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5-1144/S
国际标准刊号:1006-6993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经理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经理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
上一本期杂志:《湖北林业科技》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广西林业》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是由内蒙古森林经理学会、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内蒙古第二林业勘察设计院、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共同主办的刊物,是内蒙古林业调查行业唯一国际、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是集学术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专业性、学术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内蒙古优秀科技期刊、林业部情报科技成果奖、内蒙古科技情成果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生态环境建设、造林与治沙、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业经济与管理、园林绿化、林业实用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与探讨等。

  核心论文发表不同收获期对玉米杂交种齐单1号种子活力的影响

  摘要:齐单1号制种在授粉后49~67 d间收获,种子活力高;在春季低温冷凉区制种,建议在授粉后55~61 d收获;一年繁多年用的种子,应在授粉49~58 d收获;在逆境、条件复杂区制种,应在授粉55~67 d收获,以保持种子较好的活力和幼苗生长量。

  关键词:核心论文发表,玉米杂交种,齐单1号,不同收获期,发芽率,活力

  玉米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约需 9×108 kg玉米杂交种。种子活力是其出苗率和生长潜力的重要指标,大田制种如何能够收获高活力的种子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全面分析齐单1号种子成熟过程中活力的变化,确定该品种的收获适期,优化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创建玉米种子高活力大田生产技术体系,以期为河西走廊玉米种子采收干燥提供新模式。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最新期刊目录

浅析贵州省山桐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作者:陈爱民;

摘要:文章通过查阅和收集相关文献、重要讲话等资料,总结分析贵州省山桐子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从相关政策和预期经济社会效益两方面分析产业发展前景,旨在为山桐子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光伏与防沙治沙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作者:王立娟;

摘要:光伏治沙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治沙模式,通过将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实现了多重效益。内蒙古风光资源丰富,作为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越来越多的光伏项目与治沙工程相结合。文章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沙化土地资源与新能源发展现状,从风电光伏与防沙治沙一体化工程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出发,分类施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光伏+治沙”协同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资源评价与保护建议————作者:罗玉恩;

摘要:文章以山西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第二次资源调查成果为研究基础,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该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湿地资源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植被类型丰富,现有维管植物68科206属337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7种,种子植物63科201属330种;现有脊椎动物25目63科224种,其中,鱼类2目4科15种,两栖类1目2科4种,爬行类3目5科11种,鸟类13目37科164种,兽类6目...

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地区城镇绿化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为例————作者:史鸿谦;

摘要:文章对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城镇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2年间,乌兰花镇周边8个行政村村屯绿化工程面积达134.2 hm2,存活乔灌木8.2万株,主要树种有胡杨、云杉等,其中,生盖营村绿化面积最大,为25.1 hm2;乌兰花镇建成区绿地率为32.6%,绿化覆盖率为35.5%。建成区内防护绿地面积最大(231.20 hm

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与分析————作者:黄丽丽;关湘茹;陈峰;方海涛;石海娟;田鹏;黄成伟;

摘要:为全面了解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区系和数量现状,笔者于2022年6-8月、2023年6-8月开展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工作,旨在推进自然保护区高水平管理与建设。结果表明: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1目1科1属1种,为花背蟾蜍(Strauchbufo raddei),属于东北-华北型物种;爬行动物1目6科8属11种,地理区系以中亚型为主,其中,新疆沙虎(Teratosc...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对植被覆盖影响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和日照市为例————作者:赵红斌;卞宝文;马丹丹;徐婷;孙艳伟;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对植被覆盖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山东省青岛市和日照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17年、2020年和2023年sentinel-2生成的土地利用数据及PIE-Engine生成的植被覆盖度影像,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类型对应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矩阵方法,分析2017—2023年青岛市和日照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7...

云南省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威胁因素与保护策略探究————作者:姜健发;张滢;李亚楠;王建班;陈纲;崔茂欢;胡昌平;

摘要:文章采用半结构访谈、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Trachypithecus crepusculus)种群、个体数量、活动范围、自然和社会威胁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善洲林场周边区域印支灰叶猴种群个体数量为110~130只,分布于善洲林场周边旧城乡芦子园河及支流两侧的低海拔区域;在印支灰叶猴活动区域内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有栖息地孤岛化和破碎化、自然灾害、非...

不同草地利用类型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作者:王婧敏;

摘要:本研究以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草地利用类型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在锡林郭勒草原草畜平衡区和围栏封育区布设监测样地,于盛草期开展植被群落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分布的3种草地类型共出现185种植物,以温性草原的植物种类最多;草畜平衡区的植物种类显著多于围栏封育区;在草畜平衡区,温性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2类草地,而围栏封育条件下,3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草畜平衡区的植被...

