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花生学报》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花生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花生学报》是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办的我国花生学科唯一的专业学术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花生遗传育种、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贮藏加工及分析测试等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简报、技术与方法以及专题综述等。读者对象主要是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科技人员、院校师生及花生产业领域的广大工作者。 《花生学报》作为首批全国农业核心期刊入编国家电子出版物《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本刊分别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山东省优秀自然科技期刊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栽培生理、土壤肥料、花生遗传育种、栽培生理、植物保护、贮藏加工、分析测试、产业化。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2 锌肥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孙莲强,顾学花,张佳蕾,刘辰,高波,孙奇泽,王媛媛,魏彤彤,李向东,SUN Lian-qiang,GU Xue-hua,ZHANG Jia-lei,LIU Chen,GAO Bo,SUN Qi-ze,WANG Yuan-yuan,WEI Tong-tong,LI Xiang-dong
3 花生非淀粉多糖和抗氧化肽同步提取技术研究 于丽娜,王玮,孙杰,毕洁,张初署,杨庆利,YU Li-na,WANG Wei,SUN Jie,BI Jie,ZHANG Chu-shu,YANG Qing-li
4 花生种子大小和形状对出苗和幼苗建成的影响 张智猛,慈敦伟,丁红,秦斐斐,杨吉顺,李尚霞,宋文武,戴良香,ZHANG Zhi-meng,CI Dun-wei,DING Hong,QIN Fei-fei,YANG Ji-shun,LI Shang-xia,SONG Wen-wu,DAI Liang-xiang
5 低温对花生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陶群,张晓军,王月福,赵长星,王铭伦,TAO Qun,ZHANG Xiao-jun,WANG Yue-fu,ZHAO Chang-xing,WANG Ming-lun
6 土壤水分胁迫对花生品质的影响 李美,张智猛,丁红,慈敦伟,戴良香,杨吉顺,李尚霞,LI Mei,ZHANG Zhi-meng,DING Hong,CI Dun-wei,DAI Liang-xiang,YANG Ji-shun,LI Shang-xia
7 壳聚糖对花生产量及其源、库、流特性的影响 廖丹,胡元元,覃礼纳,樊俊华,杨毅敏,张荣萍,LIAO Dan,HU Yuan-yuan,QIN Li-na,FAN Jun-hua,YANG Yi-min,ZHANG Rong-ping
8 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在南京召开
9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张艳艳,陈建生,张利民,任志红,李文金,ZHANG Yan-yan,CHEN Jian-sheng,ZHANG Li-min,REN Zhi-hong,LI Wen-jin
10 花生疮痂病在青岛市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 田云云,许曼琳,王宝亮,程松莲,王学武,袁宗英,刘爱娜,王磊,李长松,迟玉成,TIAN Yun-yun,XU Man-lin,WANG Bao-liang,CHENG Song-lian,WANG Xue-wu,YUAN Zong-ying,LIU Ai-na,WANG Lei,LI Chang-song,CHI Yu-cheng
农业论文投稿: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的影响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行距(主处理)和3种密度(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不同密度以及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随行距的增大产量有降低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云薯401行距70 cm、种植密度6.75万株/hm2为最优栽培模式。
关键词:农业论文投稿 ,云薯401,行距配置,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云南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滇东北等山区主推品种有合作88、会-2、滇薯6号、宣薯2号等,由于耕作管理粗放,栽培技术单一,单产低而不稳一直影响着马铃薯的生产。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选育的云薯401(201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较当地多年种植的主推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抗病性、丰产性等,已成为这些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中等,长势中等,块茎长椭圆,白皮白肉,芽眼粉红,薯块较大,大中薯率80%~90%,适合鲜食和薯条加工。
花生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花生中镰刀菌抗性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挖掘及功能分析————作者:朱立飞;王冕;唐月异;张初署;陈静;周海翔;曹世宁;张建成;
摘要:由镰刀菌感染引起的根腐病、果腐病等花生病害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发展,镰刀菌相关抗性基因的挖掘以及抗病新品种的培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接种镰刀菌的花育20幼苗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挖掘花生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转录因子预测、功能注释等方法筛选获得31个受镰刀菌诱导表达的WRKY转录因子;利用多序列比对、保守基序分析、GO分类和KEGG富集分类分析以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等方法对31个转录因子进行分...
