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科技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福建林业科技

《福建林业科技》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5-1136/S
国际标准刊号:1002-7351
主办单位:福建省林学会;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福建省林业厅
上一本期杂志:《热带农业科技》农业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福建林业科技》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福建林业科技》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福建林业科技》是由福建省省林学会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林业综合性技术类期刊。创刊三十余年来,在历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编辑同仁的不懈努力,

  该杂志如同一棵稚嫩的小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茁壮成长,充满生机,挂果满枝。三十余年的办刊历程,共编辑出版期刊144期,刊登科技论文3380余篇,其中1999年以来(10年)共编辑出版46期,刊登科技论文1782篇;为我国林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福建林业科技》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厚爱,刊物质量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被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和网站收录。尤其是2000年以来,刊物经过重新定位与改版,刊物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各项期刊评价因子逐年上升,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2006年荣获首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7年荣获第二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荣获第三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本刊主要刊载与林业有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讨论、技术开发等文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实用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设计、教学工作者和林农果农必不可少的科技参考资料。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4年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

  2006年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7年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研究报告、工作研究 、文献综述、专题讨论、技术开发等栏目。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植物木质素生物合成转录因子及调控遗传网络分析 张丽,胡尚连,曹颖,卢学琴,任鹏

  2.桉树与杉木树干液流特征对比研究 陈金梅,李守中,林培治,邹怡静,阮夏琳,方舟易

  3.宁远河流域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孟伟,陈彩虹,胡焕香,毛旭鹏,陆禹

  4.白僵菌和绿僵菌林间感染星天牛成虫试验 蔡守平,何学友,曾丽琼,黄金水,钟景辉

  5.不同寄主繁殖川硬皮肿腿蜂的寄生能力比较 胡霞,周祖基,尹鹏

  6.20年生北美鹅掌楸生产力及碳氮积累评价 刘化桐

  7.枫香优良观赏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骥光,林昌礼,楼雄珍,林二培,童再康,黄华宏

  8.油茶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覃其云,曹继钊,唐健,农必昌,王会利

  9.福建柏湿地松混交造林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元品,吴木花

  10.幼龄雪松干形的变异性 赵西平,周洋,郭平平

  11.互花米草木刨花复合碎料板制造工艺 陈涵

  12.4种润楠属植物精油成分分析 戴磊,冯志坚,李文峰

  13.海南岛中部山区自然植被演变阶段物种多样性分析 黄瑾,龙文兴,杨小波

  14.广州市8种常用园林植物生态特性比较 代色平,熊咏梅

  15.伯乐树1年生幼苗的光响应特征 乔琦,秦新生,郑希龙,邢福武,陈红锋

  16.杉木第3代种子园母树和土壤营养元素分析 房焕英,刘文飞,袁颖红,吴建平,胡良,郭虎波,许鲁平,孟庆银,张子文

  17.福建平潭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 孙月,黄义雄,汪娜,王亮

  国家级农业机械杂志投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针对目前马铃薯的耕种技术,结合实际,从选种、选地、深耕、施足基肥、加强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国家级农业机械杂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又名土豆,是粮菜兼用的高产、高值作物。清流县地处福建西北部,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600~1800mm、无霜期260d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自然条件较适宜马铃薯的种植。马铃薯作为清流县冬种主栽作物之一,不但产量、产值高,而且省工、省本,经济效益高。根据多年栽培经验,现就其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福建林业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物种多样性调查————作者:黄嘉龙;彭政;高涵;柯山;李文周;黄雅琼;潘辉;

摘要:鳞翅目包含蝴蝶和蛾类两大类昆虫,其多样性研究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自然环境教育推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开展科研工作、自然保育、环境教育、游憩安全的资源基础。本文以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九仙山实验区为研究对象,2023—2024年期间进行鳞翅目蛾类物种多样性调查,通过灯光诱捕法、吊网(腐果陷阱)诱捕法、样线采集幼虫等方式收集蛾类标本,进行鉴定并建立物种多样性本底数据库。根据调查结果并整合文献记载,...

