province is the first province of proposing the pattern of new rural community. Extensiv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was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ways all over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practic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appeared.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tterns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of different patterns, the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蚕学通讯最新期刊目录
家蚕微孢子虫研究回顾与展望————作者:李田;潘国庆;周泽扬;
摘要: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能够感染几乎所有动物。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第一种被鉴定的微孢子虫,可感染家蚕和多种野外昆虫,通过水平和垂直传染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极难防控,对蚕业生产安全与产业发展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家蚕微孢子虫研究已有160多年历史,是研究最为全面和深入的微孢子虫物种,已成为微孢子虫研究的模式。2013年家蚕微...
家蚕微孢子虫孢原质与家蚕细胞表面互作蛋白质组的鉴定分析————作者:何雪梅;何强;韦俊宏;李春峰;潘国庆;周泽扬;李田;
摘要: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通过极管弹出孢原质的方式进行感染,因此孢原质是微孢子虫完成感染的重要中间形态,但孢原质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对介导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原质与家蚕胚胎细胞(BmE)粘附的表面蛋白质组进行了分离和质谱鉴定分析,获得了32个家蚕微孢子虫孢原质表面蛋白和...
病原诱导表达的BmUGT3抑制家蚕微孢子虫增殖————作者:于滨;杨秋华;韦俊宏;潘国庆;周泽扬;李春峰;
摘要: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yltransferase, UGT)是生物体广泛存在的一种酶,属于糖基转移酶超级家族,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及解毒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家蚕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3(BmUGT3)可以被家蚕微孢子虫诱导表达。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敲除BmUGT3后显著提高了家蚕微孢子虫在BmE细胞中的增...
5株家蚕微孢子虫单克隆抗体的抗原鉴定————作者:马成;杨东林;陈洁;潘国庆;李田;周泽扬;
摘要: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通过检测筛查带病蚕蛾或蚕卵以减少家蚕微孢子虫垂直传播对蚕种生产和家蚕养殖造成的危害,是防控微粒子病的主要方法。孢壁蛋白是家蚕微孢子虫孢壁结构组成的重要成分,且具有种属特异性,是病原检测的主要靶标。本研究选取家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液制备的5株单克隆抗体,采用孢子体外发芽、孢壁蛋白原核表达及免疫印迹分析等方法,明确了5株单抗的抗原蛋...
计量单位
摘要:<正>为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的规定,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执行。单位符号均用英文小写(正体),不允许随便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现将本刊常用计量单位和符号介绍如下,希作者参照执行。时间:年用a,日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表示。面积:用m2、hm2,不用亩...
统计学符号书写规则
摘要:<正>统计学符号一般用斜体。本刊常用统计学符号: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不用大写X,也不用Mean;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标准误用英文小写■,不用SE;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
正体与斜体使用规则
摘要:<正>物种的学名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HⅠ、EcoRⅠ、MspⅠ、Sau3AⅠ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基因及表型产物的符号表示基因座名的英文缩写用斜体,一般为小写字母,如:sch...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摘要:<正>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由原生物技术学院和原纺织服装学院于2020年7月合并成立,是在新时代为更好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而优化组建的融合农、理、工、艺等多学科的交叉型高水平特色学院。现任院长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学院设有完整的本-硕-博、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现有蚕学、生...
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摘要:<正>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2年12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是基于原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优化组建。实验室主任代方银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黄路生院士,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向仲怀院士。实验室定位应用基础研究,围绕资源昆虫“生长发育与繁殖调控”“系统生态与病害防控”“高效养殖与高值利用”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前沿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
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重庆)
摘要:<正>2022年12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首次确定了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的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正式获得批准。国家蚕遗传资源基因库(重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南校区,其前身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库创建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积淀和艰辛历程,不断发展,是我国历史最久、保存类型最全、创新发现最多的家蚕基因库,...
家蚕微孢子虫极管研究进展————作者:龙梦娴;李明艳;陈与晴;吕青;周泽扬;
摘要: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首个被鉴定的微孢子虫,其快速水平传播和经卵垂直传播所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严重影响了我国养蚕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蚕种生产上唯一的法定检疫对象。微孢子虫弹出极丝形成中空管(极管),孢原质经极管运输至宿主细胞,完成侵染过程。极管作为微孢子虫特殊的侵染装置,本文重点介绍了家蚕微孢子虫极管的研究历程,并详细总结了微孢子虫极管的结构与组成特征、与宿主互作、内部物质...