花生杂交种AhMITE分子标记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鉴定研究————作者:毕竞男;樊兆博;殷祥贞;赵旭红;赵健鑫;陈娜;姜骁;马俊卿;许静;迟晓元;
摘要:杂交育种是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个杂交组合F1代和3个杂交组合F1代自交获得的F2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 sposableElement,MITE)标记和近红外技术对F1代杂交种进行真伪性检测。共筛选出10对在杂交亲本中有明显差异条带的Ah MITE引物...
高水平开放背景下中国花生动态竞争力研究————作者:杨习铭;代玮;
摘要:本文选用国研网贸易数据库中SITC4中的Rve.4分类数据得出:2013—2023年中国花生进口额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出口额呈略微上升的趋势,且进口额远超过出口额;2023年中国花生出口产品以花生油和花生制品为主,而进口产品以花生原料和花生制品为主;2023年中国花生出口贸易对象国相对分散,而进口贸易对象国较为单一;2023年中国花生制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花生油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20...
山西省区试花生品种(系)特性研究————作者:宁东贤;杨秀丽;张泽;谢咸升;李楠;牛芮;刘博;
摘要:区试是育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区试花生品种(系)特性,有助于开展育种工作。利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花生参加区试的15个品种(系)的8个重要性状进行了研究。参试品种(系)来源于山西、河南、山东3省,共9个试点,分布在山西省的忻州、晋中、吕梁、长治、临汾和运城6个地级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株荚果数变幅最大,为38.08%,生育期变幅...
花生突变体对黄曲霉侵染的抗性鉴定————作者:崔梦杰;陈琳杰;郭腾达;郭敬坤;黄冰艳;董文召;韩锁义;张新友;
摘要:以理化诱变花生“远杂9102”种子获得的60份高代(M12)稳定突变体为试材,采用室内接种法对不同“环境”下繁殖的花生籽仁进行黄曲霉侵染抗性鉴定,以期为花生黄曲霉抗性新品种培育及遗传研究奠定种质基础。结果表明,大部分突变体材料侵染指数较高,表现为中感或高感黄曲霉侵染;而三个“环境”下繁殖收获材料“C461”(Co60诱变突变体)的侵染指数均低于15,为稳...
不同培土方式对花生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作者:张巧;白兴勇;薛金涛;肖从忠;张敏;朱金芬;刘成伟;解志;吕冉;
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培土是田间常用的生产管理措施,但培土对花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不同培土时间和培土深度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2个培土时间和4个培土深度处理,系统研究不同培土方式下花生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变化,以期确定适宜的培土时期和深度。结果表明:两年数据均表明培土深度、培土时间、培土时间×培土深度互作均显著影响花生植株的营养生长...
花生粕多糖抗炎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分析————作者:张奇志;刘亚;齐杰;李延琪;王秀秀;徐同成;杜方岭;宗爱珍;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H2O2-Vc法降解处理不同时间花生粕多糖对抗炎活性的影响。用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测定其单糖组成和结构特征;利用LPS诱导建立炎症细胞模型来评估花生粕多糖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花生粕多糖中的单糖主要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等组成。与未降解组相比,降解组中葡萄糖相对含量显著下降,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单糖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5)。...
不同花生品种芽菜生产的相关指标分析及品种筛选————作者:梁燕;马睿琦;孙学书;王芳;周煦宸;张晓军;司彤;邹晓霞;于晓娜;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花生芽菜生产的花生品种,本研究选取了25个不同花生品种为材料进行花生芽菜培育,并测定了包括籽仁长度、宽度、百仁质量、下胚轴长度和宽度、发芽率、裂瓣率、发霉率等表型指标,以及可溶性总糖、蛋白质、Vc和水分含量等营养成分,以评估各品种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不同花生品种在籽仁性状及花生芽菜的表型与营养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芽菜品质的影响各异。通过聚类分析,将这些品种划分为六大类,综合比较后...
