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四川林业科技》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四川林业科技》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四川林业科技》是四川省唯一全面反映整个四川林业科技水平的技术类刊物。及时报道森林生态,树木遗传育种、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林业经济、林业教育、林业基础科学等方面内容。促进学术交流,面向全省林业生产建设,为提高四川林业科技水平和林业生产建设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促进学术交流,面向全省林业生产建设,为提高四川林业科技水平和林业生产建设服务。
【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综述、试验研究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成都市农家乐植物景观聚类与需求分析研究 孟长来,费世民,徐嘉,何亚平,张艳丽,MENG Chang-lai,FEI Shi-min,XU Jia,HE Ya-ping,ZHANG Yan-li
2.不同海拔对珙桐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绍先,苏智先,高菊,张悦,杨敬天,吴庆贵,ZHANG Shao-xian,SU Zhi-xian,GAO Ju,ZHANG Yue,YANG Jing-tian,WU Qing-gui
3.四川桢楠栽培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 李晓清,杜宜建,朱纯燕,尹贤利,龙汉利,张炜,辜云杰,LI Xiao-qing,DU Yi-jian,ZHU Chun-yan,YIN Xian-li,LONG Han-li,ZHANG Wei,GU Yun-jie
4.川渝地区三年桐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罗建勋,武华卫,辜云杰,王红莉,高洁,LUO Jian-xun,WU Hua-wei,GU Yun-jie,WANG Hong-li,GAO Jie
5.古柏树新病原菌—拟黄薄孔菌分析鉴定 商圆圆,张恩奎,孙晓琳,霍存录,冯望,吴颖,贺新生,SHANG Yuan-yuan,ZHANG En-kui,SUN Xiao-lin,HUO Cun-lu,FENG Wang,WU Ying,HE Xin-sheng
6.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程德荣,孟长来,李德贤,吴雪仙,任幼平,CHEN De-rong,MENG Chang-lai,LI De-xian,WU Xue-xian,REN You-ping
7.雅安红花油茶优树筛选与资源利用分析 李倩倩,陈彬,丁春邦,LI Qian-qian,CHEN Bin,DING Chun-bang
8.北美红杉在四川米易县的引种驯化初报 罗建勋,武华卫,辜云杰,高洁,王红莉,LUO Jian-xun,WU Hua-wei,GU Yun-jie,GAO Jie,WANG Hong-li
9.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进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以理塘县为例 刘朔,陈天文,蔡凡隆,杨建勇,邹峡,朱子政,LIU Shuo,CHEN Tian-wen,CAI Fan-long,YANG Jian-yong,ZOU Xia,ZHU Zi-zheng
10.我国云南西北部箭竹属一新种和井冈寒竹的中文名称 杨林,易同培,YANG Ling,YI Tong-pei
11.落叶松病情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王秀梅,司志国,WANG Xiu-mei,SI Zhi-guo
摘要 通过水稻栽插深度比较试验,探索适合荔波县生产条件的最佳水稻栽插深度,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栽插深度3 cm时产量最高。栽插深度过浅,秧苗易漂秧倒伏,增大查秧补秧困难,也达不到增产的目的。稻苗插得越深,返青越慢,分蘖越迟,秧苗分蘖率降低,生长差,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减少,产量降低。
关键词 农业论文发表,杂交稻,栽插深度,产量,影响
水稻栽秧的深浅,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认为与水稻丰产关系不大[1-2],为探索适合荔波县生产条件的最佳水稻栽插深度,结合粮食增产工程和水稻高产创建,2012年进行了水稻栽插深度比较试验,以为荔波县的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四川林业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CNKI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作者:刘航;董营;卓嘎巴永;潘刚;王瑞红;
摘要:鉴于中国植物种类丰富,保护其多样性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了中国知网数据库2004~2023年间关于植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985篇文献。研究经历了多个阶段,各阶段均有独特的研究焦点和成果,体现了此领域的持续性和动态性。文献数量虽丰富,但学术团队合作不紧密,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分散。研究主题随政策演变而多样化,但核心问题始终受到领域的关注。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地理...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作者:肖梅;王红;何芳;蔡丽君;李明富;杨旭;谌利民;李生强;
摘要: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我们在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布设386个相机位点,对区内林下大中型兽类和鸟类开展监测,在137 200个有效相机日下获得37 981条独立有效记录,识别出4目12科26种兽类和6目16科53种鸟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5种、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9种、鸟类10种;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4种;我国特...
