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林业科技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林业科技》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2-1059/S
国际标准刊号:1006-0960
主办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林学会
主管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林学会
上一本期杂志:《山东林业科技》农业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湖北林业科技》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甘肃林业科技》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甘肃林业科技》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甘肃林业科技》是甘肃省林学会和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技术类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繁荣林业科技事业,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培养林业科技人才;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服务于科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生产;刊物性质:介于学报类和科普类刊物之间,兼容科学与技术,以报道应用技术为主。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从事林业科研、教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及广大林业职工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 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已入网“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林木良种选育、园林绿化、林业经济、森林经营、林业调查、多种经营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林业新成果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野生真菌调查初报 马存世,顾振东,高万林,曾新德,任巧兰,张杰,许明,MA Cun-shi,GU Zhen-dong,GAO Wan-lin,ZENG Xin-de,REN Qiao-lan,ZHANG Jie,XU Ming

  2.民勤霸王群落结构及种群年龄结构特征 张立恒,ZHANG Li-heng

  3.甘肃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李兴民,曹秀文,郭星,冯宜民,LI Xing-min,CAO Xiu-wen,GUO Xing,FENG Yi-ming

  4.华家岭防护林结构调查研究 南耀明,董建刚,陈丽霞,赵赫然,方龙,NAN Yao-ming,DONG Jian-gang,CHEN Li-xia,ZHAO He-ran,FANG Long

  5.华家岭防护林带生态现状及经营对策分析 南耀明,董建刚,陈丽霞,段雅楠,赵赫然,NAN Yao-ming,DONG Jian-gang,CHEN Li-xia,DUAN Ya-nan,ZHAO He-ran

  6.柳树新品种等水源涵养林造林效果分析 杨斌,雷晓刚,赵克昌,YANG Bin,LEI Xiao-gang,ZHAO Ke-chang

  7.核桃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朱岩峰,张正军,齐雪燕,冯永吉,ZHU Yan-feng,ZHANG Zheng-jun,QI Xue-yan,FENG Yong-ji

  8.甘肃省白龙江河谷地带油橄榄园经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姜成英,苏瑾,陈炜青,吴文俊,赵梦炯,JIANG Cheng-Ying,SU Jin,CHEN Wei-qing,WU Wen-jun,ZHAO Meng-jiong

  9.钼酸铵在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中的试验 魏治国,汪永洋,许尔文,罗龙发,温源,徐琴,陈桂芳,WEI Zhi-guo,WANG Yong-yang,XU Er-wen,LUO Long-fa,WEN Yuan,XU Qin,CHEN Gui-fang

  10.几种无公害农药对枸杞蚜虫防治试验 宗旭祥,彭爱加,王有科,董彦丽,宗呈祥,ZONG Xu-xiang,PENG Ai-jia,WANG You-ke,DONG Yan-li,ZONG Cheng-xiang

  农业论文发表不同夏谷品种中后期籽粒灌浆特点的研究

  摘要:以豫谷18、济谷18、济谷15为试材,在灌浆中后期分期取样,研究不同夏谷品种的灌浆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各品种的灌浆特点不同,其灌浆速率可分为:单峰曲线型、平缓型和下降型;籽粒干重占鲜重的百分比达60%以上。

  谷子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可称之为“百谷之长”[1],具有营养丰富、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生育期短、籽粒耐贮藏等优点[2,3]。丰产一直是谷子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4],而灌浆期是决定谷子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持续时间长短和速率高低对籽粒大小和穗粒重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谷子品种粒重有一定差异,推广品种千粒重大多在2.5~3.0 g之间,分为大粒类型(≥3.0 g)、中粒类型(2.5~3.0 g)和小粒类型(≤2.0 g),其差异很大程度上受灌浆速率影响,而灌浆速率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是高产育种的重要选择指标。古世禄在谷子产量形成研究中提到两个关键时期,其中一个关键时期就是抽穗后20~34天,即灌浆中后期,若此时养分亏缺,穗粒数和穗粒重受到的损失分别能达到28.3%~36.42%、22.62%~29.18%,秕谷率增高21.9%~42.1%[5]。因此,在谷子产量形成中,灌浆特性决定了最终产量,灌浆中后期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时期。

  甘肃林业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黎平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地林木收储经验探索————作者:李振东;潘应东;丁邦茂;杨念琼;

摘要:本文总结了黎平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中林地流转、林木收储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目前可能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各地区实施国储林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家公园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作者:周晓;