微孢子虫分泌蛋白研究进展————作者:冉茂双;曹露;杨雯馨;尹思英;李田;潘国庆;周泽扬;包佳玲;
摘要:微孢子虫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病原体,其宿主范围极其广泛。微孢子虫依赖宿主细胞完成其增殖周期,在宿主细胞内可分泌相关的蛋白质,通过分泌蛋白的功能与宿主细胞互作、调控并达到顺利存活及增殖的目的。本文首先从微孢子虫的基因组水平分析了微孢子虫分泌蛋白的种类及表达特征等,接着从分泌蛋白的功能、作用、鉴定方法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微孢子虫的分泌蛋白在对宿主细胞侵袭和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微孢子虫分泌...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作者:韦俊宏;朱洪林;李田;周泽扬;
摘要: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引起的传染性疫病,可以经由水平和胚胎传播,危害巨大,是目前蚕种生产中唯一的法定检疫病原。随着现代养蚕体系中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的全面落实,该病害对蚕业生产的毁灭性影响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家蚕微孢子虫可以感染野外昆虫而无法灭绝,该病至今仍然是导致蚕种生产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高效且安全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治药物,对于养蚕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家蚕微粒子...
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关键问题分析————作者:黄旭华;蒋满贵;莫云霞;黄深惠;王霞;崔秋英;张雨丽;王平阳;汤庆坤;黄红燕;
摘要:家蚕微粒子病具有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2种传播方式,对蚕桑产业具有毁灭性危害。在长期的养蚕生产实践中已经研发了一系列的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与方法,其中实施“母蛾检疫控制胚种传染,养蚕过程消毒防止食下感染”是主要措施,还有成品卵检验、药物治疗、高温处理蚕种、微孢子虫检测等作为辅助措施。以长期的实践结果分析现有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与方法存在的问题发现:母蛾检疫存在判断标准过于严格,有非病原性或致病力很弱的异型...
柞蚕微孢子虫PCR检测引物的筛选及应用————作者:刘微;罗雨桐;秦子怡;江云敏;唐静雯;王勇;
摘要: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是寄生柞蚕(Antheraea pernyi)并引起微粒子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的唯一检疫性病害,一旦暴发会严重影响柞蚕产业的健康发展。PCR技术已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为建立精准、高效的柞蚕微孢子虫分子筛查技术体系,对已知柞蚕微孢子虫基因序列的引物进行灵敏度筛选,将不同核酸模板进行梯度稀释后做PCR扩增,电泳对比不同引物扩增的...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研究20年评述————作者:吕青;马振刚;党晓群;陈洁;潘国庆;周泽扬;
摘要:家蚕微孢子虫感染家蚕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对蚕业生产威胁巨大,是蚕种生产的唯一法定检疫对象。截至21世纪初,家蚕微粒子病的基础研究仍然相对薄弱,分子数据匮乏,严重制约了家蚕微粒子病研究的整体推进。自2003年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家蚕微孢子虫研究进入基因组学时代。本文系统总结了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学计划启动至今20年取得的成果、拓展的新研究方向以及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产生的重要影响。家蚕微孢子...
家蚕microRNA研究:解码家蚕生命活动的精细调控————作者:刘仕平;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UTR区域结合,导致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控、疾病发生等多个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生物体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中,miRNA以其独特的角色和功能,展现出对基因表达调控广泛而重要的意义。深入系统地开展miRNA的研究,将为遗传育种、疾病防控及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提供重要...
家蚕微粒子病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孟宪志;房德文;郭钊义;于弋翔;周泽扬;孙学强;潘国庆;
摘要:家蚕微粒子病(Pébrine)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感染导致,是蚕业生产中的重大疫病。N.bombycis不仅能够在家蚕个体间水平传播,还能通过胚胎垂直传播,给防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N.bombycis是蚕业生产中唯一的法定检疫对象,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是19世纪巴斯德创建的母蛾显微镜检查法,随后发展为针对集团母蛾、蚕种和蚁蚕的显微镜检查,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区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调研与发展建议————作者:李安华;赖艳梅;虞崇江;贾雪峰;梁光健;谭利珍;许秀竹;莫炳巧;陈菁;何骥;
摘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而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广西天等县的蚕区盛典村选择15户养蚕农户为试验示范户,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区农户家庭栽桑养蚕的适度经营规模、技术要求等。结合桑园产叶量、养蚕成绩和该村的具体情况,计算得出盛典村农户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以桑园面积0.924 26~1.461 26 hm2、年养蚕量62~98张种为宜,并总结出桑园栽培管...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摘要:<正>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由原生物技术学院和原纺织服装学院于2020年7月合并成立,是在新时代为更好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而优化组建的融合农、理、工、艺等多学科的交叉型高水平特色学院。现任院长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代方银教授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青海大学学报
- 省级农机推广与安全
- 省级《吉林地质》
- 国家级《中国马铃薯》
- 北大核心《干旱气象》
- 学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农产食品科技
- 国家级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 国家级《植物医生》
- 北大核心《极地研究》
- 省级《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 省级《南方农机》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环境保护科学》
- 北大核心《气候与环境研究》
- 省级《热带林业》
- 省级《河北林业》
- 国家级《农村养殖技术》
- 北大核心《植物生态学报》
- 省级《西部皮革》
- 省级《茶业通报》
- 省级《茶叶》
- 国家级《林业科学研究》
- 省级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农业教育研究
- 北大核心《昆虫学报》
- 国家级农机导购
- 省级农村实用技术
- 省级《广西林业科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