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业科学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蚕业科学

《蚕业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115/S
国际标准刊号:0257-4799
主办单位: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查看蚕业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实验动物科学》畜牧兽医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北方蚕业》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蚕业科学》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蚕业科学》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蚕业科学》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蚕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蚕丝学专业唯一的学术性期刊。1963年创刊时,郭沫若先生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

  40年来,《蚕业科学》一直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受到蚕丝业专家与读者的厚爱。20世纪90年代即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近几年又先后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引文数据库》(CSTA)、《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中外重要检索刊物及光盘数据库的入选期刊。目前,期刊的发行已遍及除西藏外,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并与日本、法国、美国、巴西、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部门建立了期刊交换关系。1992、1997年《蚕业科学》2次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1995年获江苏省优秀期刊三等奖,1996年获第二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三等奖,2002年获第三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一等奖。2007年获江苏省科技类期刊封面设计和编校质量奖。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

  全国农业学会优秀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美国化学文摘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综述、研究简讯、学术园地、学术活动。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98份不同桑树品种资源的桑叶总生物碱及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测定 刘凡,李平平,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施英,吴娱明,唐翠明,LIU Fan,LI Ping-Ping,LIAO Sen-Tai,XIAO Geng-Sheng,ZOU Yu-Xiao,SHI Ying,WU Yu-Ming,TANG Cui-Ming

  2.桑树Ca2+/H+反向转运体基因MCAX-1的克隆及序列与表达分析 刘赵越,童伟,张英华,方荣俊,赵卫国,李龙,LIU Zhao-Yue,TONG Wei,ZHANG Ying-Hua,FANG Rong-Jun,ZHAO Wei-Guo,LI Long

  3.信息动态

  4.几个杨树木质部特异启动子片段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分析 张爽,武会,杜克久,ZHANG Shuang,WU Hui,DU Ke-Jiu

  5.桑树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优化试验 羿德磊,王海朋,崔为正,袁传忠,王洪利,YI De-Lei,WANG Hai-Peng,CUI Wei-Zheng,YUAN Chuan-Zhong,WANG Hong-Li

  6.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桑树幼苗生长状况 李佳杏,黄小辉,刘芸,熊兴政,尹小华,陈阳,秦俭,黄先智,杜英武,LI Jia-Xing,HUANG Xiao-Hui,LIU Yun,XIONG Xing-Zheng,YIN Xiao-Hua,CHEN Yang,QIN Jian,HUANG Xian-Zhi,DU Ying-Wu

  7.桑树内生真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试验 张淑君,牟志美,姚娟,赵凯,任春久,高绘菊,ZHANG Shu-Jun,MU Zhi-Mei,YAO Juan,ZHAO Kai,REN Chun-Jiu,GAO Hui-Ju

  8.桑叶植酸的提取条件优化及桑叶和蚕粪中的植酸含量检测 李镇刚,赵爱春,王茜龄,吴文铂,金筱耘,李军,余茂德,LI Zhen-Gang,ZHAO Ai-Chun,WANG Xi-Ling,WU Wen-Bo,JIN Xiao-Yun,LI Jun,YU Mao-De

  9.家蚕正反交组合F1代的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文库构建 张彩霞,鲍忠赞,徐世清,周前凯,魏广兵,王华,刘腾,金鑫,司马杨虎,ZHANG Cai-Xia,BAO Zhong-Zan,XU Shi-Qing,ZHOU Qian-Kai,WEI Guang-Bing,WANG Hua,LIU Teng,JIN Xin,SIMA Yang-Hu

  10.参与家蚕免疫反应的clip丝氨酸蛋白酶家族基因分析 陈建平,赵萍,董照明,张艳,石虎,夏庆友,CHEN Jian-Ping,ZHAO Ping,DONG Zhao-Ming,ZHANG Yan,SHI Hu,XIA Qing-You

  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论动物转基因科研试验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

