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业科技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河南林业科技

《河南林业科技》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1-1166/S
国际标准刊号:1003-2630
主办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上一本期杂志:《沙棘》农业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山西林业科技》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河南林业科技》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河南林业科技》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河南林业科技》是由河南省林业科学院、河南省林学会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被国内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经济林、林业经济、调查设计、森林保护、林副产品深加工与利用、木材加工、花卉栽培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介绍、国内外林业发展趋势和动态、译文、信息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专论综述、试验研究、调查报告、资源保护与利用、实用技术、问题探讨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2.不同间作模式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研究 徐兰成,XU Lan-cheng

  3.西北型日光温室内不同风速对甜瓜叶片光合、呼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 韩海波,HAN Hai-bo

  4.商丘市杨树食叶害虫发生规律及成灾原因分析 周青,ZHOU Qing

  5.平原农区杨树人工林集约经营技术研究 陈红恩

  6.林网弇挟效应生态补偿量研究 刘若楠

  7.香椿埋根育苗技术研究 方占莹,张江涛,王秋霞,沈元勤

  8.内黄县枣农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孙红召,李林,杨齐,周晶晶

  9.河南省核桃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魏玉君,赵书田,孙俊军,吴新辉

  10.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段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孙红召,郑安平,冯茜茜

  11.关于河南林业信息化如何发展的探讨 姚亮,宋纪元,李巍然,崔继东,来芳

  12.杨树新品种中红杨规模化繁育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总结报告 陈焱,王太华,段佳荣,袁强,平大海,谢金龙

  13.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以登封市为例 候洁

  14.潢川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分析 李大银,郭利青,夏治军

  15.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晓东

  16.漯河市沙澧河绿化建设中原有植被利用技术探讨 王志安,WANG Zhi-an

  17.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 刘小平,李建成

  18.豫东黄河故道申甘防护林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李燕

  19.中小学校园园林设计浅谈 朱军克

  煤炭技术投稿十种稀特蔬菜对硝酸盐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

  摘要:测定了10种稀特蔬菜食用部位硝酸盐和5种重金属元素(Pb、Cd、As、Hg、Cr)的含量,并进行了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稀特蔬菜对硝酸盐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其中红苋、绿苋、薄荷、蒲公英、野菊、景天三七和婆罗门参硝酸盐含量达重度污染级;稀特蔬菜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Pb>Cr>As>Cd>Hg,其中红苋和绿苋重金属含量达轻度污染级,稀特蔬菜的重金属暴露风险指数均小于1,食用后不会引起健康风险。

  关键词:煤炭技术,稀特蔬菜,硝酸盐,重金属,富集能力

  稀特蔬菜是非本土、非本季节种植以及一些珍稀特有蔬菜的统称,是一种区别于大宗蔬菜的习惯性叫法,主要指从国外或国内某些地区引进的名、特、优、新蔬菜[1]。稀特蔬菜含丰富矿物质元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既可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同时又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因此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近年来,稀特蔬菜种植业在济南市城郊蔬菜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蓬勃发展。蔬菜生长过程中易富集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重金属,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累积,从而危害人体健康[3,4]。开展蔬菜产品中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水平的研究,寻求污染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5]。为研究不同稀特蔬菜品种对硝酸盐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性,本试验选取环境适应性较强、种植效益较高的10种当地稀特蔬菜为试材,开展了不同稀特蔬菜对硝酸盐和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的比较、污染评价及健康风险评价,以期为稀特蔬菜的污染控制和合理布局提供借鉴和依据。

  河南林业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花椒风味物质研究进展————作者:王文君;王星斗;任媛媛;翟晓巧;

摘要: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L.)是我国家庭必备的调味品,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医疗杀菌、神经类疾病治疗以及食用方面。对花椒风味物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概述,旨在为花椒产业的发展及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秦岭东段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作者:赵振杰;杨海青;徐恩凯;张艳红;