鄂尔多斯市不同退化程度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特征分析————作者:刘丽彦;宋洋;祁伟;

摘要:本研究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地分析了鄂尔多斯市荒漠草原在不同退化梯度下(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等。结果显示:(1)土壤铵态氮(65.53 mg/kg)在轻度退化下表现较好;有效磷(22.12 mg/kg)在轻度退化下表现较好;速效钾(367.73 mg/kg)和有机质(82.49 g/kg)在对照下表现较好;pH变化不明显。(2...

放牧对荒漠草原区植被、土壤及根系的影响研究综述————作者:赵文迪;秦富仓;杨振奇;郭建英;要振宇;赵天启;刘心宇;

摘要:荒漠草原区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该区域出现生产力下降、草场沙化、风蚀沙害等突出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草地生产力、放牧梯度实验、草场沙化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部分科学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如放牧对土壤及根系的潜在影响、放牧—土壤—风蚀—水蚀间的联动机制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已有研究基础,挖掘研究薄弱点,提出未来荒漠草原区关...

森林草原防火技术及其应用探析————作者:李宁;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面临的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和火灾发生原因,总结了森林草原火情监测预警、阻隔、无人机和林草资源管理等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提升森林草原防火能力和资源管理水平,实现林草资源可持续利用

弥勒市古树及后备资源分布状况与保护对策————作者:韩绕菊;

摘要:文章对云南省弥勒市古树、古树群及后备资源的分布情况、长势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弥勒市现有古树190株,古树后备资源121株,涉及15科18属25种,其中,一级古树6株,二级古树17株,三级古树167株;从古树及后备资源长势来看,正常株235株,轻弱株71株,重弱株4株,濒危株1株;弥勒市现有古树群8处,古树后备资源群12处。在此基础上,总结古树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以期...

涿怀盆地水源保护林林分结构特征和经营培育途径探究————作者:郭建军;梁世兴;苗天文;李宏志;郝金宏;吴丹;王娅茹;龚建华;王晓炜;

摘要:基于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时代背景,对涿怀盆地水源保护林森林类别、林分起源、林种结构、龄组结构、树种结构、主要乔木树种径级和树高等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经营区划布局,从经营技术措施、关键经营培育技术、非木质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探讨经营培育途径,旨在为张家口乃至周边地区水源保护林经营培育和管理提供可借鉴模式和技术参考

不同抚育措施对思茅松人工林生长及林下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作者:柳德胜;

摘要:为探讨不同抚育措施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人工林生长和林下土壤养分的影响,确定最佳抚育方式,促进思茅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思茅松人工林内设置4种抚育处理方式,通过测定各处理组思茅松的树高、胸径、生物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措施对思...

机械沙障与乔灌草植被相结合的固沙模式分析——以鄂尔多斯市独贵塔拉镇为例————作者:李艳芳;

摘要:机械沙障作为一种简易高效的物理固沙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地表风速,阻拦沙粒运动,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但单一的机械沙障存在易老化、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将其与乔灌草植被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固沙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荒漠化治理成效。文章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为例,基于以往固沙模式和经验,总结了立式网格状沙障和草方格沙障与乔灌草植被相结合的配置模式与营建技术要点,并分析固沙成效,以期为...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测算————作者:韩静;

摘要:文章以2021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数据为基础,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从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和森林防护6个方面,测算保护区主要优势树种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以期为保护区森林资源监测、评价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决策性依据。结果表明:在乔木林地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地面...

不同林龄文冠果人工林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作者:李翠玮;麻云霞;张月欣;格根塔娜;乌兰;马迎梅;

摘要:为分析不同林龄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根系对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陕西靖边地区3 a、6 a、12 a林龄文冠果人工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林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测序,并分析其结构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优势菌门为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和芽孢...

微肥对速生杨树幼苗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作者:李诚;

摘要:通过对盐碱环境下黑杨(Populus nigra)幼苗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微肥对速生杨树幼苗生长和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肥料处理能够有效促进快速生长的杨树幼苗发育,提升其株高、地径和叶片面积;此外,微量肥料处理也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度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促进光合作用及植物抗逆性,但与微肥浓度相关,10 g/L(T2)的浓度对速生杨树抗盐碱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在速生杨树幼苗种植过程中...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面积与树干断面积垂直分布规律探究————作者:孙一博;贺梦莹;李鑫;

摘要:文章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样地的21棵标准木为研究对象,基于外业测量的解析木数据,探究人工华北落叶松的叶面积分布与树干生长的关系,包括轮层叶面积垂直分布规律、树干断面积垂直分布规律、轮层叶面积分布与树干断面积增长量的关系,旨在为探究树木生长机理和有效冠高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面积随着相对着枝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投稿须知

摘要:<正>《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是内蒙古自治区林草调查行业国际、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是集研究性、实用性、知识性为- -体 的学术型期刊。主要栏目:生态保护恢复、调查监测评价、经营管理、森林培育、规划设计、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景观绿化、种质资源、防灾减灾、3S技术、林草技术推广、林草产业、研究与探讨、特色专题类(政策解读、林草碳汇、湿地保护修复、“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004.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