  [摘要] 动物转基因技术种类日益复杂,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成本和技术要求却不断降低,生物风险和安全威胁越来越大。科研试验阶段是风险防控的关键,因此需要科学而严谨的科研试验法律监管,以预防意外和不正当试验对社会及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国内可以指向转基因动物科研试验监管适用的法律规定集中于农业应用领域,不足以形成全面有效的监管。基于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分析,明确科研试验监管的基本原则,以协调监管体系为核心探讨法律完善的关键问题,进而系统性地明确科研试验安全监管法律的进展趋势。

  [关键词] 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转基因动物,科研试验,安全管理,管理监督,法制监管

  搜论文知识网论文发表公告

  

  2、本站提供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服务,如有需要请点击在线客服人员进行具体咨询。

  3、本站只适当收要收取编审排录费、排版、制作、印刷、邮寄样刊、发票等综合费用,以维持网站正常运转。

  4、本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承认的,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5、本站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发表成功率高,文章审核通过确认录用支付费用。

 

  最后,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网站及合作期刊《蚕业科学》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再接再厉,与您携手共进!

  蚕业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纳米二硫化钼制备自发热蚕丝织物————作者:杨园园;邓罡;吴心怡;武国华;

摘要:为研究蚕丝在自发热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对纳米二硫化钼(MoS2)进行改性,并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提升其光热性能以及抗紫外线能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到蚕丝织物表面形成了有序的片状纳米结构堆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MoS2纳米粒子已成功且均匀地修饰于蚕...

唐代碱剂印花工艺在真丝绡织物染色印花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朱盼盼;武会会;周佳丽;吴海芳;王浩然;

摘要:为得到花色丰富、图案精细的真丝印花花型效果,根据唐代碱剂印花工艺原理,采用碱性糊料-蒸汽协同处理脱胶工艺方法,研究熟石灰质量分数、蒸汽温度、蒸汽时间对真丝绡脱胶率及印花色深的影响,并在完全脱胶条件下探讨淀粉用量对花型清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胶助剂熟石灰溶解饱和状态下配制碱性糊料,并对真丝绡织物单面刮浆,100 ℃蒸汽处理120 min后,织物正反面丝胶完全去除且纤维表面无明显损伤,印花处K/S...

家蚕BmNPC2蛋白与BmNPV GP64互作关键位点的鉴定————作者:蔡雅妮;范有鹏;杨忠华;韦俊宏;潘国庆;李春峰;

摘要: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感染导致的家蚕血液型脓病给蚕桑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然而BmNPV与宿主的互作机制至今仍然不明晰。前期的研究发现,BmNPC2可显著促进BmNPV的感染,BmNPC2蛋白能够直接与BmNPV的囊膜蛋白GP64互作,敲除BmNPC2影响病毒粒子在晚期内体中的膜融合效率。为了鉴定BmNPC2蛋白与病毒囊膜...

基于酶联免疫法的蚕丝来源鉴定————作者:李俊婷;郑海玲;杜浩;吕刚;文馨雨;马琳;彭志勤;周旸;王秉;

摘要:为了对失去纤维形貌甚至降解为蛋白质的蚕丝进行种属辨别,从蛋白质角度出发,对桑蚕、天蚕、柞蚕、琥珀蚕、蓖麻蚕的丝蛋白特征序列进行对比筛选,制备特异性抗体,然后通过酶联免疫法实现蚕丝种属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序列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成功实现对目标蚕丝的识别鉴定。文中方法可以用于辨别丝绸的材质,也可以鉴别其他含有丝蛋白的材质,还能用于古代丝绸残留物的种属鉴定,为丝绸的溯源提供助力

《蚕业科学》(双月刊)2024年 第50卷 总目次

摘要:<正>~

桑叶状态对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成绩的影响————作者:陈涵;吴金鑫;刘沅林;李志清;夏庆友;林平;沈关望;

摘要:为了探究饲料中桑叶组分的状态对养蚕成绩的影响,为饲料配方的改进提供参考,对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幼虫进行不同饲料饲育。在明确人工饲料育养蚕成绩与桑叶育存在差距的前提下,用新鲜桑叶匀浆后配制成的家蚕人工饲料和干桑叶粉配制而成的家蚕人工饲料分别饲养家蚕,通过比较2种人工饲料养蚕在饲养指标、茧质指标和丝质指标方面的差异,分析家蚕人工饲料中桑叶的干燥状态与现有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成绩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桑叶...