花生果柄拉力评价及低落果率品系筛选————作者:张胜忠;李国卫;王菲菲;胡晓辉;苗华荣;钟文;陈静;
摘要:为筛选适合机械化收获的花生品系,本研究对105个花生高世代育种品系的荚果果柄拉力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品系间果柄拉力存在广泛连续变异,均值变异范围为10.7~28.4N,多数品系集中于14.6~18.4N之间,占比47.6%。研究发现:播种季节可显著影响品系果柄强度,夏播较春播可显著提高品系果柄拉力;氮肥施用与否对果柄拉力值没有显著影响;果柄拉力与株高、侧枝长和分枝数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此外,...
花生耐贮藏性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作者:胡廷会;吕建伟;成良强;饶庆琳;姜敏;王金花;王军;
摘要:通过探究不同花生的耐贮藏性,建立耐贮藏评价模型,确定耐贮藏鉴定关键指标,旨在为花生耐贮藏种质筛选和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取了24个不同基因型花生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常温下进行贮藏90 d后,进行蛋白质、含油量、油酸、亚油酸、总糖、蔗糖、果糖和完整籽仁率8个指标的测定。利用各指标的耐贮藏系数、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花生耐贮藏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各个品种(系...
花生过敏原致敏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其致敏性评价模型初探————作者:李倬林;岳玉兰;孙畅;吕呈蔚;王政;李铁柱;黄威;
摘要:花生营养丰富,口感香溢,但花生过敏发病率极高,是一种诱发致命过敏症状的过敏性食物。花生过敏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和生活,现已成为亟待面对和解决的重大公共食品安全问题。目前,花生过敏原的筛查、检测和致敏性的评估在花生行业及食品领域已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食品、化学、生物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及新兴技术综述了花生过敏原致敏性评价方法,如生物信息学测序、血清学检测、皮肤点刺筛查、消化稳定性分析、...
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作者:宋昱;谢亚贤;于丽娜;高远;毕洁;江晨;王鲁慧;王希平;王明清;
摘要:为了提高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稳定性及其在胃肠道中的缓释性,本文对其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以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为芯材,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复合壁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并考察其稳定性和模拟胃肠道消化特性。结果显示,花生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微胶囊的最优工艺为芯壁比1:2.72、氯化钙质量分数2.0%、固化时间32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6.97...
红色和黑色种皮花生籽仁含油量检测模型的构建————作者:刘雨;侯名语;崔顺立;刘盈茹;李秀坤;刘怡诺;刘立峰;
摘要:含油量是花生品种的重要品质指标,高效无损检测花生含油量是花生种质鉴定及品种选育的重要研究内容。粉色种皮花生含油量近红外检测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红色和黑色种皮花生含油量的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育种应用较少。本研究选用98份黑色种皮花生和92份红色种皮花生为材料构建特色花生含油量近红外检测模型。98份黑色种皮花生含油量为40.05%~53.6%,92份红色种皮花生含油量为36.09%~51.37%。黑色...
甘蔗+花生复合种植花生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作者:唐秀梅;廖露露;吴海宁;熊军;黄友访;黄志鹏;郑希;李忠;贺梁琼;唐荣华;
摘要:甘蔗间作花生是我国南方地区大力推广的复合种植模式,深受当地农民欢迎。本研究通过花生品种筛选及高效复合栽培模式研究,并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22、2023年与甘蔗复合种植的花生品种中,桂花376、桂花65产量较高,2022年产量分别为3 207.65、2 774.07 kg/hm2,2023年产量分别为2 537.33、2 450...
宽垄缩行种植模式下播种方式和密度对盐碱地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作者:慈敦伟;谢宏峰;张建成;王冕;信志红;唐朝辉;张佳蕾;王秀贞;任超;杨吉顺;
摘要: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提高单产成为当前保障花生生产的迫切需求。合理群体结构是提高花生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选用高产大花生品种花育60为试验材料,在盐碱地宽垄缩行种植模式下设置单粒和双粒2种播种方式,每种播种方式设置3个密度。研究表明相同播种方式下,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与O/L、光合速率、各层次冠层透光率、产量构成因素等均随着穴...
