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土资源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上海国土资源

《上海国土资源》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2062/P
国际标准刊号:2095-1329
主办单位: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地质学会
主管单位: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一本期杂志:《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农业环境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吉林地质》地质工程师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上海国土资源》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上海国土资源》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上海国土资源》是一个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集地质论坛、城市建设与发展、水文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地学科普、改革与管理、旅游地质等多个栏目,集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刊物。由于它紧紧围绕繁荣华东地区地质科技,推动地质科技的发展;为上海市的减灾;为上海市的城市建设、市政规划、经济发展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地质论坛、城市建设与发展、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技术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刘守英,LIU Shou-Ying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农地保护策略探究 王征,WANG Zheng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韦仕川,杨杨,林肇宏,张德生,WEI Shi-Chuan,YANG Yang,LIN Zhao-Hong,ZHANG De-Sheng

  广东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孙伟杰,侯学平,SUN Wei-Jie,HOU Xue-Ping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管理实践研究--以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孙东升,SUN Dong-Sheng

  沿海城市竞争力评价及资源环境约束分析 李赫龙,梁红梅,潘英华,LI He-Long,LIANG Hong-Mei,PAN Ying-Hua

  中低山区耕地数量安全:现状、问题与保护 崔许锋,CUI Xu-Feng

  淮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 储卫东,CHU Wei-Dong

  国内外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 朱蕾,ZHU Lei

  高等院校建设用地定额标准研究 聂琛,NIE Chen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房管理:意义、问题与策略 胡群,孔令亚,刘金水,HU Qun,KONG Ling-Ya,LIU Jin-Shui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探索--以浙江省为例 徐忠国,华元春,倪永华,XU Zhong-Guo,HUA Yuan-Chun,NI Yong-Hua

  绍兴土地信托流转的运行机制、实施困境与发展策略 张健涛,ZHANG Jian-Tao

  地面沉降对京津城际铁路工程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王荣,杨艳,贾三满,田芳,阚京梁,WANG Rong,YANG Yan,JIA San-Man,TIAN Fang,KAN Jing-Liang

  软土区基坑工程逆作法施工的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王宣庆,WANG Xuan-Qing

  期刊投稿要求: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

  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电话、邮箱。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农业经济杂志投稿:加强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

  [摘 要] 乡村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战场。但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笔者结合富宁县农产品安全监管实际,提出加强乡村农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以供参与。

  [关键词] 农业经济杂志,农产品,质量安全,思考

  富宁县是个农业县,全县总人口41万,其中38万住在乡村。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县乡两级监管能力大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良好。但乡级监管能力弱,村级监管尚未建立,加上乡村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安全意思淡薄,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消费、贮藏各环节都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急需加强监管。笔者认为可以从健全工作机构、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业务素质、严格实施监管等方面入手,不断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提升我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上海国土资源最新期刊目录

上海自然资源研究中心智库专题研讨会简报

摘要:<正>“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与低效产业空间治理”是上海自然资源研究中心智库核心研究领域之一。2024年8月23日下午,由上海自然资源研究中心承办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与低效产业空间治理”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存量盘活和低效处置为抓手,促进产业空间焕新迭代...

《上海国土资源》2024年 第45卷 总目次

摘要:<正>~

土地压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于子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蓬勃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缺,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却日益增加。如何缓解土地压力,实现土地资源的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发展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回顾近二十年国内外的土地压力研究,对土地压力的概念与内涵、评价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综述。国内外对于土地压力的研究起步均在20世纪末,主要是基于人地关系的视角探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土地面临的压力,土地压力的研究整体发展较为...

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供需预测与协调路径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作者:林莹;施晓辉;吉莉;陈龙高;潘怡莎;

摘要:开发区作为政府用以吸引投资、促进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而划定的特定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普遍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产业用地供给不足、城市扩张受限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定额指标法、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灰色GM(1,1)模型预测法等模型方法,构建了基于多模型综合的方法对新北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并在供需匹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需协调路径与方案。结果表明:...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作者:王瑞洁;张宇;白旭;于子棋;

摘要: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而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具有影响作用。理清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引入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变化生态贡献率与PLUS模型以探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并对2030年不同情境下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草地面积的大幅度缩减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2)林地面积的保有是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基于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多情景预测——以淮海经济区为例————作者:张如;张宇;舒帮荣;罗敏;于小晴;兰健;

摘要:评估并预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可为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在分析其1990—202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运用生态风险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PLUS模型模拟并剖析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和空间集聚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0年高生态风险区、较高生态风险区不断减少,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高风险区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以水域分布为主。(2)土...

基于多源数据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作者:刘佳烨;袁丽娜;李静格;章霄文;李宇莹;次仁朗杰;刘敏;

摘要:公园绿地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上海市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背景下,评估公园绿地可达性对考核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及社区服务效率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和百度地图开发平台,运用多出行模式两步移动搜索法探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与可达性差异。研究发现:(1)上海市公园绿地分布存在城郊供需差异,城区公园绿地提供的服务优于郊区;(2)黄浦区、闵行区和奉贤区在公园绿地步行...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唐诗宇;余敦;胡宜之;魏鹏;胡海洋;

摘要:科学地评价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的不同影响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全球DMSP/OLS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构建衡量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借助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

“非粮化”背景下潜在耕地的空间管控研究——以江阴市为例————作者:孙玉杰;颜广东;邹元;丁忠义;

摘要:潜在耕地是有效补充耕地的基础,加强潜在耕地空间管控研究,有助于更好指导耕地“大占补”和“千万工程”的实施。本研究将即可恢复和工程恢复定义为潜在耕地,采用GIS空间分析、集成评价等方法,开展宜耕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即可恢复地类中,50.94%可划分为适宜和较适宜、33.72%为一般适宜和较不适宜、15.34%为不适宜;(2)工程恢复地类中,43.31%可划分为适宜和较适宜、33.74%为一般...