家蚕SMYD4-X1基因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研究————作者:高娟;宋秋云;邵露璐;张业顺;方瑷;张国政;

摘要:SMYD4基因编码含有SET结构域和MYND结构域4的赖氨酸甲基转移酶,参与基因表达与个体发育的调控。家蚕中肠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品系AN与易感品系C108之间BmSMYD4-X1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克隆了BmSMYD4-X1基因,通过构建表达载体pIZT/V5-His-mCherry-BmSMYD4-X1转染BmN细胞,发现细胞中BmSMYD...

铁基仿酶处理桑枝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研究————作者:邓妞妞;李强;朱烨罡;王文洁;胡学建;吴悠然;季更生;褚衍亮;杨功德;

摘要:利用铁基仿酶(Fe-based biomimetic enzyme, Fe-CA)处理桑枝,以高效制备纳米结晶纤维素(nanocystalline cellulose, NCC)。通过正交实验优化Fe-CA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去除桑枝粉中的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促进NCC生成。NCC得率可达61.21%,其具有高分散性,平均长度100 nm,结晶度提升至65.74%。采用傅里...

新型双酰胺类农药四唑虫酰胺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作者:罗世界;郭睿;沈中元;王强;

摘要:四唑虫酰胺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可用于防治鳞翅目、鞘翅目和缨翅目等多种类型的农业害虫。为明确四唑虫酰胺对家蚕等非靶标生物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四唑虫酰胺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四唑虫酰胺对3龄起蚕的48 h和72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315 mg/L和0.153 mg/L,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剧毒。家蚕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拒食、身体左右摇摆和吐液等。组织染...

食用昆虫研究现状与展望————作者:胡爱祥;游帅;

摘要:食用昆虫种类繁多、繁衍速度快、营养价值高,是符合人类蛋白需求的优质蛋白源,可以满足人类所有的营养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食用昆虫分布广泛,生活环境复杂,可能蕴含毒素和过敏原,存在一定的食用风险。本文就食用昆虫种类、营养成分、保健价值、存在的风险及代表性昆虫蚕的食用价值进行概述,以期为食用昆虫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桑树响应青枯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学研究————作者:刘梦圆;王思怡;代薛;史惠聪;李萍;吴福安;

摘要:青枯病是桑树(Morus L.)的重大土传细菌性病害,其发生给蚕桑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究桑树对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侵染的分子响应机制。通过采集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发病桑树样品,并利用16S rDNA分子鉴定、多重PCR检测及序列变异分析等方法,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和致病性试验,分别对侵染发病植株的根茎叶组织进行差异转录组分析,鉴定差...

桑树代谢组学研究进展————作者:张凤;于翠;董朝霞;朱志贤;胡兴明;张成;

摘要: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兴的一门学科,旨在研究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的本质,在植物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适应区域广泛。桑叶、桑椹、桑枝等含有丰富的天然活性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药理和营养价值。代谢组学为研究桑树不同组织中天然活性代谢产物的积累、桑树适应逆境胁迫的物质基础以及天然活性代谢产物...

家蚕微孢子虫膜蛋白NbYOP1的鉴定和功能研究————作者:王强;李玉;罗世界;郭睿;张轶岭;唐旭东;沈中元;

摘要:YOP1蛋白在真核生物中是一个功能保守的蛋白质,是形成内质网管状结构的必需蛋白。YOP1蛋白整合插入到内质网膜上,通过诱导膜曲度来稳定管状内质网结构,其缺失会使内质网产生严重的畸变。对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的Nbyop1基因进行克隆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Nbyop1 ORF全长516 bp,编码蛋白NbYOP1由17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bYOP1的分子质量为19.5...