硼肥与ARC菌剂配施对花生硼氮养分吸收、转运和分配的影响————作者:汪柏丞;朱丹青;向雪林;徐国凤;禹晨晏;刘登望;曾宁波;李林;罗梓楠;
摘要:ARC菌剂具有固氮优势,但根瘤过度生长会引起养分滞留,而硼肥具有促生殖、促转运的作用,因此,为探究硼肥和ARC菌剂配施效应,进一步挖掘ARC菌剂的潜力,本试验以花生品种湘花522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硼肥施用量0、15 kg/hm2(代号B0、B1),3个ARC菌剂施用量0、30、60 kg/hm2(代号A0、A2、A4),系统研究了硼肥和ARC菌剂对花生...
两行垄作花生挖掘翻秧晾晒收获机试制————作者:孙千涛;孙文喜;刘龙;刘道奇;钱凯;陈凯阳;尚书旗;秦欢;
摘要:针对现有花生挖掘收获机在收获铺放后,下层的花生果与温湿土壤直接接触易发生霉变,造成大面积减产现状,试制了一款两行垄作花生挖掘翻秧晾晒收获装置。为减小花生挖掘铲作业阻力和提高挖掘收获质量,采用图解力学分析方法对其需满足的结构尺寸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设计分析,并利用EDEM离散元分析软件对挖掘铲作业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平均作业阻力为1 637.98 N;为保证花生植株夹持的完整性与夹持输送性能,采用图...
花生YABBY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作者:张万年;牛海龙;王伟;刘红欣;李伟堂;李玉发;
摘要:YABBY基因家族是一类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在植物形态建成、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植物对激素信号的反应、光周期反应等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花生YABBY基因家族进行挖掘和鉴定,分析其理化性质、保守结构、系统进化树和组织表达模式。研究发现花生的17个YABBY基因家族成员分布在10条花生染色体上,亚细胞定位预测其大部分基因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花生YABBY基因家族成员与拟...
缓释型花生配方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作者:熊文;韩德鹏;陈明;余喜初;张美薇;李亚贞;刘赟;陈荣华;饶文平;郑伟;
摘要:为探究缓释型花生配方肥在花生大田生产的最佳用量,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设置4个不同施肥量处理(0、450、600和750 kg/hm2),分析测定了花生产量及相关性状,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各个器官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及农学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缓释型花生配方肥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及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600 kg/hm2处理荚果产量达到最佳,...
二次诱变创制花生高蛋白种质与蛋白含量的遗传分析————作者:于树涛;殷业超;张诗行;张宇;董敬超;王力夫;姜春姣;王传堂;
摘要:种质资源研究是花生遗传育种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培育的花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通过EMS诱变技术可以获得丰富的种质资源。本研究利用0.4%EMS诱变剂将普通蛋白含量的阜花19转化为高蛋白花生。第一次EMS诱变处理,阜花19蛋白含量提高不显著,第二次EMS诱变处理,阜花19粗蛋白含量超过30%以上的单株有8个,对其中1株高蛋白(C-Za-454-2,30.32%)材料进行两个试点的稳定性鉴定,结果表明蛋...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养兔》
- 省级《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省级《亚热带农业研究》
- 北大核心《草业学报》
- 省级乡村规划建设
- 国家级《特种经济动植物》
- 国家级《中国花卉园艺》
- 北大核心山东农机
- 国家级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 国家级《河北农机》
- 国家级《热带作物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 国家级《渔业科学进展》
- 省级广东土地科学
- 省级广西植保杂志
- 省级《河南农业》
- 省级《浙江农业科学》
- 省级《南方园艺》
- 省级《上海农村经济》
- 北大核心《气象科技》
- 北大核心《南方农业学报》
- 国家级白蚁科技
- 省级兽药市场指南
- 北大核心《安徽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林业科学》
- 国家级《饲料广角》
- 北大核心《中国水产科学》
- 国家级《植物病理学报》
- 北大核心《林业经济》
- 国家级村镇建设
核心期刊推荐