城市地表温度演变特征及其对景观格局的时空响应——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作者:廖奕晴;王倩娜;胡杨;
摘要: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厘清景观格局与城市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的时空响应机制,对构建气候适应型格局并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成都市中心城区2016、2019、2023年土地利用数据与遥感影像,首先分析LST与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其次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量化并识别出对LST具有显著影响的景观构成;进而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及时空异质性特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作者:朱炳昱;周波;黄莹;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同时生态系统健康又是支撑区域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健康二者整体关系,较少有研究从二者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健康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时空异质性。因此研究主要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CCDM)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对200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化与生态系统健康的耦合协调关系与二者子系统之...
高黎贡山北段西坡鸟兽多样性垂直分布特征————作者:王建华;吕亚东;赵永飞;熊云;房以好;王荣兴;
摘要:高黎贡山北段为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因其海拔高,地形复杂,监测队伍补给困难等因素,其野生动物监测非常薄弱,尤其是高海拔区域。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鸟兽多样性进行本底调查,掌握其资源状况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据此调整其相应的调查监测与保护管理措施。于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高黎贡山北段西坡不同海拔段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鸟类和兽类多样性开展调查。结果共记录兽类6目13科22种,鸟类4目15科43种,...
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两栖动物多样性————作者:代勤龙;朱雪虎;兰琦;虞皓琦;黄思凝;喻润;王远飞;
摘要:为深入了解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物种保护,于2020年至2023年的每年6月份和9月份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共记录两栖动物17种,隶属2目8科14属。与2007年该保护区综合科考结果相比,新增两栖动物4种(圆疣猫眼蟾、疣刺齿蟾、无蹼齿蟾和华西雨蛙川西亚种),其中圆疣猫眼蟾为县域新记录。区内两栖动物以东洋界物种为主(13种),兼有少量广布种(4种),无古北界物种;我...
杉木第4代育种群体苗期早期选择————作者:王子墨;张龙;叶代全;黄金华;边黎明;郑仁华;林泽忠;郑雪燕;
摘要:为持续开展杉木高世代育种研究,营建杉木高世代种子园,对杉木第4代育种群体中169个入选家系(含对照1个)1年生苗的苗高、地径、分枝数和高径比等4个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8个家系为2-16、2-17、2-47、2-77、3-259、5-33、5-36、10-204;各家系间指标性状变异明显且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地径越粗壮,分枝数越多;苗高、地径是苗木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筛选的...
基于时间序列的云南松树皮捕食线虫真菌资源调查————作者:周发平;杨耀权;张发;佘容;杨晓燕;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传染性极强的松树虫害,筛选高效生防菌株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选取云南大理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5棵健康云南松进行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NTF)资源监测。对松树树皮样品进行采集,于实验室内培养、分离纯化NTF,结合形态和分子技术鉴定物种,分析不同高度上(80 <高度≤2...
红外相机陷阱前微环境对鸟兽监测的影响————作者:李晓康;刘子畅;孙海林;詹继聪;李军杰;谭坤;房以好;李娜;
摘要:红外相机陷阱因其工作效率高、对野生动物影响小、适用于多种环境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然而,红外相机前微环境对野生动物拍摄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微环境下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的差异性尚缺乏研究。2021年7月12日至2021年10月23日,在苍山海拔2 600~2 800 m区间选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安装3台红外相机进行对比监测,分别为红外相机前空旷平坦的对照组、相机前放置树枝的树枝组以及放置石块...
基于InVEST模型的成都市生境质量评价————作者:陈美全;黄瑞;
摘要:研究城市发展建设对于生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20年成都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和InVEST模型进行生境质量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成都市的耕地土地应用类型占比最高,且近2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且转入建设用地的最大来源是耕地。(2)成都生境质量均值约为0.38,接近“一般”等级,且整体生境质量呈现两山高,中部低的现象,这...
基于气象因子的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作者:付文健;杨伟;唐婷;巫山;刘素容;唐亮东;
摘要:为了准确掌握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成虫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科学组织松墨天牛防控,以2017年至2022年间在四川省崇州市诱捕记录数据与对应的前一年内气象因子数据(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气温、旬平均降水量、旬平均相对空气湿度)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成虫发生期与这些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预测模型,并使用2023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确定最终模型。结果表明,...
不同生境下朱砂根形态、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作者:胡菊;莫金凤;荣志能;梁振生;邓宏杰;莫云;梁芳;
摘要:朱砂根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市场应用前景广阔。以林下、温室、露天三种不同生境下朱砂根植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形态结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为其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林下生境中朱砂根的株高、第一分枝高度、最长枝长度、冠幅、单枝径、叶宽、地径、最长枝叶片数、分枝数显著高于温室及露天生境,叶长显著高于露天且略高于温室生境,而叶片厚度则显著低于露天且略低于温室生境;(2)林下生境中朱砂...