摘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大改革。国家公园旨在永久保护我国最珍贵的自然资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秉持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中在自然资源、社区共管共治、产业提升转型和管理能力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以期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甘肃兴隆山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作者:仲怡铭;陈徵尼;王依瑞;丁爱强;凌雷;

摘要:为深入研究兴隆山地区植被演化规律,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和保护植被资源,本研究选用兴隆山地区1980—2020年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影像数据,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兴隆山1980—2020年植被覆盖度整体向好发展,时空变化明显。时间变化上,该地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低植被覆盖区逐渐发展为高植被覆盖区和中高植被覆盖区,高植被覆盖区面积逐渐增大,分别由1980年的55.78 km...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的群落结构研究————作者:石楠;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鼠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分别在石羊河林业总场、勤锋保护站小茨墩管护点、苏武山管护区和南湖自然保护站设置4个样地,每个样地随机设置5条样线,共计20条,通过铗日法对其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探究鼠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区鼠类优势种为大沙鼠、子午沙鼠与三趾跳鼠,南湖自然保护鼠类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甘肃省龙胆科1新记录种——伸梗龙胆————作者:金秋艳;李广宇;康希睿;王青青;白增福;

摘要:在对划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的非保护地区域自然资源现状展开调查时,在张掖市肃南县、酒泉市肃北县采集到三份形态特殊的龙胆属植物标本。经鉴定,采集的龙胆属植物是甘肃省新分布植物—伸梗龙胆Gentiana producta,凭证标本保存于甘肃省国家公园监测中心标本室

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步甲科昆虫调查初报————作者:张成都;白兆林;何顺文;丁娅萍;李丹春;

摘要:为了解甘肃省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步甲科昆虫物种的多样性组成,2020—2023年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采集并制作各类昆虫和病害标本。通过统计整理和分类鉴定,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步甲科昆虫9属13种,其中甘肃省新纪录种3种,革大步甲Carabus (Morphocarabus) coriacepennis、大脊青步甲Chlaenius costiger和分瀛步甲Nippono...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种水鸟新记录————作者:黄映红;赵英;马娜;张晓怡;冯晓斌;易琛娟;

摘要:报道了8种白水江保护区鸟类新纪录,分别为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黄脚银鸥Larus cachinnans、赤嘴潜鸭Netta rufina、凤头鸊鷉Podiceps cristatus、鸳鸯Aix galericulata、罗纹鸭Mareca falcata、琵嘴鸭Anas clypeata和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其中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属于国家一...

退牧还草工程对环县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作者:魏国林;宋苗苗;

摘要:退牧还草对于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环县2017、2019、2021和2023年退牧还草工程区内和区外的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观测分析,探究退牧还草工程对环县草地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县草地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后,区内植被盖度、干草产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均高于区外,与工程区外相比较,2017、2019、2...

容器规格及基质组成对木荷幼苗生长及根系形态的影响————作者:吴薇;

摘要:为了筛选最适宜培育木荷幼苗生长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提高木荷容器苗壮苗培育技术水平,以木荷为材料,通过3种不同容器规格A1(4.5 cm×10.0 cm)、A2(4.5 cm×8.0 cm)、A3(3.5 cm×8.0 cm)及泥炭、珍珠岩、谷壳、黄土为基质材料的5种不同配比(B1~B5),研究其对木荷幼苗生长、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规格越大越有利于苗木生长、生物量积累以及根系各形...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省柏木潜在适生区预测————作者:刘朔;兰立达;尹忠;潘业田;吴茜;

摘要:为揭示柏木在四川省潜在分布特征,该研究以2012年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中优势树种柏木的样地坐标为样本点,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结合气候、土壤及地形等环境因子,对四川省内柏木潜在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AUC平均值为0.916,对四川省柏木地理分布预测结果非常好;(2)影响四川省柏木潜在适生区范围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等温性、土壤pH值(0—30 cm),3...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分析————作者:宣小平;曹宗英;

摘要:本文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分析了该保护区乔木林的生物量、碳密度及碳储量。结果表明:(1)保护区乔木林平均生物量和碳密度分别为127.67 Mg·hm-2和62.48 Mg C·hm-2,总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2 336.53×10~4 Mg·hm-2和1 143.58×10~4 ...

不同嫁接方法对苦槠接穗成活率与新梢生长的影响————作者:李毅;

摘要:为了提高苦槠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以2年生普通苦槠实生苗为砧木,通过截顶接穗楔接法、干侧芽贴法、侧枝芽贴法嫁接10个苦槠无性系,分析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和新稍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处理的接穗成活率,砧木截顶接穗楔接法(86.06%)>砧木干侧芽贴法(74.93%)>砧木侧枝芽贴法(72.47%),砧木截顶接穗楔接法的接穗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不同无性系嫁接成活率从...