四川省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胡丽;王璐;高金銮;龚碧凯;肖亚菲;徐露婷;余英瑛;

摘要:耕地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非粮化现象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对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厘清其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当前耕地差异化管控和保障粮食安全。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耕地非粮化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1年四川省耕地非粮化面积和非粮化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增长趋势,耕地非粮化程度加重...

滁州市县域城镇化对碳收支平衡的影响————作者:秦琳;汪应宏;崔桂籽;韦军;朱玉国;潘岩;彭山桂;

摘要:研究县域城镇化与碳收支平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源消耗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剖析1995—2022年滁州市县域城镇化与碳收支平衡的时空分异特征,探明县域城镇化对碳收支平衡的时空分异影响。结果表明:(1)1995—2022年滁州市各区县碳排放量均大于碳吸收量,滁州市县域碳收支由碳平衡逐渐转向碳赤字,再减轻为碳轻微赤字。1995—2010年...

基于In VEST与CA-Markov模型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以陕西宝鸡为例————作者:吴朗清;陈荣清;

摘要: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密切相关。宝鸡市位处秦岭生态保护区及渭河流域生态脆弱区交界,近年来土地利用与碳储量变化显著。基于InVEST与CA-Markov模型,分析并预测宝鸡市碳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宝鸡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呈现为草地、耕地减少,其他地类增长的特征,转换方式以耕、林、草地相互转换及建设用地侵占耕地为主。(2)2000—2...

国土空间规划下生态保护格局构建──以河南省襄城县为例————作者:刘俊霞;

摘要:在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背景下,合理构建生态保护格局是对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以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为案例,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源地-生态廊道-战略点识别-生态保护格局”的模式,基于生物多样性评价、水资源重要性评价、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MCR模型及ArcGIS平台的应用,以当地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等生态要素为基础,构建以山水林田为基质的生态保护格局,并进一步提出对生态...

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法治保障————作者:强海洋;

摘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是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大修”,修订草案对于实现矿产资源现代化治理的整体性重塑、系统性重构、机制性重建将产生重大影响。修订草案明确了矿业绿色发展的原则、方向和路径,将为今后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律保障,为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强劲的绿色发展动能

地质调查立法若干问题研究————作者:朱清;朱海碧;邹谢华;

摘要:地质调查是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起点和基础性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和决策依据。地质调查立法是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理念,开展“星空地海井”调查的法治顶层设计。地质多样性理论和地球关键带研究为地质调查立法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撑。因此各国针对地质调查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立法模式。我国地质调查立法已不适应新时代地质工作的法治需要,但也出现立法新机遇,即地质领域治理体系现代化、大数据快速市场要素化...

新时代西藏矿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作者:李国政;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性要求。作为西藏国民经济重要且特殊的组成部分,矿业发展必须也必然被纳入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轨道。对比我国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新时代西藏矿业高质量发展有其深刻的发展理念、目标模式和必然逻辑,回应了西藏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然性。在总体审视西藏矿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从总量供给、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化西藏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流域视角下矿山生态修复效益评估和实践研究——以舂陵江为例————作者:曹毅;郅二铨;赵子鑫;兰建梅;余洋;

摘要:矿产资源开采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等,进而影响矿山所在流域的生境质量。很多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加大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绿色矿山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的经济投入,以流域为单元评估其生态修复效益,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自然资源资产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文选取金属矿山比较集中、开采历史悠久的舂陵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识别矿山生态问题,开展国土空间评价和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定性和...

ESG视角下可持续矿业国际标准的关键指标与特征——基于ICMM采矿原则的分析————作者:李杏茹;于常亮;欧阳鑫;

摘要:实现矿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国际采矿与金属理事会(ICMM),作为一个专注于促进采矿与金属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组织,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构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标准框架,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可持续实践的行动指南,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本文对ICMM采矿原则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提炼并归纳出其关键指标,总结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聚焦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建立一套具有...

保护地役权改革中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作者:欧阳鑫;赵祺彬;欧阳勋;赵国君;宋小友;

摘要:作为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源,国家公园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意义重大。然而在国家公园及体制试点区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集体林地占比较高而难以统一管理的问题,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来一定挑战,保护地役权改革是很好的应对之策。本文在梳理生态产品概念、价值实现路径的基础上,以钱江源国家公园地役权改革为例,系统总结基于集体林地保护地役权改革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路径、市场路径和综合路径,分析现阶段所面...

内蒙古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分区研究————作者:庞欣超;胡鸿伟;

摘要:评估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并合理分区规划能够为耕地资源提供有力保障。基于2022年内蒙古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研究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结合遥感生态指数进行分区规划。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空间规律;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表现为东北部高于西南部,且由东向西依次递减。根据分析结果将研究区耕地后备资源分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上海国土资源》农业经济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29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