摘要:秦岭东段历史遗留矿山是长期影响河南西部自然景观的一块伤疤,从下垫面处理、植物选择、种植技术3个方面,探讨了植物生态修复中覆土造地,适生乔、灌、草选择及其配置模式等关键技术,总结了苗木选择、栽培密度及栽植等适用技术,为秦岭东段历史遗留矿山植被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鸮形目幼鸟救护现状与对策————作者:李玮;李弛;周晶晶;赵明龙;贾群;段子恺;韩威;邓大军;

摘要:野生动物救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鸮形目鸟类作为猛禽中的重要类群,在野生动物救护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更有效地保护鸮类,需要及时收容和救助异常个体,并提高鸮类保护的前瞻性、系统性和高效性。从救护时机、饲养保育以及放归等方面概述了当前鸮类幼鸟的救护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在食物供应、环境丰容、减少人为干扰和野化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作者:张雅琪;张雪杰;毕会涛;王霞;卢绍辉;

摘要:综述了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种类及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聚焦于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和绿僵菌)和天敌昆虫(如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在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实现更高效和可持续的松材线虫病管理

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林地要素提取实践探究————作者:孙淑丽;

摘要:快速准确提取林地信息对于对林草系统进行监测以及森林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利用国产高分五号(GF-5)高光谱遥感数据进行了林地要素提取的实践。研究发现,预处理后的GF-5数据在反映地表特征方面整体表现良好,辐射校正后的结果与理论值一致。林地在GF-5高光谱数据上展现出明显的光谱特征,这与植被的平均光谱曲线相吻合。通过波谱角分类法提取林地信息的研究显示,利用高光谱数据提取的林地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即使在...

分子标记在悬铃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作者:曹艳春;司志国;李宁;胡春瑞;

摘要:悬铃木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行道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悬铃木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育种等提供了研究措施。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在悬铃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悬铃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挖掘利用、遗传多样性以及遗传进化等研究奠定基础

金丝楸无性系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作者:张江涛;晏增;马永涛;赵蓬晖;

摘要:对7个金丝楸无性系的幼苗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无性系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之间差异明显,日变化曲线依据变化趋势,可分为4种类型。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相同,呈正相关

河南省老化退化林特点及退化原因分析————作者:张莉;方娇阳;桑小森;

摘要:从林分起源、林种结构、树种组成、林龄组结构、林分郁闭度5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老化退化林分特点,并对退化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进一步明确得出,造成林分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林分的过度利用、森林病虫危害、林分生理过熟、林分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等。针对林分特点和退化原因有针对性提出相关的修复措施,为全省科学实施退化林修复提供参考

官山保护区长柄双花木种群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保育策略初探————作者:易伶俐;方平福;欧阳园兰;张运才;郝云峰;

摘要:外界环境对濒危植物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始状态造成影响。长柄双花木作为官山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物种之一,其面临的濒危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围绕长柄双花木的空间分布模式、年龄结构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展开分析,主要发现包括:首先,在考察区域内,这种植物倾向于形成密集的小群体,并且以第二和第四径级为主,这两个级别的个体占到总数的大约65.7%;其次,主要生长于海拔535~810 m之间,其中通...

油茶炭疽病研究进展————作者:付盼;陈锋;夏建梅;吴金;杨超臣;余洁;桂世超;

摘要:油茶炭疽病是油茶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综述了油茶炭疽病病原及形态特征、油茶炭疽病侵染特性和发病规律、油茶炭疽病防治技术、油茶炭疽病抗性育种和抗病基因研究,总结了油茶炭疽病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油茶抗炭疽病良种选育及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订阅启事

摘要:<正>《河南林业科技》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科学试验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科学技术动态。内容包含造林、林木育种、森林经营、经济林、森林动植物保护、森林生态、林业经济、森林工业、林产化工、综合利用、园林绿化等专业以及林业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科技文章

鲜食核桃优良无性系脂肪酸含量及营养成分分析————作者:王念;何威;魏玉君;