厦门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抵消能源碳排放效果分析————作者:洪志猛;

摘要:基于福建省森林资源2020年度监测数据,测算厦门城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固定量,定量评估厦门城市森林碳汇抵消城市能源碳排放效果。结果表明:厦门城市森林总碳储量为150.37万t,总固碳量为26.63万t·a-1,而厦门城市在2016—2020年间年均能源碳排放量为925.91万t,厦门城市森林总碳储量约占年均能源碳排放量的16.24%,城市森林碳固定量可抵消能源碳排放量的2.8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实施和组织管理探索和思考——以林业领域首批专项为例————作者:蒋国斌;董文;卢兵友;刘庆新;

摘要: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林业专项为例,总结分析26个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情况,阐释专业管理机构“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为设计思路的组织管理创新举措。同时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立目标和政策要求,对林业专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剖析,提出林业专项优化过程管理和促进成果产出的对策和建议

大树移植研究科技文献计量分析————作者:吴骏逸;李林鑫;陈凌艳;

摘要: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85—2023年间发表的大树移植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是大树移植研究文献刊载数量变化的转折点,1985—2012年呈稳定上升趋势,之后则逐年下降。检索获得的2841篇文献中,大树移植的出现频率最高,为1347次;大树移植的中心性最高,为0.71;移植的树种以香樟、银杏多见。城市绿化是最早出现的突现关键词,风景园林的突现强度最大,为13.37...

广西泗水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分析————作者:王振兴;韦绍干;王波;林国良;李健玲;陆豫;

摘要:为摸清广西泗水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现状,采取全面踏查、样线及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其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广西泗水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84科634属1022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8属81种,种子植物153科576属941种;维管植物科的组成以少种科和单种科占比最多,共占维管植物总科数的83.1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外来入侵...

福建省2种新归化菊科药用植物————作者:林贵灿;庄怡雪;朱宏阳;杨成梓;安昌;卢煌辉;

摘要:报道了福建省2种新归化菊科植物,分别为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 L.)、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L.) Willd.),描述了这2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相应的生境状况,并讨论了这2种植物的应用价值及可能存在的生态入侵风险。凭证标本均保存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植物标本馆(FJTCM)

不同更新方式米槠群落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作者:苏孙卿;

摘要:选取闽中地区不同更新方式(人工间伐促进更新、天然更新)的米槠次生林群落,运用方差比率测定总体联结性,利用χ2检验来判断种间关联性,并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优势树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米槠人工促进更新林分的18个优势种和天然更新林分的16个优势种总体关联性均为负联结不显著;种对间显著性占比χ2检验均小于Pearson与...

扬州市蔷薇科植物PNRSV的鉴定与序列分析————作者:纪开燕;秦朗;黄则月;贺振;赵景奎;

摘要:为明确江苏省扬州市蔷薇科植物中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runus necrotic ring spot virus, PNRSV)的发生情况,采用ELISA方法,以采集自扬州市不同地点的243份蔷薇科植物叶片样品为试材,测定其中4个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编码区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报道的相关序列对其进行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扬州市蔷薇科植物中PNRSV的检出率为13%;序列分析...

不同光照强度对长果秤锤树光合特性的影响————作者:袁梦;金则新;孙中帅;陈超;

摘要:阐明不同光照强度下濒危植物长果秤锤树(Sinojackia dolichocarpa)的光合适应机制,为长果秤锤树种群的繁衍复壮和迁地保护提供参考。以2年生长果秤锤树幼苗为材料,设置全光照(CK)、60%光照(L1)、40%光照(L2)、20%光照(L3)4种光照强度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长果秤锤树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

人为干扰对福建伯乐树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作者:蔡德淡;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伯乐树种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选取福建省内6个伯乐树天然群落为研究对象,将干扰强度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样圆调查法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伯乐树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伯乐树群落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与干扰强度密切相关,随着人为干扰强度增大乔木层物种组成数量明显下降,物种丰富度(S)、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P)均呈现显著下降;随...

南酸枣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与评价————作者:吴善群;

摘要:为阐明南酸枣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对36年生南酸枣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和评价,并与常用用材树种木材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酸枣木材的气干密度0.536 g·cm-3,基本密度0.455 g·cm-3,全干密度0.503 g·cm-3,密度等级为“中偏轻”;木材体积气干干缩率和全干干缩率分别为5.0%和9.7%,从全干到气...