政府补贴对丝绸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作者:王蕾;党博远;吕盛琦;顾国达;

摘要:提高丝绸的出口质量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定价话语权。基于2000—2013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数据,测度中国丝绸出口质量,探究政府补贴对丝绸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提高丝绸的出口质量,且该结论在剔除政府补贴和丝绸出口质量异常值、考虑外部冲击和改变关键变量度量等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补贴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创新提...

丝胶蛋白对小鼠DC2.4细胞成熟及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作者:李海波;李海文;张兆林;骆发增;

摘要:抗原提呈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激活特异免疫系统的唯一机制。丝胶蛋白已被证实具有提高天然性免疫的作用。为探讨丝胶蛋白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丝胶蛋白增强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丝胶蛋白对DC2.4细胞增殖、成熟度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以及通过体内实验研究丝胶蛋白对小鼠抗体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丝胶蛋白能明显提高成熟DC2.4细胞表面分子MHCⅡ和...

改性家蚕丝腺提取物对丝织品生物加固方法探析————作者:成维智;龚钰轩;龚德才;

摘要:丝织品生物加固法相较于传统加固方法具有天然高效、对本体影响小等优点。文中以家蚕中部丝腺提取物为加固材料,利用其组分与丝织品接近,具有较高兼容性等特点,采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改性后加固模拟老化样品。通过测试样品力学性能、微观物相结构、热稳定性、微观形貌等,证明了加固材料可有效附着在丝织品表面,加固后样品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同时本体微观结构所受影响较小。通过测定可溶性丝蛋白含量及用电镜观察微观孔隙,证明了...

丝素/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作者:张瑶;周帅;李蒙;王建南;

摘要:针对骨缺损病例日益增长的临床现象,骨组织工程(bone tissue engineering, BTE)移植物已成为骨科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是一种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可降解生物医用有机高聚物,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P)是骨基质的主要无机成分。本文描述了骨组织的组成与结构以及丝素与骨组织细胞的相容性,介绍了HAP在骨组织中的功能,以及...

柞蚕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体色性状QTL初步解析————作者:焦阳;姜晓旭;赵贺;谌苗苗;徐亮;钟亮;李喜升;

摘要:为构建柞蚕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对体色性状进行QTL初步解析,采用Super-GBS技术对115个柞蚕样品(2个亲本、3个F1代个体、110个BC1M个体)开展测序及基因分型,并利用区间作图法对体色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及候选基因发掘。结果得到柞蚕首张遗传图谱,全长4 059.163 cM,平均遗传距离为1.17 cM,共有3 466个标记分配到48个连锁群上...

基于转录组的桑树干旱记忆相关基因的挖掘————作者:方尧;顾晓晓;张文琪;翟泽洋;田岳;曹旭;刘利;

摘要:胁迫记忆是植物抵御频发干旱胁迫的重要策略,目前桑树中干旱胁迫记忆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以桑品种湖桑32号扦插苗为材料,进行单次干旱和往复干旱胁迫后分别对叶片进行RNA-seq分析。筛选到5 749个单次干旱响应基因和6 008个往复干旱响应基因,二者共有的3 863个重叠基因即为潜在的干旱记忆基因(DMG)。GO和KEGG分析显示,DMG显著富集在ABA和JA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氨基酸生物合成及...

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菁优×皓优的育成————作者:张升祥;任春久;胡增娟;王洪江;程洋;高绘菊;刘中文;刘朝阳;刘庆信;吴双鑫;崔为正;

摘要:家蚕人工饲料育是我国蚕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培育摄食性好、经济性状优良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是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之一。运用导入杂交、系统选择育种技术,将广食性基因导入现有优良品种,以人工饲料摄食性及茧丝性状为主要选择指标,育成了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菁优×皓优(优食一号)。人工饲料育鉴定表明,该品种收蚁后24 h疏毛率、起蚕率、眠蚕体质量等摄食性指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特别是在M10饲...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蚕业科学》省级农业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08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