摘要:对4个优良无性系鲜核桃仁进行了脂肪酸、蛋白质、矿质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鲜食核桃仁营养成分丰富。其中,3w-4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1.743%。3w-1无性系的氨基酸含量、维生素C(VC)、维生素E(VE)、蛋白质以及矿质元素的含量均表现突出。3w-1和3w-4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品种培育潜力,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鲜食品种枣耐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作者:马俊青;卢绍辉;袁国军;

摘要:通过鲜食品种枣在盐碱胁迫下的差异基因表达,代谢通路等方面的研究,来揭晓7个鲜食枣品种在盐碱胁迫下的差异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选取了灰枣、蟠桃枣、京39、尖脆枣、早脆密枣、早红密枣、早脆王7个鲜枣品种进行30 d盐碱处理,用RNA-Seq技术构建了枣树叶片转录组文库,进行了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差异表达基因KEGG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上述7个鲜食枣品种处理后表达量上升的基因有:OS07g0190000,...

居家环境下蝴蝶兰适宜品种的筛选评价————作者:杨阳;于宏;张晓磊;郭丽娟;孙曼;司瑜韬;陈宏磊;

摘要:以30个蝴蝶兰品种为试材,选取18个与冬春季室内居家环境下持续观赏价值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采用市场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与K-Means聚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体系,从花部形态、植株形态和抗逆性3个层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部形态是影响室内居家环境条件下观赏效果的主要因子,花色和花朵数量占比最大,抗逆性次之,植株形态权重最低;利用该评价体系将30个蝴蝶兰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筛选出8个郑州地...

黄河故道沙区栽培林果限制因子研究进展————作者:罗晓雅;侯志华;刘鹏;陈超;程营周;

摘要:探讨河南省林果栽培限制因子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黄河故道沙区土质形状及其变化的影响因子。土壤沙漠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是林果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在造林绿化和营建果园时,应选择耐旱、耐瘠薄且适应性强的树种。同时,采用区域和田间工程排水措施,并确保造林技术符合沙区品种的重要指标,为黄河故道沙区的林果栽培提供有效措施

关于洛阳牡丹审美拓展与提升途径的思考————作者:王艳霞;

摘要:从牡丹的形状、色彩、姿态等方面分析了其审美属性。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视角探讨了洛阳牡丹审美拓展与提升的途径。在传统方面,考虑了与山石水体、桥栏阶堤等古典园林艺术元素的搭配。在现代方面,则注重牡丹种植与现代空间陈设以及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展示

山茱萸低质低产林高接换优技术初探————作者:樊花妍;徐功元;贾赛;赵中洲;姚艳丽;刘朋;

摘要:伏牛山区山茱萸造林以实生苗繁殖为主,良种利用率极低,且实生苗营养生长期长,结果晚,良莠不齐。自2006年以来,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学校等单位开展了山茱萸种质资源调查和新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了大果山茱萸优良品种‘伏牛红宝’、‘伏牛红硕’、‘伏牛红丹’等。2017年南阳市国家山茱萸良种基地开始利用优良品种结果母枝展开高接换头的技术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针对山区山茱萸低质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头的改培技术

河南花椒低产林改造技术————作者:任媛媛;翟晓巧;王念;侯志华;王文君;

摘要:花椒是河南重要的经济林树种,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严重影响了花椒的质量和产量。为促进花椒产业更好地发展,找出导致花椒低产低效的成因,并通过生产实践,对不同类型的花椒低产林,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造技术措施和建议

连翘果实分离收集装置的研制————作者:黄鹏;田丽;杨金橘;侯治国;

摘要:为解决连翘果实采收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以及果实与叶片难以彻底分离的问题,对传统连翘果实采收装置的分割机构、传送机构和分离收集机构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更新和优化。重新设计了这些机构的参数,并试制了一种新的具有收集功能的连翘果实分离装置。介绍了这种新装置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创新点。该装置能够提高连翘果实采收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并且能够采收到完整度更高的连翘果实

河南省公益林管理问题探讨及对策建议————作者:何富生;朱凯;陈敏乐;李改仙;

摘要:面对河南省公益林管理的新形势,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河南林业科技》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04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