华西雨屏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性研究————作者:李玲;王玉杰;张远彬;蒋豪;李平;补春兰;涂卫国;
摘要:为了探究华西雨屏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凋落物分解特性,在龙苍沟国家级森林公园布设了阔叶、柳杉、草本及其混合凋落物样品,分析了2.1 a内凋落物质量及营养元素随时间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柳杉、阔叶、草本和混合t95%分别为11.85、5.89、4.03、8.13 a,凋落物最终质量残留率在20%~60%之间;(2)草本、阔叶和混合分解速率在初期最大,并呈季节性变化,柳杉...
林下种植中药材对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作者:王纪杰;刘芳;胡兆贵;叶丽敏;吴家森;刘海英;
摘要:以浙西南地区种植多花黄精和白及4年后的杉木林地为对象,比较分析林下中药材种植后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为林下药材种植及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森林四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中药材种植后杉木林下枯落物储量和持水量显著下降,种植多花黄精和白及的杉木林地枯落物储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减少了49.7%~51.5%(P<0.05),持水量显著降低了15.1%~20.2%(
巨桉人工纯林林分改造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作者:刁元彬;毛颖娟;黎燕琼;谢大军;王疆评;黄琴;牟皓;
摘要:国内已大量实施人工林林分改造工程,但鲜有研究人工林改造后的鸟类群落多样性变化。以龙泉山仰天窝巨桉纯林5种改造模式的区域为试验区,相邻的现存巨桉纯林为对照区,将鸟类作为指示物种,研究巨桉纯林林分改造后的鸟类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区改造后植被垂直结构更加丰富,鸟类群落多样性提升明显,有44种,高于对照区的27种。(2)试验区的鸟类群落物种丰富度、多度及Shannon-Wiener...
米易县蕨类植物区系研究————作者:刘赫;温平;
摘要:通过对米易县分布蕨类植物调查和统计,共有蕨类植物315种,分属39科、84属。优势科为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共16属104种,占总种数的33.02%;优势属分别是耳蕨属、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和假瘤蕨属等。科、属级水平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种级水平则以东亚分布、中国特有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导
赤杨叶容器育苗技术研究————作者:杨滨豪;李文静;李文忠;张羽嘉;刘闵豪;彭建;肖兴翠;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赤杨叶容器育苗关键因素基质配比、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的组合对2年生幼苗的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和质量积累的育苗方案,为优化赤杨叶容器苗培育技术提供思路。【方法】以2年生赤杨叶实生幼苗为材料,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共9个处理,探究关键因素对2年生赤杨叶容器苗生长及质量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种因素中,不同基质配比对赤杨叶容器苗苗高和高径...
加罗窄吉丁在中国首次被发现(鞘翅目:吉丁甲科)————作者:欧阳博文;黄旭艳;魏中华;石爱民;
摘要:在中国云南省盈江县首次发现了加罗窄吉丁Agrilus garo Jendek, 2015,并报道了其性二型。该种与同属于A. adonis种团的其他种的主要区别特征是:雄性的第1腹板中部具一对瘤状突,臀板端部呈三角形。提供了该种成虫的整体图和特征图。研究标本采自中国云南省盈江县,保存于西华师范大学博物馆
朱鹮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展望————作者:邱国强;俞越;石坚;何珂;
摘要:朱鹮(Nipponia nippon)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鸟类,是林业草原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抢救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关键物种之一。从7只奠基者个体到现在的种群破万只,种群遭受严重的瓶颈效应,导致其遗传多样性极为有限。研究综合讨论了在过去40年对朱鹮实施保护以来,在种群多样性、免疫基因多样性、遗传结构分化、配偶选择和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讨论目前存在的种群近交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目前的研究结果在朱...
中国山茶科植物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作者:魏薇;车奇兵;赵旭喆;严贤春;罗建勋;唐俊峰;
摘要: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尽管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子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但关于它们在影响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中的相对作用依然知之甚少。为此,以中国山茶科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种丰富度数据、气候数据、地形数据以及人类活动数据,构建基于不同变量组合的负二项广义线性模型,并通过模型拟合优度比较和方差分解等方...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吉林农业科学》
- 国家级农村科技开发
- 北大核心《水利经济》
- 北大核心生态学
- 国家级《今日国土》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南方林业科学
- 国家级《中国畜牧业》
- 北大核心青海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四川动物》
- 学报《土壤》
- 国家级《中国渔业经济》
- 北大核心《微体古生物学报》
- 省级《云南林业》
- 省级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贵州气象》
- 国家级中国城乡桥
- 省级四川蚕业
- 国家级渔业经济
- 国家级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
- 省级《农业研究与应用》
- 北大核心种植与养殖
- 北大核心《木材工业》
- 国家级《青海环境》
- 国家级《中国兽医学报》
- 省级《南方国土资源》
- 南大核心生态科学杂志
- 省级《饲料与畜牧》
- 省级渔业研究杂志
- 国家级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