黑木相思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作者:陈奕璨;

摘要:为探索黑木相思生长规律、遗传变异情况和构建育种群体,于2019年对福建省泉州罗溪国有林场的黑木相思1代无性系种子园30个优良家系和澳大利亚引进的18个优良家系子代幼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年生黑木相思试验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4.30 m、3.64 cm、0.0033 m3和2.30 m, 4个性状在不同家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金黄熊猫树子代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评价与选择————作者:鲍晓红;

摘要:为选择金黄熊猫树优良遗传材料并繁育应用,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虎垅村开展金黄熊猫树优株子代测定,分析评价3年生金黄熊猫树子代家系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变异特性,并初步选择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参试家系适应性较强,存活率高且生长良好,幼树可耐-1℃的短暂极端低温。3年生参试家系间的树高、米径和冠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较大,遗传力较高。树高、米径和冠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48%、18.18%和1...

杉木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生长特性对比————作者:张光焓;

摘要:2017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开展杉木不同品种造林对比试验,分析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在幼龄期(7 a林龄以前)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与第3代良种长势相当,二者间无显著差异;3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树高极显著大于第3代良种;5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极显著大于第3代良种;7 a林龄时,闽杉1号无性系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大于第3代良种,单株立...

刨花楠种源和家系子代变异及早期选择————作者:沈秋水;

摘要:为探索刨花楠生长规律和遗传变异情况,从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的刨花楠天然林中根据表型选择出35株优树,在福建安溪丰田国有林场开展刨花楠种源、家系子代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林2年生和4年生时树高、地径/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在种源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家系狭义遗传力范围为0.48~0.55,4个生长性状受到中等程度遗传控制。采用聚类分析和综合权重评分法进行优良家系选择,均筛选出江西遂川种源的7、16...

奇楠沉香无性系测定及早期选择————作者:吴庆全;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闽南山地种植的奇楠沉香优良无性系,于2021—2023年对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从广东引进的25个奇楠沉香无性系进行测定,分析奇楠沉香无性系的成(存)活率、地径、树高以及冠幅等生长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选择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参试的25个奇楠沉香无性系3年生时的平均存活率、地径、树高、冠幅分别为73.12%、4.25 cm、2.07 m、1.27 m,不同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极显...

土壤改良材料对绿竹笋产量及矿质元素的影响————作者:吴承文;

摘要:通过绿竹笋用林生物质炭、熟石灰和有机酸3种土壤改良材料的施用,测定笋产量及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熟石灰、有机酸处理促进了笋产量的提高,单位面积笋产量分别达到7.8~8.5、6.8~7.0、9.5~10.2 t·hm-2,相较于CK处理平均值分别提高24.2%、4.5%、48.5%;其中以有机酸处理效果最好,单位面积笋产量、笋数量、最大单体重和最大单体直径分别达...

不同地形木荷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特征————作者:汤道平;

摘要:为探寻木荷幼苗生长与地形及土壤养分的关系,2023年在华安西陂国有林场对不同坡位、坡向木荷幼苗的生长指标以及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条件下木荷生长状况以及土壤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下坡位木荷地径、树高、冠幅平均值,分别为11.58 mm、89.64 cm、59.24 cm,比中坡位高出12.87%、16.22%、28.25%,比上坡位木荷高出26.56%、26.45%、45...

马褂木×杉木混交林早期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分析————作者:江晓丽;

摘要:于2020年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选择良种杉木和马褂木作为松林皆伐改造树种,营造马褂木×杉木混交林及杉木良种林分,2023年对林分的生长量、林分质量、土壤理化性状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马褂木与杉木混交林,混交比例为2马褂木1杉木、初植密度2500株·hm-2、行状混交的模式,5年生的郁闭初期混交林分结构较为稳定,马褂木表现出很强的生长适应性,且有效促进杉木的生长,混交林中...

福建柏无性系种子园嫁接效果————作者:许小娟;

摘要:于2018年在福建省安溪丰田国有林场,对福建柏种子园30个无性系嫁接240 d后树体的抽稍高、冠幅、成活率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福建柏无性系的主要生长性状差异及变异规律,并初选适生的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福建柏30个无性系的抽稍高、冠幅、成活率平均值分别为21.82 cm、13.30 cm、77.84%,不同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以冠幅最大(72.10%),抽稍高次之(58.75%)、成...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福建林业科技》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99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