土壤化学特性对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性状的影响初探————作者:吴善群;

摘要:为探究土壤化学特性对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性状的影响,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梅林国有林场、漳州市华安西陂国有林场和泉州市永春碧卿国有林场等3个地区的油杉人工幼龄林(林龄8 a)为研究对象,测定油杉生长形状及不同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土壤化学特性对油杉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土壤化学特性和油杉人工幼龄林生长性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不同地区油杉人工幼龄林的...

5个耐寒月季品种的扦插繁殖试验————作者:马鸿文;华晓琴;高朝远;王多文;俞天泉;蔺志军;

摘要:为获得月季扦插的最佳繁殖方法,以“阳光玫迪兰”“红色绝代佳人”“绒球门廊”“红五月”“仙境”5个耐寒月季品种为试材,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探究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部位插穗对其生根率、生根数及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插穗部位对5种月季的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均有影响。各基质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混合基质(河沙∶蛭石∶羊粪=2∶1∶1)处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其它基质,以“绒...

基于MaxEnt模型的环境变量和物种分布数据对四川牡丹潜在适生区域预测的影响————作者:张蜀豫;李陈;张炎周;

摘要:MaxEnt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物种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以四川牡丹为例,设置不同的环境变量和物种分布数据,构建四川牡丹适生区预测模型,通过对适生区预测结果的空间和概率分布差异分析,探讨环境变量和物种分布数据对MaxEnt模型适生区预测的影响。结果显示,地形因子对适生区的预测结果严重泛化,气候因子的预测效果则较好,是影响四川牡丹分布的重要环境要素;物种分布数据所蕴含的信息量会造成适生区预测结果的差异。在...

不同栽培方式对林下种植黄芪品质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作者:张娜;顾文毅;祁银燕;

摘要:为提高山旱地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产出,在山杏林地设置种前覆+种后不覆、种前覆+种后覆、种前不覆+种后不覆、种前不覆+种后覆4种不同抗旱保墒方式,斜栽、平栽、直栽不同栽植方式、基肥与追肥不同组合的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最佳栽培方式,探究林药复合种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1)采用种前覆膜+种后覆膜的抗旱保墒方式时,芦下直径粗,主根较长,总根数多,药材质量及品质...

铺设反光膜和林下种草对山地油橄榄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作者:白蕾;杨斌;金辉亮;滕保琴;罗勤学;

摘要:以陇南山地油橄榄种植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铺设反光膜和林下种草两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橄榄树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以期有效提升山地栽培油橄榄的光合效率。结果表明:(1)铺设反光膜主要补充下层和中层PAR,在树冠内PAR值表现为铺设反光膜>CK>林下种草,铺设反光膜分别比CK和林下种草提高了31.73%和66.75%。(2)林下种草对树冠上层的PAR影响有限,在光照弱和光照中时,随着冠层的升高林...

两种油橄榄叶斑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作者:李岩龙;李丹春;齐昊;雷炜;林媛;

摘要: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2种普遍发生的油橄榄叶部病害(油橄榄灰斑叶霉病、油橄榄叶枯病)为供试病菌,采用恒温培养真菌菌丝的方法,研究5种培养基、6种碳源、6种氮源、6种碳氮比、5个pH值、6个温度等分别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影响,以期为其他油橄榄病害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种供试病原真菌在PDA培养基中表现最好,可溶性淀粉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最佳碳氮比为30∶1,最...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分析————作者:林宏东;祁军;刘瑞;陈蕾;白彩霞;刘荣;

摘要:采用实地踏查和线路调查的方法,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统计保护区内野生维管植物种类和生活型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95科387属934种,蕨类植物11科18属34种,分别占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11.58%、4.65%和3.64%;种子植物84科369属900种,裸子植物3科6属11种,仅占保护区维管植物科、属、种数的3.16%...

祁连山排露沟流域不同水文过程水体氮素含量特征————作者:杨鹏;王顺利;程新平;贾鑫;刘睿明;

摘要:为探明祁连山排露沟流域不同水体中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内对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河川径流水等不同水文过程中的水样进行采集,测定不同水体中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水文过程水体的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首次产生树干茎流时,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均呈现出:树干茎流>穿透雨>大气降水>河川径流,硝态氮含量则呈现出:河川径流>树干茎流...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甘肃林业科技》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200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